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悠悠东阳:老城中的牌坊盘点

悠悠东阳:老城中的牌坊盘点

时间:2024-01-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若按材质分,东阳城牌坊主要为石质和木质两类,前者占大多数。东阳老城,原有数量众多的牌坊,为东阳人文的重要地标之一。本文拟就东阳老城存在过的牌坊作一盘点,或有脱漏误植,烦请指正。老城之外附郭的牌坊则附述之。康熙《新修东阳县志·县城图》中的牌坊二、 南街东侧北起登俊坊骑学前巷口,又名化成坊。一坊两建的情况并不鲜见,倪本为东阳城内西街人,南街之种德坊或与其有关,录以备考。

悠悠东阳:老城中的牌坊盘点

牌坊,又名牌楼,为门楼式建筑,其功用可分为两大类。一为标志性,用来标明地名,多置于里坊入口,如葛宅园巷口的里仁坊;也有置于第宅祠堂前作门楼的,如卢宅世进士第门坊;或置于宫观寺庙前作山门的,如灌顶寺前石坊。一为旌表性,封建时代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高寿及忠孝节义而立,绝大多数牌坊属于此类,如十字街的恩荣四世坊、棋盘街的节孝坊。客观上,牌坊则起到点题、区隔、框景、借景等作用。

牌坊由祭天、祀孔的棂星门演变而来,滥觞于汉阙,成熟于唐宋,至明清登峰造极。或云牌坊结构的原始雏形为“衡门”,是由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构成的最简单而原始的门。从春秋战国至唐代,我国城市居民区都采用里坊制,“坊”与“坊”之间有墙相隔,坊墙中央设有门,称为坊门。起先,这种坊门就像“衡门”那样,由两根立柱架一根横木构成的,只是柱侧安装了可开合的门扇。福州著名的“三坊七巷”即其孑遗。

牌坊从形式上分,只有两类——一类为“冲天式”,也称“柱出头”式,这类牌坊的间柱是高出明楼(也作“门楼”)楼顶的;另一类为“不出头”式,这类牌坊的最高峰是明楼的正脊。如果以牌坊的间楼和楼数多少分,均有“一间二柱”、“三间四柱”、“五间六柱”等形式;顶上的楼数,则有一楼、三楼、五楼、七楼、九楼等形式。数字越大,规格越高。

若按材质分,东阳城牌坊主要为石质和木质两类,前者占大多数。

东阳老城,原有数量众多的牌坊,为东阳人文的重要地标之一。但岁月流逝,风吹雨蚀,火灾兵燹,“文革”劫难,旧有牌坊绝大多数已为陈迹,惟桂坡坊孤苗独存。其实,早在三百年前,所存牌坊已不多。康熙《新修东阳县志》就说:“诸坊皆毁不存,独僧道宣读乡贯尚存十六坊之名。东南有登俊、文济、里仁、仰高、忠德、状元;西南有恺悌、通儒、连豸、醴泉;东北有聚英、介福、飞泳;西北有思贤、龙泉,皆随隅变易,参差不齐,不可得而稽矣。其间科第旌表牌坊,踵事日增,亦无一二存焉。”

本文拟就东阳老城存在过的牌坊作一盘点,或有脱漏误植,烦请指正。盘点之目的,在于存史,兼表东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来有自。至于牌坊的命名和建造,体现了不同时代的价值取向,览者自能识之。本文所指老城,系原城墙圈范围之内,东起金玉广场、吴宁一中、飘萍路,南沿吴宁东路西段、吴宁西路东段,西界中山路南段,西北沿卫校至花台后的老吴宁中路,北临环城北路中段。老城之外附郭的牌坊则附述之。依南街、东街、东南隅、西街、西南隅、东北隅、西北隅、城外的顺序叙述。

古 牌 坊 寻 踪

一、 南街骑路

恺悌坊 一间二柱三楼石坊,位于县衙前,距老市府门口二十余米。县衙前为照壁,照壁之南为仪门,仪门之前即为恺悌坊。“恺悌”之义,为官员亲民,和乐平易。该坊又名忠恕坊。“忠恕”一词,出自《论语·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四书集注》解释道“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忠恕”是儒家倡导的修身准则。此坊与东街西端骑路的承流坊、西街东端骑路的宣化坊皆为旧时官府建造,为县衙前的仪观牌坊。

康熙《新修东阳县志·县城图》中的牌坊

二、 南街东侧北起

登俊坊 骑学前巷口,又名化成坊。东通学宫。学宫是封建时代东阳最高学府,培养人才之地,故名“登俊”或“化成”。登者,升也,登俊,使才俊高升;化成,教化而成,源出《易经·恒卦·彖辞》“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

文济坊 骑关岳巷口。东通关岳庙及九曲水,关岳庙所祀关公为“武圣人”。武以文济、文武兼备之意。

里仁坊 骑葛宅园巷口。里坊标志坊。“里仁”一名,出自《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泮南葛氏、南岑吴氏聚居。

积庆坊 骑南殿弄口。里巷标志坊。积庆,即喜事连连;也可指行善积福。为桂坡李氏与木香李氏的共同始祖李舍始迁之地。后南岑吴氏居此。

棣华坊 位置不详。《诗·小雅·鹿鸣之什·常棣》:“常棣之华,鄂不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棣华喻兄弟。

