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东阳城区教育:清末民国时期的悠悠岁月

东阳城区教育:清末民国时期的悠悠岁月

时间:2024-01-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回顾和盘点已经远去的清末和民国时期东阳城区的教育,或许能给我们许多启示和感慨。小 学 教 育私塾已延续千年,民国中期城区私塾以办于法界寺、泮东徐祠、木香李祠、吴姓智房小宗祠的最为著名。东阳沦陷后避迁西郊白云书院。1941年6月因日寇侵扰均停课,日寇占据期间均停办,抗战胜利后纷纷复校。肇源于不同时期创办的南湖小学、广益小学和

东阳城区教育:清末民国时期的悠悠岁月

清廷于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四日(1905年9月2日)准张之洞袁世凯、赵尔巽、周馥、岑春煊、端方等重臣当天之奏,下诏“着即自丙午科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一纸诏书宣告了延续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的终结,而教育也由精英教育读书入仕教育逐步向大众教育和国民素质教育位移。虽然这种位移经历了阵痛,但教育毕竟在艰难中前行。回顾和盘点已经远去的清末和民国时期东阳城区的教育,或许能给我们许多启示和感慨。

学 前 教 育

数千年来,谈不上正规的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往往依赖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东阳真正意义上的学前教育始于1931年春在县立崇实代用中心小学附设的幼稚园,址在虎鹿厦程里。城区的学前教育则始于1937年,位于北正街和百岁坊巷交角的私立东白小学附设幼稚园,由小学教员兼任教职,国家年补助100元。1939年设教养团,收容沦陷区儿童。两者均于1942年5月东阳沦陷时停办。1947年2月创办县立幼稚园,址在双泉徐祠的吴宁镇中心国民学校(吴宁一校前身)内,招两班幼儿计60名。

小 学 教 育

私塾已延续千年,民国中期城区私塾以办于法界寺、泮东徐祠、木香李祠、吴姓智房小宗祠的最为著名。秀才出身的张得书、金秀华等塾师国学功底深厚,学生诗词歌赋皆会。张得书(1883~1953)先执教于法界寺,后移至外托永道厅自造的厅屋内。住校生10余人,走读生20余人。东阳沦陷后避迁西郊白云书院。金秀华执教学前巷西段南侧的蒋大宗祠,时间不长,但学生多。位于梓城巷口的木香李氏分荫祠,聘新城的王熙斋为塾师,时间不长,后易地办学。智房小宗祠内所办私塾称“石井小学”,以南岑吴氏祖源地仙居石井(今官路)命名,城西一杜姓塾师任教,学生三四十人。后吴嘉芳在此办古文补习班,学生十七八人。私塾一直延续到解放初。

私塾的教材,依据学生程度及接受能力而定,甚或依据学生家长手头现有教材决定。有“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六言杂字》、《幼学琼林》、《秋水轩尺牍》、《雪鸿轩尺牍》、“四书”、《古文观止》、名家散文唐诗宋词等。

正规的小学教育发轫于官立高等小学堂。1901年清廷诏改科举,令各州县设小学堂。截至清末,老城内有光绪二十九年(1903)创办的官立高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创办的公立广益两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三年正月杜鹤椿等在城西南隅创办的公立明新两等小学堂,宣统元年(1909)正月韦锡蕃等在东眷韦祠创办的公立毓秀两等小学堂,同月韦世儒等在南街上南巷蒋祠创办的公立双岘初等小学堂,宣统元年二月劝学所(教育局之前身)在儒学西斋创办的官立模范初等小学堂,但多数在清亡后不知所终。其后私立小学陆续出现。1941年6月因日寇侵扰均停课,日寇占据期间均停办,抗战胜利后纷纷复校。至1951年,城区私立小学全部并入公立小学,形成吴宁一校和吴宁二校。

