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寒证主要因为气候寒冷、居住环境阴冷、过食生冷、年老体衰、因治疗过用寒凉药等,使机体出现阴盛阳虚的病理改变,临床症见腹痛、吐泻、肢体疼痛,严重的甚至出现神志不清、肢体厥逆等病证,中医将此归属于寒证的范畴,正所谓“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素问·至真要大论》)、“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出”(《素问·痹论》)。
何某,男,40岁,2000年11月20日初诊。患者主诉泄泻反复发作已半年,加重6天。半年以来每因饮食生冷诱发泄泻,经服某西药可暂时缓解,但泄泻始终未能治愈。经纤维结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大便细菌培养2次均阴性,确诊为“慢性泄泻”。6天前因饮食生冷致病情加重,经医治后未能缓解,前来治疗。刻诊:大便稀溏成堆,色浅,发泡多,夹有不消化食物,日3~4次,脘腹胀闷不舒,肠鸣辘辘,食欲不振,形寒肢冷,疲倦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证属:脾肾阳虚,运化失常所致。治宜温肾健脾,固肠止泻。用理中汤合四神丸化裁:党参15g,白术12g,干姜9g,炙甘草5g,补骨脂12g,吴茱萸9g,肉豆蔻9g,五味子9g,巴戟天15g,菟丝子30g,扁豆30g,陈皮9g,厚朴9g。以上方药加减出入6剂,大便成形,纳增。仍用上方加减续进6剂,诸症消失而愈。
本例患者系因过食生冷而生泄泻,且症见形寒肢冷、脉沉细等虚寒之象,故辨证为脾肾阳虚之里寒证,治以温肾暖脾,涩肠止泻。方中温散与补益同用,温补之中兼以涩止,标本同治,收效甚捷。
一、概 述
(一)病机、证型及临床特征
里寒证是指阴寒偏盛,阳气受损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经脉痹阻不通,临床表现出手足厥冷、寒栗、冷痛、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脉沉迟等特征的一系列病证的统称。其成因不外寒邪直中和寒从中生两个方面。寒主凝滞、收引,易伤阳气,因此无论外入之寒,或是内生之寒,都会导致经脉收引,气血津液凝涩,呈现出阳失温煦、气血运行不畅、津液输布失调等多种病理变化,故里寒证常表现出但寒不热、畏寒蜷卧、口淡不渴、小便清冷、苔白脉沉的临床特征。由于寒邪所伤脏腑经络不同,故里寒证主要分为中焦虚寒、阴盛阳衰、寒凝经脉三类。
1. 中焦虚寒 多因寒邪直犯中焦,或脾阳不足,虚寒中生,出现运化无权,升降失常,临床常见脘腹冷痛、四肢不温、呕吐泄泻、不思饮食、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等症候。
2. 阴盛阳衰 多因寒邪直中少阴,或误用汗、吐、下法,或因大病久病,伤及命门真火,导致阴寒内盛,阳气虚衰,临床表现出四肢厥逆、精神萎靡、恶寒蜷卧、呕吐腹痛、下利清谷、脉微细等特征,此时病情重,病势急,稍有不慎,即致阴阳离绝。
3. 寒凝经脉 素体阳虚血弱之人,因起居不慎、久居寒湿之地或冒雨涉水等,使寒邪乘虚入中经脉,气血瘀滞,脉络不通,临床症见手足厥逆、肢体冷痛、麻木、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冻疮、脱疽、阴疽等病证。
除此,临床还可见寒邪犯肺、寒凝肝经、寒凝血瘀、水湿寒饮等,或数证兼夹。
(二)常用治法
