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气血虚证的补益剂-一个月学开中药方

气血虚证的补益剂-一个月学开中药方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气血不足,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失于濡养,功能活动减退。程某,女,36岁,2002年6月16日初诊。服20剂病愈,继服补中益气丸以巩固疗效。血虚与心肝两脏关系尤为密切。气虚证以肺脾气虚为多见。气虚日久,常致血液生成不足出现血虚,故须少配补血药如当归、白芍、熟地黄、枸杞子等。

气血虚证的补益剂-一个月学开中药方

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古人云:“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八难》)、“血气者,人之神也”(《素问·八正神明论》)。气血不足,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失于濡养,功能活动减退。临床表现出少气懒言、神倦乏力,劳累加重,或头晕心悸,颜面、唇舌、爪甲淡白,月经量少色淡,舌淡脉弱或脉细无力。

程某,女,36岁,2002年6月16日初诊。阴中有物脱出1年余。患者久居山中,多肩背劳作。1年前,孕3个月时小产,产后恶漏淋漓,持续月余,适农忙负重劳作后,自觉阴中有物脱出,劳则加剧,小腹下坠,带下淋漓不断,色淡质稀,苦痒作痛,行走不便。B超检查示子宫大小、形态正常。舌淡苔白,脉虚细无力。妇科诊断为子宫脱垂Ⅱ度。治当补气升提,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口服,配合蛇梅汤水煎熏洗。内服方:党参20g,生黄芪30g,白术15g,当归9g,升麻5g,柴胡5g,枳壳9g,猪苓12g,茯苓12g,金樱子12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外用方:蛇床子60g,乌梅60g,水煎熏洗,每日1~2次。嘱其安心静养,免劳倦思虑。服20剂病愈,继服补中益气丸以巩固疗效。

本例患者系因劳倦内伤,加之小产出血,损伤气血所致,正如古人所云:“劳则气耗”,“劳倦内伤则脾病”。脾胃气虚,升举无力,故见负重劳作之后出现子宫脱垂。按照“虚则补之”“陷者举之”的原则以益气升提为主而收效。由此可见“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一、概  述

(一)病因、病机及临床特征

血虚证是指气血不足或气血功能减退的一种病理状态。

1. 气虚证 气是人身中最具活力的精微物质,它对人体具有温煦、推动、防御、气化、固摄、营养等作用,因此,中医认为气是人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人身之气主要源于先天肾精、后天水谷之精及自然界之清气。若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于调养,会造成气的生成不足;或因劳倦内伤、大病久病等,导致气的消耗太过,亦可形成气虚。气虚证多以神疲乏力,肢体倦怠,面白无华,自汗短气、脉虚弱等为症候特点。不同脏腑气虚又表现出不同的症候特点。如肺气不足可见喘咳无力,少气懒言;脾胃气虚多见纳谷不香,不思饮食,腹胀便溏;心气虚多见心悸惊惕,脉弱;卫气不足症见恶风自汗,易感外邪等。

2. 血虚证 血是一种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物质,它不但能营养脏腑器官,濡润诸窍,而且是心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又能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并把组织器官产生的浊气送达肺脏,排出体外,维持机体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血由营气和津液构成,它的化生与脾关系最为密切,其次心、肺、肾、肝等对血液的生化都有影响。若因饮食劳倦、思虑太过、久患失血等原因,造成血液生成不足或耗伤太过,使血的营养、濡润等功能减退,临床就会表现出血虚的症候,如面色萎黄、头晕眼花、疲乏无力、唇舌爪甲无华,脉虚而细等特征。血虚与心肝两脏关系尤为密切。心血虚者,常见心悸、失眠、多梦、健忘;肝血虚者,多见头痛胁痛,筋惕肉,肢体麻木,眼目干涩,头晕目眩,妇女经少、经闭、痛经等。

由于气血之间存在相互资生,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所以在病理上常相互影响,其中任何一方的不足都可导致另一方的虚损,所以临床也常见头晕目眩、少气懒言、倦怠乏力、形体瘦弱、面色萎黄或淡白、心悸失眠、肌肤干燥、肢体麻木、舌淡白、脉细弱等气血两虚证。

