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积是指由于暴饮暴食,或脾胃虚弱等所引起的消化不良病症,称为食滞,临床表现为厌食、胸脘痞闷、吞酸嗳腐、腹胀腹泻、大便酸臭、舌苔浊腻等。如:
唐某,女,8个月。于1998年7月24日就诊。腹泻水样便2天。日泻下七八次,腹胀,阵哭不安,泻后哭减,大便酸腐而臭,伴呕吐口渴,不思乳食,口干唇红,舌苔微黄厚腻,指纹紫滞。证属伤食泄泻。治以消食化积,和中止泻。处方:神曲5g,山楂8g,茯苓5g,法半夏3g,陈皮3g,连翘5g,前仁5g,泽泻5g,麦芽5g,木香3g,莱菔子3g,水煎服。服药1剂,水泻次数明显减少,质地较前浓稠。呕吐已止,精神好转,再服2剂告愈。[叶艾风.湖南中医杂志,1999(6):659]
本例患儿以腹泻来诊,症见腹胀腹泻、大便酸臭、呕吐不食、苔黄厚腻,证属食滞引起。治以消食止泻之法而病愈。
食滞证为小儿常见的一种病证,成人亦可因暴饮暴食、饮食不洁、脾胃气虚等引起食滞。多属现代医学中的消化不良症。
一、概 述
(一)病机、证型及临床特征
食滞一证,多因暴饮暴食、饮食不洁、过食生冷、恣食肥甘、过饮酒醪,使脾胃纳化不及,饮食停积,中焦气滞,胃失和降。症见脘痞腹胀、嗳腐吞酸、恶心呕吐、恶闻食嗅、大便溏薄、腹泻、气味酸臭、苔厚腻、脉滑等。或由于劳倦内伤、大病久病等损伤脾胃,脾胃虚弱,运化无力,以致饮食停积不化,症见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稍食即腹泻、嗳腐吞酸、恶心呕吐,伴神疲肢倦、面色无华、舌淡苔腻、脉濡缓。临床常根据病因病机不同把食滞分为食积不化和脾虚食积两种。食积不化属实证,脾虚食积为虚实夹杂。
(二)常用治法
饮食停积当消食化积,消食剂是以消食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食、化积、导滞、健脾等作用,主治各种食积证的方剂。根据食积证的临床分型,消食剂又分为消食化滞与消补兼施两类。
1. 消食化滞 适用于食积内停,症见胸脘痞闷、嗳腐吞酸、恶心呕吐、腹痛泄泻、苔腻、脉滑等实证者;消食剂多以消食药物为主组成,如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鸡内金、谷芽等。由于食积为有形之邪,极易阻遏气机,以致痞闷胀满,因此常配伍行气的枳实、厚朴、陈皮、木香、槟榔之类,既消胀除满,又有助于消积。食积易生湿化热,故有时需配渗湿、清热之品,如薏苡仁、茯苓、泽泻,或连翘、黄芩、黄连等。对于食积重证,则应以泻下药大黄,或行气导滞之木香、槟榔为主组方。若为虫食积滞,宜伍杀虫的使君子等。如果食积寒化,则应当配伍干姜、吴茱萸之类温里散寒药。
2. 消补兼施 适用于脾虚食积证,症见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体倦乏力、舌淡苔白、脉弱等虚实夹杂者。此型往往配伍益气健脾药,如人参、白术、党参、甘草等以消补兼施。针对酒食积,则宜选解酒专药葛花为主组方,适当配伍渗利之品以分消酒湿。
(三)使用注意
消食剂功效较缓,但仍属攻削克伐之剂,故不宜长期服用,对纯虚无实者宜慎用。
二、常 用 方 剂
保 和 丸(《丹溪心法》)
【组成用法】 山楂180g,神曲60g,半夏、茯苓各90g,陈皮、连翘、莱菔子各30g。现代用法:水泛为丸,每次6~9g,每日3次。也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主治】 消食和胃。食积证。胸脘痞满,腹胀时痛,嗳气吞酸,厌食呕恶,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微黄,脉滑。
【方析】 食积多因暴饮暴食、寒温不调或恣啖酒肉油腻等引起。由于饮食过量,故脾运化无力,则停滞而为食积。食停中脘,阻遏气机,则胸痞脘闷腹胀,甚则腹痛;饮食所伤,致脾胃纳运不调,升降失司,则嗳腐吞酸,厌食吐泻。
治法应消食化滞,理气和胃。方中重用山楂为君,能消各种饮食积滞,对肉食油腻之积,尤为适宜。神曲长于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下气消食,偏于消谷面之积。以上二药,共为臣药,与山楂相伍,效力更著,可消一切饮食积滞。佐以半夏和胃降逆以止呕;陈皮理气健脾,使气机通畅,既可消胀,又利于消食化积。该两味又有燥湿之功。茯苓健脾渗湿以止泻,连翘清热散结,针对食积易生湿化热而设,亦为佐药。全方共奏消食和胃之功,使食积得消,胃气和降,热清湿去,诸症自愈。