种德坊 位置不详。道光《东阳县志》载“在城南”。种德,修养品德。其义与“积善”相辅相成,此坊或与“积庆坊”相对。按《磐安县志》,倪千里因弹劾韩侂胄被解职,“遂携次子倪允奎隐居于清风山下倪村(今磐安尚湖镇岭干村)。在村中建‘种德坊’……”。一坊两建的情况并不鲜见,倪本为东阳城内西街人,南街之种德坊或与其有关,录以备考。

三、 南街西侧北起

腾蛟坊 骑腾蛟巷口,正对南岑吴氏元房宗祠,与登俊坊略斜对。科举旌表坊。为吴昉(1401~1494)永乐二十一年(1423)癸卯科中举而立。“腾蛟”语典,出自王勃《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牌坊早已不存,但腾蛟巷口牌坊旧址处悬黑色木匾,上书“腾蛟”二字。

醴泉坊 骑镇圣巷口。“醴泉”为略有淡酒味的泉水。亦与“甘霖”义同。《尔雅·释天》:“甘雨时降,万物以嘉,谓之醴泉。”

通儒坊 骑上南巷口,与文济坊相对。通儒,博通经籍的儒者。按《仰高许氏宗谱》,五代时期,孝子许孜裔孙许志(904~986)从钱塘回迁东 阳南街,在其长子许用烨(937~1006)帮助下“建坊曰‘通儒’,即以‘通儒’名其第”。南宋绍兴八年(1138)许直可所撰《桐川慎一承事郎墓志铭》称,许用烨“遂赞父建坊,额曰‘通儒’,无复西迁意”。

连豸坊 骑拦路井巷口,与里仁坊相对。豸,本指长脊兽,如猫、虎之类。“连豸”一词,当为武将频出之意。通儒、连豸两坊,意义相反相成。一说系南里王氏始祖王颖所建。

四、 东街骑路

承流坊 一间二柱三楼石坊,位于东街西端,县衙之前,与西街东端的宣化坊坊相对,义相连。《汉书·董仲舒传》:“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承流即接受和继承良好的风尚传统。

五、 东街南侧西起

崇德坊 一名状元坊,骑上梓城巷口。崇德,推崇德行。往往与“尚学(注重学习)”相连。崇德坊原为里巷标志坊,地方士大夫因俞氏叔侄状元而榜其为“状元坊”。金山俞氏、东眷韦氏先后居此。万历《金华府志》称“旧名崇德,为俞葵立”。俞葵(1226~1275),上梓城巷人。宋景定三年(1262)壬戌科武状元。才具文武,官静江通判。受知于文天祥,文赞其“文气甚高,风范端凝,可占远业”。俞葵之侄俞仲鳌(1235~1292),宋咸淳四年(1268)戊辰科武状元。曾任建康知事,为政有方。

文星坊 韦祠前。文星,文学之星。也名“清美(清雅贵显)坊”,康熙《新修东阳县志》说“亦曰德润,在上市街口”,为东眷韦氏十四世韦希颜(1224~1285)中淳祐丙午(1246)进士,协修国史,受赐而建。坊址数易,始建于龙泉(城北龙井)。1833年韦氏重建宗祠,于宗祠门楼前重建文星坊。按《东眷韦氏家乘·新庙图》,为五间六柱五楼石坊。德润,与“恩施”相缀,合为德行润泽万物,恩惠广施万民。而按隆庆《东阳县志》,此坊最初当在承流坊位置,骑东街西端,为县衙仪观牌坊。

禹门坊 在禹门里口,一间二柱石坊,北临东街。毁于“文革”。为明代正德年间孝子王晁立。王晁(1436~1522),城东人,有文名,“居贫养亲,诚意甚至”。禹门为黄河龙门之别称,《神童诗》有“禹门三汲浪,平地一声雷”之句,喻人科举登第。

仰高坊 骑张宅巷口。“仰高”一词,源出《论语》中子贡赞叹孔子的“仰之弥高”。仰高张氏,源出中山贵溪,始迁祖张杰南宋初年自天台入迁,遂以“仰高”名族。南门外山川路口则有仰高祠,祀两孝一贤,为仰高许氏名称之所自。两孝为许孜(246~326)、许生(289~359)父子。一贤即许谦(1269~1337),号白云山人,儒学大师、教育家,与何基、王柏、金履祥同为“金华四贤”。

庆远坊 位置不详。庆远,“庆泽流远”之缩略。庆泽,皇帝的恩泽;流远,远播。《宋史·乐志十五》:“躬承宝训表钦崇,庆泽布寰中。”

六、 东街北侧西起

天恩存问坊 三间四柱五楼石坊,位于吴宁书院(即东白书院,址在今解放路南口小广场)前。崇祯六年(1633),许弘纲八十大寿时皇帝遣使慰问,乙亥年(1635)立此坊。存问即慰问。许弘纲(1554~ 1638),明万历庚辰(1580)进士,历官江西巡抚、总督两广军务、南京兵部尚书。晚年建别居于黑楼巷,优游故里。

熙春坊 骑下梓城巷口,与崇德坊相对。熙春,明媚的春天。西晋潘岳《闲居赋》:“凛秋暑退,熙春寒往。”

