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东阳人的故事:悠悠东阳,勤朴贤淑

东阳人的故事:悠悠东阳,勤朴贤淑

时间:2024-01-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老天没有厚待东阳人。东阳的人口,南宋后期已超过18万,鸦片战争前夕增至48万。东阳人精心侍弄庄稼的代表性环节是施肥。外地人多称东阳人为“东阳昧”,东阳方言“昧”等同于普通话“哪”,是常用的问询之词。因此,植根外地的东阳人,遍及四海五洲,数倍于在东阳原籍的人。东阳男人在外打拼,养老抚幼、耕种纺织的重任则落在留守女子肩上。东阳女子以其贤淑、坚韧和勤朴成为最优秀的女性群体之一。

东阳人的故事:悠悠东阳,勤朴贤淑

一本区域文化性格之书《湖南人天下的胆》对湖湘人作了解读,那么,对东阳人应当作何解读呢?明代隆庆万历年间修纂的《东阳县志》曾说:“ (东阳)民朴而勤,勇决而尚气。俗居岩谷,不轻去其乡。以耕种为生,不习工商。富人雅好义举。大姓重门第,崇祀谱,喜延儒硕。士人能谈性命,登仕者多尚风节。”又说:“其民诈,好告讦以相诬;其民暴,好斗狠以逞;其无赖者多习兵,故多盗贼。民间生女多不举,故多鳏旷。”但百里不同风,百年有异尚,如果以隆庆志的解读观照东阳人,未免胶柱鼓瑟。康熙《新修东阳县志》就对上述说法进行了驳诘。即以当今东阳有多家大型企业集团名列民营企业五百强、多名东阳籍浙商名噪华夏而言,也可证其“不习工商”之语属于陈年老皇历。

老天没有厚待东阳人。东阳地处浙江中部,山多地少,相对闭塞。且山无良材,地无富矿,土壤贫瘠,水旱灾害频繁。诸暨山上的石头可以烧成石灰,东阳就不行。即使有矿可采,矿脉却在邻县。有人戏言,东阳山上的马尾松没有永康的长得直溜。东阳的人口,南宋后期已超过18万,鸦片战争前夕增至48万。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有限的土地资源与急剧增加的人口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欲谋生存,无非是“留”或“走”。留者精耕细作,以求糊口;走者或拜师学艺,或读书求仕,向外寻求发展空间。

留守故土者改良农作物品种,提高复种指数,套种不同作物,从耕到收的各道程序都力求精细,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效益。东阳人精心侍弄庄稼的代表性环节是施肥。在化学肥料尚未登场或未被普遍使用的年代,东阳人有“三宝”——采缸胺、塞毛根及煝火坢。缸胺是粪缸、粪池、粪桶内壁及底部年深日久形成的结晶物,肥效迅速。塞毛根是将禽兽毛、草木灰与人粪尿拌和,摘成汤团大小塞入秧根,肥效持久。煝火坢烧焦泥灰,补充土壤中普遍缺乏的钾元素,调节土壤的酸碱度。这“三宝”均费时费力,但对提高单产颇为有效。

东阳人崇尚的还是向外寻求发展空间。如果一辈子猫在那点田地上刨食,往往被认为没本事,被讥为“货”、“田乌龟”。东阳有句俗语“离乡则贵”,而且,你离家乡越远,说明你越有本事。春节过后,人们之间最多的问候语是“你昧日(哪天)出门?”“今年出门到昧扣(哪里去)?”平常而无意识的问候背后蕴含着提醒和催促。外地人多称东阳人为“东阳昧”,东阳方言“昧”等同于普通话“哪”,是常用的问询之词。集体下意识形成强大的心理压力,促使每一位成年男性向外发展,倾全力开拓进取。昔时将刚成年的男性有出息称为“出山”,出山者,走出东阳之重山也。因此,植根外地的东阳人,遍及四海五洲,数倍于在东阳原籍的人。原籍的东阳人,也有一二十万人长年在外打拼。东阳男人在外打拼,养老抚幼、耕种纺织的重任则落在留守女子肩上。东阳女子以其贤淑、坚韧和勤朴成为最优秀的女性群体之一。

在外打拼的最大群体是手艺工匠。东阳民谚“千钱万贯,手艺防身”,强调一技之长的重要。过去东阳女子择偶,一看男方有没有“笠帽斗”(喻房屋),二看男的有无手艺。手艺人在成年男性中比例极高,以致形成许多石匠村、泥水村、木匠村、雕花村、棕匠村等等。东阳拥有建筑之乡、木雕之都的称号实非偶然。

