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里热证的解决方法:清热剂

里热证的解决方法:清热剂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医诊断热入营血,治以凉血散瘀、滋阴清热解毒。里热证有外感、内伤之分,病位有在气分、营血分、脏腑之别,性质有虚实之异,治法用药各异。根据临床表现特征,里热证有虚实之分。根据病情轻重,热证还有温、热、火之别。里热证的治疗以清热药为主组成,以达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常用清气分热的方剂

里热证的解决方法:清热剂

热证是中医临床中常见的病证之一,《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中讨论热证病机的条文就有九条之多。金元时期,刘河间创立“火热论”,认为“六气皆从火化”,治病善用寒凉药,把火热病机与治法的研究推向了高潮,对后世的辨证用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医家仍喜用他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寒凉清泻类方药在临床应用也十分广泛。

里热证是由于外邪化热入里(阳明、气分、营分、血分、脏腑),或由于阳气郁积化热,或五志过极化火,或阴不胜阳而致虚火内生等,总之,临床表现以壮热、烦躁、口渴、面红目赤、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数或实而有力、骨蒸潮热、盗汗、两颧潮红如妆、口咽干燥、舌红苔少、脉细数等阳热偏盛症象的一类病证。

某女,14岁,因“高热、咽痛、咳嗽、鼻衄、齿衄20余天”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入院。入院前行抗白血病化疗(治疗过程不详),入院后20余天始高热(41.7℃),呈弛张热型,症见:发热、头痛、齿衄、烦热、口渴、夜寐不安、舌质红绛、舌苔黄、脉弦滑数。体温41.7℃,心率120 / min,呼吸24次/min,血压18.0/10.0kPa。患者神志清,精神萎靡,营养发育可,口腔黏膜出血,双下肢散见出血点,余身体皮肤黏膜未见黄染及出血点,各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压痛。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及哮鸣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剑突下3厘米,质韧,有触痛,脾未及。肛周红肿,有少许分泌物,灼热疼痛,局部出血。其他(—)。舌质红绛,舌苔黄,脉弦滑数。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75g/L;白细胞7.4×109/L,幼稚细胞占78%;血小板l0×109/L。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异常增生,原始粒+早幼粒占78%,胞体大小不等,胞体、胞浆呈空泡状变性;红系、巨核系受抑制;全片见巨核细胞1个。血培养:大肠杆菌生长。中医诊断:冬温(热毒炽盛);虚劳(气血两虚)。西医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败血症。中医诊断热入营血,治以凉血散瘀、滋阴清热解毒。方选清营汤加减:水牛角粉30g,党参18g,生地黄24g,黄芪30g,玄参12g,淡竹叶心9g,麦冬15g,丹参12g,黄连6g,金银花30g,当归12g,水煎服,日1剂。先后配用氨苄青霉素6g,红霉素240万单位静脉滴注,日1次。用药7天后,体温开始下降,24天后,体温完全恢复正常,血培养细菌转阴。[唐旭东.山东中医杂志,2003;(9):559]

本案虽无明显的病因可查,但其表现发热、头痛、烦躁、口渴、夜寐不安、舌质红绛、舌苔黄、脉弦滑数等,皆为阳热亢盛之象,且兼有口腔黏膜出血和双下肢散在性的出血点,可诊断其为热入营血,用清营凉血解毒之法治之获效。

里热证有外感、内伤之分,病位有在气分、营血分、脏腑之别,性质有虚实之异,治法用药各异。

一、概  述

(一)病机、证型及临床特征

里热证是指感受六淫之邪,入里化热;或因恣食辛辣温热,或七情过极、劳倦内伤等致阴不胜阳,阳气偏盛,化火生热。临床表现出面赤烦躁,身热口渴,涕唾黄稠,小便短赤,大便干结或下利臭秽,舌红苔黄,干燥乏津,脉数等特征的一类病证。

应该注意的是中医的热证与现代医学所说的发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不是以体温升高作为标志,而是以临床证候表现为依据。发热只不过是热证中的一个常见症状。在某些热证中,发热的表现不一定明显,有的甚至完全没有发热。而有发热的病证也不全属热证,如阴盛格阳证、气虚血虚发热证等。因此,对热证的辨证,必须从整体观念出发,按中医传统理论,四诊合参,不能仅以发热作为诊断的依据。