(二) 常用治法

根据“虚则补之”(《素问·三部九候论》)的原则,治以补气、补血或气血双补之法。

1. 补气法 适用于气虚证。气虚证以肺脾气虚为多见。治疗以甘温益气药如人参、黄芪、黄精冬虫夏草、蛤蚧、白术、山药、扁豆、甘草、大枣等为主组成。常用的配伍:补气之品易于滞气,故常配行气药如陈皮、木香、砂仁等相伍,使补而不滞。气虚日久,常致血液生成不足出现血虚,故须少配补血药如当归、白芍熟地黄、枸杞子等。若肺虚喘咳,短气懒言,则酌配五味子、诃子、白果等,敛肺止咳平喘。若脾气虚弱,痰湿中阻者,酌配茯苓、薏苡仁等健脾除湿,或半夏、橘红等燥湿化痰。既可防痰湿困脾,又可防补虚留邪。心气虚者,症见善惊易恐者,宜配远志、茯神、石菖蒲、龙骨、牡蛎等以安神定志。元气虚弱者,配肉桂温肾助阳,生化元气。卫气虚弱,兼感外邪者,配防风、荆芥等疏风散邪,使补不留邪。若卫虚不固而汗多者,配龙骨、牡蛎、五味子、山茱萸等敛阴止汗。兼阴伤者,配麦冬、玉竹、沙参、五味子、乌梅等甘酸生津。气虚下陷者,配升麻、柴胡、葛根白芷等升举清阳。常用的方剂有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生脉散、人参蛤蚧散、玉屏风散、保元煎等。

2. 补血法 适用于血虚证,血虚以心肝血虚为多见。常用甘温滋腻药如熟地黄、当归、芍药阿胶、枸杞子、何首乌、桑椹、龙眼肉等为主组方。常见的配伍:配益气药如人参、黄芪、党参等,使气旺而血生。配活血药如川芎、丹参、牡丹皮、赤芍等,既可加强补血之力,又可使补血而不滞血。若血虚心神失养者,宜配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灵芝等以养心安神。若筋脉挛急或肢体麻木者,可加天麻、淮牛膝、木瓜、桑枝、豨莶草、三角胡麻等以通络舒筋。头痛眩晕者,加羚羊角、菊花、钩藤、石决明、白蒺藜、磁石、龙骨、牡蛎等以平肝息风。眼目干涩,视物昏花者,加青葙子、密蒙花、菊花、决明子等清肝明目。代表的方剂有四物汤、归脾汤、当归补血汤、炙甘草汤等。

3. 益气养血法 常用的补气药如人参、黄芪、党参、白术、甘草,与补血药如熟地黄、当归、芍药、阿胶等同共组方,其配伍方法与前两类方剂相似。代表方如八珍汤、泰山磐石散等。

(三)使用注意

本类方剂主要针对气血虚而设,若无虚证者慎用。补益剂多甘缓守中,易滞脾胃,故在应用时宜少佐理气醒脾和胃之品,使补不壅中,补而勿滞。若虚实夹杂者,宜配以祛邪之品,以防补益助邪。

二、常 用 方 剂

四 君 子 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用法】 人参、白术、茯苓各9g,炙甘草6g。水煎服。

【功效主治】 益气健脾。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语音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方析】 本方主治脾胃气虚。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不足,气不华色,故面色萎白;脾主四肢肌肉,脾失健运,水谷精气不能养四肢,故见神疲乏力,肢体倦怠;脾为肺之母,生养肺金,脾气一虚,则肺气先绝,故症见少气懒言,语音低微。脾失健运,胃纳不振,湿浊内生,故饮食减少,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脉虚弱皆为气虚不足之象。

脾胃气虚,运化无权之证,治宜补气健脾,以复其运化受纳之职。脾为太阴湿土之脏,喜甘恶苦,喜补恶攻,喜燥恶湿,喜运恶滞。方中味甘性温,大补五脏元气的人参为君,补脾之虚,健脾养胃。白术甘苦温燥,甘温补气,苦温燥湿,既补脾胃之虚,又化脾虚所生之湿,助脾运化,符合脾喜燥恶湿之性,有人称其为“脾脏补气之第一要药”(《本草求真》)。方中用之以健脾燥湿,为臣药。茯苓渗湿健脾,为佐药。参、术同用,益气健脾之力倍增;苓、术同用,一走一守,除湿化浊之功益彰;参、术以补虚为主,茯苓渗湿泻浊,三味同用,一补一燥一泻,补中寓泻,补中有行,补而不滞;补中有泻,补不助邪,泻不伤正。炙甘草甘温,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佐使药。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效。本方药虽四味,但补、燥、行并用,与脾喜甘、喜燥、喜运的特性相宜,能使脾胃之气旺,中焦之湿浊除,则运化复健。且药性平和,温而不燥,补而不滞,泻不伤正,犹如君子谦和温厚之德,故方名“四君”,被后尊为补气的基础方。