吴宁一校 “东阳县吴宁镇第一小学”之简称。原位于柴市街西侧。

1903年,知县李前泮会同回乡丁母忧的士绅吴品珩将县署东侧的东白书院(现解放路南端及小广场等处)改办官立高等小学堂,聘吴英(1857~1928)为堂长。须初小五年毕业方得升入,肄业四年,考试及格毕业。课程为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有手工、农业商业等选科。毕业者身份类于秀才。

1913年,县议员议决官立高等小学堂校舍改办县立中学,官立高等小学堂于是迁至学宫,并定名为东阳县第一高等小学。同年,私立广益小学并入。其时课程设置为国文、算术、史地、修身、体育、唱歌、图画、劳作等。1931年,址在现黉门广场的县立女子小学并入。1936年,改名城区小学,校长吴理升。

1942年5月,日寇占据东阳。次年2月,城区小学被日伪改为第一中心小学。1945年抗战胜利,迁至介福巷北的双泉徐祠堂复校,东白小学并入,改名东阳县吴宁镇中心国民学校。郭仁清和蒋鸣和先后任校长。

1949年12月,东阳县吴宁镇中心国民学校与宏道小学合并为东阳县吴宁镇第一小学。

广益小学 系南岑吴氏创办。1905年,吴允让(号雪香,又号一公)自就读的金华府学堂返乡,改私塾为学堂,与吴嘉芝(考名景星)等在南岑吴氏义房小宗祠天官第(原剧院后半部分)创办“广益初等小学堂”,自任校长。天官第之名,源于南岑义房吴希纯(1398~1454)任吏部稽勋司员外郎。为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教材,吴允让于1910年8月辑著《东阳乡土历史》、《东阳乡土地理》共6册,印行300部。

其后该校发展为两等小学堂,初等4年,高等3年,略等于后来的初小和高小。辛亥革命后,学堂一律改名学校,吴允让参与筹设县立小学,1913年,又自愿将广益小学校址改办官立学校,更名“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吴宁一校前身)并任校长。广益小学则迁至泮东徐氏宗祠(原吴宁幼儿园旧址,现黉门广场之东南隅)。20世纪30年代初,迁至小西门南岑吴氏贞房小宗祠(长生路7号原商业局所在)继续办学,吴允让幼子吴望仁任广益小学校长,有学生200余人。1950年2月,广益小学、新潮小学、南湖小学三校合并,即为吴宁二校。

宏道小学 1913年,东眷韦氏在十字街北端西侧之韦祠(原吴宁一校址)创办,首任校长为创办人韦永照。1925年至1935年,韦上升任校长。1949年底与吴宁镇中心国民学校合并而为“吴宁镇第一小学”。日占期间之1943年,敌伪在韦祠宏道小学址设小学一所,余皆停办。

宏猷小学 木香李氏在东街中段南侧之李祠堂创办,系初级小学,有学生一百五六十人,时有老秀才教习古文。抗战胜利后复校,其后 并入宏道小学。

抗战胜利后宏道小学教员在校内合影

泮东小学 泮东徐氏创办于该族宗祠(址曾作广益小学),聘吴望烈为校长。解放后改为东南初小。

东白小学 1930年秋,金品黄、卢炳普等创办“私立东阳小学”,“齐社”全体社员为校董,于右任题写校名。1934年改名为“东白小学”,址在百岁坊巷东端北侧的同普社内,湖溪人张炳光任校长。1945年9月并入吴宁镇中心国民学校。

吴宁二校 “东阳县吴宁镇第二小学”之简称,位于镇圣巷42号。肇源于不同时期创办的南湖小学、广益小学和新潮小学。1950年2月调整学校布局,城内广益小学、新潮小学并入南湖小学,正式定名为“东阳县吴宁镇第二小学”,戚英桃为校长。1952年8月,东南初级小学和外托塘初小并入吴宁镇第二小学。

南湖小学 岘西杜氏在镇圣巷西端北侧之杜祠(今吴宁二校址)创办,始名“城西学堂”。1946年6月,由杜佐周、杜尚淮、杜美生等筹办,同年9月开学,校舍借用岘西杜氏宗祠,不久改名“东阳县私立南湖小学”。南湖系岘西杜氏始祖杜烨之号。当时设6个班,一至六年级各一班,有教员19人,招收学生300多人,聘请社会名流、乡村教育家郭人全担任校长。1949年5月10日,城区中小学师生在南湖小学举行欢迎解放军进城大会。1950年学校改为主委负责制,任显桐任主委。