根据临床表现特征,里热证有虚实之分。若起病急,形体壮实,症候以壮热烦躁、口渴饮冷、便干溺赤、舌红苔黄、脉象有力等为特点者,此为里实热证;若病程长,病势较缓,临床表现出午后潮热或手足心热、骨蒸盗汗、咽干口燥、舌红而干、脉细数为特征者,此为里虚热证。

根据病情轻重,热证还有温、热、火之别。热邪亢盛者,壮热、汗出、口渴、舌红、脉洪大;温为热之渐,临床多见身热不甚,口微渴,咽喉干燥;热盛成毒者,症见壮热烦躁、面红目赤、口渴气促、便干溺赤,甚至神昏谵狂、斑疹吐衄、苔黄燥、脉实有力。

根据病变部位不同,热证有在气、在营、在血、在脏腑的差别。气分热盛者,临床多见壮热汗出,口渴饮冷,舌红苔黄燥,脉洪大有力之象;营分热盛者,多以身热夜甚,神烦少寐,口干不欲饮,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为特征;热入血分者,多见神昏谵语,斑疹紫黑,舌绛起刺,脉数等表现。脏腑热盛有心火、肝火、肺热、肾虚火旺、胃火、大肠热盛等不同。心经热盛者,症见心胸烦热,躁动不安,失眠多梦,口舌生疮,面赤心烦等;肝经热盛者,症见胁痛口苦,急躁易怒,眩晕目赤等;胃火亢盛者,症见烦热口渴,多食易饥,口气臭秽等;热邪伤肺者,症见喘咳气急,咳痰黄稠,咳声清亮;大肠热盛者,症见大便臭秽、干结,便痢脓血,肛门灼热;肾虚火旺者,多见腰膝酸软,骨蒸盗汗,遗精早泄,咽干口燥。

(二)常用治法

对里热证的治疗,古人早就有认识,《素问·至真要大论》中云:“热者寒之”“温者清之”,《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治温以清”“治热以寒”。《神农本草经》也有“疗热以寒药”的说法,指出了凡热者、温者都可用寒或清的方法,选择寒凉的药物来治疗,从而为后世治疗里热证奠定了理论基础。

里热证的治疗以清热药为主组成,以达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临床在具体运用时,根据病情的轻重、病位的深浅、病性的虚实,其治法用药又各有特点。

1. 辛寒清气法 主治阳明经证或气分热盛证。其治疗多选辛凉或辛寒之品,如石膏寒水石方解石、滑石、竹叶等为主组成。常用配伍:由于热易伤津,故热病救阴最为紧要,所以常配伍甘寒生津之品,如花粉、芦根、葛根、知母、麦冬等;若耗伤元气,症见神疲乏力、倦怠赖言者,酌配益气之品,如人参、黄芪等;寒凉之品易伤胃气,为防寒凉伤中,方中多配养胃和中之品,如粳米、甘草等;若热郁上焦胸膈,病人烦躁不寐,心中懊恼者,根据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原则,需少配轻扬宣散之品,如豆豉、薄荷、升麻等;若热极生风者,则宜息风止痉,可配天麻、钩藤等。常用清气分热的方剂有白虎汤、栀子豉汤等。

2. 清营凉血法 主治热入营血证。本类方剂多以咸寒之品如犀角、水牛角、羚羊角等为主组成。常用配伍:若热在营分,耗伤营阴者,宜配滋阴养液药,如麦冬、玄参、天冬等;热入血分,动血耗血者,配凉血散瘀药,如赤芍、牡丹皮、丹参、紫草、青黛等;营血热证,热毒较重,常配清热解毒药,如金银花、连翘、黄连、大青叶、板蓝根等;若热与血结,形成瘀热者,则配大黄、桃仁,重者配水蛭、虻虫等;若心神被扰,神昏谵语者,宜加郁金、石菖蒲、远志或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等以开窍醒神等。常用的方剂如清营汤、犀角地黄汤等。

3. 清脏腑热法 主治脏腑热盛证。由于邪所在脏腑不同,临床表现各异,配伍用药各有特色。临床常见的治法有:

