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湿证是指湿从寒化或湿与寒合,停聚体内,浸渍脏腑,阻滞经脉所引起泄泻、水肿、肌肤疼痛、关节挛痛等一类病症。如:
患者,女,32岁,工人,因长期工作在潮湿场所,双下肢膝关节、踝关节及腰背部时常沉重、酸痛,伴气短乏力,阴雨天气及遇寒均易加重或发病。患者面色黯灰,活动欠灵活,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缓。辨证属阳气虚衰,寒湿凝滞。治则:温阳补气,活络除湿。方用附子汤加减:炮附子30g,党参30g,白芍20g,云苓20g,白术15g,木瓜15g,黄芪40g。水煎服,1剂分3次,温服,服6剂后病情大减,体力及面色好转,续服14剂病症消失。[宋涛.中国民间疗法,2008(3):62]
本例患者系因久居湿地,招致寒湿之邪侵袭,损伤阳气,阻滞经脉,出现肢体酸痛、遇寒加剧、面色黯灰、舌淡苔薄白、脉沉细缓均为寒湿凝滞之象。故治以温化寒湿之法而获效。
寒湿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证型,可见于泄泻、腹痛、水肿、痰饮、癃闭、淋证、痹证等多种疾病。
一、概 述
(一)病机及临床特征
寒湿的成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因久居潮湿寒冷之地,使外界的寒湿之邪侵入肌体,阻滞经脉,壅遏气血,临床常表现出肌肤麻木、瘙痒、出疹,或肢体疼痛、顽麻、活动不灵等症候;二是内生寒湿,多因人体阳气不足,蒸化无权,使寒湿内生,或因湿邪久羁不去,损伤阳气,以致湿从寒而化成,多伤损脏腑,表现出泄泻、痢疾、痰饮、水肿、癃闭、淋证等。其临床表现除所见主证外,多伴手足不温,畏寒肢冷,面色灰黯,舌淡体胖,舌苔白润,脉沉缓等现象。
(二)常用治法
寒湿俱为阴邪,易伤阳气,治疗当以温化寒湿为主。温化寒湿多以温阳药与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温阳化气、通行经脉、祛寒除湿的作用。其组方常用桂枝、附子、肉桂、吴茱萸、茯苓、薏苡仁、白术等。常见配伍主要有以下几类:配益气健脾药,如党参、黄芪、人参、扁豆、山药等。配补肾药淫羊藿、胡芦巴、仙茅、杜仲、桑寄生、川续断等。湿滞经脉,血瘀不行者,配川芎、赤芍、红花、当归等活血化瘀。属寒饮者宜配干姜、细辛、茯苓等。寒湿痹痛者可配乌药、草乌、细辛等。配理气药,如厚朴、乌药、木香、陈皮、大腹子之类。若温燥太过者可酌配五味子、芍药等。
(三)使用注意
温化寒湿剂多含有温阳药,温阳药多性热,易伤人体的阴液,故温化寒湿剂不宜过用、多用,以免助阳伤阴。
二、常 用 方 剂
【组成用法】 茯苓12g,桂枝9g,白术6g,甘草6g。水煎服。
【功效主治】 温阳化饮,健脾利水。痰饮病。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方析】 本方病机为中阳素虚,脾失健运,气化不利,水湿停聚所致。脾司运化,为气机升降枢纽。若脾阳不足,健运失职,则湿滞而为痰为饮。而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停于胸胁,则见胸胁支满;阻滞中焦,清阳不升,则见头晕目眩;上凌心肺,则致心悸,短气而咳。
故其治法当温阳化饮,健脾和中。故方中以茯苓健脾利水,除已成之饮,体现了“短气有微饮者,当从小便去之”的治法,为方中君药。饮为阴邪,得寒则聚,得温则散,故用桂枝温阳化饮。苓、桂相伍,一利一温,通阳化饮,对水饮留滞而偏寒者,实有温化渗利之殊功。脾阳不足,则湿从中生,故又佐以白术,健脾燥湿,苓、术配伍,则健脾祛湿之功更佳,以绝生饮之源。佐以炙甘草益气和中,增强全方温阳健脾之力。方中四药合用,温阳健脾,祛湿化饮。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痰饮的代表方,以胸胁支满,目眩心悸,舌苔白滑,脉沉紧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常用于眩晕(耳源性眩晕、高血压性眩晕、脑震荡后遗症眩晕、链霉素中毒引起眩晕)、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包炎、心包积液、心脏神经官能症、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弛缓症、舞蹈病、习惯性痉挛、内分泌失调所致之干渴症(喜热饮)、慢性肾炎、乳腺小叶增生(乳癖)、慢性轴性视神经炎、夜盲症、视网膜炎、角膜炎、鼻旁窦炎、中耳炎、迷路神经疾病、颈椎病等引起的耳鸣、单纯性肥胖症等。以上诸病,辨证属脾阳虚,水饮内停所致者,均可用本方加减变化治疗。