新潮小学 外托人张福寿等在七里寺始办瑞钧小学,因托塘学生离校太远,迁至托塘张氏大四宗祠(今东阳二中址),校长张翊耀。毕业学生数届,成绩斐然。瑞钧小学停办后,1930年前后创办新潮小学,招收高年级学生200余名,大多来自城郊农村。校长张希福,勤奋办学,成绩不俗。

女 子 教 育

女子小学校 1913年春,迁居朝北厅的玉山人徐元章在汤家弄6号陈恒大店内厅堂创办女子私塾,开东阳女子教育之先河。继迁九曲水(泮水)之东的泮东徐氏宗祠(原吴宁幼儿园址),改名女子小学。李品芳之七女李玉兰(嫁绍兴陶家堰陶孝桢)为首任校长。继任校长周慧英,杭州人,杭州女子中学毕业,旋与陈大训结婚。李玉兰仍任校长。1916年停办半年后,县立女子小学迁介福巷中段北侧之双泉徐氏宗祠。1926年李玉兰去世后,吴兰荪继任校长,学校迁至后街“同善堂”。1928年,李品芳孙女、李福简之次女李含英(嫁义乌朱店宅朱祖芬)任校长。1931年并入东阳县第一高等小学(或云1930年前后与宏道小学合并)而男女同校,女子学校遂告终。

中 学 教 育

东阳中学 系辛亥革命的产物。校址为原东白书院。东白书院创办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知县施廷灿捐俸建“吴宁书院”,三年后知县李德举完成,道光二年(1822)改名“东白书院”。1903年改为官立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东阳城区自治会会长和县教育会会长吴允让邀集各界人士筹办中学,经县议会、参议会议决,改官立高等小学堂为县立中学校,并袭用其校址,其时占地10.31亩。次年4月1日正式开学,首届招收四年制(后称“旧制”)男生120名,分两个教学班,9名教职工,由县知事聘请赵骥为校长,是为东阳中等教育的开端。7月,教育部核准备案,定名为东阳县立中学校。(www.daowen.com)

1922年改为三年制。1927年2月,更名东阳县立初级中学,兼招首批女生27人,有义乌籍女生数人,在天官第设女生分部。次年2月,分部并入本部,男女合校,遭女生家长抵制,女生减少大半。

1929年9月,改名东阳县立中学。1931年8月,添设三年制乡村师范科一班34人。1932年1月,招收春季始业生一班。至1933年,在校一年级秋季班、二年级春季班、二年级秋季班、三年级秋季班、乡师班二年级秋季班各一。全校6个班,在校学生309人,其中女生20人。至1933年,旧制中学共毕业学生10届598人;新制中学毕业学生671人,合计毕业生1269人。

1938年春,校舍被日军炸毁,先后迁校至华店、上卢、湖沧、西坞、雅坑、石门、张宅、高宅,辗转乡村办学。1944年9月,日伪县长王彬在东街旧法院(原看守所址)另设东阳中学,汉奸张烈范为校长。

1945年2月于高宅祠堂添设高中班,为东阳自办高中教育的开端。抗战胜利后回城,但原校舍被炸,于是将高中部和初中毕业班设南门外南岑吴大宗祠,初中一、二年级设卢宅。选新安寺为新校址,占地32.95亩。1948年2月,新安寺住持怀椿决定出让寺基,引来僧众不满,说其倒卖寺产,地方士绅李子畦、卢绶青、叶雪栽、杜菁、陈之芳为怀椿作证。原校址则投标拍卖,所得款作建新校舍之用。1949年9月,东阳简师并入。

