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暑病祛暑剂:一个月学开中药方

暑病祛暑剂:一个月学开中药方

更新时间:2025-0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10讲暑病—祛暑剂暑病是指夏季感受暑热病邪而发生的急性热病。证属暑热内扰,复为寒闭所致,治以祛暑解表,清热化湿。中医根据暑病的临床特点不同,有阴暑、阳暑、伤暑、中暑、暑温等。综上所言,祛暑剂以清热祛暑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祛暑作用,用于治疗暑热病证的方剂,均称祛暑剂。按暑病的不同证型,临床有清热祛暑、祛暑利湿、祛暑解表、祛暑益气等治法。暑邪易伤津液,因而清热祛暑时,宜慎用苦寒之品,以防化燥化津。

第10讲 暑病—祛暑剂

暑病是指夏季感受暑热病邪而发生的急性热病。临床以壮热、面赤烦躁、汗出口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洪大等为特征。

魏某,女,34岁,农民。1998年7月4日就诊。自诉:两天前外出受暑,当晚纳凉感寒,昨日高热畏冷,头痛、胸闷、烦躁不安、口渴欲饮、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查体温39.8℃,X线胸透(—)。血检:白细胞5.2×109/L,中性粒细胞0. 54,淋巴细胞0. 46。证属暑热内扰,复为寒闭所致,治以祛暑解表,清热化湿。用新加香薷饮加味。处方:香薷10g,厚朴6g,鲜扁豆花30g,金银花、连翘各15g,加石膏40g(先煎),服药2剂,身出微汗,体温降至37.9℃,原方又服2剂,热退身凉,诸症悉除。

本例属内有暑热,外有风寒,中医称之为阴暑。治当清暑与解表兼顾。方用新加香薷饮,方证相合而获捷效。

中医根据暑病的临床特点不同,有阴暑、阳暑、伤暑、中暑、暑温等。暑温主要包括流行性乙型脑炎霍乱弧菌引起的真霍乱,属急性传染病,不属于本节讨论范畴

一、概  述

(一)病机、证型及临床特征

暑为六淫之一,为火热之气所化,其性属阳,有类似热邪致病的特点,如易致体内阳气偏盛、耗气伤津、扰及心神等特点,临床多见面赤心烦、身热口渴、神倦乏力、小便短赤等症候。除此之外,暑邪还有自身的一些致病特点。暑性开泄,暑邪伤人,初起即有汗出,所以前贤云:夏暑发自阳明,指出暑虽属外界六淫之邪,但暑证初起即为气分热盛之证,而无表证阶段;暑为长夏主气,长夏季节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热蒸湿动,湿热氤氲弥漫,加之夏季人多贪凉饮冷,易伤脾胃,使湿从中生,内外合邪,除见暑热内扰之外,又有湿滞中焦、胸脘痞闷、呕吐腹泻之象,因而说暑易夹湿为患;夏季人多贪凉露宿,又因腠理开泄,故夏暑易兼感风寒之邪,临床常见身热口渴,又有恶寒无头痛。所以,中暑有暑热内扰、暑热夹湿、暑兼外感、暑伤气阴等证的区别。

(二)治法

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了不少治暑的经验,如《黄帝内经》“因于暑,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了用辛寒清气的白虎汤治疗“中暍(暑)”。明·张风逵在《伤暑全书》中较为详细地说明了暑病的治法用药,“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终用甘酸敛津,不必用下”。明·王纶在《明医杂著》中又提出了“治暑以清心利小便最好”。清·王孟英在《温热经纬》中又补充了“清暑热而益元气,无不应手而效”。这些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治暑的方法。

综上所言,祛暑剂以清热祛暑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祛暑作用,用于治疗暑热病证的方剂,均称祛暑剂。

按暑病的不同证型,临床有清热祛暑、祛暑利湿、祛暑解表、祛暑益气等治法。

1. 清热祛暑法 主要用于暑热内扰证,症见身热汗出、面赤心烦、口渴欲饮、肢体倦怠、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本类病证以暑热偏盛为主,治以辛凉或辛寒之品如西瓜翠衣、荷叶、荷梗、金银花、连翘、青蒿等,清解暑热,常配伍益气生津之品如人参、麦冬、太子参、玉竹等,补益耗伤之气津;配清热利尿药之品如白茅根、灯心草、竹叶等,清心热而除烦;暑伤肺络者,加杏仁、桔梗、沙参等以润肺止咳;暑热偏盛者,加石膏、寒水石、知母等以清热泻火。

