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当代摄影史研究的意义与目标

当代摄影史研究的意义与目标

更新时间:2025-0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摄影史研究既是史料之发掘,也是观点的突破,由于涉及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意识形态主导下的历史观,这种“突破”自然会受到掣肘。这类史学研究中的权力魅影,构成了当代中国摄影史研究的制度限制。摄影史研究需要确保涵盖面的广泛,技术视角是无可厚非的。

进入高等教育学科建制的摄影,正面临严重的身份焦虑,它虽不失为新兴的“朝阳学科”,也显示出建构学科体系的理论诉求,但短暂的发展历程、强烈的工具属性、固化的技术思维及自我标签的艺术身份,造成了外界的严重误读。在当前的批评界,也存在着僵化的学科等级意识,摄影正处在这个等级的底层,地位的低下,研究资源的匮乏,学术建树的先天不力与后天不足,联手强化了摄影学科发展的困境。此外,摄影的研究队伍、资料积累、学术平台均呈现弱势状态,在弥漫功利主义的摄影界,理论建设的重要性和理论工作者的地位都未得到应有的待见,摄影圈内部对于理论的偏见,甚至不亚于社会对于摄影的歧视或误解。

作为一个相对狭窄的学术领域,摄影需要在多学科的碰撞中迸发出新的学术生长点。不过,此间不涉及对于技术的任何偏见,而只是对于理论阐释、文化批判的兴趣使然。摄影是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和文化现象,与人文、社会、历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少摄影学者所积累的各类理论观点和学术叙述,皆以此为出发点。

摄影学科的发展不仅有赖于丰富的实践,也需要摄影理论的有力支撑,而摄影史的研究,则是摄影理论建树中的当务之急。

一、当代摄影史的书写困境

在中国摄影史研究中,当代摄影史的书写一直面临两个困境。

其一,在全体史学界,“当代”都是学者难于下笔的范畴,久之则积淀为“盛世修史”让位于“隔代修史”的不成文惯例,“当代”的制度性敏感,凸显出“权力”与“真相”之间的某种联系。

摄影史研究既是史料之发掘,也是观点的突破,由于涉及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意识形态主导下的历史观,这种“突破”自然会受到掣肘。舒宗侨曾指出:“现在有少数青年摄影工作者,还在盲目崇拜三十年代的摄影艺术,有的人盲目模仿西方摄影作品,要是我们对摄影史有了科学的历史的认识,就不会再走弯路,就会加强警惕。”[1]其实,无论从史学意义还是现实意义来看,20世纪30年代的沙龙摄影和西方的摄影作品都有其可取之处,论者体现出的显而易见的偏颇,未免不是取自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却也足以显示出为权力代言的学术姿态。

时至今日,舒宗侨式的学术表达已极度弱化,但相似的思维仍在以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隐存。例如,普见于各类教材中的艺术“民族性”与“时代性”论述,本质上是一种服务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艺术所应承担的“普世价值”让位于“时代精神”,贬抑了普世价值在艺术精神内核中的连贯性,既开脱了“左”的文艺,又为当下文艺提供颂词,借文化繁荣、文艺复兴讴歌盛世。而“民族性”借力弘扬本土文化传统,客观上辅助了民族主义建构,亦可供部分人士有意凸显西方艺术之“水土不服”而行文化保守主义。这类史学研究中的权力魅影,构成了当代中国摄影史研究的制度限制。

其二,外部学术生态的限制,并不足以构成史学盲区的全部原因,在逼仄的史学研究环境中,《炎黄春秋》等刊物的奋力维持及其启蒙贡献,是知识分子批判性格的典范标本南京大学已故历史学教授高华的现代史写作,虽然尚未得到主流的认可,但已借助互联网及海外出版平台广为流传。作为一个具有知识分子良心的史学研究者,他的沙飞研究亦为摄影界所不及,这是值得摄影界自省的学术现象。

学术探索的不力,折射出摄影界学术意愿的薄弱,这将在下面的第二点中加以详述,但客观因素对学术研究的干扰也不容忽视。在我国摄影理论整体匮乏的背景下,摄影史的研究队伍面临着较大挑战,复旦大学顾铮教授将其概括为“教育背景的局限,传统学科观念的拘束,研究视野、观念及研究方法的保守,研究环境的恶劣,国外研究资讯的匮乏”[2],如何对当代摄影史上的诸多问题作出科学、中肯的评价,使之既能在学术上丰满摄影史这一学科,又能在实践中反哺于当下的摄影实践,都考验着摄影史学界的学术勇气与研究能力。

二、技术思维的反证

从历史的角度考察,技术思维对中国摄影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开展当代摄影史书写工作,实现学术研究中的“去技术化”,也是对技术主导的摄影思维的一种反制。

