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李品芳:生平事迹与学术成就

李品芳:生平事迹与学术成就

时间:2024-01-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李品芳可谓少年早慧,科举连捷,青年高第,春风得意。道光帝因李品芳未在内廷供奉,在李尚未抵达云南之时,即升其为翰林院侍讲。李品芳所书寿联道光二十一年,陈情省亲,给假6个月。道光二十三年二月,李品芳之父病逝,40天后讣闻至京。战后设立忠义采访局,李品芳受当道之聘,与名儒沈念农总理其事。其时李品芳已逾花甲,依然发幽阐微,悉心编著,数历寒暑,方得告竣。李品芳同县令商议,重修南门外育婴堂。

李品芳:生平事迹与学术成就

李品芳(1799~1881),谱名秉枢,字增美,又字润之,号春皋,晚号澹翁,品芳为其庠名。生于嘉庆四年己未五月二十五日午时,卒于光绪七年辛巳十一月十三日亥时。城东花园里人。

李品芳5岁时,其父李玉华抱置膝上,口授王勃《滕王阁序》,即能朗诵。少年时即举止端重,读书一目数行,为文清奇倜傥。14岁补博士弟子员入郡庠(为秀才),18岁为廪生(秀才之高等)。道光辛巳(1821)恩科乡试78名,道光三年(1823)癸未会试178名,复试一等14名,殿试林召棠榜二甲18名。朝选,钦赐庶吉士。李品芳可谓少年早慧,科举连捷,青年高第,春风得意。丙戌(1826)散馆,授翰林院编修、日讲起居注官。年方27,已名登玉堂,位列清要。这年,因祖母衰迈,父母系念,乞假与堂兄李品莲南归。次年二月,祖母病故。九月,因假限已满,返京任职。其间,因《东阳县志》一百四十余年未修,捐钱50万作修志启动资金,并让其父李玉华及其兄李品苏参与修志。后历任己丑(1829)会试分校(同考官)、辛卯(1831)恩科云南正主考、云南提督学政、丙申(1836)恩科会试同考官、国史馆纂修、本衙门撰文奏办院事、庶常馆提调等职。

待修缮的李品芳故居一部分,西厢房已被拆

清代雍正三年(1725)开始,规定考官限由翰林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担任。同时,雍正帝认为考官虽为进士 出身,但中式后可能学问荒废,不堪任命,于是创立“考差”制度。《清史稿·选举志三》云:“以正副主考从前皆视其人谨慎者派往,并未试其文艺,间有不能衡文者,皆由中式之后荒疏年久之故。因将应差委之翰林与由进士出身之各部院官员,召试于太和殿,试卷弥封,派大臣评阅,进呈钦定甲乙,封贮内阁。是为考官考差之始。”原来,当主考还需经过考试这一关。丁酉(1837)奉命再次典试云南,提督云南学政。学政一职,职掌“学校政令,岁、科考试。巡历所至,察师儒优劣、生员勤惰,升其贤者能者,斥其不率教者。凡有兴革,会督、抚行之”。(《清史稿·卷一一六·职官三》)其时国史馆修《大清一统志》,李品芳任分校,道光皇帝召见,询问该书条目,李品芳奏对明晰,甚合皇帝心意。道光帝因李品芳未在内廷供奉,在李尚未抵达云南之时,即升其为翰林院侍讲。道光十八年(1838)四月,升翰林院侍讲学士,九月,升詹事府少詹事。翰林院侍讲学士为翰林院额定之官,原具帝王的文学顾问性质,有时也为皇帝或王子讲学。延至清末,徒具形式而已。虽官阶为从四品,但地位清显。詹事府原为管理东宫事务的衙门,雍正后不立太子,转为皇帝安置文学侍从和备翰林升转的衙门,专管经史文章之事,也参与议政,凡是承担日讲官、纂修、典试、提学等差,均与翰林院的官相同,故合称“翰詹”。少詹事为詹事府的副职,正四品。李品芳以上的仕宦经历,由庶吉士内迁升翰詹,均按优异者的常规升转。最重要的升迁发生在次年二月,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官居二品,时年刚届不惑。道光二十年,云南学政任满,次年正月抵京复命。云南学政任上,将各县学科试、岁试及书院月课试卷中之优秀者汇编为《云南试牍扶质集》和《云南试牍》,每篇文章均亲加点评。两书现存东阳市博物馆。辛丑(1841)会试知贡举(主管考试事务),复试阅卷大臣,殿试读卷大臣,朝考阅卷大臣。癸卯(1843)大考翰詹阅卷大臣。光绪己卯(1879)科重宴鹿鸣,诰授光禄大夫,赏加 头品顶戴。李品芳撰联自嘲:“过去尽虚名,翰林廿三科前辈;老来重入学,黉宫六一载诸生。”

