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宁台位于老市府后院,为纪念御寇殉职的县令张潮而建,距今一千余年,为东阳城历史最为久远的古建筑,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潮(872~945),字均彰,谥忠愍,五代后唐汴梁人。始祖为唐左司郎中张定,世居山东寿张,任职汴州,遂落籍河南开封祥符县炼金墩。十二世张灿官居礼部尚书。张潮为张灿之子,唐昭宗乾宁(894~897)进 士。约于后晋天福四年(939)任东阳县令,“廉公恺惠,士民颂之”。约在后晋天福八年,括苍“魔寇”侵扰东阳,张潮率长子天贤带领乡兵迎战,“魔寇”败退,县境得以安宁。两年后,“魔寇”又聚众进逼东阳县城。张潮以古稀之年与长子天贤率乡兵数百出城抵御,终因众寡悬殊,父子双双战殁于南岭,时为后晋开运二年七月初二。“魔寇”又冲进县城,将张潮家人等八十余口尽行屠戮,洗劫七日而去。惟张潮之妻鲍氏及幼子天宥幸免。后人遂命名张潮父子遇难的南岭为“官清岭”。张潮父子殉难不久,后晋开运末年,东阳百姓怀其德,悯其忠,于县衙之后院凿池筑台,台内塑张潮及长子天贤之像,名曰“吴宁台”。
何以取名吴宁台?乾隆三十年(1765)春,知县李德举《吴宁张公考辨碑记》云:“历稽所载行纪、墓志、古迹、碑记各条,知其时县名已久改东阳,而台犹号吴宁者,为邑治讳,不敢以其祖为东阳令也。”清道光知县党金衡在《重修吴宁台记》则说:“台曰吴宁,且在邑署后,志旧邑名,以公当是时居是地也。邑之民公生之,邑之地皆公有也,其以吴宁名台也,亦宜。”这两位县太爷,一个认为是“为邑治讳”,一个认为是“以公当是时居是地”,均不得要领。实则吴宁台建造之时,东阳在吴越国统治之下,开国君王钱镠与割据江淮的吴王杨行密有仇,“耻闻逆姓”,凡与“杨”同音的地名均改,于是改“东阳”为“东场”,吴宁台自然不可能称“东阳台”。若径称“东场台”,则与吴越国奉中原王朝的正朔相悖。而张潮毕竟以县令殉职,与其身份相匹配的只能是古县名吴宁了。
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县令吴炯将张潮事迹奏闻,高宗下旨,追赠张潮为太常卿,谥“忠愍”。吴炯叙张潮事迹,撰《吴宁台记》,刻于碑石,至今封存东后壁墙内。略晚于吴炯的诗人杨万里题张潮像赞曰:“唐之贞臣,古之良吏。政教两尽,威惠并著。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肇基托塘,垂统百禩。德容煌煌,瞻仰勿替。”但百姓往往不了解塑像为何许人,称其为吴宁太祖。(www.daowen.com)
吴宁台上有楼,名应宿楼,明弘治间知县谢琛建。台前原多古树名木,植有柏树,凿有荷池,竖有石碑,左边石上刻:“台有柏,台有柏,经霜傲雪何烈烈,岁寒然后知忠节,两岘青青垂泪碣。”右边石上刻:“池有荷,池有荷,亭亭翠盖凌清波,公不见兮可奈何,留取芳名浸汨罗。”以喻张潮松柏常青、碧池长清的风节。原有两座亭子,也是知县谢琛所建,一名“玉寒”,一名“爱莲”。明隆庆知县郑准于1569年也建过两亭,一名“水鉴”,一名“夜告”。明隆庆五年(1571)状元张元忭曾登此台吊古,赋诗两首。其一云:“赤手捍孤城,官清岭可凭。臣心酬马革,子舍尽乌情。但识生前愿,宁知死后名?登台凭吊处,犹有杜鹃声。”其二云:“蔽芾甘棠日,乾坤板荡年。青燐埋碧血,白日冷黄泉。易断睢阳舌,难封绵上田。吴宁百世祖,忠孝一门传。”
吴宁台乱则废,治则修,其盛衰荣枯往往是社会变迁的折射。自五代建造以来,历经多次修葺,县志中有明确记载的就有十来次。现建筑为同治九年(1870)重建,1959年修葺。1995年,东阳建县1800周年之际,又进行了一次大修,后辟为东阳市机关老年书画协会活动场所。1998年端午节,东阳市诗词学会于此举行吴宁台赛诗会,并出版了歌咏吴宁台的专题诗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