对于里寒证的治疗,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明确提出了寒证的治疗原则及配伍用药的法度,如“寒者热之”“治寒以热”“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寒淫所胜,治以辛热”(《素问·至真大论》),这些论述成为后世温里剂的立法依据。张仲景继承前人经验,以脏腑、经络理论指导,总结了里寒证的诊断治疗规律,提出里寒的常见证型及治法,创制了相当数量的温里方剂,形成了系统的温法理论,后世温里剂即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所谓温里剂,即以温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温养阳气、祛散阴寒的作用,用以治疗里寒证的方剂,统称温里剂。属“八法”中“温法”的范畴。
里寒证的治疗总以温法为主。但根椐寒邪所在脏腑经络的不同,病情轻重缓急的差别,具体治法各不相同。
1. 温中祛寒法 主要适用于中焦虚寒证。治宜温中祛寒,常用温中散寒药如干姜、吴茱萸、桂枝、高良姜、蜀椒、饴糖等为主组成。常见配伍:阳虚者气必虚,温阳必先益气,所以温里剂常须配伍甘温益气药,如人参、白术、黄芪、党参、炙甘草等组成,使气旺而阳生。若兼肾阳不足,畏寒怕冷,加附子、肉桂等温助肾阳,补火暖土。若脾虚肝旺,腹中挛急疼痛,喜得温按,加芍药、当归等柔肝缓急止痛。若寒湿中阻,气滞腹胀者,加厚朴、木香、草豆蔻、苍术等温中行气,化湿消胀。若呕吐为主者,配丁香、半夏、砂仁等温中降逆止呕。若中寒下利骤起者,配茯苓、车前、泽泻等温中分利。若证属泻痢日久不愈者,配黄芪、升麻等升举清阳,或肉豆蔻、赤石脂、诃子等温中涩肠止利。代表方如理中丸、小建中汤、吴茱萸汤等。
2. 回阳救逆法 主要适用于阴盛阳衰、阴盛格阳、戴阳证或亡阳欲脱等病证,治宜破阴逐寒,回阳救逆。常用大剂辛热助阳的药物如附子、干姜、肉桂等为主组方。常用的配伍:与甘温益气健脾的药物如白术、炙甘草等为伍,顾护后天之本,资助化源,以养先天。若属气虚欲脱者,加人参、红参、西洋参等益气救脱。若汗出如油,脱在眉捷,亦可配伍收敛止汗的药物如山茱萸、五味子、龙骨、牡蛎等敛汗固脱。若阴寒极盛,拒药不纳时,配伍苦寒咸润的药物如童便、猪胆汁等防格拒不纳,以为反佐。若伴有痰饮者,加半夏、茯苓、陈皮温化痰饮。如兼瘀血者,加红花、川芎活血化瘀。若兼肾不纳气,气浮欲脱者,加沉香、五味子等摄纳浮阳。代表方如四逆汤、回阳救急汤等。
3. 温经散寒法 主要适用于寒凝经脉。治疗宜温经散寒,通利血脉,常以温经散寒药如桂枝、附子、细辛、川乌、草乌、麻黄等为主组成。常用的配伍:与养血活血药如当归、白芍、熟地黄等配伍而成。若兼阳气不足者,加人参、黄芪、肉桂等益气温阳。经脉不通者,加通草、地龙、全蝎等通经活络。若兼痰湿内阻者,加白芥子、天南星、僵蚕等祛痰通络。兼瘀血者,加桃仁、红花、赤芍、乳香、没药等活血祛瘀。代表的方剂如当归四逆汤、阳和汤。
除此而外,还有温肺散寒、暖肝散寒、温下、温经活血、温阳利水、温化痰饮、温通气机等治法,这些属温法与其他治法的配合应用,在相应的讲中有所论述。只有把这些都结合起来学习,才能对温法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三)使用注意
使用温里剂时应辨清病证,分清真假。对于真热假寒证不可误投温里剂,以免火上添油。素体阴虚者或宿患失血的病人,不可过剂,以防劫阴动血或寒去热生。若素体阳虚者,虽经温里治疗,里寒不除,宜配温补阳气的药物,使阳复寒散。阴寒太盛,服热药入口即吐者,可热药凉服,或少佐寒凉之品,以为反佐,防格拒不纳。
二、常 用 方 剂
理 中 丸(《伤寒论》)
【组成用法】 干姜9g,人参9g,白术9g,炙甘草9g。水煎服。
【功效主治】 温中祛寒,益气健脾。①中焦虚寒:症见腹痛呕吐、自利不渴、不欲饮食以及霍乱吐利等。②阳虚失血,小儿慢惊,病后喜唾涎沫,以及胸痹等因中焦虚寒引起者。