(1)清心泻火法:主治心经热盛,用清心泻火药,如黄连、竹叶、莲子心、栀子、知母等为主组成。若心经热盛,伤及阴血,则配生地黄、麦冬、玄参、当归滋阴养血;若扰及心神,见心烦不眠者,则酌配龙骨、龙齿、珍珠母重镇安神;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热亦可通过泻小肠,使心火下行,多配木通、灯心草、滑石、芦根、车前子清热利尿等药,导心热从小便而出。常用方剂如导赤散、清心莲子饮等。

(2)清肝泻火法:主治肝经热盛证,常用药物有龙胆草、夏枯草、黄芩、牡丹皮、栀子、青黛等。常用配伍:肝经郁热,除清肝泻火外,亦可用火郁发之原则,配羌活、防风等;肝喜条达舒畅,肝经热盛,多使肝失疏泄,故行气疏肝,宜配柴胡川芎香附、青皮等;肝藏血,体阴而用阳,热盛易伤肝血,治宜养血荣肝,酌配当归、芍药、生地黄、枸杞子等;如属肝经湿热者,则宜配清热利湿之品,如木通、泽泻、车前子等。常用的方剂有龙胆泻肝汤、左金丸、当归芦荟丸等。

(3)清泄肺热法:主治热邪犯肺证,常用药物有知母、桑白皮、黄芩、石膏、苇茎、鱼腥草等。常用配伍:清热化痰药,如瓜蒌、贝母、胆南星等;痰瘀互结于肺而成痈者,宜加桃仁、冬瓜仁、薏苡仁等以利湿排脓;热邪犯肺,症见喘咳气急者,宜配平喘止咳药,如白前、前胡、桔梗、杏仁麻黄、苏子、地龙等;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若肺气受损,肺阴被灼,宜配益气养阴药,如人参、麦冬、沙参、天冬、五味子、阿胶等;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热亦可由大肠而泻,清肺热时常配大黄、芒硝等。常用方剂有泻白散、苇茎汤。

(4)清胃泻火法:主治胃中积热证,常用药物有石膏、黄连、知母等。常用配伍:根据火郁发之的原则,配以升麻、藿香、防风等发散郁火;若波及血分者,多配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等清热凉血;若胃热肠燥,症见大便艰涩者,配大黄、芒硝等釜底抽薪,撤热下行。常用的处方有清胃散、玉女煎、泻黄散等。

(5)泻火通便法:主治大肠热盛证,常用药物有大黄、芒硝、黄连、黄芩、黄柏、白头翁、马齿苋等。常用配伍:热壅气机,腹部坠胀,大便脓血者,配行气调血药如当归、芍药、木香槟榔、厚朴、枳壳等;肠属六腑,以通为用,故清肠中热邪,常配泻下之品,如大黄等。常用的方剂有白头翁汤、芍药汤、葛根芩连汤等。

4. 清热解毒法 主治火毒壅盛证,临床见痈疽疔疖,症见局部红肿热痛,甚至化腐成脓,或病人出现壮热烦躁,口干唇裂,躁扰狂乱、舌红脉数有力,无论邪在气、在血,还是在脏腑均可使用。常用药物有黄芩、黄连、黄柏、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地丁、紫背天葵、败酱草、红藤等大苦大寒之品。常用配伍:若热毒郁聚于头面或体表,因势利导配伍以疏散风热药,如薄荷、僵蚕、菊花、牛蒡子、防风、白芷等使之从上从表而散;若兼大便秘结者,配伍芒硝、大黄等,既通利大便,又可泻热;若痰热郁结者,配贝母、橘红、花粉等以化痰散结;若疼痛剧烈者,加当归、乳香、没药等以活血止痛;肿块坚硬难消者,加皂刺、穿山甲等消肿溃坚。常用的方剂有黄连解毒汤、凉膈散等。

5. 清虚热法 主治阴虚火旺证,症见午后潮热,骨蒸盗汗,两颧潮红,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无苔,脉细数,选用清虚热药如地骨皮、牡丹皮、青蒿、白薇、鳖甲、秦艽、银柴胡、胡黄连等为主组成。常用配伍:若属邪伏伤阴者,宜配伍透邪外达之品,如柴胡、防风、秦艽等;若属阴虚生热之证,还宜配伍滋阴养液之品,如生地黄、麦冬、熟地黄、知母等;盗汗重者,配伍五味子、山茱萸、龙骨、牡蛎等。常用方剂有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当归六黄汤等。