【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常用方,亦是补气的基本方,后世众多补脾益气的方剂均从此方衍化而来。临证以面色萎白,食少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证治要点。

【现代应用】 现代常用本方治疗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乙型肝炎、冠心病、慢性肾炎氮质血症、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子宫肌瘤、小儿低热、感染后脾虚综合征、乳糜尿等属脾气虚者。

【加减变化】 若消化不良,嗳腐吞酸者,加山楂麦芽、神曲等以消食导滞;若呕吐者,加半夏、陈皮以降逆上呕;胸膈痞满者,可加枳壳、陈皮以行气宽胸;心悸失眠者,加枣仁以宁心安神;兼肾阳虚者,加附子以温肾助阳。

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用法】 莲子肉9g,薏苡仁9g,缩砂仁6g,桔梗6g,扁豆12g,茯苓15g,党参12g,炙甘草6g,炒白术15g,山药15g。水煎服。

【功效主治】益气健脾,渗湿止泻。脾虚夹湿证。症见面色萎白,形体消瘦,语言低微,气短乏力,食欲不振,胸脘痞闷,恶心呕吐,肠鸣泄泻,咳嗽痰多色白,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方析】 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若脾气虚弱,运化失职,则气血生化不足,肢体失于濡养,故症见食欲不振、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肺金失养,则语言低微,少气懒言;脾虚不能运化水液,使湿浊内生,湿滞气阻,则胸脘痞满;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痰湿犯肺,则咳嗽痰多色白;湿浊下注,则症见肠鸣腹泻。舌淡苔白腻,脉虚缓为气虚湿盛之象。

本方主治为脾虚湿盛证,属虚中夹实。虚则宜补,实则宜泻,故治以健脾渗湿之法。方中人参大补元气,益气健脾,山药补脾止泻,白术健脾燥湿,三味同用,补脾虚,燥脾之湿,助脾运化,为君药。扁豆健脾化湿,茯苓渗湿健脾,与白术同用,健脾助运,除湿止泻之效益彰;莲子肉健脾止泻,合山药则健脾涩肠止泻作用更强;三味为伍,加强君药益气健脾,祛湿止泻之力,为臣药。薏苡仁利水渗湿,兼能健脾,助茯苓利水渗湿健脾之功;砂仁芳香化湿,理气和胃,既能助苓术薏苡仁除湿之力,又能畅达中焦气机助脾运化;桔梗开宣升提,宣肺利气,以通调水道,使气化湿化,同时又可载药上行,以益肺气。以上三味利水、行气、宣肺同用,重在化中焦之湿浊,使湿化气行,痞满胀闷、呕恶腹泻之症自除,且脾不为湿所困,则运化健旺,气血生化有源,五脏得以滋养。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本方配伍特点补中有泻,标本兼顾,降中有升,行中有止,补而不滞,泻不伤正。诸药合用,补脾胃之气,化中焦之湿,畅中州之气,以复脾胃纳化健运之职。

由于本方补脾益气,渗湿化浊,使脾胃气旺,生化有源,则肺金得养,且方中兼以桔梗载药上行入肺经,故亦可用于肺气虚弱、痰湿内阻之证,体现“培土生金”之法。

【辨证要点】 本方具有健脾渗湿止泻之功,临床运用以食少乏力、脘腹痞满、肠鸣泄泻、苔白腻、脉濡缓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现代常用于慢性胃肠炎、贫血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及妇女带下病等属脾虚夹湿者。

【加减变化】 若兼里寒而腹痛者,加干姜、肉桂以温中祛寒止痛;纳差食少者,加焦三仙以消食和胃;痰多者加半夏、橘红燥湿化痰;久泄不愈,气虚显著者,加黄芪、升麻、葛根升阳止泻;白带量多者,加白果、芡实等以收涩止带;慢性肾炎蛋白尿日久不消者,加玉米须、黄芪。