【方析】 本方主治系因脾阳素虚,或突受外寒,过食生冷,损伤脾胃。脾胃既虚且寒,以致纳运无权,升降失常,则呕吐下利,不思饮食;寒邪凝聚,气行不畅,则脘腹冷痛;舌淡苔白,脉沉细等皆为虚寒之象。至于阳虚失血、慢惊、喜唾涎沫、胸痹等均为中焦虚寒,使脾之统血、摄涎、荣木等的功能失常所致。
本方所治虽杂,但总以脾胃虚寒为主要病机。故治宜温中祛寒,益气健脾。方中干姜辛热,温中祛寒,助中焦之阳,散脾胃阴寒,为君药。阳虚者气必虚,温阳必先益气,配人参甘温补中益气,振奋脾胃运化,且助干姜温阳之力,使气旺而阳亦复,为方中之臣。君臣相配,甘温益气,辛热助阳,温而兼补,温阳健脾之力倍增。脾喜燥恶湿,白术甘苦而温,健脾燥湿,使脾不为湿邪所困,运化有权,为方中之佐药。白术合干姜散脾胃寒湿之力更强,合人参益气健脾补虚之功更胜。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药性,为使药之用。炼蜜为丸,取其甘缓恋中。诸药合用,共奏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之功。使脾胃阳气振奋,运化升降得以调理,统摄有权,则吐利腹痛、阳虚失血、慢惊胸痹等证自愈。此亦“异病同治”,“治病求本”之法。全方温、补、燥同用,使脾阳得运,寒湿得除,升降复常。
【辨证要点】 本方为温补脾胃,治疗中焦虚寒的要方。用时以吐利腹痛,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为证治要点。
【现代应用】 现代临床常用以治疗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扩张,胃下垂,慢性结肠炎,慢性肠炎,肾下垂,慢性肾炎,过敏性紫癜,小儿肠痉挛,慢性口腔溃疡,慢性支气管炎,胆道蛔虫,霍乱,妇女子宫出血等属中焦虚寒者。
【加减变化】 寒甚者,重用干姜或加附子;虚寒并重者,人参、干姜均重用;呕吐者,加砂仁、半夏、生姜、白豆蔻和胃止呕;有失血现象者,干姜改为炮姜,再加艾叶、阿胶、三七以止血;若兼气滞腹胀者,加厚朴、枳壳、草果行气消胀;兼痰饮者,加半夏、陈皮、茯苓以燥湿化痰;慢惊加全虫、蜈蚣以止痉;喜唾涎沫者,加益智仁、丁香温脾摄涎。
【使用注意】 ①对实热及阴虚内热证,忌用。②本方有汤丸区别,一方两法,缓急不同。临床根据病情轻重缓急不同,确定其剂型。
小 建 中 汤(《伤寒论》)
【组成用法】 桂枝9g,白芍18g,生姜10g,大枣4枚,甘草6g,饴糖30g。水煎服。
【功效主治】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虚劳里急,腹中时痛,喜得温按,按之痛减,舌淡苔白,脉细弦或缓或心中动悸,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方析】 本方主治虚劳是以中焦虚寒,肝木乘脾为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寒,运化无力,致生化不足,气血阴阳俱虚。中气虚寒,脾失温煦,肝木乘脾,故腹中挛急疼痛,痛时喜得温按。脾胃虚寒,气血生化无源,使心神失养,出现心中动悸,虚烦不宁,面色无华。生化不足,气血不和,阴阳失调,又可见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四肢酸楚。