(三)使用注意

运用清热剂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清热剂主要用于表邪已解,里实未成之时。若表邪未解,或里实已成时,不宜用清热剂治疗;根据病证的轻重、病位的深浅、病情的虚实等灵活配伍。辨明寒热的真假,勿为假象所迷惑。若属真热假寒者,则宜清热,切不可误投温热剂,以免火上浇油,益增其焰;反之,真寒假热者,切勿误投温热剂,以免雪上加霜,使寒者更寒。若热证屡用寒药,热仍不减者,此属真阴不足,则宜滋阴壮水以治阳光,使阴复而热自退。寒凉之品易阳败胃,故需配伍醒脾和胃之品,顾护中州,以防寒凉伤中。对于热邪极重,服热药入口即吐者,可于清热剂中少佐温热药如生姜,或采用热药凉服的方法,以防格拒。

二、常 用 方 剂

黄连解毒汤(崔氏方录自《外台秘要》)

【组成用法】 黄连9g,黄芩、黄柏各6g,栀子9g。水煎服。

【功效主治】 泻火解毒。三焦火毒盛证。壮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身热下利,湿热黄疸;外科痈疡疔毒,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析】 本方主治热毒壅盛之证。火热毒盛,充斥三焦,波及上下内外,壮热,小便黄赤,或大便秘结;扰及心神则大热烦躁,错语不眠;热灼津伤则口燥咽干;血为热迫,随火上逆,则为吐衄;热伤络脉,血溢肌肤,则为发斑;热壅肌肉,则为痈肿疔毒。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皆为火毒炽盛之征。

古人云:微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清之;火盛成毒,必以苦寒直折。本证火毒壅盛,治当以苦寒之品,泻火解毒。黄连大苦大寒,清泻心火,因心主君火,泻火必先泻心,心火宁则诸经之火自平。且黄连兼泻中焦之火,故为方中君药。臣以黄芩泻上焦之火,清肺、肝、胆之热。佐以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通泻三焦火热,导热下行,从小便而去。本方集大苦大寒之品于一方,苦寒凉降,直折火热炎上之势,顿挫病势,使火邪去而热毒解,诸症可愈,是为寒凉直折法的代表。

【辨证要点】 本方泻火解毒之力颇强,临证应用以壮热烦躁、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证治要点。

【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败血症、脓毒血症痢疾肺炎、泌尿系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以及感染性炎症等辨证属热毒壅盛者。

【加减变化】 便秘者,加大黄以泻下焦实热;吐血、衄血、发斑者,酌加玄参、生地黄、牡丹皮以清热凉血;瘀热发黄者,加茵陈、大黄,以清热祛湿退黄;若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者,加木香、槟榔、枳壳、厚朴等以调气;下焦湿热,尿频尿急者,加泽泻、木通、车前子、滑石等清热利湿;痈疽疔疖者,加五味消毒饮以增强清热解毒之力。

【使用注意】 本方大苦大寒,为通泻三焦火热之峻剂,只宜火毒壅盛、体质壮实者,方可应用。苦寒之品,易于化燥伤阴,伤阳败胃,脾胃虚弱、中焦虚寒、痰湿壅盛者皆应慎用,且只宜暂用,不可久用。

凉 膈 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用法】 大黄、芒硝、炙甘草各9g,栀子、薄荷、黄芩各5g,连翘18g。水煎服。

【功效主治】泻火通便,清上泄下。中、上二焦郁热证。烦躁口渴,面赤唇焦,胸膈烦热,口舌生疮,或咽痛吐衄,便秘溲赤,或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析】 本方所治为上、中二焦邪热炽盛之证。热聚胸膈,故症见身热口渴,胸膈烦热。火热上冲,而见面赤唇焦,口舌生疮,咽痛,吐衄等。燥热内结,而见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皆为邪热亢盛之象。