【使用注意】 若腹泻属热迫大肠、湿热下注、食积不化者,均不可用本方加减。

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组成用法】 黄芪18g,党参10g,当归6g,橘皮8g,升麻4g,柴胡4g,白术9g,炙甘草6g。水煎服。

【功效主治】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①脾胃气虚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白,大便稀溏,脉大而虚软。②气虚下陷证。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气短乏力,舌淡,脉虚者。③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方析】 本方治证系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以致脾胃气虚,清阳下陷。《脾胃论》说:“饮食不节则胃病”,“形体劳倦则脾病”。脾胃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受纳与运化不及,故饮食减少,少气懒言,大便稀薄;气虚下陷,清阳不升,故脱肛、子宫下垂等;脾胃居于中州,为升降之枢轴,脾胃虚弱,枢轴不运,加之清阳不升,变生湿浊,流注下焦,阻隔阴阳水火之升降,使阳气内郁而不得泄越,故身热自汗;但内伤发热,时发时止,手心热甚于手背,与外感发热、热甚不休,手背热甚于手心者不同。舌淡苔白,脉虚者皆为气虚之象。

上述诸证皆因脾胃气虚所致。脾为太阴湿土之脏,得阳始运,以升为健,且脾喜补恶攻,喜燥恶湿,喜甘恶苦,喜运恶滞。故治宜用甘温性燥之品,以补益脾胃之气,升举下陷之清阳,恢复脾胃运化之职。正如《脾胃论》中所云:“伤其外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内伤不足之病,苟误认作外感有余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方中重用黄芪,味甘微温,入脾肺经,补中益气,升举阳气,为君药。配伍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为臣,当归养血和营,与黄芪相伍以补气生血;陈皮理气和胃,醒脾助运,使诸药补而不滞,共为佐药。并以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协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为佐使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亦使药。方中诸药,补益、升提、燥湿、行气兼顾,使气虚得补,气陷得升,且能燥脾之湿,补不壅中,使脾气旺,清阳升,运化健,气血生,元气充,则诸证自愈。

【辨证要点】 本方为甘温除热的代表方,具有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的作用,临床运用以体倦乏力、少气懒言、面白无华、脉虚软无力为证治要点。

【现代应用】 本方在临床中应用甚广,如内脏下垂、久泻、久痢、脱肛、重症肌无力、乳糜尿、慢性肝炎等;妇科之子宫脱垂、妊娠及产后癃闭、胎动不安、月经过多;眼科之眼睑下垂、麻痹性斜视等,属脾胃气虚或中气下陷者,均可加减应用。

【加减变化】 若兼腹中痛者,加白芍以柔肝止痛;头痛者,加蔓荆子、川芎;头顶痛者,加藁本、细辛以疏风止痛;咳嗽者,加五味子、麦冬以敛肺止咳;兼气滞者,加木香、枳壳以理气解郁。本方亦可用于虚人感冒,加苏叶少许以增辛散之力。

【使用注意】 阴虚发热及内热炽盛者忌用。

生 脉 散(《医学启源》)

【组成用法】 人参9g,麦冬9g,五味子6g。水煎服。

【功效主治】 益气生津,敛阴止汗。①温病、暑热,耗气阴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②久咳肺虚,气阴两虚证。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细。

【方析】 本方治证为温热、暑热之邪,耗气伤阴,或久咳肺虚,气阴两伤而致。因暑为阳邪,热蒸汗多,最易耗气伤津,导致气阴两伤,故汗多、神疲、体倦、气短、咽干、脉虚。咳嗽日久伤肺,气阴不足者,亦可见上述征象,治宜益气养阴生津之法。方中人参甘温,益气生津以补肺,肺气旺则四脏之气皆旺,为君药。麦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为臣药。人参、麦冬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五味子酸温,敛肺止汗,生津止渴,为佐药。气复阴存,脉道得充,则脉象复生,故名“生脉”。《医方集解》说:“人有将死脉搏绝者,服此能复生之,其功甚大。”至于久咳肺虚,气阴两伤证,取其益气养阴,敛肺止咳,以求本图治,使气阴两复,肺润津生,诸症得除。(www.daowen.com)

【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气阴两虚证的常用剂。以体倦、气短、咽干、舌红、脉虚为证治要点。