本证气血阴阳俱虚,五脏俱损,此时单补阴则碍阳,纯助阳则损阴。治宜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方中重用饴糖,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为方中君药。桂枝辛甘而温,温助中阳,合饴糖辛甘化阳,温中补虚,建立中州之气。芍药酸寒,益阴和营,柔肝缓急,合饴糖则酸甘化阴,滋补阴血,济阴和阳,缓急止痛。桂枝与芍药同用,又可调阴阳,和营卫;且芍药倍用,其酸收之力可使桂枝专施走里,温助中阳。二药为方中臣药。生姜、大枣温胃健脾,调和营卫,既能资助脾胃生化之源,又助桂、芍调和营卫阴阳,为佐药。炙甘草补气和中,合饴糖、桂枝辛甘化阳,益气温中;协同芍药酸甘化阴,缓急止痛,为佐使之用。诸药同用,补虚缓急,肝脾并治;辛甘化阳与酸甘化阴同用,阴阳并调,共奏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之功,使中阳复,运化健,气血充,阴阳和,营卫调,则诸证自愈。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虚劳的常用方剂,以腹中挛痛、喜得温按、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弦细为证治要点。(www.daowen.com)
【现代应用】 现代临床常用本方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功能性发热等属中焦虚寒,气血不足,阴阳不和者。
【加减变化】 在运用本方时,若气虚较甚,或气虚自汗,时时发热者,加黄芪、党参增强补气之力;如营血虚甚,或兼有出血现象者,加当归或熟地黄、阿胶补血和血;如腹痛较甚,加五灵脂、元胡止痛;如无饴糖,可用高粮饴或红糖代替。
【使用注意】 ①本方药性甘温,呕家、吐蛔及中满者,不宜使用。②阴虚火旺者不宜使用。
吴 茱 萸 汤(《伤寒论》)
【组成用法】 吴茱萸9g,生姜18g,人参9g,大枣4枚。水煎服。
【功效主治】 温中补虚,降逆止呕。胃中虚寒,食谷欲呕,胸膈满闷,或胃脘痛,吞酸嘈杂。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少阴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
【方析】 本方主治虽有胃中虚寒、厥阴肝寒、少阴吐利不同,但均见呕吐一证。呕吐是胃气上逆,浊阴不降的表现。胃为阳明燥土,以阳为用,主纳化水谷,以降为顺。若胃虚有寒,纳化无权,浊阴上逆,则食谷欲呕,胸膈满闷,或胃脘作痛,吞酸嘈杂。厥阴肝经夹胃属肝络胆,上行连目系入巅顶。寒入厥阴,随经上冲,则巅顶头痛;肝寒犯胃,浊气上逆,则干呕吐涎沫;少阴寒水侮土,又可见脘腹冷痛,呕吐下利;阳气虚弱,不达四肢,则见手足厥冷,烦躁欲死。
本方主治病证虽然各异,但病性皆属虚寒,均与胃中虚寒,浊阴上泛有关。故治宜温中补虚,降逆止呕。方中吴茱萸暖肝温肾,温中祛寒,三脏皆宜,且长于降逆止呕,行气止痛,为方中君药,以达温中祛寒,降逆止呕之功。重用生姜温中降逆,和胃止呕,加强吴茱萸散寒降逆止呕之力;虚寒之证,又当温补,故用人参补气健脾,以复中虚,且人参能生津安神,兼顾过吐伤津,烦躁不安,为佐药。大枣益气和中,既助人参以补虚,又可制吴茱萸、生姜温燥之性,配生姜兼和脾胃,为佐使之用。四药配伍,共奏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功。全方温中降逆与补养脾胃同用,温补并施,以温中降逆为主。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肝胃虚寒呕吐的要方,以呕吐涎沫、舌质不红、苔白滑、脉迟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现代临床常用本方加减治疗急、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头痛,梅尼埃病,神经性呕吐,消化性溃疡,高血压等属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者。
【加减变化】 呕吐为主,加陈皮、半夏、砂仁以降逆止呕;头痛甚者,加川芎、蔓荆子、细辛以止痛;寒甚者加附子、干姜以温中散寒;吞酸嘈杂,加乌贼骨、煅瓦楞以制酸。
