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塞缪尔·斯迈尔斯:英国传记发展史

塞缪尔·斯迈尔斯:英国传记发展史

时间:2024-01-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塞缪尔·斯迈尔斯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励志作品作家、道德学家、社会改革家和传记家。母亲坚韧不屈的精神、乐观的生活态度对斯迈尔斯影响深远,无论是在斯迈尔斯以后的生活中还是作品中,都可见其母亲的影响痕迹。斯迈尔斯认为,没有个体的自我约束,规章制度的约束力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自助》《自助》是继《乔治·斯蒂文森传》之后斯迈尔斯的另一部传记作品。

塞缪尔·斯迈尔斯:英国传记发展史

(Samuel Smiles, 1812-1904)

塞缪尔·斯迈尔斯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励志作品作家道德学家、社会改革家和传记家。1812年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父亲病死于1832年的霍乱大流行,母亲独自一人勇敢地撑起了这个总共有11个孩子的家庭。母亲坚韧不屈的精神、乐观的生活态度对斯迈尔斯影响深远,无论是在斯迈尔斯以后的生活中还是作品中,都可见其母亲的影响痕迹。19世纪30年代,斯迈尔斯积极投身于当时英国的社会改革运动,他曾作为《利兹时报》(Leeds Times)编辑发表多篇文章积极倡议社会改革,他的主张包括女性选举权自由贸易以及议会改革等。但是,到了40年代,斯迈尔斯对议会改革产生了怀疑,认为单纯的议会改革并不能消除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弊端和邪恶。而从50年代起,斯迈尔斯则完全摈弃了议会改革的主张和念头,专注于个人的自我提高与完善,陆续创作了《自助》(Self-Help, 1859)、《品格的力量》(Character, 1871)、《节俭》(Thrift, 1875)、《职责》(Duty, 1887)等等。他的这些作品100多年来一直在世界各国畅销不衰,成为世界各地年轻人最喜爱的人生励志类精神食粮,改变了无数人的人生命运。

斯迈尔斯与传记

在英国传记发展史上,斯迈尔斯的地位并不高,大多数传记类著作对斯迈尔斯都着墨不多,基本上都是一笔带过,而就在这为数不多的着墨中大多数都是以贬低为主。比如在《传记简史》(Biography: A Brief History, 2007)中,作者汉密尔顿将斯迈尔斯称作“蹩脚的编辑者”和“材料记录式传记家”(Hamilton 115, 128)。不过,尽管斯迈尔斯在传记发展史上的地位不高,但他却是19世纪英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当然,这种影响力主要来源于他所提出的关于人生的基本观点,他被公认为现代成功学的鼻祖。斯迈尔斯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人生励志类作品,如《自助》、《品格的力量》、《职责》等等,正是这些作品使斯迈尔斯蜚声国内外,其中尤以《自助》影响最大。

传记批评家奈德尔认为,斯迈尔斯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普鲁塔克式传记家,他的传记作品,同普鲁塔克的作品一样,也大多是合传,就是一本传记作品中描写许多个传主。同时,斯迈尔斯的传记写作方法和传记主张也与普鲁塔克非常相似,传主大多是一些具有非凡事迹的非凡人物。比如1862年出版的《工程师传》(Life of the Engineers, 1862)就是一部典型的普鲁塔克式的传记。这部传记大部分内容是关于传主们的伟大成就,尤其是一些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发明方面的进步。在这部传记里,与其他人生励志类作品一样,斯迈尔斯同样强调勤奋的重要性,认为勤奋比天赋更重要。在斯迈尔斯看来,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并不是天赋,而是勤奋与否。如果一个人既有天赋,同时又很勤奋,那么这个人就能取得伟大成就;而如果一个人没有天赋但却具有勤奋的美德,他也照旧能够取得成就。相反,如果一个具有天赋的人不勤奋,则很可能一事无成。

另外,斯迈尔斯主张传记作品应该引导人们向善,通过一些典型人物来达到道德教化的功能和目的。在这个意义上,斯迈尔斯将传记作品看作是一种伦理道德载体。在斯迈尔斯看来,现实社会中良好道德风尚的培育和形成与高贵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密不可分。“好的规章制度可以起到很大作用,但是好的榜样能起到比好的规章制度大得多的作用,因为后者能够指导我们怎样做事”(Smiles, Self-Help:334)。在斯迈尔斯眼中,榜样的示范力量要大于规章制度的约束力量,因此,在他的大部分作品中,斯迈尔斯都极力呼吁人们要依靠榜样的力量来提高自己,而不是依赖于规章制度的约束。斯迈尔斯认为,没有个体的自我约束,规章制度的约束力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成功学鼻祖

维多利亚时期,伴随着英国工业革命而来的是人们对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看重和追求、对成功的渴望以及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和敬仰,而斯迈尔斯的系列成功类传记作品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因而受到国内外读者的极大欢迎。斯迈尔斯认为,人不分贵贱和出身,只要具有崇高的道德修为,拥有自助、自立、自强的美好品质,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走向成功。正是在这意义上,奈德尔认为,“没有其他任何一个人比斯迈尔斯更能体现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观和社会价值观”(Nadel 22)。(www.daowen.com)