本证上有无形之热邪,中有有形之积滞;无形散漫之热,可清之散之,但有形积滞非下不除,故治需清散郁热与泻火通便同用。方中重用辛苦性寒之连翘,既能清热解毒,又可宣散透邪,故为方中君药。配黄芩以清胸膈郁热;栀子通泻三焦火热之邪,引火导热下行,共为臣药。薄荷、竹叶味淡气薄,轻清升扬,疏散胸膈郁热于上,是为“火郁发之”之义;大黄、芒硝与甘草、白蜜合用,泻下之力缓,既可泻火通便,清中焦积热,又可通过缓下,撤热下行,导上焦郁热从大便而去,体现“以下为清”之法,正所谓“扬汤止沸,弗如釜底抽薪”。甘草、白蜜,既能缓和硝、黄峻泻之力,又能护胃存津,润燥通便,调和诸药。全方配伍,清、散、下并用,疏散而无升焰之虑,清下而无冰伏之弊,通过外散内清下泻,共奏泻火通便、清上泄下之功,使上、中两焦热邪迅速消解,则胸膈自清,诸证可愈。

【辨证要点】 本方主治上、中二焦郁热证。临床以胸烦热,面赤唇焦,烦躁口渴,舌红苔黄,脉数为证治要点。

【现代应用】 现代本方常用于治疗急性咽炎、口腔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麻疹合并肺炎、胆道感染、急性黄疸型肝炎、血管神经性头痛等辨证属上、中二焦火热者。

【加减变化】 若热盛津伤,症见壮热口渴者,加石膏、知母以增清热泻火之功;心经热盛,口舌生疮者,加黄连、地骨皮等以清心热;咽喉肿痛者,可加玄参、桔梗、胖大海、牛蒡子、山豆根等以解毒消肿利咽;咳嗽痰稠色黄者,加贝母、瓜蒌、胆南星等清热化痰;若出疹期而见疹色鲜红、目赤鼻干、喘渴欲饮者,可去硝、黄,加石膏、葛根、牛蒡子等以清热透疹;吐衄不止者,加白茅根、侧柏叶、藕节、小蓟等以凉血止血;用于小儿急惊风,可加钩藤、羚羊角等以清热定惊;头痛剧烈者,加川芎、蔓荆子、藁本等以止痛。

【使用注意】 本方虽有通腑之力,但其作用重在泻胸膈之热,而不在通大便之秘,即使大便不秘,而胸膈灼热如焚者,亦可施用。

普济消毒饮(《东垣试效方》)

【组成用法】 黄芩、黄连酒炒各15g,陈皮、生甘草、玄参、柴胡、桔梗各6g,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各3g,僵蚕、升麻各2g。水煎服。亦可炼蜜为丸,含化。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疏风散邪。大头瘟。症见恶寒发热,头面焮红肿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有力。

【方析】 大头瘟(又名大头天行),乃感受风热疫毒之邪,壅聚于上焦,攻冲头面所致。风热疫毒,蕴结头面,症见头面焮红肿痛,目不能开;热毒熏灼咽喉,故咽喉肿痛不利;热毒伤津,则舌燥口渴。邪由外入,营卫失调,故恶寒发热。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有力,是病证初起之征。

热毒宜清解,风热宜疏散。病位在上,又宜因势利导,疏散上焦之风热,清解上焦之疫毒,故以解毒散邪之法,两者兼用而以清热解毒为主。方中重用酒连、酒芩清热泻火,酒炒目的是借酒性善走窜之性引药力上行,以祛上焦热毒。以牛蒡子、连翘、薄荷、僵蚕辛凉疏散头面风热;玄参、马勃、板蓝根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桔梗、甘草清利咽喉;陈皮理气而疏通壅滞,使气行血和,则肿痛易消,热毒易散。升麻、柴胡疏散风热,寓有“火郁发之”之意,并引诸药上达头面。芩、连得升、柴,则升达头面,清上焦热毒,且无郁遏冰伏之弊;升、柴得芩、连,升阳散火而无助火之虑,一升一降,一散一清,相反相成。诸药配伍,共收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之功。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大头瘟的常用方剂。临床应用以头面焮红肿痛,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为证治要点。

【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多用于治疗丹毒、流行性腮腺炎、化脓性腮腺炎、头面蜂窝织炎、颌下腺炎、急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伴淋巴管回流障碍等辨证属风热毒邪的患者。