【使用注意】 ①若属郁热胃痛,吐酸苦水,或肝阳犯胃之头痛呕吐者,忌用本方。②使用本方时,应将吴茱萸用热水烫洗,去掉涎液,或热药冷服,可减轻对胃的刺激,避免出现格拒呕吐现象。
四 逆 汤(《伤寒论》)
【组成用法】 附子5~10g(开水先煎),干姜6~9g,炙甘草6g。水煎服。
【功效主治】 回阳救逆。少阴病。症见四肢厥逆,恶寒蜷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淡苔白滑,脉沉微;或太阳病误汗亡阳。
【方析】 本证系因寒邪入中少阴,或误用汗吐下法,损伤少阴阳气,导致阳衰阴盛所致。阳气虚衰,机体失于温煦,以致畏寒蜷卧,四肢厥逆。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脾肾阳虚,不能腐熟水谷,则下利清谷。寒凝中焦,故见腹痛呕吐。阳气虚弱,不能温养心神,则精神萎靡,神衰欲寐。阳虚鼓动无力,则见脉沉微欲绝,舌淡苔白为阳衰阴盛之象。
此时阴寒极盛,阳气衰微,非纯阳之品,不足以破阴逐寒,回阳救逆。附子为补益先天命门真火之第一要剂,走而不守,生用尤能迅达内外,通行十二经脉,方中用此为君药,温肾壮阳,散寒救逆。干姜守而不走,功专温脾阳而散里寒,助附子破阴回阳。附子与干姜同用,先后天并治,使脾肾阳旺,则一身得以温养,自然阳回厥复,二者相须为用,相得益彰,使温阳之力更强。阴阳互根,阳衰者阴亦不足,且证见吐利,阴液必伤,方中又用二味辛热温燥药物,有竭阴耗阳之虑。故佐以炙甘草益气安中,调和诸药。既解附子之毒,又缓姜、附燥烈峻猛之性,顾护阴液,使阳回寒散而无虚阳暴脱重劫阴液之虞;甘草与干姜同用,还可增强温阳健脾的作用,使脾阳得健,化源不竭,生机不灭。如此脾肾阳旺,先后天资生,则回阳救逆之功更著。全方辛热助阳与甘温益气同用,温阳之中寓有护阴之旨,脾肾兼顾,温补并施,共成回阳救逆之剂。
【辨证要点】 本方为回阳救逆的代表方,临床以四肢厥逆、神衰欲寐、舌淡苔白润、脉沉微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现代临床常用本方治疗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休克、水肿、胃下垂、毒血症、麻疹逆证、白细胞减少症、急性胃肠炎吐泻过多或某些汗出过多导致虚脱等,属阳虚阴盛之证。
【加减变化】 本方运用时,若属阳气外脱,可加人参益气固脱,回阳救逆;若汗出如油,阴脱于外者,加五味子、山茱萸、龙骨、牡蛎敛阴止汗以固脱;若阳虚湿盛,见水肿、带下者,加白术、人参、茯苓等温补脾肾,祛寒除湿;寒湿侵着于筋骨肌肉,见关节冷痛,加桂枝、白术、防己祛寒除湿止痹痛;如寒湿外泛,症见阴黄者,加茵陈、白术等温阳祛寒,除湿退黄。
【使用注意】 若属热厥者,禁用本方。如阴寒极盛,服热药入口即吐者,可采用热药凉服的方法以防格拒。
当归四逆汤(《伤寒论》)
【组成用法】 当归10g,桂枝10g,白芍10g,细辛4g,通草6g,炙甘草4g,大枣8枚。水煎服。
【功效主治】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血虚寒凝厥证。症见手足厥冷,或肢体痹痛,舌淡苔白,脉沉细欲绝。
【方析】 本方为寒滞经脉而设。经脉为气血运行之所。所有经脉都有寒则收引,热则松弛的特性。经脉内的气血又有寒则凝滞,温则流通的特点。若人体阳气不足,营血亏虚时,寒邪乘机入中经脉,必然导致经脉收引,气血运行不利。营血不能充养肢体,阳气不得温煦四末,出现手足逆冷,或肢体痹痛之症,舌淡苔白,脉沉微欲绝也是阳虚血弱、寒滞经脉的兼症。