万寿坊 一名万岁坊,骑北十字街口,原与文星坊相对。《木香李氏宗谱》载,北宋元祐庚午(1090),李舍从建德迁居积庆坊后,五传至李遴之,乃迁十字街万岁坊。宋末元初,遴之曾孙李珪随文天祥抗元,见势不可为,迁葬父母后徙居里仁坊。旋迁十字街北之大明堂,植木香以明不仕元之志,为东阳木香李氏始祖。

纶阁崇阶坊 位于北十字街南端,南对木香李氏宗祠,三间四柱五楼石坊。纶阁,纶诰(圣旨)之阁,为代皇帝撰拟制诰之处,代指中书省,后世代指翰林院;崇阶,高位或高官。纶阁崇阶,即翰林院的高官。清咸丰年间为李品芳立。李品芳(1799~1881),清道光三年(1823)进士,不久点翰林。曾二度典试云南。道光十九年擢内阁学士。道光二十三年以母病为由急流勇退,蛰居家门38载以寿终。

恩荣四世坊 位于北十字街南端东侧,三间四柱五楼石坊,南正对木香李氏宗祠,与纶阁崇阶坊并排而立。清光绪五年(1879),李品芳重宴鹿鸣,朝廷封赠其夫妇及其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四世均一品。

父子翰林坊 位于北十字街南端东侧,旌表李品芳、李福简父子,三间四柱五楼石坊,正对街南之木香李氏宗祠。此牌坊或与恩荣四世坊一坊两名,当为旧时代东阳老城建造时间最迟的牌坊。李福简(1855~1901),光绪戊戌(1898)科夏同和榜二甲二十八名进士,朝考后为翰林院庶吉士。父子翰林,为东阳惟一。

节孝坊 在北十字街南端,恩荣四世坊东侧。为太学生李玉英之妻韦氏立。韦氏年26夫亡,子仅4岁,守节奉养公婆。道光七年(1827)详请旌表。

由义坊 骑周宅巷(今吉祥巷)口。由义,遵循道义。《孟子·离娄上》:“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此坊之建或与周泰舍地建新安寺有关。

聚英坊 骑周宅巷口。一名萃英坊,字异意同,均为英才荟萃意。该坊之建有两说。一见于《东李宗谱》,桂坡“大中公胚胎前光,初自南门积庆坊里仁里徙城东北隅,遂乃家学振兴,手笏腰金,此萃英坊所由名也”。一见于《仰高许氏宗谱》,许复道(1162~1242)“绍定三年(1230),以子(许)堪(1189~1253)贵,超赠朝散大夫,邑治东北建坊曰‘聚英’”。

七、 东南隅

棂星门坊 五间六柱冲天式牌坊,为孔庙外大门门坊。棂星,本称灵星,祭天前应先祭灵星。北宋中期始用于文庙,以示尊孔如天。后见门形如棂(窗棂),遂改称“棂星门”。

状元坊 一间二柱三楼石坊,在学宫前东侧。为宋代武状元厉仲祥、周师锐、杜幼节、俞葵、俞仲鳌立。原为木坊,万历壬寅(1602),知县郭一鹗敦促各状元派下子孙出资修为石坊。道光十年(1830),四派子孙又予以重修。万历《金华府志》称“为宋会武及第周梦雷等六人”立,但《东阳周氏宗谱》未载周为武状元事。

会魁坊 一间二柱三楼石坊,在学宫门口东侧。明末浙江巡按御史为壬戌会试中式第十二名张国维(1595~1646)立。会试分十八房阅卷,前十八名均为各房之第一名,故泛称会魁。

解元坊 一间二柱三楼石坊,在学宫门口西侧。为明天顺六年(1462)壬午科浙江乡试解元卢楷立,万历壬寅重修。卢楷(1438~1471)为卢睿之弟卢员圭之孙,肃雍堂建造者卢溶长子,奋力救其师,年34卒于京城。卢楷曾孙广西右布政使卢仲佃、仲佃长子卢洪春皆进士,仲佃次子洪夏为举人,仲佃三子洪秋为戚继光幕僚。卢宅之“大方伯坊”、“祖孙父子兄弟科甲坊”、“世进士坊”、“忠直名臣坊”、“文武同升坊”均为他们而立。

旌节坊 位于南门内。吴从爚(1665~1703)妻蒋氏(1681~1772),黄田畈太学生蒋子琰之女,23岁夫亡,守节69载。乾隆二十八年(1763)旌表建坊,两年后坊成。

节孝坊 位于上市头街东。为李光锡(1688~1709)之妻方氏立。方氏(1688~1778)年22,无嗣守节,享寿91。乾隆五十一年(1786)奉旨旌表建坊,崇祀节孝祠。

八、 西街骑路东起

宣化坊 一间二柱三楼石坊,骑西街东端。与东街西端的“承流坊”位置相对,意义相连,均为县衙前仪观牌坊。宣化,宣扬德化。

宝婺坊 位置不详。道光《东阳县志》载“在县南,旧名‘宣风’”。宣风,宣扬风教德化。宝婺即婺女星,二十八宿中玄武七宿之第三宿,婺州当其分野。按隆庆《东阳县志》:“左右有文星、宝婺,亦不存,今为承流、宣化坊。”则该坊在宣化坊位置,骑西街东端,为县衙仪观牌坊。