【现代应用】 现代常用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以及心脏病心律不齐属气阴两虚者,均可加减应用。改为注射液后,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及冠心病、内分泌等疾病属气阴两虚者。

【加减变化】 方中人参性味甘温,若属气阴不足,阴虚有热者,可用西洋参代替;病情急重者,全方用量宜加重。

【使用注意】 若属外邪未解,或暑病热盛,气阴未伤者,均不宜用。久咳肺虚,亦应在阴伤气耗,纯虚无邪之时,方为适当。

四 物 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组成用法】 熟地黄12g,当归9g,白芍药9g,川芎6g。水煎服。

【功效主治】 补血和血。营血虚滞证。心悸失眠,头晕,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舌淡,脉细弦或细涩。

【方析】 本方所治之证为营血亏虚,血行不畅所致。肝为藏血之脏,主疏泄,其体合筋,开窍于目,血虚不足,肝木失荣,故头晕目眩,两目干涩,筋肉动,甚或麻木。心主血,藏神,血虚则无以养心,以致心神不宁,故心悸失眠。营血亏虚,则唇爪失于濡养,故苍白无华。妇人以血为用,营血亏虚,冲任失养,故月经失调,经少或经闭不行,经行腹痛。舌淡脉细涩,亦为血虚之象。

血虚不足,体失所养,治当养血和营。方中熟地黄味厚滋腻,可“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本草纲目》),滋阴补血,填精益髓;芍药养血柔肝,敛阴和营;二味为血中之血药,阴柔主静,以补有形之阴血为主。当归活血之中兼能养血润燥,又是妇科调经之要药,川芎辛香走窜,活血行气,开郁止痛。二味为血中之气药,辛温主动,温血之阳而能行血。补血有助于行血,祛瘀有助于生新,补中有行,散中有收,燥润相济,动静结合,阴阳兼备,补血而不滞血,活血而不伤血,两者相辅相成,共奏养血和血之功,使血虚能补,血燥能润,血滞能通,血溢能止,因而被后世看作是理血的基础方,又作为调经的要方。

【辨证要点】 本方能补血和营,是理血的基础方,也是调经的要方。临床以心悸头晕,面色无华,舌淡,脉细为证治要点。

【现代应用】 本方对妇女月经不调、胎产疾病、荨麻疹等慢性皮肤病、骨伤科疾病以及过敏性紫癜、神经性头痛等属营血虚滞者均可应用。

【加减变化】 四物汤的药物剂量,原书为各等分,《谦斋医学讲稿》认为:“一般用作养血的用量,熟地黄、当归较重,白芍次之,川芎又次之;在不用熟地黄时,白芍的用量又往往重于当归。这是用四物汤平补血虚的大法”。《蒲辅周医疗经验》中说:“此方为一切血病通用之方。凡血瘀者,俱改白芍为赤芍;血热者,改熟地黄为生地黄。川芎量宜小,大约为当归之半,地黄为当归的二倍。”这些对本方的运用具有指导意义。临证使用时可据证加减,若兼气虚者,加人参、黄芪以补气生血;以瘀血为主者,加桃仁、红花,白芍易赤芍,以加强活血祛瘀之力;血虚有寒者,加肉桂、炮姜、吴茱萸以温通血脉;血虚有热者,加黄芩、牡丹皮,熟地黄易生地黄,以清热凉血;妊娠胎漏者,加阿胶、艾叶,以止血安胎。

【使用注意】 对于阴虚发热以及血崩气脱之证,非其所宜。

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用法】 黄芪30g,当归6g。水煎服。

【功效主治】补气生血。血虚发热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亦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方析】 本方主治为劳倦内伤,营血虚弱所致。血为气之母,能载气以行周身。营血亏虚,血不载气,阴不维阳,故阳浮于外而为肌热面红;血虚不足,津液泌生无源,津失濡润,故烦渴引饮。此种烦渴,多时烦时止,渴喜热饮;面红目赤,亦是阳气上越的症象。阳气浮越,故脉见洪大,血虚不足,脉道不充则虚按之无力。

此类虚热证,非外感邪热所致,决不能误用表散清热之剂。按理当补养阴血,使血实而脉静身凉。但由于血虚阳浮,若单纯补血顾里,阳气有外越之虑,正所谓“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且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故方中重用黄芪益气固表,挽留飞越之阳气,同时补益脾肺之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促进营血的化生,为君药。配伍当归辛而温,养血和营,为臣药。如此则阳生阴长,气旺血生,诸证自除。

