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大陆国宝迁台秘事的伦敦艺术展览

大陆国宝迁台秘事的伦敦艺术展览

时间:2024-01-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马衡上任前不久,行政院就下令在上海成立“故宫博物院监察委员会”。上述问题的解决必须经由委员会两人以上到场并监督下才能进行。恰在那时有五个外国人,他们热心于中国艺术、文物品的收藏,但又不满足于个人的收藏,于是筹划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中国文物聚集到一起,做一个会展。那五个收藏家拟了这么一个中国艺术品展会,当时由英国政府出面同中国大使馆的郭泰祺先生商议,郭先生以为是个展现中国

大陆国宝迁台秘事的伦敦艺术展览

故宫文物在如履薄冰的情况下仍要去绽放星火的光芒,对于故宫和故宫里的人,惊心的旅程上,能有一件给国人添光加彩的事,真是打心底里生出滋滋的快乐来。

马衡上任前不久,行政院就下令在上海成立“故宫博物院监察委员会”。这是一个还蛮富丽堂皇的组织,只是惊鸿一瞥,是个临时组织。

该委员会于民国二十二年9月正式成立,由中央研究院、上海市政府、上海地方法院及故宫博物院等四个机关派人组成,委员会的委员有中央研究院的周仁、何桂莘,上海市政府的黄鹏豪,上海地方法院的欧阳澍,故宫博物院的庄尚严、周寰轩、欧阳道达、那志良。组织的主要工作是,解决在运沪的文物还没点收之前,需要开箱、摄影、编目、晾晒等系列的问题。上述问题的解决必须经由委员会两人以上到场并监督下才能进行。这个临时组织直到文物的点查正式开始之后被撤销。

这次文物点查和工作交接,由教育部统一监管,事实上也是对以往工作的重新组织和矫正,并不是和盘托出的新玩意儿,说是点查其实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点收。南迁的文物需要一一开箱点收,而且需要同南迁的清册严格核对,确保无误后重新成册。这样的工作量实在不小,各处细则又需要严格对待。最早的南迁清册是抄录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宫中文物的报告,其中由于工作人员以及历史等原因,比较粗糙,只有简单的“号数”、“品名”、“件数”,对于文物的保管,这似乎是过于简单,所以经过教育部所派监盘委员舒楚石的同意,开始重新成册并尽量翔实地记录文物情况,一来易于以后的保管,二来对于负责人来说情况明了,免去不该有的麻烦。成册的内容,文物方面翔实到款式、色泽、尺寸、破损……,对于特别的文物如朝珠、手串,更是要计算粒数,还有其中佛头、记捻、背云、坠角之类的详细情况,至于材质更不在话下。编号上面也一律是推陈出新,通通改用“沪”字号,按照点收的顺序并附上阿拉伯数字,1、2、3等等下去,各馆之间的区分如图书馆用“上”字,文献馆用“寓”字,秘书处用“公”字,这样依次造成新册。每天点收清查后成册,册子由驻沪办事处汇齐之后影印出来,影印出的册子由院里交到行政院备案,这份册子成为故宫南迁文物的重要账册,直到今天对于故宫文物南迁的争议,以及迁往台湾的文物的数目校对,仍以此为原始标准。

由于有前车之鉴,这次点收,书画等凡是纸张的文物,就定了新的规定,理事会上提出,在每一件文物上钤印,并且盖完印的图章交由监盘委员保管,这样一旦以后出现问题,只要印在上面就可以洗脱故宫方面的罪名,也是受易培基案件的影响,亡羊补牢的办法而已。印章上的字倒是一个可做功夫的地方,当时方案有好几个,比如“故宫博物院珍藏”,比如“故宫博物院理事会”,最后定下来的是“教育部点验之章”。这个倒有点依附权势的意思了,不过作为一种凭证也不必斤斤计较。

印章共两方,长方形,大的长3.8公分、宽2.6公分,小的长2.2公分、宽1.2公分,按照文物的大小分别使用。书画都是珍贵文物不宜填涂改,在不损坏文物的基础上加上章印实属不易。经过多方的争论,最后只能把印钤在字画的外裱绫上,至于图书则可随意加盖了。到折扇的地方又出了一个难题,最小的印章仍觉得有些大,没办法又不能另做印章了,所以只好用监盘委员的私人章印,名为“舒光宝”的一方印,把印盖在纸张上,再剪下来贴在折扇的扇骨上面。