亚魁坊 位置不详。浙江巡按御史陈鼐为明正德庚午(1510)科乡试第七名张大轮立。亚魁为解元以下乡试前几名的泛称。张大轮(1484~1539),横店荆浦人,明正德甲戌(1514)进士。嘉靖三年(1524),以议大礼廷杖殆死。历任工部、刑部主事,建宁知府,常州知府,福建按察司副使,江西、四川两省参政,在福建尤溪平寇,在四川靖蕃,“吐蕃弄兵,大僚嘱公讨之,一鼓歼其渠魁,寇塞遂平”(道光《东阳县志·卷十五·名臣·张大轮传》)。

藩伯坊 骑西街中段。又名“枢衡”,系一间二柱木石混合结构牌坊,除石柱外皆木结构,俗称“木牌坊”。红椿楼以北地段因牌坊而称“木牌坊脚”。明崇祯九年(1636)为天启二年(1622)进士金肇元(1581~1647)立。金肇元明末曾任工部水司主事、太仆寺正卿、江西布政使司参议、福建布政使司参政、广西按察使,置江西信州、建州学田赡养寒士,倡建福建南安水城,抵御倭寇袭扰,名列道光《东阳县志·循吏传》。据称其上有同榜进士张国维题字。20世纪30年代焚于火,仅存石柱。牌坊两石柱分别位于西经泽巷和红椿巷的东首,将西街分为两半,东为上西街,西为下西街。正月迎龙灯,要低头进退三次才能过坊。

父子中丞坊 骑西街西端,紧挨瞻婺门(西门)。明崇祯年间提督浙江巡抚喻思恂、粮储浙江监察御史郑泓、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姚永济、提督浙江学政鳞长、分守金衢道朱祚昌,为诰赠中宪大夫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张希武、钦差总理粮储提督军务兼巡抚应天等处地方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张国维父子而立,三间四柱五楼,为东阳老城最宏伟之牌坊。毁于“文革”。

父子掖垣坊 骑西街西端。此坊当与父子中丞坊一坊两名。明崇祯九年(1636),金华知府路进、东阳知县柯元伯为敕赠征仕郎刑科给事中张希武、赐进士中宪大夫太常少卿前礼科给事中吏科左右给事中刑科给事中张国维父子立。

父子中丞坊

九、 西街南侧东起

银台宣谕坊 位于银台第弄内西侧。万历三十年(1602)为旌表杜其骄而立。杜其骄(1534~?),岘西杜氏北京房人,明隆庆二年(1568)进士,曾任通政司参议。宋时有银台司,掌管天下奏状案牍,设在银台门内,故名。明清时,银台为通政司之别称,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银台第”之名也源此。

峨豸坊 骑红椿巷北口。豸与廌()音义皆同,古代传说中的异兽,能辨是非曲直。《说文解字》“:解,兽也,似山牛,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直。”今曰峨豸,以御史冠用之故耳。——峨豸是御史冠上的饰物。《岘西倪氏宗谱》载,倪修哲建“峨豸坊于东阳城西,实为千里公登南宋淳熙丁未(1187)进士立”。倪千里(1155~1225),系吕祖谦弟子,以知县升御史,迁右正言,“公馈不入门,私书不出国”。才名甚盛,片言只字,人以为宝。开门授徒,门外屦满。《岘西杜氏宗谱》则称,其始祖杜烨“卒于县之峨豸坊,子孙遂世为东阳之峨豸坊人”。此处也系吴宁乔氏始祖乔德彰唐末始迁之地。

十、 西街北侧东起

两世纯孝坊 位于上西街北侧旧厅前。岘西杜氏后山店派杜同宗(1570~?),官至广宁守备,抗清战死。其子杜文孟(1591~1639)时任济南 经略,挂印赴山海关寻父而病殁。文孟妻卢氏(1607~1661)遣其子时融北上寻访祖、父之遗骸。文孟之子杜时融(1630~1691)年方十龄,偕母舅及家仆迎父尸归葬。雍正四年(1726)敕令建坊。坊后孝子祠尚存。

思贤坊 骑西金泽巷口,与峨豸坊相对。思贤,追思贤人。为马之纯立。马之纯(1143~?),字师文,号野亭,东阳茂陵马氏十二世祖,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进士,潜心经籍,究极六经诸子家,著作颇丰,善鉴人,人称“茂陵先生”。康熙《新修东阳县志》载:“之纯,城西北人。既卒,邑人思其德,为之立坊曰‘思贤’。”又,通奉大夫金清之随宋高宗南渡,卜居东阳城西北思贤坊,衍为岘西金氏。

十一、 西南隅

监察御史坊 位于上南巷蒋祠前。明代嘉靖年间为蒋瑜(1498~ 1540)立。蒋瑜初任鄱阳令,发动县民筑堤百余丈,为民兴利,人称“蒋公堤”。升任福建道御史。后以监察御史巡按湖广,因年荒,奏免半数田租,为民敬颂。卒于荆州知府任上。