读书无疑排在三大出路的首位,被认为可以改变个人乃至家族的地位和命运,读书有成被看作是人生的最大成就。旧时书院林立,私塾遍地,宗族公常设养贤的田地山林对读书人倾力资助,凡读书取得功名者,均能得到精神和物质的鼓励,从而形成强大而持久的推动力。东阳教育因此长盛不衰,享誉四方。元代县志云:“( 东阳)名贤辈出,孝友隐逸之儒、治民将帅之才、文章之彦,汇见于史。巍科执政,踵相接也。”东阳古代有三百余文武进士,当代有十名院士、千名博士、万名教授,都是崇尚读书之果。(www.daowen.com)

然而,不论何种出路,都离不开勤奋刻苦。留守故土者须勤奋刻苦方能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获取更多的生活资料,远赴他乡者须勤奋刻苦方能立足扎根,埋头学业者须勤奋刻苦方能考场得意。勤奋之外,尚需节俭。霉干菜、土布衫精神,其核心在于勤俭。东阳人不以貌取人,也不以衣着取人,看的是他挣下了多少家业。如果某人衣着素旧,但经营家产颇 有成效,就会受人尊重,称其“会撑家”。反之,如果衣着光鲜,而在创业上毫无建树,甚或躺在祖宗的遗产上坐吃山空,就会被讥为“败子”、“叫花子”而遭人鄙视。

东阳人宗族观念颇强,好聚族而居,万人以上的28个姓氏占市内人口的九成,形成里外托、卢宅、李宅、斯村、西宅、楼西宅、巍山、白坦、吴良、古渊头、蔡宅、厦程里、林头、郭宅、湖溪、后山店、泉府、安恬、防军、东南湖、安儒、横城、王坎头、黄田畈、陆宅、许宅等以一姓为主体的千户以上的大村落。东阳人爱面子,节衣缩食而祠堂居室必竭尽财力使其高大华美,自奉俭约而待客必菜肴丰盛礼数周到。东阳人好夸饰张扬,炫奇斗艳,“东阳哄”之称其来有自,俗谚有“镬灶前后无实信”、“东阳哄,三日不哄断侬种”。而大龙身、大蜡烛、大纸马、大方旗等大得令人瞠目。但东阳人骨子里还是相当务实的,地瘠民贫使东阳人形成较强的功利观念。急功近利固然能促人奋斗,但若仅限于此,则缺乏远大的目光和持久的动力,难有恢宏的器识和雍容的气度,这也是东阳的人才群体虽然庞大但缺乏影响历史的顶级人物的原因。东阳人勤奋刻苦、坚毅刚烈、务实尚绩、精打细算、精益求精,在建筑、雕饰、火腿、席草、箱包、缝配、影视、制药、金银丝、药材种植、磁性材料等众多行业独树一帜,在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表现不俗,但性情狷急,习惯自顾自,喜欢吃“独食”,容易窝里斗。郑绮《东阳土俗论》曾云:“居市井者多夸诈,处田里者或粗鄙。尚气健讼,趋利苟得。智欺愚而富虐贫,强凌弱而众暴寡。女生不育,惧乏赀装;男壮出分,竞争家产。婚失其礼,故轻诺致讼;丧失其礼,故厚宾忘戚。”古人的评价或许片面,但某些陋习依然渗透在有些东阳人的血液里。就以造房子为例吧,你造四层,我必得造五层;即使同样的层数,我也得地坪比你高,进深比你长,装饰比你强。这种无谓的“尚气”——攀比和较劲在兄弟、妯娌和邻里之间尤甚。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环境是影响性格和习俗的重要因素,在与邻县人作比较时,东阳有许多民谚。旧金华府辖下,东阳只与义乌、永康毗邻,因此老拿这两县对比说事。如“东阳只有直侬(正直之人),没有直松;永康只有直松,没有直侬;义乌只有穷侬,没有侬”,“东阳人灵气,义乌人忠气,永康人小气”,“东阳昧,义乌佬,永康鬼,金华牛”,“东阳笔头,永康炉头,义乌拳头,兰溪噱头,金华派头”。民间谚语往往褒己贬人,不尽正确,但可以从中约略观察地俗民风。民间习称的机智人物也可折射民俗的好尚。机智人物中,东阳有马坦,义乌有牛坦,兰溪有毕矮。马坦在与各种人的斗智中无往而不胜,固然有机变百出、惩恶扬善的一面,但也有恶作剧、“促狭鬼”、“破脚棍”的一面。

用区区三千来字来概括东阳人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身为东阳人,很难正确地剖析自己,因为人最不容易了解的就是自身。况且东阳人的个体之间,不可一概而论。在不同的时空坐标上解读东阳人,也会有不同的答案。随着社会的剧烈变革,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东阳人的性格习俗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而某些性格习俗本具有两重性,既是优点,也是缺点,即如旧《永康县志》论其四境:“东阳之俗文,其弊也饰;括之俗武,其弊也悍;武义之俗质,其弊也野;义乌之俗智,其弊也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