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路位于老城东北,是东阳老城历史最短的主要街道,迄今不到70年。它诞生于抗战胜利后,连接东街和介福巷,长185米,宽8米。1986年北延,与环城北路相接,长度延长至620米,是原先的三倍多,宽度也增加到16米。
解放路的肇始之地在其南端,路基为东阳中学和城隍庙的各一部分。
东阳中学的旧址原为东白书院。东白书院创办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知县施廷灿捐俸建“吴宁书院”,三年后知县李德举完成,道光二年(1822)改名“东白书院”。1903年改为官立高等小学堂(吴宁一校前身之一),1912年改官立高等小学堂为东阳县立中学校(东中),1927年更名东阳县立初级中学,占地10.31亩。现解放路南端小广场(桂花园)即为东阳中学的一隅。小广场西侧原有东街一弄,地处老市府东侧,长32米,宽1.5米。
学校东侧即为城隍庙。城隍庙,起源于古代对水(隍)庸(城)的祭祀。“城隍”的原意是城墙和壕?沟。壕沟内有水的为“池”,无水的为 “隍”。古时为了保护城内官民,所以修了城墙、城楼、城门及壕城、护城河。古人认为凡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道教则将其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其为剪除凶恶、保国护邦并管领阴间亡魂之神。民间因此认为城隍主宰人之死,于是有了农历十月半的“城隍庙会”,与农历二月初二的红椿庙会、三月廿八的东岳庙会、八月十三的胡公庙会一道,成为东阳城四大庙会。城隍庙的东侧原有城隍殿弄,长82米,宽2米。
解放路南段
1938年春,日寇飞机三架轰炸东阳中学校舍,炸死学生一人。不得已,学校北迁华店、上卢、湖沧。抗战胜利后,时任教育局长的徐希瑜等人力主迁校至新安寺。徐希瑜在向东中学生讲课时说:“我们这个学校,夹在两个城隍之间,东边是死城隍,西边是活城隍(指当时县政府),不搬不行。”1946年东中迁出后土地出让,以所得资金建新安寺之校舍。出让之部分土地合城隍庙的一部分辟为街道。东中迁址过程还有一段小插曲。新安寺住持怀椿出让寺基给东中,引起僧众不满,说其倒卖寺产,1948年2月向当局控告。地方士绅李子畦、卢绶青、叶雪栽、杜菁、陈之芳为怀椿作证,风波才得以平息。街道开辟后,南连东街,北抵介福巷狮子台门(即双泉徐氏宅第“世大夫第”)。为纪念孙中山,命名为“中山路”,俗称“中山马路”。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1949年5月东阳解放,更名“解放路”。(www.daowen.com)
这段长不到200米的街道,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路面尚未用水泥铺设,坑坑洼洼,高低不平。1948年,路东沿街建了一幢三层楼,设毛巾厂,为东阳毛纺厂的前身之一。解放后,毛巾厂因有官僚资本而归公,开设布店。毛巾厂以北沿街,初设新华书店、土产公司、食品公司,后设吴宁信用社、城关供销社。解放路西侧沿街,解放后造了两幢三层楼,在那个时代可谓高层建筑了。南边那幢设过检察院,其侧后一幢二层楼,系县财贸部、县财政经济委员会、县计划委员会的办公所在。北边那幢三层楼稍大,设过粮食局。西侧这几幢房子在20世纪80年代拆除,在其址建县府宿舍。
1981年,在解放路自发形成缀饰童装用的布质动物花交易点,其商品行销全国。1983年,演变成综合经营服装、棉纤布、针线、纽扣、板刷、橡皮筋、钓鱼器具、五金工具等的吴宁小商品市场。凡国营商店和供销社不大有的日用小商品,此处大多具备。沿街建简易钢架棚顶摊位50个——这可是现今名闻天下的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滥觞。市场辐射方圆数十里,东阳境内自不消说,诸暨、义乌一带也到这里配货。每当城里农历逢双市日,便人头攒动,水泄不通。其时计划经济体制未变,长途贩卖、自由贸易被视作非法经营、投机倒把,更因场地狭小,部分经营者遂转移至义乌廿三里镇设摊;不久迁至义乌稠城镇,逐渐壮大,成为“小商品的海洋,购物者的天堂”。而其余摊位因旧城改造,1985年迁至吴宁西路玉盘头畈新址,1991年又在新址上建成东阳商城。
1986年,解放路的北段贯通,与环城北路相接,成为老城南北向主干道。东阳老城的主街道原由南街和东西街构成“丄”形的交通格局,城北部缺少主干道,解放路打通以后,弥补了这一缺憾。
延长段北段东侧原有北溟公园,内设北溟诗社,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是东阳城文化中心之一。1988年为庆祝撤县设市,在公园对面街道上建造单间两柱三楼砼木混合牌坊,上书“百工之乡”四字。因有碍交通,数年后拆除。解放路东侧北端一度设过水果市场,后改为花鸟市场。西侧北起有城北商场、北门菜场、农业局、眼镜厂门市部等。目前比较集中的店铺有眼镜店、渔具店、五金店、电器店、裱画店、药店、酥饼店等。
解放路孕育于抗日烽火,脱胎于民国末年,拓展于改革开放,其变迁也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年轻的解放路也面临着新的变革,以更好地承担其交通及商业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