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外国文学学习实用技巧

外国文学学习实用技巧

时间:2024-01-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也正是外国文学史的教学目的,通过多重视角对文学现象进行解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史学分析能力。因此,现今高校的外国文学史教学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尽管外国文学史不包括中国文学,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在讲授外国文学的时候是无法离开本民族文学的。

外国文学学习实用技巧

来源:青年科学·教师版2014年4期  

  摘 要:外国文学史是中文专业本科生需要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传统的以教师、教材、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难以对文学史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不利于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文学世界化的现状之下,打破传统的、单一的思路进行教学以适应时代要求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三方面进行了论述:从比较文学视野进行外国文学史教学、将文化教学融入文学当中、使用多元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以此来探讨这门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关键词:外国文学史;比较视野;文化教学 

  外国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基础教育课程,它包括了除中国外的东西方各国文学,因此亦被称为世界文学。传统教材通常将其分为西方文学和东方文学(即欧美部分和亚非部分)两大部分,各部分分别以史学概述结合经典作家作品的形式进行编排讲解。这种结构模式较难表现出东西方文学的差异性,更重要的是容易使文学史的教学浅表化,难以在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的视野下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在内容上,偏重西方文学,东方文学占有比重较小,容易被忽略,而实际东方文学的成就完全不亚于西方。例如东方文学发展到近代化阶段,由于西方殖民者的侵入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呈现出和西方完全不同的特质。很多教材对这一部分的论述并不充分。而且在解读具体作家作品时,较为单一地使用社会学的批评方法,把每一次文学史上的重大变迁与政治阶级斗争联系紧密,忽略了文学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质和审美艺术本质。 

  而外国文学史的教学容易陷入这样的误区:首先对"史"的重视不够,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未能体现,外国文学史教学容易沦为作品赏析课,而教学并不能等同于诸如形式主义结构主义进行的文学内部研究。当然这并非意味着文学作品在教学中的地位应被削弱。实际上本科生这一阶段需要阅读大量文学作品,以此作为基础来丰富支撑自身对文学史的学习架构,目的是为了宏观的、系统性的把握文学史。这也正是外国文学史的教学目的,通过多重视角对文学现象进行解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史学分析能力。所以教学应当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为基础,以史学目光架构整体,以宏观、深入的视角研究文学。其次,以单一的社会学的、政治的角度分析文学史。这种分析方法容易使文学的发生发展被纳入政治轨道,变成政治的附属物。而文学研究应当打破文学本位主义的禁锢、去意识形态化,以文化的角度对文学史进行解读。 

  因此,现今高校的外国文学史教学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1、从比较文学视野进行外国文学史教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中文系硕士研究生的相关专业,但本科教育中也开设了比较文学的相关课程,即《比较文学原理新编》。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具有开放性这一显著特征。从理论上来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密不可分,用比较的方法研究外国文学史有助于发掘文学现象之下的潜在层面。而且近年来东西方比较研究也非常热门,各国、各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层出不穷。但实际上,比较的方法和意识并没有完全渗透进外国文学的教学当中,可以说比较文学理论的学习和外国文学史的学习自始至终没有实现真正的结合。传统教材显示出了各个国家、地区在不同时期文学的差异性、发展的不平衡性等基本特征,也能从中看到一个民族的文学所反映的基本的民族性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但是学生对各国文学之间的差异、一方对另一方的影响通常难以理解。而学生对文学史学习的意义就在于,从不同的文学文本中发现异同和普遍存在的规律。比较文学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得到的知识系统化,还能使他们打开思路,具有更广阔的研究视野。 