【加减变化】 如眩晕甚者,加泽泻,利水渗湿以消饮邪;咳嗽呕吐稀涎者,加半夏、陈皮,以燥湿化痰;干呕,巅顶疼痛,肝胃阴寒水气上逆者,加吴茱萸,以温中暖肝,开郁止痛;身咽动而水气上泛,加附子,以温散水气;脾气虚弱者,加党参、黄芪以益气健脾。
【使用注意】 本方药性偏于辛温,若属阴虚火旺,湿热阻遏而生的痰饮者,不宜应用。
真 武 汤(《伤寒论》)
【组成用法】 茯苓9g,芍药9g,生姜9g,白术6g,炮附子9g。水煎服。
【功效主治】 温阳利水。①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证。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或肢体浮肿,苔白不渴,脉沉。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
【方析】 本方是治疗脾肾阳虚,水气内停的主要方剂。人体的水液代谢虽与多个脏腑的功能正常与否有关,但其中尤其与脾、肾的关系最为密切。水之所制在脾,所主在肾。肾阳是人身阳气之根,能温煦生化各脏腑组织器官。脾阳根于肾阳,现肾阳虚衰,则脾阳亦不足。脾主运化水湿,脾阳虚不能运化,则水液停聚而为诸患,水湿溢于肌肤,故见肢体浮肿而沉重;水湿流走肠间,湿盛则濡泄故见下利,便溏。清阳之气不升,浊阴不降,湿浊之邪困郁清空,故见头眩头重。寒湿凝结于里,水停气滞,故见腹痛。水气上凌于心,则见心悸。总之,上述诸症的出现,是由于肾阳虚而导致脾阳亦虚,水湿不运所致,脾肾阳虚是本,水气内停是标。
治宜温补肾阳与利水渗湿结合运用。方中用附子补益命门真火,温阳化气以行水,为方中君药。白术益气健脾燥湿。茯苓长于健脾利水渗湿,使水湿从小便而去。苓、术相伍,以健脾祛湿之力倍增,均为臣药。生姜既能助附子以化气,又可助苓、术以温中健脾,还可直接温散溢于肌表之水湿,故以之为佐。芍药用于本方一药而具三用:一利小便而行水气,故可助苓、术以祛除水湿;二者本品能益阴柔肝,缓急止痛,以治水饮下注肠间所致之腹痛;三者可敛阴舒筋以止筋惕肉,并可防附子燥热以伤阴。诸药配伍,温中有散,利中有化,脾肾双补,重在温肾。
【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脾肾阳虚、水气内停的有效方剂。临床以四肢沉重,小便不利,舌淡苔滑,脉沉弱为辨证要点。(www.daowen.com)
【现代应用】 现代常用本方治疗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胃下垂、腹泻、内耳眩晕症、高血压等属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者。
【加减变化】 本方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可增强其宣肺发表利水之功,用以治疗顽固性湿疹及皮肤溃烂、流水久不愈者,效佳。本方加桂枝、党参等温经健脾益气之品,可治风湿性关节炎及妇人寒湿带下等证。加党参、桑螵蛸、炙甘草等益气固涩之品,可治疗尿崩症。
【使用注意】 忌猪肉、桃、李、雀肉等。
实 脾 散(《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成用法】 厚朴、白术、木瓜、木香、草果仁、大腹子、附子、白茯苓、炮干姜各30g, 炙甘草15g。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主治】 温阳健脾,行气利水。阳虚水肿证。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厚腻,脉沉迟。
【方析】 本方证是由脾肾虚寒,阳不化水,水湿内停所致。脾阳虚衰,可致水邪妄行,泛滥于肌肤,故出现肢体浮肿;脾阳不振,运化无力,水阻气机,则胸腹胀满,纳减便溏;肾阳不足,则气不化水,水湿走注肠道而便溏;脾主四肢,阳气不能温养四肢,故手足不温。根据以上病机特点,方以干姜、附子为君。其中干姜温运脾阳,温化水湿。附子温肾助阳。二味同用,温暖脾肾,温运行水,为方中君药。臣以白术、茯苓健脾和中,渗湿利水。方中木瓜祛湿化浊;厚朴宽肠降逆;木香调理脾胃之滞气;大腹子行气之中兼能利水消肿;草果善治湿郁伏邪。五药同用,共奏醒脾化湿,行气导滞之效,是为佐药。使以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伍,祛湿利水与行气健脾同用,使气行湿化,脾旺湿绝,共奏温脾暖肾,行气利水之功。