2. 祛暑利湿法 主要用于暑热夹湿证,临床症见身热烦渴、胸闷脘痞、身重困倦、呕恶泄泻、小便不利等,治以清热祛湿法,药用清热祛暑如金银花、丝瓜络、荷叶、荷梗、石膏等,配以利湿药如泽泻茯苓、车前、滑石等为主组成。常配伍湿滞脾胃,脘闷呕恶者,加藿香、佩兰以芳香化湿;湿滞气阻者,加枳壳、厚朴等行气消胀;水湿壅盛,水肿吐泻者,加桂枝化气利水。

3. 祛暑解表法 主要适用于暑湿内扰,外感风寒证,临床症见恶寒头痛无汗、发热面赤烦躁、腹痛吐泻、舌苔白腻、脉浮濡。治疗以祛暑化湿,解表散寒。药用藿香、香薷等为主组成。常配伍苦温燥湿或健脾化湿之品如厚朴、苍术、扁豆等,化湿和胃;配辛凉疏散之品如金银花、连翘等,以清透上焦暑热。

4. 祛暑益气法 主要适用于暑热内扰,气阴两伤证,临床症见发热、肢倦乏力、汗多烦渴、舌红而干、脉虚等症。治当清热祛暑,益气养阴。常用荷叶、荷花、蔷薇花、青蒿、西瓜翠衣、西洋参、五味子等为主组成。因暑易夹湿,若见湿阻中焦,胸脘痞闷,身困肢重者,加白术、白豆蔻仁、厚朴、藿香等药物;若湿热下注,小便灼热涩痛者,加竹叶、滑石、通草等清热利湿药;暑热偏盛者,可酌加石膏、知母或黄连等清热药。

常用的代表方如清络饮、新加香薷饮、桂苓甘露饮、清暑益气汤等。

(三)使用注意

暑病临床除本证外,还有兼变证,临床要准确辨证,同时还要分清主次及轻重。如暑夹湿,暑重湿轻者,则湿邪易从热化,故用药不宜过于温燥,以免损伤津液;若湿重热轻者,则暑蕴湿中,用药不宜过于凉润,以免留湿固湿。又如暑病仅在上焦,用药宜轻,重则药过病所;若暑病弥漫三焦者,用药宜重,轻则药力不及。暑邪夹湿,慎用甘寒、酸甘,以免助湿留邪。暑伤气津者,治当补气养阴,但要注意邪正的主次轻重。暑邪易伤津液,因而清热祛暑时,宜慎用苦寒之品,以防化燥化津。

二、常 用 方 剂

清  络  饮(《温病条辨》)

【组成用法】 鲜荷叶6g,鲜金银花6g,西瓜翠衣6g,鲜扁豆花6g,丝瓜皮6g,鲜竹叶6g。水煎服。

【功效主治】 祛暑清肺。暑伤肺经气分轻证。身热口渴不甚,头目不清,昏眩微胀,舌淡红,苔薄白。

【方析】 本方主治伤暑。暑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耗气伤津,所以暑热伤人,临床多见身热面赤烦躁、汗出口渴。热邪较轻,伤津不甚,故口微渴。暑易夹湿,热蒸湿动,上蒙清窍,则头目不清,昏眩微胀。病邪轻浅,舌淡红,苔薄白。

由于邪轻病浅,治以辛凉芳香之法,祛暑清热。方中鲜金银花轻清凉润,芳香透散,清散上焦暑热;鲜荷叶清香醒脾,清凉解暑,止渴生津。二味辛凉轻扬,清上焦肺络之热,解头目昏眩不清,共为君药。西瓜翠衣甘凉,清热祛暑,生津止渴,为治暑的要药。鲜扁豆化芳香而散,长于解暑化湿,健脾和胃。二味助君药祛暑化湿,共为臣药。鲜竹叶甘淡而凉,清心利尿除烦,导暑热由小便而泄,增强解暑化湿之功,为佐药。丝瓜络肺经之药,能入络搜邪,长于清透肺络之暑热,透邪外达,作为佐使药。方中多取鲜品,取其气清芬芳,则清解暑热之力更捷。全方配伍,辛凉芬芳,轻清宣透,为清热祛暑之良方。