【辨证要点】 保和丸为消导平剂,是治疗一切食积轻证的常用方。临证时以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厌食吐泄,苔腻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本方现常用于消化不良、急慢性胃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属于食积内停者。
【加减变化】 如食积较重,胀满明显者,可加枳实、厚朴、木香、槟榔等以增强消食导滞之力;食积化热较甚,而见苔黄、脉数者,酌加黄芩、黄连等清热之品;大便秘结者,加大黄以泻下通便;兼脾虚者,宜加白术、党参、甘草等健脾益气药物。
【使用注意】 本方消导之力较缓,一般适宜于食积不甚、正气未虚而偏热者,若正气已虚或偏寒者,应适当加减变化。
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用法】 大黄30g,枳实、神曲各15g,茯苓、黄芩、黄连、白术各9g,泽泻6g。现代用法:水泛丸,每次3~6g,每日2~3次。
【功效主治】 消食导滞,清热利湿。湿热食积证。脘腹胀痛,下痢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沉有力。
【方析】 本方证的成因是饮食积滞较久,生湿化热;或素有湿热又与食积互结于肠胃,即湿热食积证。食积内停,阻遏气机,则脘腹胀痛;湿热积滞下迫,故下痢或腹泻;若湿热积滞内壅,腑气不通,又可见大便秘结。(www.daowen.com)
针对以上病机特点当消食导滞与清利湿热兼施。方中大黄攻积泻热,使积热从大便而下,为君药。臣以枳实行气导滞消积,既除痞满胀痛,又增大黄泻下之功。神曲功能消食和胃,与黄、枳相合,共除致病之因,亦为臣药。佐以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止痢;茯苓、泽泻利水渗湿止泻,可使湿热从小便分消,与通腑之大黄相配,使邪有出路。白术健脾燥湿益气。诸药合用,共达食消积去、热清湿化的目的。
【辨证要点】 枳实导滞丸为治疗湿热食积证之常用方。现代应用时,以脘腹胀痛、泻痢或便秘、苔黄腻、脉沉实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本方现常用于胃肠功能紊乱、细菌性痢疾、肠炎、消化不良等属于湿热食积者。
【加减变化】 若胀满甚者,可加木香、槟榔以增行气消胀之力;纳差者,宜加山楂、鸡内金等消食之品;腹痛明显者,可加芍药、甘草以缓急止痛。
【使用注意】 泻痢无积滞者,不可妄投。
健 脾 丸(《证治准绳·类方》)
【组成用法】 白术75g,木香、黄连、甘草各22g,白茯苓60g,人参45g,神曲、陈皮、砂仁、麦芽、山楂、山药、肉豆蔻各30g。现代用法:炼蜜为丸或水泛为丸。每服6~9g,每日2~3次。
【功效主治】 健脾和胃,消食止泻。脾虚食积证。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倦怠乏力,舌苔腻而微黄,脉虚弱。
【方析】 本方主治诸症均为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所致。胃失受纳,脾失健运,故见食少难消,大便溏薄,倦怠乏力;脾胃虚弱,饮食难化,阻碍气机,故脘腹痞闷。针对以上病机特点治宜健脾与消食并举。方中白术、茯苓健脾化湿止泻,共为君药。臣以神曲、麦芽消食和胃,除已停之积。配伍人参、山药益气健脾,以助术、苓健脾止泻;木香、砂仁、陈皮、肉豆蔻理气开胃,醒脾化湿,以除痞闷,另外肉豆蔻尚可涩肠止泻;黄连清热燥湿,坚肠止利。以上均为佐药。甘草既能补中益气,又能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同用,消补兼施,补大于消,以补为主,使脾健则泻止,食消则胃和,气行则痞除。
