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黑蛊与白蛊:探索中国奇异档案记录第二季的诡异情蛊

黑蛊与白蛊:探索中国奇异档案记录第二季的诡异情蛊

时间:2024-0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蛊分为白蛊和黑蛊,黑蛊是害人的,即所谓的毒蛊,可置人于死地;白蛊是救人的,就是情蛊,可用于调节夫妻感情,或者帮助找不到对象的小伙子。这个时候,李克群忽然想起了那个苗族姑娘,以及有关于苗族的情蛊之说,他让父母送自己去凤凰找那位姑娘。问情蛊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其实情蛊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在湘西情蛊分为三大类,一为情蛊,二为怕蛊,三为恨蛊。

黑蛊与白蛊:探索中国奇异档案记录第二季的诡异情蛊

一位广东的小伙子,有一年去湘西凤凰苗寨旅游,结识了当地苗寨的一位姑娘,开启了一段浪漫之旅。一个月后,小伙子说要回家一趟,早则一个月,晚则三个月,一定会回来看望姑娘。姑娘在临别之时,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忘了今日之约。

也许在小伙子心里,那不过是一段露水情缘,走了之后,没有放在心上。过了四个月后,小伙子突然身体不适,病倒了。当躺在床上之时,他突然想起了苗女临别之言,想起了苗寨的情蛊之说,于是在家人的帮助下,赶去苗寨,谁知途中病情越来越严重,客死途中。

情人种的蛊

湘西在世人的眼里,一直是神秘的代名词,湘西的赶尸、蛊术、落花洞女、辰州符等,无不透露出神秘的气息。

这世界上真的有蛊吗?

几乎所有苗族人都相信,蛊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每一个苗寨里面都有放蛊之人,正所谓无蛊不成寨,蛊是湘西巫文化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蛊无处不在,融入了苗人的生活和工作之中。

蛊分为白蛊和黑蛊,黑蛊是害人的,即所谓的毒蛊,可置人于死地;白蛊是救人的,就是情蛊,可用于调节夫妻感情,或者帮助找不到对象的小伙子。

在《神雕侠侣》里面,杨过误中情花之毒,虽用十六年时间化解,却依然勘不破情关,纵身跃入悬崖,要与小龙女生生世世在一起。

然情花虽难解,情蛊更难除,一旦种下情蛊,便是一生一世,要么厮守,要么死亡。

那是1992年,广东的小伙子李克群去凤凰旅游,游览了一天后,当晚入宿在一个寨子里。他住的是一个农家客栈,典型的吊脚楼,楼下是条河,是晚月正当空,河水潺潺,他坐在临窗的位子,欣赏着窗外异域般的风情。

正自出神,突听到有人敲门,过去开门一看,是位二十几岁的姑娘,穿着一身浅蓝色的苗族服装,胸前挂了个大大的银锁,长得十分清秀,水灵灵的眼睛往李克群的房间里瞟了眼说,这是你要的热水壶,喏!说话间把水壶递了过来。

李克群久居城市,乍看到这位不施粉黛、清秀可人的苗族姑娘时,颇觉惊艳,不觉多看了几眼。那苗族姑娘被她看得发窘,把水壶往地上一放,转身去了。

斯人虽走,但她的身影却依然浮现在他的眼前,李克群本来次日就打算离开,现在他改变了主意,打算多逗留几日,而且要每日都住在这里。

所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三天后,李克群终于跟姑娘熟络了,原来那苗女叫麻翠翠,家住在凤凰一个叫老洞村的山寨,在这客栈里面当服务员打工。

如同所有的山村女孩一般,麻翠翠也十分单纯,没两天就被李克群的一些甜言蜜语哄得晕乎乎的,半个月后,她就死心塌地地认了这个男人,认为他就是自己可以托付终身的人。

如此过了一个月光景,李克群说出来久了,他要回趟家,但是他保证还会回来的。麻翠翠问他何时回。李克群说,少则一个月,多则三个月,必回。

临别时,麻翠翠千叮咛万嘱咐,说不要忘了三个月之约。李克群满口答应。

一如所有热恋中的情侣一样,从离别的那天起,麻翠翠便开始数日子,每天都幻想着与心爱的人重逢的情景。可是一等四个月,却不见情郎踪迹。

麻翠翠失望了,她痴痴地站在河边,神情十分落寞。

李克群回去后,似乎忘了在凤凰还有一个苗家姑娘在等他,这一日突觉身体不适,去医院查了,却什么也没查出来,他还以为是累着了,便回家躺到床上休息,谁也没有想到,他这一躺下,居然再也没能起来。