文物的名字问题,原来的名字是按照以往资料上的名字抄下来的,最早是宫里太监们随意杜撰的。以玉为例,太监们把带有黄红色的玉器命名为汉玉,其实黄红色的玉有很多种,其中最典型的当属“烤皮子”,另有受外界因素熏染出来的玉也呈现黄红色,或者只是玉皮子,其他的还有“沁心玉”,这些都不能称为汉玉。太监们命名为汉玉的玉器中有些仅仅是明清的玉,相距民国无多长的时间,这样的命名就实在有些不妥了。

名字的问题要得到解决,工作人员想由他们在文物备注一栏内注明相关情况,监盘员不同意,他们要在文物的表面,用毛笔写上字据,待以后成立审查委员会处理。文物表面写上东西,时间久了擦下去墨迹会渗透到上面留下痕迹,故宫方面当然不让。最后有人想出办法,文物包装之后在包装的封口处糊上糨糊,由监盘员签上姓名,等待以后查阅。

此次盘点的故宫古今珍品,耗时之久,人所咋舌。其中古物馆从民国二十三年11月20日开始到民国二十五年8月29日才结束,图书馆从民国二十五年4月6日开始到民国二十五年6月9日结束,文献馆从民国二十四年4月23日开始到民国二十五年3月5日结束,秘书处从民国二十五年8月5日开始到民国二十六年6月14日结束。

北宋 郭熙《早春图》

这边国家形势危急,日寇步步进逼;那边围绕国宝生出许多是非来,令故宫人心中阴霾重重。可就在这时候,那些被迫转运到上海的文物却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当时的国外对中国了解甚微,英国伦敦的蜡像馆里,就存了两个中国人的蜡像,一个是裹着脚的中国妇女,一个是躺在烟榻上抽着鸦片、留着长辫子的中国男人。在外国人眼里这两个人就是典型的中国人。恰在那时有五个外国人,他们热心于中国艺术、文物品的收藏,但又不满足于个人的收藏,于是筹划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中国文物聚集到一起,做一个会展。这五个人分别是,Sir Percival Davi收藏家,George Eumorfopoulos在印度公司工作,收藏家,Oscar Raphael收藏和研究古玉,R. L. Hobson,C.B.瓷器专家,Prof. W. Perceval Yetts. O.B.E铜器专家。

国之重宝当在故宫,故宫中的宝贝以南迁为上乘,要去参展那免不了要从上海的库房中抽调出文物来。国内的呼声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保守派,他们认为国宝弥足珍贵,以往散落在外面的已经不在少数,此次参展正值国家危难世界动荡,上路恐有闪失。另一种认为中国门户太紧其中精彩为世人所不知,所以屡遭外人破门窥伺,不如借这个机会把中国展示出去。其实以往中国人中衣冠楚楚的,在外国人面前常被误认为是日本人。这次公开在世界面前亮相我们的国宝,也是将来国家兴盛的希望,所以即便是真有些危险,也该是在所不辞的。

那五个收藏家拟了这么一个中国艺术品展会,当时由英国政府出面同中国大使馆的郭泰祺先生商议,郭先生以为是个展现中国的机会,就告知行政院,行政院又通知故宫讨论,故宫经过严密的讨论后,得出以下部署:

一、这是国际宣传的重要措施,势在必行

二、与英方洽商,路途中由英方的军舰护送,以免去人们因文物途中危险而心存的疑虑。

三、故宫博物院派有经验的职员,负责精选、装箱、运送、陈列等工作。

四、文物在出国前在国内先做一次展出,回来后再做一次展出,以取信于民。

五、成立筹备委员会,由教育部主持会中工作。

这次会展的名字叫作“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英文名字是“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Chinese”,地点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Art)。定于1935年冬到1936年春为展期。展品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由中国出,从南迁的文物中精选出一部分,再添以古物陈列所、河南博物院、北平图书馆、安徽图书馆、中央研究院及私人收藏(这里讲的私人收藏主要是指张乃骥先生的个人收藏)。另一部分由发起者从世界各地的博物院中借。再一部分是出自世界各地的收藏家。

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的组织,系由中英两国政府联合监导,两国的元首做监理,两国的最高行政院长官做名誉会长,两国朝野名流及驻英各国外交使节做名誉委员。成立理事会,设理事长,由中英两方公推李顿爵士(TheEarlofLyton)担任,副理事长及理事,由两国各任其半。

故宫文物押运员庄尚严之子庄灵回忆:“中间有一个文物要到英国去展览,就是英国政府跟当时的这个国民政府,希望这批文物能够去英国,在这个皇家艺术学院,他们非常看重的,所以当时我们的政府同意了这个事儿。所以当时去英国展览的这些提件,我父亲(庄尚严)也都参与了。”(www.daowen.com)

