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悠悠东阳:探访孔宅祠堂,感受惟一宗祠

悠悠东阳:探访孔宅祠堂,感受惟一宗祠

时间:2024-01-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孔宅祠堂,自然成了东阳境内惟一的孔氏宗祠,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孔端躬之八代孙孔克雨由榉溪迁居孔宅,繁衍二十四代,迄今已七百多年。孔氏宗祠正面孔宅青山环抱,村西北的屏峰岩如一道屏障,护卫着村庄。“玉书堂”遂成为孔子后裔的统一堂号。一旦有政治运动,宗祠往往遭受劫难。据悉,江南绝大多数地方的南宗孔氏宗祠毁坏殆尽,除了衢州的孔庙和磐安榉溪的孔氏家庙,孔宅宗祠当为仅存硕果。

悠悠东阳:探访孔宅祠堂,感受惟一宗祠

千祥镇大路村的孔宅,处于我市南端,是孔子后裔在我市的惟一聚居地。孔宅祠堂,自然成了东阳境内惟一的孔氏宗祠,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

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孔子四十八代嫡长孙衍圣公孔端友,身负子贡雕刻的孔子和亓官夫人的楷木像随宋室南迁,并于衢州安家。堂弟孔端躬因父丧定居磐安榉溪。孔端躬之八代孙孔克雨由榉溪迁居孔宅,繁衍二十四代,迄今已七百多年。

孔氏宗祠正面

孔宅青山环抱,村西北的屏峰岩如一道屏障,护卫着村庄。屏峰岩上有一条通南抵北的古道,谓“塔岭头”。因此,孔宅又被称为南孔“塔岭里派”。东岭、沈岭两溪合流,汇成柽溪江;山间盆地,约计百亩。青山秀水,一方沃土,无疑是孔克雨属意并迁居的缘由。

孔宅环境清幽,村前村后群山逶迤,树木苍翠葱郁。民居分布于青山之间的狭长盆地上,柽溪江穿村而过,公路则与溪流平行,通向外界。村民的房前屋后,普遍植树种花,芬芳怡人。

宗祠坐落于村子西南,扼南至磐安,北出千祥、东阳之咽喉,坐南朝北。1913年,族人孔庆轲领头,按照榉溪孔氏家庙的基本格局而创建。是典型的“三进二庑”结构,柱梁粗硕,刻镂精美,古朴宏伟。

孔宅宗祠正面,粉墙黛瓦,马头高耸。正中大门上方书“孔氏宗祠”四个大字,边门上方则分别为“左昭”、“右穆”。昔时,每逢春祀冬尝或族中其他重大活动,执事者从中间大门进入宗祠,过门楼、中堂登正寝,其余族人则从两侧边门进入。——这也严格遵循“尊卑有序”的礼教。(www.daowen.com)

整座宗祠的屋顶连成一片,门楼和中堂之间的明堂和戏台两侧的天井上方,形成三个大天窗,这样既能保证充足的采光,又可以免遭日晒雨淋。若在山上俯瞰,整个屋顶则为“品”字状。这样的结构,多出现在祠庙中。

宗祠中悬挂的灯笼上,都书有孔氏家庙独有的“圣府”二字。从中堂通往正寝的部分,绝大多数宗祠被设计成穿堂,但在这里成了一座戏台。早先村里演戏,村民挤在中厅和两边过道上观看,无需担忧雨雪风霜。目前戏台尚存。

中堂上方悬有“玉书堂”匾额。原先祠堂内有“敕封衍圣公”双龙直匾、“尚书第”及“玉书堂”等匾,均毁于“文革”。眼前这方“玉书堂”匾额,是前几年修葺宗祠时一村民出资重做的。相传孔子降生的当天晚上,有麒麟降临孔府阙里人家,并吐玉书,上有“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徵在贤明”字样。意思是孔子乃自然造化之子孙,虽未居帝王之位,却有帝王之德,堪称“素王”。以后,人们又引申出玉书三卷,孔子精读后成为圣人。至今,在文庙、学宫中还以“麟吐玉书”为装饰,以示祥瑞降临,圣贤诞生。“玉书堂”遂成为孔子后裔的统一堂号。

正寝上早先有一座三层金龙绕柱的“龙庭”,中有孔子像。每年除夕和大年初一,族人都要来此祭拜孔圣人。每当学校学期开学,村里有子女考上大学,都要来给孔子像鞠躬。早先宗祠设有学堂时,学子们每天第一课,就是对孔圣人行礼鞠躬,然后开始一天的学业。可惜这座“龙庭”也毁于“文革”。祠堂内雕刻精美的牛腿,人物脸部也在“文革”时被铲掉。

从早年的学堂,到公社化时的公共食堂,宗祠是孔宅最重要的公共场所。一旦有政治运动,宗祠往往遭受劫难。“文化大革命”自不消说,而“批林批孔”之时,孔氏宗祠更是首当其冲。一座庄严肃穆的宗祠历经摧残,面目全非。2004年,族人筹资对宗祠进行了修缮,暂时消除了墙倒梁塌之危。但时隔数年,屋面渗漏的情况又有出现,村人为此焦虑不安。

据悉,江南绝大多数地方的南宗孔氏宗祠毁坏殆尽,除了衢州的孔庙和磐安榉溪的孔氏家庙,孔宅宗祠当为仅存硕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