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重庆一个叫鹅岭的地方,要改造地下市政管网,工程正式开始后,挖掘机开始挖路面。在挖到一个厂子外面时,有工人发现,泥土中夹杂着很多陶瓷碎片,看其形状,应该是瓷碗上的,瓷碗十分多见,起初谁也没有去在意。可后来越挖越多,似乎是有人故意把大量的碗埋在这下面的。这一现象引起了在场施工人员的注意,用锄头刨下去后,却是一座用碗垒砌而成的古墓。古墓在全国各地都时有发现,碗墓却是十分少见的。古人为何要用碗筑墓呢?
碗墓的由来
我国自古实行的是土葬,为了表达对逝者的敬重,有些家底的人,造墓往往十分豪华,帝王之墓自不必说了,在民间也是相互比拼,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样一种习俗:墓室若是造得简陋的,似乎就对不起先人了,而造得豪华的坟墓不光能够体现生者对死者的敬爱程度,更能体现出造墓者的富有,坟墓造得越豪华就越光彩,越有脸面。
这种心理在今天十分普遍,古时候也是如此。从明朝到民国,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各个阶层,无论是富的还是穷的,只要是死人了,无不竞相以厚葬为荣,没钱的借钱也要大摆酒席,哪怕是负债累累,也要停尸数日,请和尚或道士做水陆道场,并且要请所有的亲朋好友,吃喝玩乐,丧事毫无悲伤之情,让活人吃饱喝足了,才算圆满。
到了清朝及民国初年,有些人已不满足于请客吃酒、做水陆道场这些老传统了,就像结婚一样,从传统的磕头拜堂,到现今的旅游结婚、水中婚礼等,尽管这个比喻不是十分恰当,但心理却是一样的。在清末民初,那些有钱人也不满足于传统的丧葬形式,反正花钱了,便要特立独行一些才有面子,于是碗墓出现了。
用于筑碗墓的碗都是上等的瓷碗,一座碗墓下来,动辄就是上千只,普通的老百姓一辈子都用不完那么多的碗。
我们来看重庆鹅岭的碗墓,规模不是很大,整个墓室长2.4米,宽1.35米,高1.3米,可以看出只是普通大小的墓室,但也用了两千多只青花瓷碗,而且每只碗做工都比较精致,或绘有花草图案,或刻有几何图形,每只碗的直径大约16厘米,相邻的碗碗口一只朝上,另一只朝下,相互咬口,一排一排地组合成一个拱形的墓室。从出土的青花瓷碗来看,是清代墓葬。
用直径为16厘米的碗垒成墓室,所消耗的不只是钱,还有人工。如同堆积木一样,积木的数量越多,自然也就越难堆。砌碗的水泥也有讲究,因为碗体积小,数量多,与石板不同,若是水泥糊得不好,容易掉下来,所以墓室里不能用普通的水泥,得用糯米浆和三合灰混合的特制材料。关于糯米浆,不消多说,自然是用糯米做的,众所周知糯米很黏,容易粘得住物体。那么什么是三合灰呢?那是一种用石灰、黏土和细砂相混夯实而成的土料,这在当时来讲,都是高档装饰材料,别说是在死人墓地里用,就算是在活人住的房子里,普通人家也是用不起的。所以说,要筑碗墓,没有点家底是不行的。
可惜的是,鹅岭的这座碗墓,虽说制造工艺讲究,成本较高,但在发现之前,已然被盗,可见花尽了心思,耗尽了钱财,最后却也难免遭劫。(www.daowen.com)
值得注意的是,鹅岭的碗不是最大的,还有比这更大更豪华的。
碗墓大比拼
2013年4月,在四川平昌县一个叫白衣镇的地方,有一个花木种植场,这一天有一名工人在清理闲置的土地,打算清出来后种上新的花木,在挖土机挖的时候,突然挖出了大量的青花瓷碗和酒杯,工人意识到可能是无意中挖到文物了,就报告了文保单位。
相关专家到场后,就对这里进行了挖掘,却没想到挖出了两座碗墓。它们紧挨在一起,除了青花瓷碗之外,还有青花酒杯,碗和酒杯层层叠叠,环环相扣,共出土了四千多只碗和酒杯。
请注意,这之是出土的文物数,如果加上损坏的或者之前被人挖走的,肯定就不只是这个数目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用酒杯和碗砌成一座墓室,该工程得是何等巨大!
但是这还不算最大的,更大的一座碗墓在达州。那是在2005年的时候,在达州市郊区的凤凰山,发现了一座规模巨大的碗墓,墓主是清光绪年间的一个土豪,财大气粗,他用八千只瓷碗给自己修了一座墓,而且所用的碗都是精挑细选,十分的精致,是上了釉彩的釉碗,有些画的是青花,有的画的是花卉,以及一些几何图案,在碗底还有一个鸡心眼。这些碗大小都一样,碗口直径15厘米,碗底7厘米,全部用上好的石灰、糯米、桐油粘在一起。
碗虽然家家有,但是要买这么多就有点夸张了,不用说,旧时普通人家的传统,“多个人添只碗”,每家的碗都就那么几只,即使多买了也是为了待客而攒的,所以说能有这么多碗的人家确实是个大富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