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中国重要战役:秦灭楚,中国大一统的基石

中国重要战役:秦灭楚,中国大一统的基石

时间:2024-01-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奠定中国大一统基础的战役—秦灭楚之战老将王翦采用养精蓄锐,以逸待劳,伺机破敌的作战方针,屯兵1年之久,最后打败了当时唯一能够与秦国抗衡的楚国,为中国的大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巴蜀广大地区先后为秦所有。秦军遭受重大挫折后,秦王嬴政虽然感到自己当初对统帅人选有误,但并没有动摇灭楚的决心,仍然继续进行灭楚战争。评价灭楚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疲敌制胜的典型战例。秦楚之战,是秦灭六国战争中的关键一战。

中国重要战役:秦灭楚,中国大一统的基石

奠定中国大一统基础的战役—秦灭楚之战

老将王翦采用养精蓄锐,以逸待劳,伺机破敌的作战方针,屯兵1年之久,最后打败了当时唯一能够与秦国抗衡的楚国,为中国的大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战役背景

王翦

经过春秋战国长期的兼并和战乱,中国社会逐渐向全国统一的趋势发展。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地处西陲,原来是关中地区的一个戎狄小国,春秋时期远比中原地区的各诸侯国落后。但是,秦国从秦孝公到秦始皇即位,一共历时115年(公元前361年至前246年),经历了六代君王,代代都是奋发有为之人。像秦孝公任用商靶变法革新,废除旧奴隶主贵族把持特权和世袭的封爵制度,逐渐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政权,对内实行“奖军功、教拼战”,只要有军功,不管什么出身,都可以封爵封侯,大大激发了老百姓为国效力的决心;对外又南并汉中、巴蜀,北灭义渠、陇西。巴蜀广大地区先后为秦所有。秦王嬴政更是具有雄才大略的君王,他任贤选能,开始了并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宏伟大业。

秦王嬴政为了统一六国,对于进攻方案进行了详细策划,根据六国当时的强弱态势和山川地理形势,决定先对赵进攻,扫除向东前进的第一个障碍;赵国被攻灭后,再转向灭燕,继而攻灭韩、魏,最后再进攻齐、楚两国,基本上与其制定的“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一致。

秦军灭赵以后,大举进攻楚国。当时楚还是南方大国,拥有今河南西部和东南部、山东南部、湖北、湖南两省,洞庭湖以东和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的全部。楚国此时还有对秦作战的实力。派谁去打这个强大的对手呢?秦王嬴政认为年少壮勇的将军李信是率兵攻楚的理想将领。于是便委以攻楚重任,并问李信说,如果派兵攻楚,需要多少兵马?李信答复说:“不过用20万人。”秦王又拿同样的问题去问老将王翦,王翦则说:“非60万人不可。”秦王当时就说:“王老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然壮勇,其言是也。”意思是王老将军你真的老了,害怕了吗?李将军果然是勇敢自信,我认为他说得对。

秦灭六国图

老将王翦见自己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就借口说自己年老有病,需要退休,回到了自己的老家。秦王嬴政就任命李信为秦军统帅,与蒙武一起率兵20万进攻楚国。

李信把兵力集中于颖川郡,他判断,当秦军向楚进攻时,楚军为抗御秦军的进攻,必定会把兵力集中于汝水两岸。他将一部分军队交给蒙武指挥,沿汝河两岸前进,从正面进攻楚军;自己亲自指挥主力军,打算从汝水南边,迂回到楚军的左侧翼,与蒙恬军会师,包围楚军。(www.daowen.com)

