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昆阳之战:推翻王莽政权的关键战役

昆阳之战:推翻王莽政权的关键战役

时间:2024-01-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推翻王莽政权的战略性决战—昆阳之战战役背景公元23年2月,汉末农民起义军绿林军建立了更始政权,派兵加紧进攻战略重镇宛城;4月又派王凤、王常、刘秀率军北上,一举攻占了昆阳、定陵等地,以确保大军攻下宛城。王邑、王寻等人统率新莽军蜂捅抵至昆阳城下,将其团团围困。评价决定新莽政权和农民军命运的昆阳战略大决战,以绿林军的大获全胜、新莽军队的惨败而告终。

昆阳之战:推翻王莽政权的关键战役

推翻王莽政权的战略性决战—昆阳之战

战役背景

公元23年2月,汉末农民起义军绿林军建立了更始政权,派兵加紧进攻战略重镇宛城(今河南南阳);4月又派王凤、王常、刘秀率军北上,一举攻占了昆阳(今河南叶县)、定陵(今河南舞阳县)等地,以确保大军攻下宛城。

篡夺了西汉政权的王莽听到更始政权建立的消息后,异常恼怒,赶忙派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率领各州郡精兵42万,号称百万,向宛城进发,妄图一举歼灭起义军。

战役经过

5月,王莽大军直逼昆阳,把昆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当时王邑自恃兵多势众,气焰十分嚣张,扬言要“居此城,喋血而进”,意思是要血洗昆阳城。昆阳城外到处是莽军的旗帜,战鼓声响得几十里外都能听见,他们一面挖地道攻城,一面用战车轮番冲击城门,放的箭矢像雨点般射向城里,以至于城里的居民到房子外的井边打水,都不得不背着门板挡箭。王邑得意洋洋,以为攻城立功就在顷刻之间。

昆阳之战要图

面对强敌压境,农民军意见开始时并不统一。有的将领认为敌我兵力众寡悬殊,不易取胜,因而主张避免决战,化整为零,先回根据地,再图后举。但刘秀则反对这种消极做法,主张集中兵力,坚守昆阳,迟滞、消耗王邑军的兵力,掩护主力攻取宛城,然后伺机破敌。这时王邑的先头部队已逼近昆阳城北,在这紧急关头,诸将同意了刘秀的建议。决定由王凤、王常等率众坚守城邑,另派刘秀、李轶等率13骑乘夜出城,赶赴郾县、定陵一带调集援兵。王邑、王寻等人统率新莽军蜂捅抵至昆阳城下,将其团团围困。这时曾与绿林军交过手、深知其厉害的严尤向王邑建议说:“昆阳城易守难攻,而且更始农民军主力正在宛城一带,我军应当绕过昆阳,迅速赶往宛城,先击败更始军在那里的主力,届时昆阳城即可不战而下。”然而王邑等人自恃兵力强大,根本听不进这一正确的意见,坚持先攻下昆阳,再进击更始农民军主力。于是动用全部兵力列营百余座,猛攻昆阳不已。40余万王邑军轮番向昆阳城发起进攻,并挖掘地道,制造云车,企图强攻取胜。昆阳守军别无退路,遂依靠城内人民的支持,合力抵抗,坚守危城,多次击退王邑军的进攻,予敌人以很大的消耗和挫折。严尤眼见昆阳城屡攻不下,己军日趋被动,于是再次向王邑建议:“围城必须网开一面,使城中守军逃出一部分到宛阳城下,去散布恐怖情绪,以动摇敌军的军心,瓦解敌军的士气。”可是刚愎自用的王邑依然未能采纳。

这天晚上,刘秀带着12个勇士,骑着快马,趁黑夜冲杀出昆阳城南门。王莽军防备不足,他们冲出了重围。到了定陵,刘秀想把定陵和郾城的义军人马全部调到昆阳去参加战斗,但是有些将领舍不得已经得到的家产,不愿意离开这两座城。刘秀劝他们说:“现在咱们到昆阳去,把所有的人马集中起来,打败了敌人,可以成大事,立大功;要是死守在这里,敌人打来了,咱们打了败仗,连性命都保不住,哪里还谈得上自己的财物?”将领们被刘秀说服了,带着所有人马跟着刘秀上昆阳来。

刘秀亲自带着步兵骑兵1000多人组织一支先锋部队,赶到昆阳,他们在离王莽军四五里的地方摆开了决战阵势。王寻、王邑一看增援的汉军人少,没当回事,就只派了几千兵士来对付刘秀的先头部队。刘秀趁敌军还没有站稳阵脚,先发制人,亲自指挥先锋部队冲杀过去,一连杀了几十个敌人,后面跟来的大队人马赶到,见刘秀的先锋部队打得勇猛,也鼓起了勇气,几路人马一齐赶杀过去,王寻、王邑军被迫后退,起义军乘胜猛击,越战越勇。(www.daowen.com)