1859年斯迈尔斯出版了维多利亚时期第一本传记畅销书——《乔治·斯蒂文森传》(Life of George Stevenson, 1859)。在这部传记里,斯迈尔斯通过展现铁路工程师斯蒂文森锲而不舍的杰出品质来向读者说明这样一个道理: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个人奋斗和努力投入来取得成功。该传记出版后好评如潮,评论界认为年轻人应该人手一册《乔治·斯蒂文森传》,学习传主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美好品质,在榜样的力量鼓舞下奋发向上。在这本传记里,斯迈尔斯也像普鲁塔克一样通过描述大量的逸闻趣事来刻画斯蒂文森的个人品质,同时为了增加喜剧效果大量地运用了对话来再现一些场景。

《自 助》

《自助》是继《乔治·斯蒂文森传》之后斯迈尔斯的另一部传记作品。《自助》来源于斯迈尔斯在利兹市给一些为共同进步而自发组织学习交流的夜校工人所做的人生问题讲座,出乎斯蒂文森预料的是,这些讲座非常受欢迎。1859年斯迈尔斯将这些讲座整理作为传记出版,即《自助》,后来成为斯迈尔斯最著名的作品。《自助》中刻画了许许多多个人成功故事,强调诚实、正直、认真、负责的个人态度以及自我奋斗、自我约束、勤俭节约、勇敢无畏的个人品质的重要性。该作品主要阐述这样一种人生态度:人的一生中决定自己命运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斯迈尔斯用“自助者天助之”这句话作为这部作品的开篇之语,强调自助者才能自立、自强。斯迈尔斯强调,一个人人生的成功幸福主要取决于一些美好的道德品质,比如刻苦勤奋、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等等。该书出版后备受读者欢迎,获得极大成功。1859年该书出版当年就销售两万册,五年之后销售五万五千册,1889年达到15万册,1905年时超过25万册(Briggs 118)。这本书的销售量大大超过了19世纪最受欢迎的小说家的作品。而且,这本书在国外比在英国国内更受欢迎,被翻译成许多种外国语言文字,比如法语、德语、丹麦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日语、土耳其语以及好几种印度土著语等等。随着《自助》像“福音”书一样在世界各地翻译与流通,斯迈尔斯的名声也迅速传遍全球,批评家布里格斯在谈到这一点时不无幽默地评论道:“当初斯迈尔斯作讲座的地方曾经被临时用作霍乱医院,可是霍乱也没有斯迈尔斯的名声传播得快”(Ibid.)。

《自助》的迅速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由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所决定的。正如上文所言,工业革命所衍生的人们对财富、成功的渴望很大程度上为这类励志类传记提供了能够生存的适宜的温度和土壤。不仅仅是在英国,在大西洋的对岸美国也同样如此。美国人霍雷肖·阿尔杰的成功故事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但是,斯迈尔斯的作品与阿尔杰的成功故事不尽相同。在斯迈尔斯的成功故事里,没有任何其他人能够帮助传主走向成功,没有任何人可以依赖,唯一能够依赖的就是自己。而在阿尔杰的成功故事中,主人公背后总是有一位暗中支持帮助主人公的教母或教父。另外一点显著的区别在于两者对待成功的态度。在斯迈尔斯眼里,成功并不是至高无上的唯一目的。努力工作、诚实守信、独立自主这些品质远比世俗化的成功更为重要。换句话说,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而在阿尔杰的成功故事中,结果是衡量一切的最终标准和最终目的。

有评论者批评《自助》的流行导致人们冷酷无情地去追求个人的私利,斯迈尔斯对此回应说:“自助被看作仅仅是为获得一个更高的职位的方式是一个谬误”,并进一步强调“自助”不应该仅仅被看成是为“提升几个聪明的、有天分的人获得更高社会地位的方式,而应该被看作为教育整个工人阶级的一种方式,是提高和改进整个工人阶级和所有劳动者状况的一种方式。”“自助的最崇高的目的是社会大众品德高尚、民智极高,从而获得更高的愉悦和幸福”(Ibid. 121)。

《自助》之后,斯迈尔斯又先后创作了《品格的力量》、《节俭》以及《职责》等同类题材和结构的作品。所有这些作品都是针对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现状所进行的论述。伴随着工业革命以及工业化的进行,社会物质财富得到极大丰富和提高,但是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也随之应运而生,道德堕落、信仰缺失、赌博、欺诈等等社会陋习盛行不衰。正是针对这些社会问题的存在,斯迈尔斯提倡人们要努力培养良好的习惯,而这些良好的习惯并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后天习得的。

《品格的力量》自1871年在英国问世以来,就在世界许多国家不断重印,在塑造人们高贵品行和文明素养方面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本书的卷首,斯迈尔斯引用马丁·路德的名言来阐释品格的重要性:“国家的繁荣昌盛,并不取决于国库之富足,不取决于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公共建筑之华丽;而取决于具有文明素养的公民之多寡,取决于受教育、具有远见卓识和高尚品格的人们。这才是真正的利害之所在、真正的力量之所在”(Characters 9)。作者从女性素养、圣贤榜样、劳动、勇气、自制、职责、品性、爱情、苦难等多个方面论述品格的精神力量。一百多年以来,该书一直以其特有的魅力持续地影响着无数的读者,至今仍为读者所津津乐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