节孝坊 一间二柱三楼石坊,骑节孝巷口。牌坊上有“恩荣”直匾,石柱上有楹联“母节子孝,两沐恩光;乾坤正气,万古纲常”。为陈润瑛(1468~1532)及其子吴天沧(1485~1572)母节子孝立。陈氏26岁丧夫,吴天沧成年后竭力侍奉母亲,母亲亡故后庐墓3年。又认为自己早孤,未能为父亲庐墓,又为父亲庐墓3年。嘉靖初年,北上为其母请求旌表。嘉靖皇帝于1529年、1538年先后颁诏分别旌表陈氏母子,浙江按察使李崧祥遂命名其里为“节孝里”,后称“节孝门”。20世纪中叶毁,仅存牌坊硕大柱础。

贞节坊 县志载,位于镇圣巷西端北侧杜祠周围有两座。杜思进(1629~1660)妻詹氏(1632~1699),守节40载,抚两子长成且使其学有所成,雍正三年(1725)旌表建坊于大宗祠侧,题额“婺宿增辉”。杜时融曾孙杜立振(1708~1734)妻吴氏(1710~1768),夫死守节,乾隆年间建坊于大宗祠前。另有杜时球(1647~1665)妻虞氏(1646~1743),婚后未及五个月而夫亡,抚遗腹子成人。三藩之乱,甲寅(1674)之变,虞氏携子渡荆溪,叛军追之,桥忽中折,遂免于难。乾隆二年(1737)旌表建坊,位置不详。

十二、 骑龙井巷南起

龙泉坊 骑龙井巷南端,为里坊标志坊。东眷韦氏始迁地。源于龙井。因原北镇楼西有四眼井,俗传龙虎相斗,称“龙井”。道光《东阳县志》(石印本)载:“龙井在县治北二百八十步,今北镇楼右。广四尺五寸,深十余丈,凿岩出水。旧云坎方无水,扦龙井为此也。”(www.daowen.com)

状元坊 骑后街,即今龙井巷之北段。为宋嘉定十六年(1223)癸未科武状元杜幼节立。杜幼节(1206~1273),西门外南宅人,一千三百年科举史上惟一中了武状元后经礼部科试又中文进士的人。后街为岘北杜氏聚居处,故立牌坊于此。

十三、 东北隅

贞淑完人坊 位于上梓城巷韦祠左前方,一间二柱三楼石坊。为韦名正(1682~1699)妻徐贞女(1679~1739)立。徐女幼字韦名正,韦18岁时亡故,徐乃往夫家侍奉公婆。乾隆六年(1741)旌表建坊。观里(光里湖)父族则为立祠祀之。

纯孝坊 在韦祠右前方,三间四柱三楼石坊。为韦名位(1702~ 1775)立。韦名位14岁丧父,事母至孝。家素饶,捐田充全县乡会试卷资,恢复充实城东北社仓,雍正十一年、乾隆十六年大饥荒赈灾舍粥。道光七年(1827)钦褒纯孝入孝子祠,道光十三年韦祠重建时建坊。

节孝坊 位置不详。为韦昌瑄(1757~1789)妻许氏立。许氏(1762~1830)28岁丧夫,抚继子瑞琳入邑庠。嘉庆二十二年(1817)奉旨旌表建坊于县治东北。

绣衣坊 位于柴市街北端东侧,为徐隆立。徐隆(1374~1440),建文元年岁贡,历官四川道、河南道、山东道监察御史,福建按察司佥事。历官几十年,职司风纪。绣衣,“绣衣直指”之谓,意为受皇帝恩宠且正直为官,非正式官名。绣衣直指亦称“直指使者”、“绣衣御史”。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遣光禄大夫范昆及曾任九卿的张德等,衣绣衣,持节及虎符,发兵镇压农民起义,因有此号,表示受君王尊宠。直指,《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引东汉经学家服虔语曰:“指事而行,无阿私也。”

纯孝坊 位于北街敦复堂厅前,址在今解放路与介福巷交叉处。为徐儇(1434~1455)立。明景泰甲戌(1454),徐儇之父徐俭误以游侠事被连累,谪戍辽海(今辽宁海城)。徐儇代父前往,撄锋镝,冒矢石,次年六月卒于戍所。时其子裐生未周岁,成年后远赴辽东寻父尸归葬。

进士坊 骑介福巷西端,朝东,一门二柱三楼石坊,形制高大,雕饰精美。毁于“文革”。为弘治壬戌(1502)进士徐珙立。徐珙(1472~1516),城内后街人,历官刑部主事迁郎中,升江西临江知府,未任卒。曾奉诏出使安南(今越南),著有《出使安南诗集》记其事。

介福坊 位于介福巷双井南侧,徐祠之前。道光《东阳县志》载:“徐棣,东北隅人,寿100岁,建坊北街,为介福坊。”又载:“为徐棣、徐金立在徐祠前。”两人先后寿臻百岁。徐金(1463~1563),十五都燕山人,身历五代,寿高103岁(古人算法),太守周申(明代不称太守,或即知府周后叔)奖赐冠带。按“介福”之义,为“大福”、“洪福”,《诗经·小雅·楚茨》:“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百岁坊 位于百岁坊巷中段,今解放路中段东侧。道光《东阳县志》载:“为徐棣立在北街水涧巷内。”水涧巷即后来的百岁坊巷。徐棣(1433~1536),明双泉徐氏人,寿高104岁。

