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故宫博物院的文物精品,在这次文物转移的过程中是怎样的情形呢?在南京文物抢运的同时,杭立武和行政院都没有忘记北平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南京行政院曾在杭立武的督促下多次向北平发去电报,希望文物能通过飞机运到南京,再一同去台。解放军歼灭东北的卫立煌致使东北解放后,国民党北平的形势非常不乐观。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1月起,解放军连连战胜,东北、华北野战军将傅作义军队牢牢围在了北平、天津、新保安和张家口一带。时至12月14日,北平城已经是孤城一座。就连北平的紫禁城,也在傅作义军团的坐拥下,颓然没了王城帝府的霸气。
杭立武在南京心急如焚,每次发往北平的电报都石沉大海。北平故宫的总负责人马衡院长,接到电报后执意不回,有心将文物留在北平。马衡有个儿子,当年力挺文物不动,是个戏剧家,与北平地下党有联系。因为这层关系,马衡很快就成为了北平地下党攻坚的重要对象。当时北平文物面临迁出,中共通过地下党传出消息,声明马衡如果能保住文物,战后仍使其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一职。
南京行政院再三电报催逼,马衡一心留文物在北平,南京的电报却又不得不回,于是只得回电表面上支持文物南迁。当时马衡在故宫召开院务会,故宫的重要职员,大多都在南京或已逃至台湾,出席会议的有古物馆的朱家溍,他代表身在上海的馆长徐鸿宝;文献馆的单士魁和张德泽,代表已经赴台的馆长姚从吾;还有图书馆馆长袁同礼、总务处处长张庭济和秘书赵席慈。会长马衡抱着对文物负责的态度,对文物迁运进行了周密的部署,要求挑选运台文物一定不能马虎,装箱的工作也要做得妥当,凡是不可急于求成,要以安全为主,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木箱、棉絮、麻绳、纸张等物品,要做统一的计划,最终敲定后报由总务处购置。这样一来烦琐的工作程序会导致文物一时难以迁出,以待解放军解放北平。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14日,北平城已经完全落入解放军的合围之中,傅作义顺应民心,放弃抵抗,北平和平解放,文物的甄选工作却还在进行当中。当时北平已经断绝交通,中共地下党临时组织“故宫博物院职工警联谊会”,关闭了午门、神武门、东西华门四门,文物迁台,在杭立武那里终是一个梦了。一个月后的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14日,马衡给杭立武写了一封信,信上这样写道:“嗣贱恙渐痊而北平战起,承中央派机来接,而医生嘱勿乘机,只得谨遵医嘱,暂不离平。(略)窃恐爱护文物之初心转增损失之程度,前得分院来电,谓三批即末批,闻之稍慰,今闻又将有四批,不知是否确实。弟所希望者三批即末批,以后不再续运。”(www.daowen.com)
庄尚严是马衡北大的学生,马衡念其当年北大的师生情谊,同样给庄尚严写了一封信,劝他弃暗投明。信到后却被庄尚严婉言拒绝,就此两个人的师生情谊也缘尽了。
庄尚严的儿子庄灵在《台北故宫的故事》中述:“1980年父亲在台北过世后,听专攻中国美术史的大哥庄申告诉我,当1948年父亲已经奉派押运第一批文物,即将从南京启程到台湾的时候,人在北平的马院长曾经致函父亲,如果父亲决定要护送文物去台湾,则他不惜与父亲断绝二十多年的师生之情。其实来到台湾以后,笔者一直都和父母亲同住,却从未听父亲谈过这样的事;也许这是父亲当年徘徊在国家命令与师生情谊间,于是不得不做抉择而造成的一处最不愿被触及的内心隐痛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