楚将项燕是楚国的名将,他仅以少量兵力置于边境吸引秦军,自己亲率大军集中于新都寿春(今安施宏县),待机破敌。李信、蒙武没有遇到楚军大的抵抗,不仅顺利地占领了平舆、寝城,而且攻克了楚的旧都(今湖北江陵县东北)。连战皆捷,李信更加趾高气扬,自以为能横扫荆楚,独立大功。正在他得意洋洋的时候,项燕发现秦军孤军深入,立即率楚军主力,兼程急进,在棠溪追击秦军,李信战败,率军往城父方向撤退。楚军乘胜猛追,3昼夜战斗不息。秦军连日所修筑的营垒,都被楚军攻破,斩杀秦将7员。李信军损失惨重,多亏驻扎在城父蒙武军的掩护,李信才得以突围逃回秦境,免于被俘。

秦军遭受重大挫折后,秦王嬴政虽然感到自己当初对统帅人选有误,但并没有动摇灭楚的决心,仍然继续进行灭楚战争。李信失败后,秦军统帅一职只有重新起用老将王翦。

秦王嬴政亲自到王翦家乡频阳邀请王翦出任秦军统帅。王翦谢绝说,我身体不好,难以从命。秦王态度诚恳,说:“我因为不用将军的计议,李信果然辱没了秦军。事已至此,只得请老将军辛苦一趟了。”坚持请他出征,并问他有什么要求。王翦这时才说:“大王如果你必须启用我,一定要给我60万人的部队。”秦王痛快地答应了。秦王亲自把王翦送到京郊灞水之滨。这时王翦又请求秦王多赐给他一些田宅,秦王也答应了他的要求,心里暗暗觉得好笑,这个老头子真是老了,只想多给自己弄些良田美宅。王翦于是带兵东去。为什么王翦会这样要求呢?他真的是贪图这些良田美宅吗?其实是王翦担心自己在前线带兵打仗,免不了会有人在秦王面前说自己权重兵多,引起秦王的猜忌,不信任自己,使得自己的指挥权被剥夺;而多要田宅,会让秦王认为自己打仗就是为了多得点田地财物,没有野心,也就会对自己放心,不会处处牵制,弄得自己在前方仗都没法打了。

战役经过

王翦根据已往长期作战的经验,知道楚军刚刚打败李信指挥的秦军,锐气旺盛,斗志昂扬,对付这样的敌人,必须小心谨慎,不能盲动冒进,否则不仅没有胜利的把握,而且一旦行动不慎,还会影响整个战争的结局。所以王翦进入楚国后,就命令部队在商水、上蔡、平舆一带地区构筑坚垒,进行固守,并令部队不许出战,休整待命。当时秦已灭了韩、赵、魏三晋,无后顾之忧,有物力的大量支援,能够打持久战;而楚无论军事政治都远为落后,持久战显然对楚不利。

项燕一次又一次下战书,并派人到阵前叫骂,但秦军总是坚守不出。王翦安排士兵每天休息洗浴,改善伙食,自己与士兵同吃同住。这样过了1年之久,秦王充分信任王翦,对于任何质疑王翦这一做法的意见都置之不理,没有对他的决策进行干预;秦军士气日益高涨,求战心切;而楚军却在持久战中消耗过大,士气不振。楚王等得不耐烦,派人几次催项燕主动进攻秦军,项燕在压力之下只得向秦军进攻,但进攻似乎是徒劳的,因为既攻不破秦军的营垒,秦军也不出战。三番五次进攻无效后,项燕对秦军坚守不战作出了错误的判断,认为王翦率军前来只为驻防,不是为了进攻,于是他下令部队向东撤退,准备进行休整。这时,王翦看准时机,立即令全军追击楚军,这时的楚军前面被涡河挡住去路,后面秦军追来,双方交战,结果自然是楚军溃不成军。秦军直取楚都寿春,楚王被俘,秦王将楚地划入自己的版图,设三郡,即南郡、九江郡、会稽郡。

评价

灭楚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疲敌制胜的典型战例。王翦改变了李信轻敌冒进的错误,采取“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作战方针,是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秦楚之战,是秦灭六国战争中的关键一战。此战的胜利,为秦最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王嬴政灭掉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550多年的战乱局面,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这个大帝国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使中国古代社会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