孝义坊 位于北镇楼匡山东墅前,即今里外厅弄外厅东侧。清道光六年(1826),知县陈履和等旌表孝义贡生张洪培(1742~1823)立。张9岁丧父,奉养祖母及寡母至孝。曾独力重建孔庙大成殿东侧的启圣祠。

延福坊 在北镇楼东侧之皂角巷口。里坊标志坊。延福,延续福禄。坊西为双泉徐氏四世祖徐宗绍建祠之地。九世徐福祐元至正壬寅(1362)所撰《吴宁双泉徐氏宗谱序》称,“宋建炎二年(1128),始祖伯川公(1093~1186)自同族姑蔑义门聿来胥宇,居县北思贤坊孝义里,至(曾)孙宗绍于延福坊西创建祠宇以奉始祖神主,因名曰‘延福行祠’”。

金马玉堂坊 位于今金玉巷西段,巍山有同名坊。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癸丑科进士赵祖鹏立。坊名源于汉代金马门和玉堂殿。金马门,原为汉宫宦者署门;玉堂殿,原为汉未央宫的属殿,均为学士待诏之所。后相沿成为翰林院的代称。赵祖鹏(1512~1567),博极群书,疏解五经,官翰林院编修,但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对其为人颇有疵议。罢官家居后,被宗人赵驯讦其作诗讪上,下诏狱论死,至隆庆元年始得释,不久即卒。

飞泳坊 骑新安街西端。里巷标志坊。飞泳,飞鸟游鱼,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之意。据《东阳周氏宗谱》,周兵八世孙周泰(829~910)自玉山清泉里名家岙迁居此地,舍田1800余秤,于唐咸通八年(867)建新安寺,为祝圣习仪讲乡约之所。明永乐年间造钟楼,铸大钟,声闻十里。宋嘉定元年(1208)戊辰科武状元周师锐(1174~1231)系周泰伯父周伸九世孙、周兵十六世孙,历官英德知府、封州知州。周师锐墓在城东雅兆里(卢宅)之原。周师锐之父周惟蓉于淳熙年间从此巷回迁玉山临泽。万历《金华府志》认为的武状元周梦雷系周泰七世孙。

桂坡坊

桂坡坊 骑新安街东段。为明永乐十二年(1414)甲午科举人李叙立。始建于南街上南巷,明万历年间迁至新安街,清光绪戊戌(1898)重修,石木混合,单间单楼。《东李宗谱·卷四·李侃世传》载,李侃(1122~1180)居住聚英坊后,“以地素饶桂,桂发而子孙必应科目,故复有桂坡之名”。坊名因该地多桂花树而来。也含“蟾宫折桂”之意,或与其东南的蟾山有关联。额坊正反两面刻录桂坡李氏进士12人、职官及有功名者121人。十字街区改造后,该坊原址保护,为东阳老城惟一留存的古牌坊,也是市域内惟一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坊。

清慎坊 位置不详。清慎,清廉谨慎。明永乐年间为杜暄立。杜暄(1396~1460),岘北杜氏,以乡荐入太学,任兵科给事中,升广东按察司佥事,立朝详谨,治狱平允。官终陕西按察司副使,以疾乞归。

十四、 西北隅

名贤崇祀坊 骑金泽巷西端,朝东,金泽巷与北金泽巷之交角。亦称位于金泽巷康阜庙(今称新佛殿,即北金泽巷13号)前,位置同。崇祯九年(1636)为乡贤金联芳立。金联芳,金泽巷人,金肇元之祖父,嘉靖二十八年(1549)举人,任江西兴安知县,有异政。

德寿重封坊 位于金泽巷康阜庙前。崇祯九年为金肇元92岁之父、封工部主事金应时(1545~1636)立,金肇元时任福建布政使司右参政。

旌节坊 位于张府前巷张国维故居前。知县马天爵等为儒童张兆昌(1688~1706)妻李氏立。李氏(1688~1749)18岁出嫁,未满月夫殁,守节40余年。乾隆五年(1740)诏赐建坊。

旌节坊 位于西北隅玉燕堂(址在下新屋)前,今张府前巷中段南侧。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知县向肇嶐等为贡生张承魁(1711~1734)妻杜氏立。杜氏(1709~1779)年26夫殁,无子,守节奉养眼盲之婆婆。

青琐坊 亦名“进士坊”,位于张府前巷中段北侧,原张大宗祠左前方。明嘉靖年间知府汪文渊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礼科给事中、佥宪张崇(1389~1456)立。张崇为政通敏,升福建按察司佥事,致仕后隐居蟠谷。青琐,借指宫廷。万历《金华府志》称该坊附郭,后城墙外移,则在郭内。

节孝坊 位于张府前巷中段北侧,原张大宗祠前东首。清道光六年(1826),知县陈履和等为儒童张洪魁(1747~1776)妻徐氏立。徐氏(1748~1830)29岁夫亡,子甫两周岁,家贫,蚕织奉养公婆。道光四年,巡抚帅承瀛题准旌表建坊。