【加减变化】 《温病条辨》以本方去升麻、柴胡,加金银花、荆芥,治温毒咽痛喉肿、耳前耳后肿、颊肿、面正赤或喉不痛但外肿甚者。若里热不甚,表证明显者,可酌减芩、连用量,加荆芥、防风、蝉蜕、菊花等以增强疏风散邪之力;若表证已罢,里热较甚,去柴胡、升麻,加金银花、青黛等加强清热解毒之功;若大便秘结者,可加酒大黄、芒硝以通便泻热;肿硬难消者,加牡丹皮、贝母、赤芍、夏枯草等以活血通络,化痰散结消肿;腮腺炎并发睾丸炎者,可加川楝子、龙胆草以泻肝经湿热。

【使用注意】 本方药物多苦寒,阴虚者慎用。

白 虎 汤(《伤寒论》)

【组成用法】 生石膏30g(打碎先煎),知母18g,炙甘草6g,粳米9g。水煎服。

【功效主治】 清热生津。阳明经证或气分热盛证。症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方析】 本方主治多由伤寒太阳表邪不解,化热内传阳明,或温病邪传气分,致里热炽盛,津液灼伤。热为阳邪,阳盛则热,故壮热不恶寒而恶热;热灼津液,症见烦渴引饮,且喜冷饮;热蒸津泄,故大汗出;脉洪大有力,为热盛于经所致。

本证为邪在阳明(气分),热盛津伤。邪已离表,但尚未成腑实之证。既不可发汗,又不宜攻下;热盛伤津,又不能苦寒直折,免致伤津化燥,更伤其阴。当用辛甘寒之品,清热生津。方中生石膏,辛甘大寒,善能清热,以清阳明(气分)内盛之热,且味辛能散,兼可解肌退热,有寒而不遏的优点;甘寒生津,清热又无伤津之弊,且能止渴除烦,顾护津液,故为方中君药。知母苦寒质润,既能泻火除烦,增强石膏清热之力,又可滋阴润燥,益耗伤之阴;君臣配伍,相须为用,使清热生津之力倍增。佐以粳米、炙甘草益胃和中,并可防君臣药之大寒伤胃。炙甘草兼调和药性。方中诸药,辛甘寒为伍,清中兼透,清热而无凉遏冰伏之弊,寒凉而无苦燥伤阴之虑,共奏清热生津、止渴除烦之功,使邪热内盛所致之诸证自解。

【辨证要点】 本方为甘寒清气的代表方,属大寒之剂,清热力强,临床应用以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为证治要点。

【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牙龈炎,或糖尿病、老年口腔干燥症、急性虹膜睫状体炎、脑卒中、变应性亚败血症、风湿性心肌炎、登革热、风湿性关节炎等辨证属气分热盛者。

【加减变化】 后世以本方为主加减使用颇多,适用范围也逐步扩大。若温病气血两燔,症见高热烦渴、神昏谵语、抽搐等,用本方加羚羊角、水牛角凉血熄风。用治少阳阳明合病,症见寒热往来,热多寒少,加柴胡、黄芩等,增加和解之功。若热邪壅盛,症见高热,口渴,汗出,神昏谵语,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者,加大黄、芒硝,泻热攻积,软坚润燥。消渴证而见烦渴引饮,属胃热者,可加天花粉、芦根、麦冬、石斛等,以增强清热生津之力。热盛津伤气耗,症见背微恶寒,脉洪大而芤者,加人参以益气生津。

【使用注意】 本方为寒凉之重剂,因此宜于里热盛津伤者。若表证未解的无汗发热,口不渴者,脉见浮细或沉者;血虚发热脉洪不胜重按者;真寒假热的阴盛大格阳证等均不宜用。

附方:

竹叶石膏汤(《伤寒论》)组成:本方为白虎汤去知母加竹叶、人参、麦冬、半夏组成。用法:水煎服。功效: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

清 营 汤(《温病条辨》)

【组成用法】 水牛角60g(先煎),生地黄15g,元参12g,竹叶心4g,麦冬9g,丹参10g,黄连5g,银花9g,连翘8g。水煎服。

【功效主治】 清营解毒,透热养阴。热入营分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明有谵语目常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脉数,舌绛而干。

【方析】 本方治证乃邪热内传营分。热入营分,灼伤营阴,故身热夜甚;营气通于心,热扰心神,故时有谵语,神烦少寐;热蒸营阴上承,故本应口渴而反不渴;目喜开、闭不一,是为火热欲从外泄,阴阳不相既济所致。热入营分,虽未入血但已近于血分,故虽未发斑但已隐隐可见;舌绛而干,脉数,亦为热伤营阴之象。