【辨证要点】 本方主治暑伤肺络之轻证,临证以身热口渴不甚、头目不清、舌淡苔薄白为证治要点。

【现代应用】 现代用本方防治中暑先兆、中暑、小儿夏季热、风湿热等属暑热轻浅者。

【加减变化】 若暑热偏盛,症见壮热面赤、汗出口渴、烦躁、舌红苔黄、脉洪大者,宜加石膏、知母、青蒿等清热泻火之品;若津伤比较重者,可酌加白茅根、知母、葛根或麦冬、生地黄以滋阴生津;若但咳无痰,咳声清高者,加甘草、桔梗、麦冬、知母、杏仁以清润肺金;暑温寒热,舌白不渴,吐血者,名为暑瘵,宜加杏仁、薏苡仁、滑石以行气利湿。

【使用注意】 本方适用于暑热伤肺经气分之轻证。

新加香薷饮(《温病条辨》)

【组成用法】 香薷6g,金银花9g,鲜扁豆花9g,厚朴花6g,连翘6g。水煎服。(www.daowen.com)

【功效主治】 祛暑解表,清热化湿。暑湿兼感风寒。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口渴面赤,胸闷不舒,身重酸痛,小便短赤涩痛,舌红,苔白腻,脉浮而数。

【方析】 夏月暑湿蕴蒸,人多贪凉露宿,感触风寒之邪,以致内有暑湿蕴蒸,外有风寒困束。故症见身热面赤,心烦口渴,胸闷不舒,恶寒头痛无汗,身重酸痛,舌苔白腻,舌质红、小便短赤,脉浮数之象。

本证为暑、湿、寒三气杂合为患。暑热宜清,风寒宜散,湿则苦燥或渗利之,故治以祛暑解表,清热祛湿法。方中香薷辛温,祛暑化湿,发汗解表,有“夏月麻黄”之称,为君药。鲜扁豆花,清香芬芳,清透暑热,兼可健脾化湿,和中止泻;金银花、连翘清透暑热,增强君药清热祛暑之力。以上三味俱为臣药。厚朴花化湿行气,消胀除满,助君药行气化湿之功,为佐药之用。诸药合用,共奏祛暑解表、清热利湿之功。

【辨证要点】 本方主治暑湿内扰,风寒束表证。临床证以身热口渴,恶寒无汗,小便短赤,舌红苔白腻,脉浮为证治要点。

【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临床多用于夏季感冒、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属暑湿兼寒者。

【加减变化】 暑热重者,加青蒿、滑石以清热解暑;湿偏重者,加藿香、茯苓以化湿利水;湿阻气滞者,加陈皮、枳壳、砂仁等以行气消胀;表邪重者,加防风、荆芥等以助解表。

【使用注意】 若汗自出者,不可用,用后汗出,勿再服,以免过汗伤阴。使用本方,一般不宜热饮。方中药物多挥发性成分,故不宜久煎。

六  一  散(《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组成用法】 滑石180g,甘草30g。水煎服。用量按原方用量比例酌减。

【功效主治】 清暑利湿。①暑湿证。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呕吐泄泻。②膀胱湿热所致之小便赤涩淋痛以及砂淋等。③皮肤湿疹、湿疮、汗疹。

【方析】 本方主治系因暑热夹湿所致。暑热内扰,故身热,心烦,口渴,舌红苔黄;湿热内阻,升降失常,气化失司,故胸脘痞满,呕吐泄泻,小便不利,赤涩淋痛。若湿热互结,形成砂石,则为砂淋。湿热蕴蒸肌肤,则为湿疹、湿疮、汗疹。

暑热宜清,湿当利小便。故以清热利湿之法治之。方中用滑石,味淡性寒,气轻而滑,淡能渗湿,寒能清热,滑能利窍,故滑石上清水源,下利膀胱水道,外能解肌透热,内除三焦之湿热,使邪从小便而出,以此清热祛暑利湿,为方中主药。在此基础上,配以生甘草,性凉而泻火,且甘平性缓,有补益之功。方中以此泻火和中,且缓和滑石的寒滑之性,为佐使药。二味同用,清热不留湿,利水不伤正,能使表里三焦水湿之邪从下焦渗泄,于是热渴淋泄诸证自除。体现“治暑之法以清心利小便最好”。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暑湿证的常用方剂,临床以身热心烦口渴、小便短赤为证治要点。

【现代应用】 现常用于胃肠型感冒、胃肠炎、中暑、药物不良反应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结石以及某些皮肤病等属于湿热引起者。研末外扑皮肤,可用于治痱子。夏季服用可预防中暑。