节孝坊 位于张府前巷中段北侧,原张大宗祠前东首。清光绪五年(1879),知县胡日宣等为庠生张甲人之妻吴氏立。

旌义坊 位于张府前巷中段北侧,原张大宗祠前。明正统七年(1442),知县聂智等为义民张盛立。张盛(1371~1451),字孟升,该年捐谷2000石(谱载敕旨为1100石)。四月初十,敕旌义民,劳以羊酒,建坊本里。明永乐初年由托塘隐居湖溪,后其七弟、二弟相继迁来,衍为湖溪张姓。

崇孝厚伦坊 位于张府前巷中段北侧,原张大宗祠前。明嘉靖乙酉(1525)为太学生张大蒙长子张从德立。张从德(1501~1558),少年丧父,奉寡母厉氏至孝。半夜遭火,急负母脱,其余弗顾。为其母陈情三台,上书阙下,竖坊旌节。娶吴氏,嫁奁数千金,悉输公帑。弟三人,仲弟从文早逝,抚其遗孤若己子。所置产倍他日,咸均分诸弟侄。

紫薇坊 亦名“进士坊”,位于张府前巷中段北侧,原张大宗祠右前方。明嘉靖年间知府汪文渊为正德甲戌(1514)进士、江西参政张大轮(1484~1539)立。紫薇,观赏植物,俗名“百日红”、“满堂红”,有“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的赞语,用以喻簪缨不绝,金紫满眼。此坊与“青琐坊”位置相对,合称“青紫二坊”。

旌节坊 位于百忍堂(仁里院西侧,现门牌为张府前巷38——3)甬道门前,今张府前巷中段北侧(此段南接北经泽巷,北通环城北路,曾拟名“国维路”)。乾隆丙子(1756),知县施廷灿等为贡生张洪祚(1687~1708)妻徐氏立。徐氏(1677~1757)婚后7载夫亡,抚3子及2岁之夫弟成人。

十五、 南门外

节孝坊 位于南门外路东。为汤士模(1674~1712)妻王氏立。王氏(1686~1727)27岁寡居,节孝并至,道光五年(1825)旌表。

顺德流芳坊 南门外仰高祠后大路傍西,即今山川路北口东侧。为吴承统立。吴承统(1732~1801),南岑吴氏义房人,邑庠生。为父母及祖母庐墓凡9年。乾隆二十二年(1757)奉旨给“天性纯笃”匾,乾隆六十年奉旨旌表,嘉庆元年(1796)建坊,殁殡其旁。道光四年(1824)入祀乡贤祠。道光《东阳县志》有知县陈履和撰写的《吴孝子墓碑文》。

进士坊 位置不详。永乐十九年,知县黄仲芳为永乐十年(1412)进士任用立。任用,升苏乡一都人,字庭辉,治《诗经》,官吏部文选司主事,陈情省亲,卒于家。家居敦亲孝悌,淡然无欲,学者归之。弟子吴泽、陈俊皆中永乐乙未进士。

贞烈节孝总坊 清咸丰九年(1859)后岑山金怡悦堂为宋俞魏氏等7名、元郭乔氏等16名、明沈王氏等403名、清徐郭氏等1487名而立,坊后有总祠。建成不久即毁于战乱。

旌节坊 位于双岘路中段原吴大宗祠左后方田野中,处御书阁之东,三间四柱五楼石坊。为南岑吴氏智房玉池吴应铨(1842~1861,被太平军所掳失踪)妻王氏(1839~1908)立。继子即吴嘉芝。

南岑吴氏大宗祠门坊 今双岘路中段偏南之西侧,一间两柱石门坊,形体跨度均较大,朝东,上书“南岑吴氏家庙”。

旌节坊 位于今大寺路西段原吴大宗祠左前方。为吴天沧弟天瀛五世孙吴承宁(1713~1736)妻华氏(1711~1782?)立。华氏婚后三载夫亡,遗腹子旋殇,以侄承嗣。乾隆三十五年(1770)旌表建坊。

大方伯坊 在岘山下。为容州刺史厉文才立。厉文才(606~683),横店夏厉墅人。东阳第一位进士,贞观二年擢容州刺史兼都督,统领岭南五管之政。方伯,殷周时代一方诸侯之长。后泛称地方长官。汉以来之刺史,唐之采访使、观察使,明清之布政使、参政、参议均称“方伯”。

十六、 东门外

孝子坊 位于东门外大道南侧,为孝子徐克仁立。徐克仁(1453~ 1520),东门人,母疾,历寒暑衣不解带,竭诚医祷,为父母庐墓凡6年。

卢宅牌坊群 有25座,因与老城有段距离,且今人已有专文记述,此处不赘。

十七、 东岘门外

旌表贞节之门坊 位于东岘门外。为厉文翁妻胡氏立。万历《金华府志》载:“胡氏,厉文翁妻,夫亡时年方21岁,姑欲嫁之。胡坚持志节,卒无玷缺。有司上其事,旌表其门。”厉文翁,横店夏厉墅人,南宋大臣。