中国中学 前身为周致远、陈希豪、吴开先、陈德徵、施公猛、黄造雄等名流为纪念张君毅而于1928年7月发起创办的上海私立君毅中学,校董有于右任、何应钦蔡元培、潘公展、陈布雷、王伯群、邬志豪等。1937年10月,上海斜土路的校舍遭日寇轰炸,三成学生至租界设校就读;七成学生随军南下,于同年11月迁校至义乌稠城镇。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租界,租界之君毅师生也迁至义乌会合。是年底,大部分师生再迁至东阳、义乌交界处的吴大元村。

1942年2月,迁吴大元之君毅中学师生成立“义乌县私立中国中学”,陈季豪任校长。5月,吴大元之校舍遭日机轰炸,遂迁校至东阳江北冰塘坑,旋迁磐安县安文镇。日本投降后,学校迁回吴大元村。从1946年至1948年,高中第三、四届毕业,初中第七至十届毕业。

1948年秋,在东阳西门外小西桥(乘驷桥)西北设初中分班,4个班248人。1949年9月,分班定名“东阳县私立中国中学”,以陈人文等名师10人组成校董会,后设址西岳殿。1956年6月改为公立学校,与设于外托张四宗祠的东阳中学分部合并,易名“东阳县第二初级中学”。

师 范 教 育

师范讲习所 1908年底在学宫两庑设立。招收品行端谨、文理平通、年30岁至50岁的塾师及教员40名,时间10个月。招生一期,翌年毕业后即停办。

师范传习所 1921年,周濂泽、王葆峰在孔庙合办,聘李能枝为教师,招收一期学生30名,1923年学生毕业后停办。

师范讲习所 为培训师资,1929年上半年教育局在南岑吴氏天官第举办,局长兼所长程品文聘何士豪为主任,招收初中毕业生和曾任小学教师者入学,修学一年,学费免收。9月18日开学,1930年3月迁至杜祠。每年一届一个班,各招收学生40名,其中第一期有女生2名。办了两年,毕业学生两届,1931年夏停办。

1931年8月,在县立东阳初级中学附设乡村师范科一班,招高小毕业生50名,修业三年,毕业34名。

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

民国时期的东阳职业技术教育间歇举办。成人教育作为社会教育,有社会式和学校式两途。学校式为民众学校、各种文化补习学校、小学附设短期夜校等,多为公办,间有私立的。

光绪二十三年(1897),韦阜如创办中医传习所,招生19人。

宣统元年(1909),设简易识字学塾,招年长失学的贫寒子弟。

1914年,在东街试院创办工艺习艺所,设木工、竹工、漆工3专业。

1915年,鉴于东阳水旱灾害频发,病虫害防治无方,在关岳庙和玉皇庙开设县立乙种农业学校,吴允让任校长。设农科、森林、蚕桑3科,招初小毕业生40名,修业3年。

1917年12月,创办蚕业传习所。

1919年,师范毕业生李能枝、方浩唐等在孔庙办民众夜校,在东门创办贫民习艺所。

1930年9月,省教育厅指示:“小学毕业家境贫寒无力再升学者,可于规模较大、成绩优良之小学校内附设职业补习班或专设职业补习学校,予以职业训练。”国民学校乃开始附设成人班和妇女班。

1930年10月,县民众教育馆在孔庙崇圣祠故址落成。次年,周宗镐任所长。在城区、巍山、湖溪设立民众学校,招收失学青少年入学,以识字扫盲为主,免收学费及课本费,4个月毕业。学习科目为国语、珠算、笔算、歌咏、体育、公民训练等,教材由教育局统一供给。

1939年3月,县妇女会在新安街韦小宗祠创办县立妇女补习学校,陈秋霞为校长。次年3月,迁至托塘张小宗祠。

1940年,城区小学和宏道小学主办两所战时妇女民校,报名者甚众。同年11月,在县府内创办县府工友夜读书班。

1941年1月,在东中旧址创办东阳县地方行政干部训练所,次年5月县城沦陷,迁至马宅木衢桥。同年,县立妇女补习学校扩大为县立妇女职业学校,招生37名,学习缝纫、刺绣、救护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