李品芳所书寿联

道光二十一年,陈情省亲,给假6个月。陛辞时询及李品芳父母年齿,道光皇帝赞道:“父母俱存,为君子一乐。”这年十月抵家。此次返家,离上次省亲已隔15年之久。冬,出资120贯在金华府城购民房一区作试寓。次年四月,其父敦促其北上销假。道光二十三年二月,李品芳之父病逝,40天后讣闻至京。与父母短暂相聚仅隔10个月,而天人永隔,李品芳悲痛莫名,感慨道:“苟禄希荣,轻离膝下,病不能侍汤药,殁不能亲含殓。呼天抢地,虽悔奚追?而其罪尚堪擢发数耶?尚何颜于人世也哉?”上次省亲,李品芳已萌归隐之心,且虽得皇帝眷顾,宦途顺利,然目睹朝政日非,外患益亟,与权贵每有龃龉,难有作为,自叹无力回天。老父 一死,其志遂决。于是以母病为由,急流勇退,蛰居家门。家居38载,平时布衣便服,闭门读书著述,怡情花草,不谈政事。每有官绅晋谒,寒暄如宾,不荐人,不说情,不以私事求人,待人接物和蔼可亲,以庶民自居,谈笑风生。

道光二十四年(1844)和咸丰二年(1852),东阳遭受旱灾,百姓颠连困苦,无以为生,李品芳以在籍乡绅身份吁请官府开仓赈济。由于李品芳位高秩崇,且人品学问誉满朝野,掌管科举考试7年,门生故吏所在皆有,因此所求往往有应,灾民得以全活甚多。

咸丰三年三月,朝廷谕令在籍内阁学士李品芳、湖南巡抚陆费泉及前兵部侍郎戴熙、朱兰等督办浙江团练以防御太平军。咸丰十一年秋,太平天囯李世贤部进入东阳。李品芳捐资创办地方团练,原拟竭力保卫乡土,因周边几县皆为太平军所占,见势不可为,遂携眷避乱宁波同治二年(1863),太平军退出东阳,文庙尊经阁遗有稻谷万石,李品芳会同本邑士绅呈文,说此谷系东阳物产,理当归东阳所有,应增广学额。允准增加文秀才5名,武秀才3名,永为定制。战后设立忠义采访局,李品芳受当道之聘,与名儒沈念农总理其事。其时李品芳已逾花甲,依然发幽阐微,悉心编著,数历寒暑,方得告竣。

李品芳藏书《历代史约》(明代吕柟著),封面署签为李1861年所题

李品芳题画水后溪干村厅堂堂匾

东阳宗族势力强盛,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且地瘠民贫,因此溺女婴成风。李品芳同县令商议,重修南门外育婴堂。并带头捐资,悉心筹划,制定章程。而十多年前,李品芳即以其父名义捐钱50万修复康熙年间建造的育婴堂。道光四年,东阳遭洪灾,又以其父名义捐钱50万。歌山其地,属交通咽喉,20世纪全国地图,东阳除县城外,惟歌山与后岑山标有其名。此处众水合流,所架木桥常常被大水冲走。为永久计,乡人议建石桥。李品芳首先捐出千缗(一缗即一贯。千缗即千贯,为铜钱一百万,合当时白银一千两)以促成其事。可是工程浩大,所费不下五六万金(一两银子为一金)。李品芳又亲自出面劝捐,始终其事。

