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它是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折点,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改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战役背景
鸦片战争前的半个世纪,清朝国势日衰、江河日下。清王朝统治日趋腐败,对人民的剥削压迫加重,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此伏彼起。清王朝的统治面临深刻的危机,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
在这个时候,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扩大商品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加紧了征服殖民地的活动;中国的周边国家和邻近地区,陆续成为它们的殖民地或势力范围。
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古老国家,自然成为殖民主义者侵略扩张的新对象。但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有顽强的抵抗力,英国的工业品在中国很难获得广泛的销路。英国资产阶级企图用工业品打开中国大门的计划没能得逞,竟无耻地向中国大量走私特殊商品——鸦片,以满足他们追逐利润的无限欲望,达到打开中国门户的目的。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种植鸦片,加工后运到中国贩卖,把毒资换成茶叶、丝绸、瓷器等在英国畅销的商品运回英国,赚取巨额暴利,这种三角贸易给英国资产阶级、英印政府、东印度公司和鸦片贩子带来了惊人的收益。
第一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鸦片的大量输入,使中国每年白银外流达600万两,中国国内发生严重的银荒,国内的银子都拿去买鸦片了,造成了政府的财政枯竭,国库空虚。鸦片输入还严重败坏了社会风尚,摧残了人民的身心健康。烟毒泛滥不仅给中国人在精神上、肉体上带来损害,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生产力,造成东南沿海地区的工商业萧条和衰落。
鸦片贸易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引起了清政府的重视。清政府多次颁布禁烟令,1838年12月,道光皇帝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派往广东禁烟。1839年3月,林则徐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广州筹划禁烟。林则徐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迫使英商陆续交出2万多箱鸦片,并把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全部销毁,这就是著名的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定决心。
1840年初,英国组成侵华远征军;6月,以海军少将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为全权代表,率英军舰船48艘,陆军4000余人陆续抵达珠江口外,封锁海口,标志着由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的开始。此次战争,从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开始,到1842年8月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为止,持续了二年多的时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战役,虎门之战是其中重要的战役之一。(www.daowen.com)
战役经过
在战争第二阶段,英国为了用武力胁迫清政府让步,获得更大的侵略利益,1841年1月28日,英舰开始向广州的门户虎门口集结。2月5日前,完成了进攻虎门的准备,计兵船10只、轮船3只和运输船多只。英军发现下横档岛没有设防,于是在5日下午派出炮兵分队由轮船运到该岛登陆,并连夜选择阵地,安设炮位。6日清晨,刮起南风,英军乘上风轰击横档、永安炮台;守台清军奋勇抗击,英军开始没有得势。但是后来涨潮,于是英军再次朝炮台发动攻击,炮台陷落,清军阵亡300人,一部分被俘,少数突围。
英军攻占横档、永安炮台后,集中兵力进攻靖远、威远炮台。由于风潮不顺,直至上午11时半,英军两艘最大的军舰“伯兰汉”号和“麦尔威里”号才趁涨潮冒着炮火驶抵南山一里左右的水域,以右舷炮轰击威远、靖远炮台。60多岁的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决心死守阵地,将自己的财物全部分赠将士,鼓励他们英勇杀敌。他亲燃大炮,从上午10时到下午7时,与敌激战近10小时之久。英军从炮台背后进攻,关天培身受数十创,血染衣甲,仍持刀拼杀,终因伤重力竭,弹尽援绝,最后含恨壮烈殉国,400多名将士也英勇战死。游击将军麦廷章及所部战士数十人亦英勇捐躯。虎门各炮台相继失陷。大虎山、小虎山清军不战而退。
虎门炮台失陷,英舰驶入省河,广州形势十分危急。5月21日,广州城外重要据点泥城、四方炮台相继失陷,广州城被围,奕山等向英军求和。1841年5月27日,奕山接受义律提出的五项条件,订立《广州和约》,战争的第二阶段至此结束。
评价
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清王朝腐朽的封建统治是导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这次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从此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
鸦片战争是中国抗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第一次战争。英军以较少的兵力、较小的代价战胜了中国。究其原因,除了在客观上敌人兵器占有优势,战略战术运用得当,能集中大部兵力至沿海城市,占领经济命脉之地,战斗中常以正面攻击与侧翼包抄相结合之外,在主观上主要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中国封建社会制度到了19世纪30年代,更加没落腐朽,不仅经济停滞,十分落后,削弱了战争赖以取胜的经济基础;而且整个统治集团内部,弥漫着享乐苟安,贪污腐化的气息。随着鸦片的输入,统治集团中的大部分人越来越依赖这种毒品来消磨荒淫无度的寄生生活。他们既接受内外烟贩的收买,又依赖这种毒品的走私,从中取得利益。因此,在禁烟与反禁烟、战与和的问题上,统治者始终摇摆不定,在整个战争中,始终没有坚定的方针。从皇帝到将军、督、抚,战守无策,没有切合实际的作战方法,当战争受挫时,他们立刻求和;和议不成,又空喊作战。当议和投降比打仗有利于维系摇摇欲坠的反动统治时,他们就屈辱投降。
政治上的反动和腐朽,带来了军事上的无能和腐败。辽阔绵长的中国海岸线,长期疏于战备,有边无防。以八旗、绿营为主力的清军,长时期养尊处优,懒于训练,军心涣散,纪律松弛;将帅素质低下,军事思想保守落后,不会组织、指挥打仗。鸦片战争爆发后,许多将领不谙敌情,株守建筑落后的营垒要塞,一线防御,不顾纵深侧后;许多地区的守军,远远看见敌军即开炮轰击,未等敌军靠近,便一哄而散,逃之夭夭,甚至举起白旗投降。宁波、余姚、慈溪、奉化、上海等地,竟不战自弃。而以林则徐、邓廷桢为首的抵抗派在反抗英国侵略者的斗争中虽有决心,有成果,但他们最终受到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徒有救国之志,而无尺寸之权”(诗人陆嵩语)。任用投降主义分子耆英、伊里布等去抵抗侵略者,无疑是缘木求鱼。
在民族自卫战争中,清朝反动政府不广泛动员、组织民众,单靠有限的军力在漫长的海岸线上到处分兵把口,本来是敌寡我众的形势,但在实际战场上却成了敌众我寡的形势。甚至当中国人民自发地起来抗击侵略者时,他们却怕得要死,荒唐地指责他们“潜相煽惑”、“为害甚大”,横加反对、破坏、镇压,直至堕落到去勾结外国侵略者,镇压爱国人民的抗侵斗争。这样反动、腐朽的政府,是根本不可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