三天后,病情越发严重,父母陪着他辗转好几家医院,医生均束手无策。这个时候,李克群忽然想起了那个苗族姑娘,以及有关于苗族的情蛊之说,他让父母送自己去凤凰找那位姑娘。

然而,此时方才想起昔日之盟约,却为时已晚,他还没到凤凰,便客死途中。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古老的迷雾/苗疆的传说/负心人谁不害怕/情人种的蛊/神秘的昆虫/群山的深处/谁又会记得/爱你的人/如何用心良苦……

这便是情蛊,便是苗女决绝而又浓烈的爱,种下了蛊,便要一生一世,要么厮守,要么死亡。负心的人,把誓言挂在嘴边的人,注定了要为此付出代价。

看到此处,你或许会感慨苗女对爱太过执着,有点钻牛角尖了,其实这就是爱情的本质,爱了就要一辈子,一如《神雕侠侣》杨过和小龙女,不管遇上多大的困难,不管是生还是死,都要在一起。

在苗寨里面,有一个说法,丈夫出门时,妻子送到门口,依依不舍地道别,并叮嘱丈夫,一定要在说好的时间内回来。丈夫满口答应,说一定按时回家,而且绝对不会对其他的女人动感情。结果那丈夫出去后,在外面多待了一天,就感觉到身体不适,于是马上赶回家去,喝了妻子端上来的一碗水后,不适之感就消失了。

情蛊除了有约束对方,或者对付负心人,调节夫妻间的感情等作用外,还有一种功能,就是帮光棍找对象。

在老洞村有一个姓麻的青年,本来长得挺不错的一个人,因一次意外瞎了一只眼睛,如此一来找对象就成了问题,这时候寨子里一个会蛊术的老人不忍心他一辈子打光棍,就教给了他下情蛊的方法,叫他去下一个来。

据说此人是情蛊术的嫡传弟子,后来成了老洞子的寨主,不方便透露姓名,这里姑且以麻寨主称之吧。

却说麻寨主学会了情蛊之术后,就去外面物色对象,在一次赶集的时候,他看上了一位姑娘,他就用师傅教他的方法,对那姑娘下了蛊,果不其然,那姑娘真的乖乖地跟着他回了家。(www.daowen.com)

毫无疑问,那姑娘后来自然成了麻寨主的压寨夫人,据她本人讲,当时她并不知道被下了蛊,只觉得这小伙子挺不错,印象挺好,连家都不想回了,直想跟着他走。

麻寨主尝到了甜头后,后来又如法炮制,在一次赶集的时候,用蛊术领回了另一位姑娘。据说这位姑娘是个做服装生意的,有独立的经济能力,按说这样的姑娘不可能心甘情愿地去做人家的二房,而且还是一个瞎了只眼的男人的二房。而这事怪就怪在这里,那姑娘却二话不说,跟他回了苗寨,且毫无怨言地做了二房。

说得与神话故事一般,情蛊真有如此神奇吗?

问情蛊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其实情蛊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在湘西情蛊分为三大类,一为情蛊,二为怕蛊,三为恨蛊。

情蛊一般是当一个女人喜欢上了一个男人,但却又得不到他时,就会对他下蛊,中了情蛊的男人往往会为情所惑,会义无反顾地跟着下蛊的女人过一辈子。

怕蛊一般是婆婆给媳妇下,妻子给丈夫下,这看起来有点像报复性质,你妈给我下了蛊,我就给你也下点儿。其实不然,从婆婆的角度讲,娶了个女人进来,自然是想约束或者管束于她,叫她安安分分地做自家的人。而从妻子角度讲,希望丈夫本本分分,不要去外边拈花惹草。

恨蛊较为可怕,其实也就是我们上面讲到的麻翠翠对李克群下的蛊,或者丈夫被别的女人抢走了才会下恨蛊。据湘西的老人讲,若是中了恨蛊,尚不悔悟,唯死而已。据说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有一个姓张的瓦匠,由于职业关系,经常要出去给人烧瓦,有一年在外面烧瓦时,他与别的女人好上了,他的妻子知道后,背了小孩去找他,正好叫她捉奸在床。