【加减变化】 若需祛暑清热者,宜加西瓜翠衣、丝瓜络等;阳明热盛者,加石膏以清热;小便涩痛或砂淋,可酌加萹蓄、瞿麦、海金沙、琥珀、冬葵、鸡内金以利水通淋;若血淋者,加白茅根、侧柏叶、生藕节、蒲黄以凉血通淋止血;兼肝火目赤咽痛,口舌生疮,加青黛,名为碧玉散;兼表证者,加薄荷,名为鸡苏散;伤津口渴者,舌红,加麦冬、沙参、石斛、知母等以清热生津止渴;心火旺者,加竹叶、黄连、莲子等以清心除烦;气津两伤者,加西洋参益气生津。

【使用注意】 阴亏液伤,内无湿,或小便清长者,忌用本方。孕妇不宜服用。

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组成用法】 西瓜翠衣30g,荷梗15g,西洋参6g,麦冬9g,石斛15g,知母6g,竹叶6g,黄连4g,粳米15g,甘草4g。水煎服。

【功效主治】 清热祛暑,益气养阴。暑热内扰,气津两伤证。症见身热多汗,口渴心烦,体倦少气,脉虚数

【方析】 暑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耗气伤津。夏季中暑除见身热多汗,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之象,常伴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等症。

治宜祛暑益气养阴。方中西瓜翠衣甘凉,清透暑热,止渴利小便;西洋参甘微苦凉,益气生津止渴,两味共为方中君药。荷梗清热解暑,通气利水,泻火清心;石斛甘淡,清热养阴,益气除烦;麦冬甘寒,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三药共奏清热解暑、养阴生津之功,为臣药。暑为火热之气所化,易扰心神出现心烦,用黄连、知母、竹叶,清热除烦,为佐药。甘草、粳米益胃和中,为使药。诸药合用,具有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之功。

【辨证要点】 本方用于治疗暑伤气阴之证,以身热便赤、汗多口渴、脉虚数为证治要点。

【现代应用】 现代常用于夏季外感、小儿夏季热等属暑伤气阴之证。

【加减变化】 若暑热较重者,可加石膏以清热祛暑;若暑热夹湿,苔白腻者,去阴柔之麦冬、知母、石斛,加藿香、六一散以清热化湿;若暑热不甚,黄连苦味质燥之品可去之不用;若用治小儿夏季发热,可去黄连、知母,加白薇、地骨皮。

【使用注意】 本方虽为清暑益气之剂,但清暑之力较弱,以补益元气,顾护气阴为主,若邪热较盛者,方中诸多阴柔之品与祛邪不利,故不宜用。方中有滋腻之品,故暑病夹湿者,不宜使用。

小  结

暑证是夏季常见病证之一,临床常见有暑热内扰、暑热夹湿、暑兼外感、暑伤气阴等证型。治疗证见清热祛暑为主,但针对具体病证,又有祛暑化湿、祛暑解表、祛暑益气等治法。

【病案赏析】

例1 患者张某,男,28岁,汽车司机。1997年仲夏就诊。患者正午出车回家,甚感烦热口渴,遂痛饮冰镇啤酒1瓶,之后又端饭在房檐下一通风阴凉处进食,当时甚感痛快。时至午后发起高热,头痛眩晕,头身重困,四肢倦怠,脘腹胀满,阵阵恶心,欲吐不出。望之面赤油垢,舌苔白腻,切按尺肤灼热,脉濡数。按暑湿之证论治,予新加香薷饮合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香薷10g,金银花l0g,连翘l0g,苍术10g,厚朴l0g,陈皮10g,茯苓10g,藿香l0g,神曲10g,生甘草6g,水煎服3剂后病愈。

例2 刘某,女,85岁,1982年8月20日初诊。患者素有冠心病,长期服用救心丹、金匮肾气丸、瓜蒌薤白桂枝汤等。当天中午天气闷热,突然晕厥倒地,家人予以涂搽清凉油及掐人中等方法后逐渐苏醒。遂急请先父诊治。诊见:发热(体温38.9℃),头痛,周身疼痛乏力,汗多口干,手足不温,小便赤,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脉浮数无力,时有歇止,止无定数。辨证属暑热内扰,治当清暑泄热佐以益气生津。处方:青蒿6g,蝉蜕3g,葛根、滑石各15g,石膏25g,寒水石20g,黄连5g,知母13g,党参、麦冬各9g,甘草3g,生荷叶1片。水煎服1剂。二诊:体温降至37.5℃,手足温,头不痛但晕,口干,脉细数仍有歇止。此乃药已中病,邪退未尽,嘱原方再服1剂,水煎分2次服。三诊:体温降至正常,诸症悉除,唯有脚软乏力,纳呆,脉细弱。予生脉散加味2剂调理而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