这时,刘秀带着3000名敢死队,向王莽军的精锐部队冲杀过去。王寻亲自带着1万人马跟刘秀交战,但是1万人还真打不过刘秀率领的勇猛的敢死队,打了一阵,王寻的军队开始乱了起来,汉兵越打越勇猛,大家看准王寻,围上去乱砍乱杀,结果了王寻的性命。

昆阳城里的王凤、王常,见外面的援军打了胜仗,就打开城门冲了出去,两下夹攻,喊杀的声音震天动地。王莽军一听主将被杀,全都慌了神,乱奔乱逃,自相践踏,沿路100多里,丢下大批尸首。这时候,天空突然暗了下来,响起了一声大霹雳,接着狂风呼啸,大雨像倾盆一样地直倒下来,义军一股劲儿往前追杀,王莽军好像决了口子的大水一样直往今河南鲁山沙河方向逃奔,兵士掉在水里淹死的成千上万,把沙河的河流也堵塞了。

大将王邑带着剩余的王莽军逃回洛阳的时候,42万大军只剩下几千人。汉军打扫战场,战场上到处都是王莽军丢下的兵器、军车、粮草。汉军搬了1个多月,都没有搬完,最后放了把火,把剩下的东西全烧了。

评价

决定新莽政权和农民军命运的昆阳战略大决战,以绿林军的大获全胜、新莽军队的惨败而告终。至此新莽王朝赖以抗御农民起义军的基本武装力量溃不成军,不久,王莽政权遭到了彻底灭亡,刘秀建立的东汉政权取而代之。这场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典范。在这场战役中,刘秀充分显示了他智勇双全的军事才华,一跃而成为起义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奠定了他在起义军中的领导地位。

在昆阳之战中,王莽军的兵力有42万人,而更始起义军守城和外援的总兵力加在一起也不过2万人。然而在兵力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起义军竟能取得全歼敌人的辉煌胜利,这决不是偶然的。归结其要旨,大约有这么几条:

绿林军战胜新莽军队是新莽统治不得人心的必然结局。王莽篡汉以后,在政治上进行了不成功的所谓改革,不但没有缓和西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造成的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反而激化了阶级矛盾。绿林军的起义,符合广大民众的愿望和要求,因而得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是昆阳之战中起义军取胜的深厚政治根源,也是新莽军队一触即溃的根本原因所在。

新莽军队的失败也是因为双方指挥官的智慧和勇气相差太大。新莽王朝选定统率42万大军的核心将领不是选贤任能,而是唯亲是用。莽军统帅王邑、王寻可谓自西汉以来战争史上少见的庸碌骄狂之徒。昆阳战前,将军严尤建议不攻昆阳,直下宛城,一旦解围,昆阳则会不攻自下;这本是对莽军战略全局极为有利的良策,但却被王邑一口回绝;当昆阳小城久攻不下,又拒绝了严尤“围师必阙”的重要建议,结果40多万大军顿兵坚城之下,坐视宛城失守,战略上丧失了可贵的时机,使本来主动进击的绝对优势之军,完全化为无用之物。王邑依仗自己40多万大军的强大优势,根本不把汉军放在眼里。当他指挥大军到达昆阳城下时,不做任何具体的作战部署,就下令攻城,并且盲目狂妄地说:“屠昆阳城,蹀血而进,前歌后舞。”在刘秀等调来援军时,本来充其量不过几千人,这正是莽军利用自己的优势消灭敌人的良机,但王邑等却傲慢轻敌,只出动万人迎战刘秀的3000敢死队,结果被刘秀军一举冲垮了莽军的指挥中枢,遭至全军溃败。

而当时年仅二十九岁的刘秀还是绿林军中名不见经传的一位将领,但他有胆有识,在危急时刻敢于挺身而出,可谓智勇双全,起义军在他的影响下对强敌毫不畏惧,“狭路相逢勇者胜”,以必胜的气概压倒了敌人,取得了胜利。绿林军实施了坚守昆阳,牵制敌人,调集兵力,积极反攻的正确做法,严重迟滞了王邑军的行动,消耗了它的实力,牢牢地掌握了战场攻守的主动权。在作战指导的具体运用方面,起义军敢于拼杀,士气高昂,又善于利用敌军的弱点,攻心打击和军事进攻双管齐下,摧毁敌人的战斗意志,并且能够把握战机,选择敌军指挥部为首要进攻目标,将其一举捣掉,使得敌军陷于群龙无首的境地,最终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