为了筹办此次展览故宫成立专门委员会,会中职员大部分由教育部派调,他们主要是复选各文物提供处提供来的文物。各处备选的文物由他们复选后仍不能作为最后的展览对象,要等到英方的代表审核后才做最后的商议。故宫博物院在文物的筛选并不是以贵重为先,有些特别贵重的宝贝不能拿出去,如散盘等。筛选的原则是具有中国文物的代表性,这是个大概念,在文物里很难说哪些是具有代表性的,哪些不是,所以选来选去都是在徘徊不定当中。被选中的文物跟出嫁的姑娘似的,要做一身新衣服,字画就是加上裱框,其他的文物就是另做一个匣子,所有做这些手艺活的人,都是从北平的老古董商那里雇的,活做得很仔细,匣子里都衬上软囊,外面再绷上纺织棉,外观端庄,雅俗大方。这些匣子做好了,有好事的人买来瓷碗装进去,从楼上摔下来,都以为肯定是碎了,打开一看完好无损。匣子外面的绷布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来,区分不同种类的文物,玉器用绿色、铜器用黄色、瓷器用蓝色,非常漂亮。

文物出展是夹在文物点收过程当中的,所以上海的天主堂街库房被北平派来的人占去了好些。民国二十四年大地刚解冻,英方的鉴定人来了,挑三拣四地选了好久,最后定了参展文物1022件。其中包括铜器、瓷器、书画、玉器、考古选例、珍本古书、家具文具、珐琅、织绣、剔红、摺扇、杂件,都是些家喻户晓的宝贝,这些国之重宝即将在未来的日子里影响整个世界的华人。

曾经参与文物赴英展览的那志良先生回忆说:“一天,我遇见文物出国时期的负责人郑天锡先生,当时在文物的陈列室里,郑先生问我:‘你看外国的博物院保管的文物好,还是我们的好?’我不假思索地说:‘外国保管的,也是我们中国的东西,一样的好。’郑先生又说:‘不然,我们中国政府的铜器有宝光,他们的没有宝光。’郑先生的爱国,在一句话上都要争出个是非曲直来,处处流露我们中国文人的风霜傲骨,名节脊梁,真是难得。”

郑天锡先生受行政院聘,全权负责文物的出国事宜,教育部又派了唐惜芬先生做他的英文秘书,中文秘书则是故宫博物院派的庄尚严先生。另外还有故宫的傅振纶、那志良、宋际隆、牛德明四个人,随行去英国照料。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4月,文物出国前的展览在上海外滩的中国银行旧址开幕。那是一幢破旧的房子,那也是一个走路都要回头回脑的年代,但却仍难阻拦那些爱好文物的人们,他们不吝风尘匆匆而来,甚至有些人用了一种不能想象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文物的由衷的热爱。有一个奶奶,展会散场后仍站在那里不动,工作人员以为她丢了钱夹,就上前询问,奶奶说:“让我在宝座上坐一会儿吧!”那是一张皇帝的宝座,奶奶的语气很诚恳,工作人员心软,就让她坐了一会儿,奶奶坐了一会儿后欣喜若狂地离开,那脸上的笑连三曾粉底都遮不下去。展会匆匆结束,同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英国应中国政府的要求,派军舰萨福克号载运文物,军舰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6月6日抵达港口,舰长叫曼纳斯,是个相当具有职业操守的英国人,文物当天就上了军舰。文物上船后舰长命令船员,把每箱文物用绳子捆好很牢靠地固定在船舱的最底层,船舱加锁,钥匙由指定的人员保管,每天按规定时间同中国的押运员们一起开舱检查。当时随船的中国押运员是中英文两位秘书。萨福克号6月7日启程,沿途要经过英国的殖民地,军舰每到一处就要停下来整顿,随船的押运员们也可以乘机去领略一下当地的风土民情,直到7月底军舰才顺利抵达英国。