妻子看到这一幕后,自然十分伤心,边哭边说,只要你肯跟我回去,好好过日子,今天这事我便不计较了。可张瓦匠却不依,心想反正让你撞见了,正好趁此机会结束了这段婚姻

妻子一怒之下,在丈夫的酒水里下了蛊,亲眼见他喝了之后,便对他说,你不跟我回家,我也没办法,但如果在外面感觉身体不舒服了,记得赶紧回家。

实际上这位妻子是在暗示丈夫,我给你下蛊了,若是蛊毒发作了,就快回家,我会给你解蛊的。不知是张瓦匠没听懂妻子的暗示,还是死也不想回穷山沟了,最后被病痛折磨而死。

以上三种蛊虽然作用不同,制蛊的方法可能亦不尽相同,可是你是否发觉,它有一个属性是一样的,那就是孤独。

因为有情,所以有爱,因为有爱,所以孤独,单身的姑娘为了得一如意郎君而下情蛊,患得患失的妻子为留住自己的男人而下怕蛊,丈夫出轨、因爱成恨的妻子对心爱的男人下了恨蛊,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爱,因为孤独。

孤独,蛊毒,是巧合,抑或是天意?

在落花洞女的那个章节里面,沈从文先生的一句话:“湘西女性在三种阶段的年龄中,产生蛊婆、女巫和落洞女子——穷而年老的,易成为蛊婆;三十岁左右的,易成为巫;十六岁到二十二三岁,性情内向而婚姻不遂的,易落洞致死……”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下蛊者以女性为主,男人也会下蛊,但是并不多见。尽管男人女人都会下蛊,但是在世人眼里,对两种下蛊之人的看法却是截然不同的,男人会下蛊,世人会敬他;女人会下蛊,世人则会敬而远之。

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你用了同一个“敬”字,有何不同?敬可以理解为尊敬、敬爱,有时还有一种崇拜的因素在里面,敬而远之是一种表面上的客气,而且有一些藐视的成分在里面,举个例子,你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文人,去与一个土豪吃饭,饭桌上人家介绍你说是个大作家,土豪会笑着说,原来是大作家啊,人才啊!然后跟旁边的土豪聊今晚去哪里K歌之事去了。在苗寨若是让人知道某个女人会下蛊,人们就会对她敬而远之,退避三舍。那么同样会蛊术的两种人,为何会受到区别对待呢?

这是男尊女卑思想在作祟,在湘西人眼里,女人应该相夫教子,恪守妇道,你对男人下情蛊,让他跟你走,这不是想男人想疯了吗?这不是犯贱吗?因此,会放蛊的女人,往往会被人看不起。

那么究竟蛊为何物呢?我想就从苗女身上讲起,从蛊婆开始解释。

在苗语中蛊婆叫帕欺,帕指女人,欺指蛊,我们俗称叫草鬼婆。草鬼婆在湘西人的眼里,如同西方的女巫,找一个地道的湘西人问一下,他会告诉你草鬼婆一般两眼通红,像是含了血一般,穿着一身破旧的衣服,脸上布满了褶子,整日价神神道道闭着眼不知道在念什么咒语。

这便是草鬼婆的形象,此外作为草鬼婆还必须符合一个条件,那便是穷,正所谓“穷而年老的,易成为蛊婆”,在湘西历史上,所有的草鬼婆都是贫困穷苦的老妇女。因为穷,人老了之后患了沙眼,迎风流泪,久而久之,眼睛自然就红了;也因为穷苦、疾病、衰老、孤寂,以及世人的种种歧视而疯癫,孤婆就成了万恶的蛊婆。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难道说这世上没有草鬼婆,没有情蛊吗?这问题如同这世上有鬼吗一样无聊,天下人都知道鬼,试问又有几个真正见过?

读到这里,也许会令你失望,因为猎奇探幽的念头被打消了,但是这才是真正的蛊,蛊是一种精神,他与道家的气、佛家的心、儒家的道是一样的,它看不到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这是一种文化,而不是世人眼里的迷信。

那些个少数民族绝大多数都居住在山区,那里环境闭塞,经济落后,于是将一切不为人知的现象,都归咎于蛊,人生了病,有了灾,都要归咎于蛊,归咎于万恶的蛊婆,只有如此,万事万物,方能有个依托。

而所谓的蛊婆以及放蛊的女子,一如落洞致死的女子,都是些孤独、寂寞、穷苦之人,在神志错乱之下,被世人误认的女巫。

滚滚红尘里,谁又种下了爱的蛊。茫茫人海中,谁又喝下了爱的毒……一切因爱,一切为情,一切从孤独而起,一切以蛊毒结束。

也许有人会问,前面提到的中蛊而死的人又做何解释?

也许那只是巧合,就像民间的见鬼,科学界的见外星人一样,只有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人等综合因素之下,才能见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