至于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取其益气养血而退热。疮疡溃后,久不愈合,用本方以补气养血,扶正托毒,有利于生肌收口。

【辨证要点】 本方为补气生血的代表方剂。主治血虚发热,临证运用时以肌热面赤、渴喜热饮、脉大而虚、重按无为证治要点。

【现代应用】 各种贫血、过敏性紫癜等属血虚气弱者,均可用之。

【加减变化】 妇人行经、产后感冒发热头痛者,加葱白豆豉生姜、大枣等;若疮疡久溃不愈,气血两虚而又余毒未尽者,可加金银花、甘草以解毒生肌;若血虚气弱之崩漏,可加桑叶、阿胶、三七;若用催乳,可加白芷、木通,并以猪蹄煮汤煎药。

【使用注意】 方中黄芪与当归用量比例以5∶1为宜。若发热属热邪壅盛、阴虚火旺者忌用。

归 脾 汤(《济生方》)

【组成用法】 白术9g,茯神9g,黄芪12g,龙眼肉12g,酸枣仁12g,人参6g,木香6g,炙甘草3g,当归9g,远志6g。姜枣为引,水煎服。

【功效主治】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①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②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先期,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者。

【方析】 本方所治因思虑太过,劳伤心脾,以致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统血,思虑劳倦过度,损伤心脾。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衰血少,心无所养,不能藏神,故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脾气虚弱,运化失健,则体倦食少;脾气虚则统摄无权,故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下血等。气血虚弱,则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本证以心脾气血两虚为其基本病机,治宜益气健脾,养血补心。方中黄芪甘微温补脾益气;龙眼肉甘温,既能补脾气,又能养心血,共为君药。人参、白术甘温补气,与黄芪相配,加强脾益气之功,当归辛甘微温,滋养营血,与龙眼肉相伍,增加补心养血之效,均为臣药。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与补气养血药配伍,使之补不碍胃,补而不滞,俱为佐药。炙甘草补气健脾,调和诸药,为使药。用法中加姜、枣调和脾胃,以资生化。诸药同用,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方名归脾,意即在此。气血并补,但重用补气,使气旺而血生。方中黄芪配当归,寓当归补血汤之意,使气旺则血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

【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心脾气血不足的常用方。以心悸失眠,体倦食少,便血及崩漏,舌淡,脉细弱为证治要点。

【现代应用】 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衰弱、心脏病等属心脾气血两虚及脾不统血者。

【加减变化】 用于崩漏下血偏寒者,可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若偏热者,加生地黄炭、阿胶珠、棕榈炭以清热止血。

【使用注意】 若痰多湿盛者慎用。

炙 甘 草 汤(《伤寒论》)

【组成用法】 炙甘草12g,生姜10g,桂枝12g,人参8g,生地黄30g,阿胶8g,麦冬10g,麻仁10g,大枣10枚。酒水各半煎服。

【功效主治】 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定悸。①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证。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②虚劳肺痿。咳嗽,涎唾多,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

【方析】 本方又名复脉汤,原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系由阴血不足,阳气虚弱所致。正常的脉搏要靠阴血以充脉道,阳气温煦推动,则脉律整齐,和缓有力。若阴血不足,血脉无以充盈;阳气虚弱,无力鼓动血行,则脉体不相接续,故见脉结代;阴血亏虚,阳气虚弱,心失温养,则心动悸。气血亏虚,脏腑失养,则形体羸瘦,咽干口燥,大便干结,舌干红少苔。若气阴亏虚,肺金失养,清肃之令不行,津液不得布散,则咳嗽短气,喜唾涎沫。阴血不足,虚热内扰,则虚烦不眠,盗汗。

针对脉结代,要复其脉,须得阴血满盈,阳气充盛,则脉象可复,脉体可续。故治宜滋心阳,养心血,益心气,温心阳,以复脉定悸。方中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为君,《名医别录》谓地黄“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配伍炙甘草、人参、大枣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阿胶、麦冬、麻仁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共为臣药。佐以桂枝、生姜辛温走散,振奋心阳,温通血脉,鼓舞血行。诸药合用,使阴血足而血脉充,阳气旺而心脉通,则脉体可复可续。如此阴阳气血并补。使气血充足,阴阳调和,悸定脉复,故本方又名“复脉汤”。用法中加酒煎服,以清酒辛热,可温通血脉。