李品芳学问优长,迭秉文衡,白屋怜才,青云告士。所得士如晚清理学领袖倭仁,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咸同年间名相,系同治皇帝师傅。李品芳退归林下后,曾讲学于杭城敷文书院、金华丽正书院、本县东白书院。敷文书院为浙江最著名的书院,与紫阳书院、诂经精舍同为清代浙江传播 学术文化的重镇,在中国学术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丽正书院和东白书院则分别为金华府和东阳县首屈一指的学术文化教育基地。学子交阅的卷子,李品芳必详慎评定,以期无负,所识拔者辄掇高第。他所作诗词,甚为精工,著有《求真是斋诗草》。后将所作诗文亲自缮写线订,编为上下两册,题名《澹翁文集》,被后学视为至宝。李品芳书法端秀温雅,现存遗墨尚多。城东花厅有“春华”、“秋实”,南市街道文祥村有为割肉奉父的孝子徐肇洪所题的“福源”匾。(www.daowen.com)

李品芳题义乌廿三里陶店村“慎修堂”堂匾

《中华对联故事》载有“李品芳要求让一点”的故事,说李品芳虽为内阁学士,但生活朴素,身穿土布衣服。回乡探亲后返京途中投宿。店主见其气度不凡,就安排一间比较宽大的房间给他,并出了全为宝盖头的“宦官寄宿穷家,寒窗寂寞”的十字上联请他对。“穷家”是店主的谦称。李品芳想了一会,对店主说:“如果你肯让一点,我就可以对出来。”店主答应了。于是李品芳吟道:“冢宰客寓富室,宇宙宽容。”原来,李品芳提出的“让一点”是指“冢”字——它比“家”字少了上面一点。而“冢宰”是周代的官名,后来成为尚书的代称,这正是李品芳的官位。“富室”和“宇宙宽容”则是对这家客店和他所住房间的赞美。

竹编大师马富进曾为李品芳后裔制作一对三层托篮,历时三年半,其编织、镶嵌、雕刻、髹漆、绘画、装潢精美绝伦,篮边编有人物花鸟,栩栩如生,1952年由省文化局选送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现为东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烧帽和子糕的做法,相传系李品芳从京城带回。

烧帽类似北方的“烧麦”,用麦粉和面做包皮,内放萝卜丝、肉末等,捏成花瓶形状。下部是包馅,如瓶身稳住;顶上麦皮聚拢,如波纹散乱,点上一滴红色,鲜艳夺目。子糕是把数只鸡蛋或鸭蛋的蛋清搅拌均匀,蒸烧成豆腐状后,切成小块加汤烧煮。这道菜取其烧帽的谐音“纱帽”,寓意升官发财,步步高升。相传是清朝宫廷菜式,东阳人李品芳在朝为官,受皇上赏赐,得到子糕的配方,由此传到东阳。

李品芳有五子七女,其中三个儿子早夭。幼子李福简(1855~1901)光绪戊戌科二甲28名进士,旋为翰林院庶吉士。父子翰林,为科举佳话,也为东阳惟一。北十字街之南口原有旌表其父子的“父子翰林坊”。李品芳兄长李品苏后裔众多,中科院院士李正武系其玄孙。

李品芳故居在城东花园里,现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另一故居下梓城巷16号“毓秀堂”,因十字街区旧城改造而拆迁至横店明清民居博览城。“毓秀堂”为明代万历年间建筑,距今五百余年,两层楼,单檐口,建筑面积1150平方米,木雕装饰简练,洋花钩牛腿,两侧厢房均有雕花天花板吊顶

李品芳丰神俊朗,聪慧多智,青年高第,位至阁学;在朝历秉文衡,甄拔寒畯,不阿权贵,急流勇退;家居不骄不矜,热心公益,见义即为,造福桑梓;笃诚孝友,淡泊名利,亮节清风,寿登耄年。二十载宦海风云,卅八年优游岁月,被共推为“八婺完人”。

【附】

李品芳简略年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