其他的中国随行人员,需要乘坐意大利的邮轮到威尼斯,再转路到英国。由于意大利的邮轮是这条航线上最快的船,所以不急于出发,7月中旬才动身。邮轮在航线上没有自己的港口,不像萨福克号那样处处逗留,而是只需要暂时的休整,卸运货物转运旅客,用不上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其他的时间就都在航线上了,不到23天船就能到威尼斯。开船的前一天,得到消息说海上要起台风,其他的船运公司已经停止出航了,打电话到意大利轮船公司咨询,却说12点准时开船。出国的工作人员都是生在内陆,不知道台风的险恶,傅振纶、那志良、宋际隆、牛德明四个人听话地上了船,他们住在一间屋子里,船在黄浦江上很是舒服,出了吴淞口就变了样。船颠簸得厉害,在浪里摇晃,船头冲上天再扎下来,接着船尾又上。大家都不太喜欢这样的节奏,因为那跟人的胃蠕动在频率上惊人的吻合,会产生可怕的共振。结果好些人扶着自己的床头呕吐,吐得快成了绿色植物,很想自己插在水桶里涮一涮,或者干脆自己把自己丢到海里喂鱼。大家都走不了路了,脑袋里好像是有了一个发了疯的陀螺。这种事情整整持续了一个晚上,第二天终于有所好转,因为胃已经不再需要工作了,勉强爬去甲板放风,眼前的浪像山一样拍过来,此消彼起,虽然不是个阴雨天,甲板上却风骤雨疏。这一天他们四个都没吃饭,船上的侍从给了些水果点心,也是望着想吃,心里却还一阵一阵的恶心。一直挨到了傍晚,终于有了上岸的机会,船靠在九龙港上,四个人摸爬滚打地上了岸,那种九死一生的感觉真是不言而喻。万幸台风只刮了一天,第二天海上就死寂了,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妈妈的两个孩子,昨天的那个凶狠残暴,今天的这个安逸甜美。油轮行驶在广阔的大海里,天是蓝的海水也是,远方的天海相接处有一道扎实而又虚幻的线,像夫妻水乳交融地黏在一起,这样美的日子过了23天。船上的设施俱全,乘客可以得到方方面面的安慰,电影院、音乐会、娱乐城、游泳池等都可以找到。船上有很多中国留学生,他们自发地组成一个团队,每到一处就上岸拍照留念,故宫的四个工作人员也混迹在其中,每日都有可言的乐趣。终于到了威尼斯,可惜只有半日的空闲,粗糙地走了走,还没尽兴呢,又匆匆地赶去英国。中间要经过瑞士和法国,一路上便要坐火车。曾经在瑞士段遇到过一位意大利的小姐,眼睛像玻璃珠,拿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一边是英文一边是意大利文,可以对照着问问题和回答问题。语言不通的话做手语,所以这个书显得风趣非凡。用手指着左边的问题问对方,对方就在右边指出答案来,双方都不用张牙舞爪,这个游戏真不错,可惜小姐中途下了车,乐趣也就没了。火车一直坐到法国西岸的英吉利海峡,英吉利海峡素有风浪大的美称,四位先生为此一阵愁苦,可是坐上去发现并没有风浪,一路无事,到伦敦时,唐惜芬、庄尚严两位先生已经在车站迎接了。

四位先生被安排在私租的公寓里,两个人一间房,屋子很宽敞,三餐也有人照应,门前还有可以直通皇家艺术学院的公交车,四个人每天按时上班按时下班,工作的内容就是展览会前期的文物准备和文物编目之类。

珐琅彩竹雀图碗

此次展览盛况空前,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国文物齐聚一堂,可谓异彩纷呈。其中有一件,不论出身还是造型都令人瞠目结舌,它就是此次展览会的最大文物,一丈六高的隋唐石佛。提到石佛就不得不提一提这个石佛的主人卢芹斋了,他是文物界家喻户晓的人物,古物收藏家、商人。这个人很有名气,外国的收藏家、博物院没有不认识他的。民国初年政体混乱,出进口货物管理一盘散沙,国内文物可以随意买卖,卢芹斋看中这个机会,在河南设铺收购文物,再转手卖到国外去,从中牟利。当时他的收购价钱最高,生意很红火,赚了大把的钱。那时他在伦敦有一所房子,是伦敦唯一的一所中国式建筑,那所房子是他在中国买下来,拆分后运到伦敦再按原样复建的。

敦煌曾经有个叫王圆箓的道士,为了生计卖了大把的经文字画。为此有学者撰文怒骂,文中有一首原本写给火烧圆明园的额尔金勋爵的现代诗,诗句极尽愤慨与反抗精神。可再怎么说王圆箓也算是半个文物的保护者,相比之下,这个坐稳了商人根基的卢芹斋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历史罪人了。经他手卖出去的中国文物,数量惊人,这件令人称奇的隋唐石佛就是由他手中运到美国纽约的,当时打算卖给大都会博物馆,听说伦敦要举行中国文物博览会,就事先搬到伦敦了。更可气的是展览后这位商人竟把石佛捐给了英国博物馆。展览会上卢芹斋是收藏家中最活跃的一个,拿出了好些个人的藏品,很有讽刺意味。