【辨证要点】 本方为阴阳气血并补之剂。以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为证治要点。

【现代应用】 常用于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前收缩,有较好效果。对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而有心悸、气短、脉结代属阴血不足、心气虚弱者均加减应用,并可用于气阴两伤之虚劳干咳等。

【加减变化】 方中加酸枣仁、柏子仁以增强养心安神定悸之力,或加龙齿、磁石以资助重镇安神之功。

【使用注意】 本方药性偏于温燥,阴虚火旺者慎用。

小 结

气血虚证是气血不足,或功能减退的一种病理状态,可见于许多内伤杂病中。临床有气虚、血虚、气血两虚的区别,具体辨证治疗时还要结合脏腑,分清病位。治疗证见补法为主。临床有补气、补血之分。

【病案赏析】

例1 戴某,女,30岁,1978年9月20日初诊。患者发热伴牙周炎,经肌注庆大霉素后热退。1周后出现心前区阵发性憋闷不适,乏力。即行心电图检查示:Ⅱ、Ⅲ、aVF、V5、ST段压低,频发室性早搏。经门诊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及维生素B、苯妥英钠治疗1个月余未效,收入院治疗。复查心电图、心向量图报告为心肌损害,频发室性早搏。X线胸片示:心尖向下延长。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先后应用苯妥英钠、氯化钾、维生素C、ATP、辅酶A、细胞色素丙等治疗1个月,早搏仍频发,8~10/min,常多发于餐后,且咽喉感染反复发作,自行出院转中医治疗。诊见:心悸,胸闷,气短,口干,咽痛,纳食可,大便干,舌暗红、苔薄,脉细稍数而结代。中医诊为心悸,证属阴虚火旺,心失所养。治以养心宁神,滋阴降火。方用炙甘草汤加减。处方:桔梗6g,桂枝5g,太子参、炙甘草各15g,生地黄30g,当归、阿胶(烊)、玄参、赤芍、红花、郁金、瓜蒌、火麻仁各l0g。每天1剂,水煎服。服1周后,咽痛消失,大便通畅,室性早搏基本消失,仅在活动、劳累时出现,因工作忙,患者守方续服1个月余复诊:早搏消失,咽喉无疼痛,唯身困、胸闷、乏力,苔转薄白,脉平和无结代。守方稍作调整继续治疗,处方:生地黄20g,瓜蒌、炙甘草、茯苓、牡蛎各15g,薤白、法半夏、当归、赤芍、佛手各l0g,桂枝5g。续服1个月而愈。随访早搏消失未复发,并上班工作。[刘改玲等.新中医,2008(7):90]

例2 罗某,女,46岁,干部,1993年l月29日初诊。近5年来常出现胸闷、心悸,曾在某医院诊断为阵发性心动过速,服中西药治疗,时轻时重。近1个月来症状加重,心慌,心悸,胸闷,气短,善太息,失眠。1周前在某医院住院,经中西药治疗上症不减,出院后转门诊治疗。诊见:除上症外,面色白,脉虚大无力而数,心率126/min,未闻杂音,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动过速。西医诊断:窦性心动过速。中医诊断:心悸。证属心脾两虚。治以补益心脾,安神定悸,归脾汤加减。处方:党参、白术、当归、茯苓、木香(后下)各10g,炒酸枣仁25g,黄芪、炙甘草各15g,大枣6g,远志、砂仁、瓜蒌皮、瓜蒌子各12g。3剂,每天1剂,水煎服。二诊:心悸等症稍好转,守方续服3剂,心悸明显减轻,心率96/min,唯睡眠欠佳,咽不适,舌苔薄白,脉左细弱,右沉细而滑。证属痰湿上犯心阳,守方加法半夏、紫苏梗各l0g以豁痰开胸散结,连服10剂。2月15日三诊:诸症已除,心率:72/min。守方去瓜蒌皮、瓜蒌子,服10剂善后。于4月、6月感冒来诊时诉心悸无复发。嘱其常服归脾丸巩固。[刘灿荣.新中医,2001(5):6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