营分证以热伤营阴为主要病理。治疗大法当宗《素问·至真要大论》“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旨,用清营解毒与透热养阴之品配伍组方。方中水牛角苦咸性寒,清热凉血解毒,寒而不遏,且能散瘀,为君药。生地黄专于凉血滋阴,麦冬清热养阴生津,玄参长于滋阴降火解毒,三药为热甚伤阴者设,且助君药清营凉血解毒,共为臣。佐以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轻宣透邪,使营分之邪透出气分而解。此即叶天士所说“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理。竹叶用心,专清心热;黄连苦寒,清心泻火;丹参清心,而又凉血活血,不仅助君药以清热凉血,且可防热与血结。此三药皆入心经,兼有使药之用。方中凉血养阴之中兼以透热转气,使初入营分之邪不致郁遏,且能移深居浅,转出气分而解;清热凉血配伍清心泻火,防营分热邪内陷心包;凉血养阴配伍活血药,以防热与血结。体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主导思想。诸药同用,共奏清营养阴、透热转气之效。

【辨证要点】 本方主治温病热邪传入营分证。以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为证治要点。

【现代应用】 对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肠伤寒或其他热性病,具有高热烦躁,舌绛而干等属营分证者有效。

【加减变化】 若寸脉大,舌干较甚者,可去黄连,以免苦燥伤阴;神昏谵语较重者,可与安宫牛黄丸、紫雪合用。若热毒较重者,可加大青叶、板蓝根等以清热解毒;气分热邪较盛者,加石膏、知母以清热泻火;热盛动风,症见抽搐惊厥者,加羚羊角、钩藤等息风止痉。

【使用注意】 使用本方应注意舌诊,原著说:“舌白滑者,不可与也。”苔白滑为湿郁之象,禁用本方,以防滋而助湿留邪。

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用法】 水牛角60g(先煎),生地黄24g,芍药12g,牡丹皮9g。水煎服。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①热入血分证:身热谵语,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脉细数,或喜忘如狂,漱水欲咽,大便黑易解等。②热伤血络证:吐血,衄血,尿血等,舌红绛,脉数。

【方析】 本方治证乃热毒深陷于血分。热入血分,心肝受病,扰及心神,致神烦少寐,甚则谵语。温热之邪燔灼血分,或迫血妄行,症见斑疹紫黑,或吐血、衄血、尿血;或热与血结,形成瘀热,症见其人喜忘如狂,嗽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

本证以热迫血行或热与血结为其主要病理变化。正如叶天士所讲:“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故当以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为法。方用苦咸寒之水牛角为君,寒而不遏,直入血分,凉血解毒。臣以生地黄甘苦性寒,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一复已失之阴血;二助水牛角清血分之热,又能止血。白芍苦酸微寒,养血敛阴,且助生地黄凉血和营泄热,于热盛出血者尤宜;牡丹皮苦辛微寒,入心肝肾,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可收化斑之效,两味用为佐药。四药合用,共成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剂。方中凉血与散血并用,凉血止血又无冰伏留瘀之弊。

【辨证要点】 本方主治热毒深陷血分,动血耗血。临床以各种失血,斑色紫黑,神昏谵语,身热舌绛为证治要点。

【现代应用】 现代常用本方治疗重症肝炎、肝昏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尿毒症、过敏性紫癜、急性白血病、败血症等辨证属血分热盛者。

【加减变化】 若蓄血、喜忘如狂者,加大黄、桃仁等以泻热逐瘀;郁怒而挟肝火者,加柴胡、黄芩、栀子等以泻肝经之热;心火亢盛者,加黄连、栀子、竹叶、莲子等清心;吐血者,加侧柏叶、白茅根、三七等;衄血者,加白茅根、黄芩;便血者,加槐花、地榆;尿血者,加白茅根、小蓟;发斑者,加青黛、紫草。

【使用注意】 阳虚失血及脾胃虚弱者禁用。

导 赤 散(《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用法】 生地黄、木通、生甘草梢、淡竹叶各6g。水煎服。

【功效主治】 清心利水养阴。心经热盛证。症见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冷饮,以及口舌生疮;或心热移于小肠,症见小溲赤涩刺痛,舌红,脉数。