展览会开展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1月28日,落幕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3月7日,前后131天,这是中华文物首次真正以其优雅端庄的姿态在世界人面前展现,几多感慨也几多忧伤。感慨是中华艺术的精妙,忧伤是同根同源的文物却有身处他乡的无奈。展会一共展出了文物艺术品3080件,其中中国出品的文物是786件,带去却没展出的张乃骥私人收藏品,瓷器1件、玉器19件、书画19件、织绣6件、考古选例93件、珍本古书27件。

英国博物馆的陈列方式跟中国的有所不同,他们是按照文物的时代分类,我们则是按种类分,而当时看来就是我们的易于逃亡,他们的易于研究和展出罢了。展会期间有关文物研究方面的公开演讲25场,做演讲的没有一个中国人,赴英的故宫人员只能忍受这些外国人在面前大谈中国的艺术。对于这样的事情中国人觉得“对于公开演讲中国人只好心无旁骛地听,走马观花地受,至于对待的态度,那么就让他们喧宾夺主肆无忌惮地造次下去吧”!

展出很成功,并创造了好几个之最,历时最长,耗资最多,收入最大,影响面最广。

文物展出之后要马上回国,从民国二十五年3月9日装箱一直到19日,工作人员趁着文物装船的这段时间,游了巴黎、瑞士、罗马等地。回来时仍坐了先前意大利的那艘快船,只是为了救济阿尔及利亚打仗的士兵,路线稍有变更,绕道到了非洲的一个港口,在那里故宫的工作人员见到了像未经蒸馏塔的原油一般黑的黑人。

文物则由美国邮轮蓝浦拉号代为运输,英国的军舰分段护运。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4月9日由伦敦乔治五世港开出,到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南端的港口时出了点小意外。这个港口叫作直布罗陀,是大西洋同地中海的交通要道,南对非洲摩洛哥的丹吉尔市,此港是文物回国的必经之路。蓝浦拉号晚间船停在港内,夜里起了风,风很大,船被吹得渐渐靠了岸,第二天清晨,发现已经搁浅了,无法开动,于是请求海军帮忙才拖到深海当中去。随船的法国记者,特为此事撰写了一篇新闻,其中把搁浅大肆地渲染成一起人为事件。报道传回国内,举国上下一片哗然,大家都很担心这批国宝的安危,直到有船上的电报来,报之一切平安,大家才算放心。

文物回国是5月的光景,17日到港,在上海卸船,下船后运到南京的考试院,准备展览。展览设在考试院的明志路,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6月1日开展,持续了三个星期。展后文物运回上海,入库保存。这批文物回到上海后,并没有各归其位,而是作为一批特别的文物,单独存放起来。

文物南迁到上海,是稳妥的权宜之策,早在文物南迁尚在争议当中时,国民政府就已经决定文物要存储在南京,只是苦于没有库房,恰恰是上海有合适的地方,于是只好将文物暂时迁往上海。现在南京的库房已经开始大兴土木了。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故宫博物院理事会提到要在南京建分院设库房的事,原则上通过。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4月理事会改选,旧事重提讨论在沪文物的处理办法,决定南京建库房。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2月,故宫第四次常务理事会,由王世杰理事提议,划南京朝天宫归故宫博物院,建朝天宫仓库。

南京朝天宫建地面积“一百三十八亩二分九厘二毫”,气势恢弘,足见当年建造者的用心。同样毋庸置疑的是南京朝天宫从没有在宫殿二字上输给北平故宫,这似乎也是划分它给博物院的初始条件了。朝天宫外表壮丽,又依山做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理事会正式决议,定内政部部长、教育部部长、理事罗家伦、理事李济,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为工程委员会委员,负责朝天宫库房建设。

库房的选址按照存储文物一贯的要求,从安全和环境两个方面考虑,确定了在朝天宫的明伦堂背后建,展览室则是朝天宫的崇圣殿和大成殿一带。库房是民国著名的设计师童寯的作品,钢筋混凝土建筑,琉璃构建,对称结构,一共三层,每层一个库房。库房的窗子不多,大约六七寸见方的大小,也只是最上面的一层有。库房内的温度和湿度用空调来调节,这个库房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每层库房都要空出来一块地方,作为故宫的办公室,办公室不与库房相通。库房靠着小山建造,山里面挖了一个洞,与第一层的库房相通,贵重的文物放在里面,可防止空袭,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3月间库房正式开工,到8月间竣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