【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阴水的常用方剂。临床上以身半以下肿甚,胸腹胀满,舌淡苔腻,脉沉迟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常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肝硬化腹水等属阴水者。
【加减变化】 若兼有气短乏力,怠惰,懒言者,加黄芪、党参等以补气;尿少肿盛者,加泽泻、猪苓以加强利小便之功;脘腹胀甚,加陈皮、砂仁。若小便中蛋白呈阳性,去甘草,加用鹿蹄草和芡实;心悸怔忡者,加重附子的用量,并加生龙骨、灵磁石;肝区胀痛,可加用青皮、三棱、莪术;大便溏泻者,应将大腹子改用大腹皮;大便秘结者,可加牵牛子以通利二便。
【使用注意】 本方温阳行气之力较强,若属阳水者则忌用。
萆分清饮(《杨氏家藏方》)
【组成用法】 益智仁、川萆薢、石菖蒲、乌药各9g。水煎服。
【功效主治】 温肾利湿,分清化浊。膏淋,白浊。小便频数,浑浊不清,白如米泔,稠如膏糊。
【方析】 本方所治膏淋、白浊,乃因下焦虚寒,湿浊不化所致。肾虚则封藏失职,膀胱失于约束,故见小便频数;肾虚不摄,脂液下流,则致小便浑浊不清,白如米泔,稠如膏糊。治疗以温肾利湿,分清化浊为法。方中川萆薢利湿祛浊,为君药。益智仁温暖脾肾,缩便止遗为臣。乌药温肾行气,石菖蒲能祛湿化浊,为佐药。本方能温肾暖脾,固便止遗,共奏温阳利湿,分清化浊之功。
【辨证要点】 治疗肾气虚弱,湿浊不化所致的膏淋、白浊。以小便频数、浑浊不清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现代常用其治疗前列腺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炎、慢性盆腔炎、滴虫性阴道炎等属于肾虚寒湿者。
【加减变化】 若兼虚寒腹痛者,可加肉桂、小茴香以温里祛寒;若久病气虚,中气不足,症见面白气短、舌质淡、脉虚等,可加人参、黄芪、白术等以益气健脾;若腰膝酸痛者,可加川续断、狗脊、鹿角胶等以益肾壮腰。
【使用注意】 属于膀胱湿热壅盛的白浊、膏淋不宜使用本方。
小 结
寒湿证是外受寒湿之邪,或内生湿邪从寒而化,出现小便不利、水肿、泄泻、肢体疼痛等病证。治宜温阳利水。适当配伍健温里、补肾、健脾、宣肺、行气等治法。
(续表)
【病案赏析】
例1 某女,32岁,医师,2000年9月11日初诊。眩晕,呕吐,耳鸣,如立车船,不能睁眼,不敢移动,自觉心下有气上冲于胸。患者近几年来,每年9~11月份发作1次,需经中西药治疗10余天才能好转,甚是痛苦。西医确诊为梅尼埃病,用安定片口服、静脉输注高渗糖、维生素C等治疗2天效不显,始到我处诊治。症见:头晕目眩,呕吐,耳鸣,出汗,纳差,行走不稳,面色黧黑,动则眩晕加重,闭目平卧则稍舒,偶感胸闷,短气。检查:两眼球有水平样震颤,听力正常。心率72 /min,血压105/ 70 mmHg,舌质淡、苔白滑,脉沉弦。辨证为阳虚水饮内阻。治宜温阳健脾,利水降冲。方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加味:茯苓30g,桂枝15g,白术15g,泽泻18g,制半夏12g,甘草6g,生姜6g。连服10余剂而愈,随访1年未复发。[刘福生.江西中医药,2007(12):52]
例2 甘某,男,68岁,于2002年5月27日入院。症见咳嗽,咳痰不爽,痰少味咸,呼吸困难,动则喘甚,不能平卧,四肢欠温,汗出湿冷,四肢沉重、疼痛,颜面晦暗,双下肢水肿,小便不利,舌暗,苔白,脉沉。查体:体温36.1℃,呼吸20/min,脉搏78/min, 血压120/70mmHg(1mmHg≈0.133kPa),面唇及肢端发绀,颈静脉怒张,肝颈征阳性,轻度三凹征,桶状胸,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偶见散在干啰音,心界缩小,心音遥远,P2>A2,双下肢Ⅱ度水肿。X线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双肺纤维化。血常规:白细胞5.6×109/L,中性粒细胞0.57,淋巴细胞0.32,嗜酸粒细胞0.01,肝、肾功能正常。脉证合参,证属阳虚水泛,在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前提下,辅以温阳化气利水。处方:附子(先煎)、茯苓、白术、生姜、白芍各20g,五味子、细辛各9g,麻黄绒12g。水煎分3次服。5剂后,水肿渐消,咳喘减轻,仍感四肢沉重、疼痛,上方加桂枝12g,葛根20g,服10余剂,诸症缓解。[潘敏娟.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6):49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