本证虽有厥逆冷痛脉微,但无其他阳衰阴盛之候,可知是寒在经脉,而不在脏腑,故治疗宜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方中以当归养血活血,既补且行,又能止痛,为方中之君药。桂枝温阳散寒,通利血脉,与当归同用,温通经脉,为方中臣药。芍药养血和营,缓急止痛,与当归配伍,养血通脉之力更著;桂、芍同用,又能调和营卫。细辛温通表里,散寒止痛,使散寒通脉之力倍增。通草通血脉利关节,又能防桂枝、细辛温热燥烈耗伤阴血。以上三药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健脾,大枣健脾养血,二药合用,补脾胃,滋化源,益气生血,加强温阳养血之力,共为佐使药之用。全方配伍共成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作用。本方补养与温通并用,养血与活血兼顾,温而不燥,补而不滞,使阴寒散,阳气充,阴血复,经脉舒,气血畅,则厥逆冷痛之证得除。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血虚寒厥之常用方,以手足厥冷、舌淡苔白、脉沉细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雷诺病、冻疮、妇女痛经、产后身痛、小儿下肢麻痹等。
【加减变化】 运用时,如内有寒饮,头痛吐涎沫者,加吴茱萸、生姜以散寒降逆,和胃化饮;寒盛者,加附子加强散寒之力;若属血虚寒凝之痛经,或男子寒疝,宜加乌药、茴香等散寒止痛;血虚寒凝,脉络不通者,可加牛膝、鸡血藤、木瓜等活血通络。
【使用注意】 若属其他厥证明显者忌用本方。
小 结
里寒证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根据其病位不同,分为中焦虚寒、阴盛阳衰、寒凝经脉等证型。治疗证见温法为主,针对具体病证,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等治法。
【病案赏析】
例1 肖某,男,22岁。因胃脘痛1天前来就诊。自诉1天前过食冷饮,夜宿后,胃脘冷痛难忍,痛处拒按,呻吟不止,不思饮食、面青、舌苔薄白,脉紧。此乃饮食不节、寒邪客胃、气机阻滞所致,治宜温胃散寒、行气止痛,拟以理中汤加味:党参12g,炒白术12g,干姜12g,桂技9g,丁香3g,白芍15g,炙甘草l0g,每日l剂,水煎服。进药1剂,胃脘疼痛大减,原症明显减轻,再进2剂而痊愈。[赵和静.华夏医学,1996(81):84]
例2 患者,女性,23岁,农民。1989年8月初诊,主因两下肢膝关节以上出现青紫色细筋,双下肢冰冷1年,月经来前4 ~5天加重,青紫色细筋融合成一片,呈暗红色,双股部肿胀不适。月经18(6~7/40~45)。量少呈暗红色,月经期间少腹、腰臀部怕冷,似有冷风吹袭。屡经活血化瘀等中草药及西医给予青霉素、低分子右旋糖酐、维脑路通、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无效而来诊。检查双膝以上均可见密密分布的发丝样扩张小静脉,充血,以股内侧为著,重者融合成片,血管形状难以辨清,似皮下出血。稍有肿胀,无明显压痛。局部有凉湿感。脉细弱,舌质暗红,苔薄白。证为寒客经脉,气滞血瘀。治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15g,桂枝20g,赤芍15g,细辛5g,甘草l0g,通草l0g,大枣15g,地龙15g,丹参30g,生姜20g,水蛭6g(为末,黄酒冲服),每日1剂,水煎服。月经期间停服,月经净后继续服用。局部热敷,将上药渣加花椒树枝250g(粉为粗末),胡椒50g(捣碎),加白酒适量拌匀炒热,用纱布包,均匀地摊在患处热敷。每天3次,每次热敷1小时以上。经上方治疗2个月痊愈,追访至今未复发。[孙文荣等.中医正骨,1999(12):5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