【辨证要点】 健脾丸为脾虚食积之良方。临证以食少,便溏,脘闷,苔腻微黄,脉弱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本方现常用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属于脾虚食积者。
【加减变化】 若证偏寒者,可加干姜或肉桂以温中散寒;湿胜腹泻者,宜加薏苡仁、扁豆、泽泻以渗湿止泻。
【使用注意】 食积属实证者,不宜使用。
枳实消痞丸(《兰室秘藏》)
【组成用法】 干姜、炙甘草、麦芽、白茯苓、白术各6g,半夏曲、人参各9g,炙厚朴12g,枳实、黄连各15g。现代用法:水泛丸,每次6g,每天2~3次。也可水煎服,用量酌予增减。
【功效主治】 消痞除满,健脾和胃。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证。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不畅,舌苔腻而微黄,脉弦。
【方析】 本方证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包括虚实相兼,寒热错杂,脾虚湿滞。脾虚失运,胃纳不振,则不欲饮食,食亦难消。气血生化不足,则倦怠乏力;食积湿滞,传导失司,则大便不畅;气机阻滞,寒热互结,则心下痞满。
所以本方立法重在行气清热,辅以健脾和胃。方选枳实行气消痞为君,臣以厚朴下气除满。黄连清热燥湿;半夏曲降逆和胃;干姜温中散寒,三药配伍,辛开苦降,消痞除满;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化湿;麦芽消食和胃,以上共为佐药。使以甘草调药和中。诸药合用,使痞消积祛,脾健胃和,则症自痊愈。
【辨证要点】 本方为行气消痞的重要方剂,以心下痞满、食少、体倦、苔腻微黄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本方现常用于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消化不良等属于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者。
【加减变化】 证偏寒者,宜减黄连之量,而增干姜用量,或再加附子等温阳散寒;气滞明显者,宜加木香、陈皮以行气止痛;饮食不消者,宜加山楂、神曲以消食和胃。
小 结
食滞指因饮食不节或脾虚不运致食积不化,出现脘腹胀痛、嗳腐吞酸、大便酸臭等症候的病证。治疗宜用消法,证见消食化积。
【病案赏析】
例1 王某,男,58岁。于1996年4月18日初诊。上腹部左肋缘下反复发作性隐痛不适,伴腹胀嗳气纳差1年。经县人民医院胃肠钡餐检查,胃小弯角切迹低于髂嵴连线7.5cm,张力低,蠕动慢,未见其他病变。诊断为胃下垂,中西药治疗旬日,继服补中益气丸,无明显效果,反而腹胀加重,患者焦虑,经人介绍,特请予治疗。诊见胃脘部隐痛不适,腹胀嗳气,精神不振,倦怠乏力,面色不华,口淡不渴,大便不爽,舌质淡苔黄腻,脉濡缓。证属脾虚湿滞,气机紊乱致痞。治宜健脾和胃,调理气机,寒热并用,升降相因法。方用枳实消痞丸:干姜、炙甘草、麦芽、白茯苓、白术各6g,半夏曲、人参各9g,炙厚朴12g,枳实、黄连各15g。改汤方煎服,每日1剂,5剂后复诊。腹痛腹胀明显好转,食欲增进,后以两日1剂。嘱其忌酒,续服汤药治疗5个月,经X线钡餐检查,胃小弯切迹平髂嵴连线水平。自谓精神食欲正常,获临床治愈。[王晓东.光明中医,1997(6):37]
例2 患者刘某,女性,38岁。2007年8月16日初诊。患大便秘结1年余,常3~4天一行,腹部常胀满不适,曾于其他医院就诊,服用麻仁丸、苁蓉通便口服液等,效果均不明显,每次便后仍有腹部胀满,食欲不振,舌淡苔薄白,脉濡。证脉合参,有明显的脾虚证候,脾居中州,属中气范畴。治拟健脾益气。方用炒白术80g,全瓜蒌15g,炒党参15g,枳实10g,生地黄10g,熟地黄10g,当归15g,制何首乌10g,南沙参15g,北沙参15g,决明子20g,玄参10g,麦冬10g,山药15g,陈皮5g,焦神曲15g。 7剂。二诊:药后大便2~3天一行,质软,成形,食欲略好。效不更方,守方继进。[孔萍.吉林中医药,2008(2):12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