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秦统一中国:长平战之胜利

秦统一中国:长平战之胜利

更新时间:2025-0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加速秦统一中国的战役—长平之战发生在秦国和赵国之间的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在这场战役中,赵括“纸上谈兵”,欺君误国,使近四十万投降的赵军被全部活埋;更使当时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赵国遭受毁灭性打击,从而使秦国的国力和威信大幅度提高,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加速秦统一中国的战役—长平之战

发生在秦国赵国之间的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在这场战役中,赵括“纸上谈兵”,欺君误国,使近四十万投降的赵军被全部活埋;更使当时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赵国遭受毁灭性打击,从而使秦国的国力和威信大幅度提高,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战役背景

白起

秦国自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以来,采取了多项富国强军的措施,奖励耕战,国势日上。在外交方面,连横破纵,远交近攻,击破各国联合的企图,为统一全国创造良好的条件。100多年中,破三晋、败强楚、弱东齐,构成了对山东六国的战略进攻态势。在秦国霸气面前,韩、魏完全屈服,南楚自顾不暇,东齐只求自保,北燕国事日危。只有赵国,自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军事改革以来,国势较盛,军力较强,对外战争胜多负少,且拥有廉颇、赵奢、李牧等一批能征惯战的将领,尚可与强秦进行较量,而且赵国的位置正挡在秦国向东发展的必经之路上,事情很清楚,秦国要完成统一六国的伟业,必须要和赵国进行一次决战。

战役经过

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大将白起攻打韩国,占领了野王城,切断了韩国上党郡和国都的联系。韩国想献出上党郡向秦求和,但是上党郡守冯亭很有骨气,不愿降秦。公元前260年,秦国夺取了上党郡。上党的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国在与上党相邻的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长平村)驻军,以便镇抚韩国逃到上党的老百姓

长平之战

4月,秦国借口赵国收容上党的百姓,和自己做对,派兵攻打长平。赵国派廉颇为将率军抵抗。双方僵持多日,赵军损失巨大。廉颇根据敌强己弱、初战失利的形势,决定采取坚守营垒以待秦兵进攻的战略。秦军多次挑战,赵国却不出兵。持久战对秦国是非常不利的,但赵王并不理解廉颇的良苦用心,屡次责备廉颇。秦国的宰相范雎派人携千金向赵国的权臣行贿,还散布流言说:“秦国所畏惧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廉颇容易对付,他快要投降了。”赵王既怨怒廉颇连吃败仗,士卒伤亡惨重,又嫌廉颇坚壁固守不肯出战,因而听信流言,派赵括替代廉颇为将,命他率兵击秦。

赵括的父亲赵奢是赵国名将,赵括从小就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在他眼里。赵王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了,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赵国丞相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王把她召了来,问她什么理由。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但赵王听不进去这些劝告,坚持派赵括去接替廉颇。(www.daowen.com)

赵括上任之后,一反廉颇的部署,不仅临战更改部队的制度,而且大批撤换将领,使赵军战斗力下降。秦国见赵国中了计,暗中命改派白起为将军,王龅为副将。赵括虽然自大骄狂,但他心里很畏惧秦将白起。所以秦王下令“有敢泄武安君(白起的封号)将者斩”,不让赵括知道对手已经换成了白起。

白起面对鲁莽轻敌、高傲自恃的对手,决定采取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战法。他命前沿部队担任诱敌任务,在赵军进攻时,假装战败后撤,同时将主力配置在纵深构筑的袋形阵地;另外用精兵5000人,像个楔子一样插进赵军的先头部队与主力之间,伺机割裂赵军。8月,赵括在不明敌军虚实的情况下,贸然采取进攻行动。秦军假意败走,暗中张开两翼设奇兵挟制赵军。赵军乘胜追到秦军修筑的堡垒那里,秦军早有准备,壁垒坚固,赵军打不进去。这时白起命令两翼奇兵迅速出击,将赵军截为三段。赵军首尾分离,输送军粮的粮道也被截断,秦军又派轻骑兵不断骚扰赵军。赵军已经非常危急了,只得筑垒壁坚守,等待救兵。

秦王听说赵国的粮道被切断,为了一鼓作气,打败赵军,亲自来到离长平不远的地方督战,同时征发国内15岁以上的男丁从军,倾全国之力与赵作战。

到了9月,赵兵已经断粮46天,饥饿不堪,甚至自相残杀,出现人吃人的惨剧。赵括走投无路,重新集结部队,分兵四队轮番突围,但始终不能冲出去,赵括亲率精兵出战,结果被秦军射死,赵军大败,40万士兵投降白起。白起把赵国的降卒全部活埋,只留下240个小兵回赵国报信。赵国上下为之震惊。

在危机之中,赵国的平原君挺身而出,写信给妻子的弟弟魏国的信陵君,委托他求魏王发兵救赵。魏王派晋鄙率10万大军去救赵国,但由于害怕秦昭襄王的威胁,魏王让军队停在邺城待命,不敢前进。信陵君为了救赵,设法偷出虎符(调兵的信物),杀了晋鄙,率兵救赵,在邯郸大败秦军,才避免赵国的过早灭亡,这就是著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

评价

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其规模之大、战果之辉煌,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长平之战中,秦军前后共歼赵军45万人,从根本上削弱了当时关东六国中最为强劲的对手赵国,也给其他关东诸侯国以极大的震慑。从此以后,秦国统一六国的道路变得畅通无阻了。

此战,赵王急于求胜,错误地坚持进攻战略,而且中了秦国的离间之计,弃用名将廉颇,已决定了战役的败局;赵括纸上谈兵,在作战指导上,不察战场实际情况,轻率发动进攻,又未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后方联络,是赵军被全歼的主要原因。

秦将白起能针对敌方弱点,先诱敌脱离工事,再分割、包围,充分消耗敌人后,一举歼之,反映了战国时期的野战指挥艺术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