百科知识 摄影专业加试素质考察:深入人文观察

摄影专业加试素质考察:深入人文观察

时间:2024-01-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认为,探索摄影专业加试的新模式,解决於联明所指出的“不统一”,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加试?在从事摄影专业课程教学的几年里,笔者日益体会到综合素质对于摄影能力发展的意义。这一环节不宜采用笔试,而是应当由考官和学生面对面交流,对考生的情况作出科学评价。[1]於联明.摄影专业考试的重大转变.人民摄影,2009-2-12

摄影专业加试素质考察:深入人文观察

2009年,山东师范大学将摄影专业从美术类专业中独立出来,取消绘画考试模式,以摄影基础知识和室内实拍两项测试对学生进行专业加试,“在艺术圈和摄影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1]。笔者认为,探索摄影专业加试的新模式,解决於联明所指出的“不统一”(分类不统一、考试内容不统一、录取标准不统一),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加试?

从程序上看,不论是新闻摄影、商业摄影还是艺术摄影专业,都属于艺术类,对艺术类考生进行专业加试,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具有法律上的不可抗力。而从业务(人才选拔、专业培养)层面上看,加试的目的只有一条——对考生的专业发展潜力进行相对科学的评判,否则加试也就失去了它所存在的价值。

要科学评价学生的摄影发展潜力,则既应符合艺术类人才共同的选拔标准,又要突出摄影这一独立的艺术门类的特点,地区的差异和招生院校的个性都不能抹杀摄影的特性。当然,我们不可能找到一条直接通往科学评价指标的捷径,而是要通过“招生—培养”这一过程的验证不断加以微调。根据这一指导思想,笔者提出以下两点意见:

一、摄影基础知识闭卷考试不能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能力

对考生而言,以闭卷方式考察摄影基础知识具有诸多优势,复习内容固定,复习目标明确,基于相同卷面内容的考察具有一定的公平性,独立完成试卷的模式消除了面试所易产生的紧张情绪……但不容忽视的是,这种方式具有浓重的应试色彩。既然艺术加试是对于应试式高考的一种补充与修正,给予那些文化成绩不够理想但具有一定专业专长的考生以脱颖而出的机会,那就有足够的理由剔除专业加试过程中的一切应试成分。如果仅凭突击性的强化记忆就获得高分,则难免会使部分考生将艺术加试作为考取本科院校的捷径,这虽然为不少学子改变命运提供了机会,但从宏观层面来说,这并不公平。

从摄影发展潜力的角度思考,考生理应掌握一定的摄影基础知识,但不必达到全面、详尽,毕竟四年的本科教育将会对学生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打造与锤炼。建议招生院系不妨采用面试的形式考察学生对摄影基础知识的灵活掌握情况。下面是笔者设计的一些面试考题。需要注意的是,在面试考察的过程中,不应把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而是着重考察考生将摄影基础知识与生活、学习、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提供照片,要求考生回答出使用了哪些技术技巧,如景深、镜头的运用,光位等。

●要求考生现场演示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站立式竖握姿势。

●提供某位世界知名摄影家(布勒松、卡什等)的经典作品,要求考生答出摄影家的姓名和风格。

●现场演示数字图像的拍摄、上传与简单处理,如曝光调整、反差增强、饱和度提升等。

●设计一定难度的拍摄情境,要求学生给出具体的拍摄方法。(www.daowen.com)

●在特定的地点要求学生进行构图、用光、曝光等方面的实际拍摄。

二、综合素质考察的比重应当提升

要使专业加试与摄影专业人才培养实现内在契合,必须着重考察考生的视觉信息感悟能力、平面图像审美能力,同时也要考察学生对于社会的认识力与判断力,综合而论,即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从事摄影专业课程教学的几年里,笔者日益体会到综合素质对于摄影能力发展的意义。有一些学生在入学时摄影专业基础稍差些,但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知识涵盖面、思维能力都比较优秀,经过一年的专业训练,居然成为居上的后来者,这在艺术摄影专业和新闻摄影专业的培养中尤为突出,因为学生的镜头指向社会,按下快门时,需要艺术修养、媒介素养、道德意识、知识储备的综合推动。

综合素质评估可以采用笔试和面试结合的方法,可以设计的题目类型包括:

●读图能力测试:照片讲述的是什么,包含哪些内容,是否引发某种心理感受,拍摄手法是否有助于视觉信息的传达。

●审美能力测试:照片能够引发什么样的审美情绪;画面的风格是什么;即使你目前不掌握摄影拍摄技巧,能否用某种简略的语言表述出你会如何拍摄画面中的场面使其更具观赏价值。

●媒介素养与社会认识力测试,重点考察学生的社会关注度、知识面和思维能力。这一环节不宜采用笔试,而是应当由考官和学生面对面交流,对考生的情况作出科学评价。

【注释】

[1]於联明.摄影专业考试的重大转变.人民摄影,2009-2-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