旌节坊 位于东岘门之东。隆庆丁卯(1567)为木香李教之妻陈氏立。陈氏年二十二守节抚孤,知县陈应春为之作传,万历末年知县贡修龄请旌。

十八、 西门外

正节侯坊 位于西门街中段北侧褒忠祠前,三间四柱冲天式石坊,朝南,毁于20世纪中叶。为李诚之立。李诚之(1152~1221),城内新安街人,南宋庆元二年(1196)进士。任蕲州知州任满将返家之际,金兵来犯,毅然率众御敌。城破,自杀身亡,其子侄阵亡,妻媳投水自尽。嘉定十五年(1222)谥“正节”,赐庙“褒忠”。《宋史》有传。

忠义坊 位于褒忠祠北侧忠义祠前,东濒西溪,三间四柱石坊。为明末崇祯年间抗清殉职的张良寅、张贵立。张良寅(1580~1629),援剿辽阳副总兵,阵亡于北京永安门外,赠“定国将军”。张贵(1586~1636),山海关都指挥佥事,升皮岛援剿副总兵,因马失蹄阵亡。

忠敏坊 位于西门街西段北侧原忠敏祠前,一间二柱石坊,毁于“文革”。嘉庆初年为张国维立。张国维(1595~1646),明天启壬戌(1622)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十月,升兵部尚书。清顺治二年(1645)五月,鲁王封其为太子太傅、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督师钱塘江。顺治三年六月二十五日,义乌陷落,清兵抵七里寺。二十六日,张国维写了《绝命词》三章,投水而死,时年51。乾隆四十一年(1776),追谥“忠敏”。《明史》有传。

冲素处士坊 位于西门街西端北侧西岭头原张冲素祠前,一间二柱石坊,毁于20世纪中叶。南宋淳煕辛丑(1181)郡守许应隆奉诏为八行先生张冲素立。张冲素(1099~1175),即张志行,托塘人,博学懿行,应试时直陈时政得失。屡辟不仕,绍兴三年(1133)赐号“冲素处士”——得其和静谓之“冲”,循其常分谓之“素”。道光年间重修。

十九、 水门外

旌节坊 托塘大宅四维堂东,今西门菜场东北。明嘉靖年间知县王遵为太学生张大蒙妻厉氏立。张大蒙(1480~1513)病笃,厉氏(1482~1577)断指作汤欲救夫。夫死,缢于柩旁,被救。嘉靖戊戌(1538)诏旌其门。

步蟾坊 位于水门外存心堂右(道光《东阳县志》载“水门外存心堂右”,系明代位置。存心堂即“托塘”所在。清初城墙外移后,或在水门之内。下“南国蜚声坊”同),百忍堂西南,今张府前巷西段北侧。明正统年间知县聂智为礼科给事中张崇立。步蟾,喻科举登第。

南国蜚声坊 水门外存心堂右,百忍堂西南,今张府前巷西段北侧。明万历年间知县黄文炳为嘉靖四十三年(1564)甲子科应天府乡试第一百十名张植立。张植(1524~1588)曾任湖南桃源知县。

耆德荣封坊 水门外托塘张氏六宗祠前,即今张府前巷与原吴宁中路交叉处之西,西近墙弄。明崇祯四年(1631)十月浙江巡抚、部院刘祯士为崇祀寿高104岁的名贤张文苍立。张文苍(1532~1635),托塘人,读书敦行,独力修葺学宫。

巾帼完人坊 位于托塘张氏大四宗祠前,大四宗祠为东阳二中址,牌坊位于永道厅巷东段。清道光三十年知县李文焕等为儒士张一炯妻卢氏立。张一炯(1792~1820)事亲至孝,弱质攻书病卒,卢氏(1792~1863)守节不移。

旌节坊 位于托塘张氏大四宗祠后,即今东阳二中南大门内。知县施廷灿等为贡生张世桂(1690~1710)妻施氏立。施氏(1691~?)嫁后三载夫亡,奉养舅姑20余年,抚子及两夫弟成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旌表建坊。

新 牌 坊 存 记

经历了“文革”初期对牌坊的毁灭性破坏,东阳老城的绝大多数牌坊已从人们视线中消失。且长期以来,将牌坊视作封建旧物,只毁不建。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陆续有所新建。

革命烈士陵园门坊 1987年,烈士陵园从东门里孔山之北麓搬迁至西山,在入口处建三间四柱冲天式石坊。

麒麟坊 骑吴宁东路东段,艺海公园之南。1991年由木雕厂出资建造,两间三柱冲天式砼牌坊,其上两面皆书“麒麟呈祥 辛未十月初一”。

北溟牌坊 位于北溟公园之西,骑解放路北段。1988年为庆祝撤县设市建造,上书“百工之乡”四字。单间两柱三楼砼木混合牌坊。因有碍交通,数年后拆除。

西牌楼牌坊 位于西牌楼地段,骑吴宁西路北端。1988年为庆祝撤县设市建造,彰显东阳为建筑之乡。单间两柱三楼砼木混合牌坊。因处主干道,为交通畅通,数年后拆除。

东街牌坊 1998年为将东街建成古建筑特色一条街,在与十字街交叉之东侧建造骑东街的三间四柱五楼砼石混合牌坊,无题名,顶楼东西向分别书“青龙”、“平安”,规制和形体超过了旧时绝大多数牌坊。这也是目前为止东阳老城建造时间最晚的牌坊。

革命烈士陵园门坊

麒麟坊

东街牌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