  因此,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应适当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例如在讲授东方文学的近代化时,对于这一时期产生的启蒙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思潮,不仅要从其本义入手进行分析,同时由于东方的近代化是在西方文化的浸润和侵蚀下产生的,就必然要将东西方的思潮进行比较,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掌握它们的异同和东方独有的特征,并对东方启蒙主义文学和民族主义文学在各国、各民族的发展加以理解和掌握。中外文学更是要比较。尽管外国文学史不包括中国文学,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在讲授外国文学的时候是无法离开本民族文学的。因为我们对外国文学的认识必然是在本民族的立场和对本民族文学的理解上进行的。而只有在自我与他者的参照中,在二者比较的相异之下,才能确认本民族文学和异民族文学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我在讲到卡夫卡文学创作所受的影响时提到,他对中国文学非常喜爱,对孔子老子的思想感悟非常深。例如卡夫卡的《中国长城建造时》,以长城为切入点来解读中国的民族精神,以此探讨东西方文化沟通和理解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而卡夫卡的创作和老庄哲学亦有着相近之处。卡夫卡对中国的理解必定是基于对自身民族的理解的,他笔下的万里长城与其说是中国的万里长城,不如说是德语文化中的长城,他作品中蕴含的"道"、"法"的概念,既蕴含着对中国哲学、老庄思想的接受,同时这种接受又是在西方译者解释之下的带有西方文化中固有观念的接受。因此,卡夫卡这一作家形象地说明了自我和他者的关系,而进行文学史教学和研究应当在二者的参照中进行,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2、将文化教学融入文学当中 

  实际上,比较文学的跨文化、跨学科性质和文化人类学这门学科关系密切,可以说它对比较文学有着持续性的、根本性的影响。比较文学在文化对话方面的成果很明显,但是比较并非最终目的,而是作为一种手段和途径,通过比较最终走向文学人类学。文化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热潮,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文学受文化的影响最深。文化被视为人类特有的一种适应环境的体系或机制,主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心理的关系所形成的模式。文学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的内容、形式,甚至创作过程,都收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文学教学势必要走向文化层面,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文学。 (www.daowen.com)

  当然,文学史的文化层面的教学并不意味着仅仅将文化作为文学的背景或前提,而是把文学放置在文化整体系统内进行教授,令学生深入理解文学的本质。因此,外国文学史的教学便离不开外国文化。但并不是说将重点完全放在文化层面上以代替文学,而是以文学为中心,在文化分析的基础上,了解文学本身的特点和发展逻辑。例如在东方文学史中神话部分的讲授中,不仅在对古埃及等神话分析中引入古希腊神话、中国神话的比较分析,同时还需要明确神话当中的文化精神。古埃及神话最基本的母题之一就是死者崇拜,通过奥西里斯的神话可以清楚看到这一点,同时,奥西里斯的神话还反映了古埃及人的天、地、人三层宇宙观、善恶得报的道德观和其基本社会状况:权力斗争、家庭关系、长子继承等等。古埃及文化尽管后来中断了,但是它的神话对西方神话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古埃及神话是人类最早的神话系统,古希腊神话60%的神明是古埃及的,而古希腊神话中神所具有的人性特质也和古埃及中的神有相似之处,古希腊的神的人格特征很明显,这些特征来源于古希腊的社会所赋予人的品格,人类应有的负面特征都能体现在神的身上。而中国神话中的神则以人格英雄、道德英雄居多,这是由我们的伦理型文化所决定的。因此,通过神话,可以看出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内核。反过来,通过对这种文化特质的了解,就能更好地掌握它所决定的文学的内涵。 

  3、使用多元化教学手段 

  在目前世界性视野下的文化层面的教授中,使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有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亦需要去思考完善。尽管本科生要以阅读原著为基础来学习外国文学史,但是目前的时代特性导致学生往往难以静下心来读书,名著的阅读存在尴尬,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的名著篇幅庞大、人物关系复杂,可以列出基本线索和人物关系图,让学生一目了然;善用多媒体,选取相关经典名著的现存影像资料结合教师课堂讲授,让学生印象深刻,更好地理解作品;同时,引入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观点,自主思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总之,外国文学史的教学应当不断进行方法和思想上的探索,平衡教与学的关系,才能适应时代,使其教学与研究不断发展完善。 

  因此,在外国文学史的教学中,一方面要以教材为基础,另一方面不能全盘照搬教材,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加工,进行比较教学和文化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研究能力。在教学方式上,传统讲授与课堂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亦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淳.比较文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王向远.东方文学史通论(增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曾艳兵.卡夫卡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9. 

  [4]曾艳兵.跨文化语境中的外国文学教学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06(02). 

  作者简介:范菲菲,女,助教,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人文社科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