摄影术自晚清传入中国后,以宫廷摄影和民间实用摄影为发轫,经历了根据地红色摄影与国统区摄影之分野,终于在新中国成立后定为一尊。若抛开意识形态分歧,仅从本体角度看,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摄影界并未产生独立、系统的理论阐释或行动准则,无论是醉心于画意摄影的郎静山,还是沙飞、吴印咸等红色摄影家,关心的都是用技艺来完成美的创造或革命的宏大叙事,而忽略了摄影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摄影语言的独立性、摄影的本体性与主体意识等关涉价值判断的重要命题。这种由技艺所主宰的创作思维,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对中国当代摄影产生着重大的影响。(www.daowen.com)

摄影史是摄影理论研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对当下摄影现状的考察与评判,必须在历史脉络中寻找线索。颇为遗憾的是,上文所述的技艺决定论造成的影响,在摄影史研究中直接体现为某种误解和偏见——在可见的摄影史著作中,不乏这样一些倾向,如将技术发展史作为摄影史书写的主体、将美学流派发展史等同于摄影史本身,而摄影与社会、文化、思想、政治的互动,却在一定程度上缺席了。在一次以摄影史书写为主题的全国性学术会议上,某学者提出的“摄影史应当包括器材维修史”,即是技术思维在学术领域的鲜明表达。

摄影史研究需要确保涵盖面的广泛,技术视角是无可厚非的。但摄影的发生与发展,毕竟与其所处的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社会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这类更深层面的史学问题加以详考、分析和论证,才能体现出史学研究在更高层次上的价值取向和意义追寻。在这一意义上,方兴未艾的“文化研究”,似可为摄影史研究提供新的思维,它所追求的批判立场、自由主义倾向、跨学科甚至破学科的研究方式,与上述将摄影放置在政治、文化、社会背景下加以考察的学术路径,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在有限的摄影史论叙述中,不乏非摄影专业人士的贡献。我们没有看到过苏珊•桑塔格、本雅明等人的摄影作品;陈卫星、高华两位学者分别来自新闻学和历史学;胡武功、鲍昆、杨晓彦、顾铮等人均有一定的摄影技术功底,但近年来主要沉浸于史论研究,丰富的摄影活动经历,也为他们的学术拓展提供了直接经验。这一学术状况表明,在新闻摄影研究与其他学科领域存在诸多重叠的背景下,将多学科视角引入新闻摄影理论研究,或将成为开拓、深化摄影理论格局的一种路径。

三、摄影史学的制度空间

中国摄影史研究是体制内的理论诉求,理论的相对独立性、学术空间的相对宽松,赋予摄影史论研究以一定的可行性。

学者李树峰指出,新中国成立至今,摄影界一共有三次正式提及修史。其一是1956年的中国摄影学会成立大会上,蒋齐生希望“学会能把过去的资料加以汇集、整理和研究”,但随着不断到来的政治运动,这一工作未能顺利开展;其二是1982年的《中国摄影史》编委会第一次会议,直接指向特定的学术成果,并在三年后完成了预定的编写计划,形成了《中国摄影史(1840—1937)》和《中国摄影史(1937—1949)》两部著作[3]。显然,上述两次修史活动都并未以当代摄影史为主题,其研究成果的意识形态色彩也极为浓郁,体现出摄影史研究者对于革命史观的自觉靠拢。2007年的第八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将摄影史建设作为会议主题,指出了摄影史建设在摄影理论研究中极其重要的学术地位,会议并未将研究对象限定在近代与现代,这给当代摄影史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自改革开放、拨乱反正以降,学术界、摄影界共形成以“当代”为研究范畴的摄影史著作十余部。《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史(1949—1986)》、《中国新闻摄影史》、《中国摄影史略》、《新中国摄影60年》、《当代中国新闻摄影发展史》、《中国影像革命:当代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等著作,在较长的历史跨度上,对当代摄影历程进行了各具特色的考察与表述,其间不乏体例的创新和史料的挖掘,更有对“极左”思潮的反思与批判。不过,在现有各类以“中国摄影史”为题材的著作中,“当代”的份额仍不及近代与现代。另外,部分当代摄影史论著的质量,依然能够显现前述的当代“困境”。在有限的篇幅中,器材、技术、机制、作品的描述占据了较大篇幅,部分涉及反思的内容套用了主流的历史观念,却没有进行更为深刻的探索,仍旧显示出意识形态对史学研究的框定。可见,当代摄影史学理论的丰富,一方面有赖于制度本身不断放宽其限制,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界主动在现有的学术秩序之外,作出一些大胆的突破。

【注释】

[1]舒宗侨.开展《中国摄影史》的编写工作——我国摄影事业的一项基本建设[J].新闻大学,1983(01):95-96

[2]顾铮.作为新学科的摄影史:历史、现状与反思[J].文艺研究,2010(08):5-15

[3]李树峰.“中国摄影史”写作:历史与当下的反思[J].文艺研究,2010(08):27-3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