【方析】 本方原治小儿心经有热之证。钱氏本意是因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有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病变快速的特点,治实证当防其虚,治虚证应防其实。故立此方。后世借此以治心经蕴热或心火下移小肠,证属“水亏火不实”者。心经有热,神明被扰,则见心胸烦热;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火循经上炎,灼伤津液,故见面赤口渴、口舌生疮等症。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热下移于小肠,故小便赤涩淋痛。(www.daowen.com)

心经有热,治当苦寒清泻。但心为君主之官,藏血而主神,若苦寒太过,则易泻心气,伤心神,耗心血,且本证邪热不甚,正亦不足。故当以甘寒之品,清热养阴利尿,使蕴热从小便而去。方中生地黄入心肾经,甘凉濡润,清热滋阴,清心泻火不伤阴,滋阴壮水以制火,用以为君。木通入心与小肠,味微苦而性寒,清心降火,利水通淋,用以为臣。竹叶甘淡,疏散上焦郁热,并能清心泻火,利尿除烦,为佐药之用。竹叶与木通同用,清利小便,导热邪由小便而出;生地黄与木通、竹叶为伍,利水而不伤阴,补阴而不恋邪。甘草用梢者,取其直达茎中而止淋痛,并能调和诸药,为方中佐使药。四药合用,清利之中兼以滋补,清利不伤阴,寒凉不伐胃,且药性平和,无苦泻心气,伤心神之弊,共成清热利水养阴之剂。

【辨证要点】 本方为清心利水养阴的常用方剂。临证以心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或小便赤涩,舌红脉数为证治要点。

【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常用于口腔炎、鹅口疮、小儿夜啼、急性泌尿系感染等属心经热盛者。

【加减变化】 若心火较盛,可加黄连以清心泻火;心热移于小肠,小便不利,可加车前子、赤茯苓以增清热利水之功;血淋涩痛可酌加旱莲草、小蓟、白茅根等以清热利尿,凉血止血;小儿鹅口疮,可加地骨皮、青黛、黄柏等。

【使用注意】 方中木通苦寒,生地黄阴柔寒凉,故脾胃虚弱者慎用。

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组成用法】 龙胆草酒炒6g,炒黄芩9g,栀子酒炒9g,泽泻9g,木通6g,当归酒炒3g,生地黄酒炒6g,柴胡6g,生甘草6g,车前子6g。水煎服。

【功效主治】 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①肝胆实火上炎证:症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等,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②肝胆湿热下注证:症见阴肿,阴痒,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方析】 本方主治由肝胆实火上炎,或湿热循经下注所致。足厥阴肝经,循下肢内前侧上行,环绕阴器入少腹,夹胃属肝络胆,布于胁肋,循咽喉,连目系,入巅顶。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内眦,布耳前后,入耳中,至缺盆分为二支:一支下行入股中,绕阴部边缘;另一支分布胁肋。肝胆实火循经上炎,症见头痛、目赤、耳聋、耳肿、咽干、口苦;肝胆湿热循经下注,则生阴痒、阴肿、阴汗、阴痿、淋浊、带下之患;肝司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邪郁肝经,则肝郁不舒,疏泄失职,症见胁肋胀痛、脉弦数。

本证为实火湿热为患,治宜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能上清肝胆实火,下泻肝胆湿热,泻火除湿,两擅其功,古人称其为“泻肝之猛将”,为方中君药。黄芩、栀子苦寒,清热燥湿,用以为臣,以加强君药清热除湿之功。湿热下注,故用渗湿泻热之车前子、木通、泽泻,清热利湿,导湿热下行,从水道而去,用以为佐;肝主升主动,性喜条达而恶抑郁,火邪内郁,肝气本已不舒,再用大剂苦寒降泄之品,恐肝胆之气被抑,故用柴胡疏达肝气,且其性升散,兼可散肝经郁热,增强清上之力。肝为藏血之脏,体阴而用阳,肝经实火,易伤阴血,所用诸药又皆苦燥渗利伤阴之品,故用生地黄养阴,当归补血,荣养肝体,使祛邪而不伤正。甘草缓肝之急,和中调药,为佐使药。方中各药相伍,清中有散,泻中有补,降中寓升,祛邪而不伤正,泻火而不伐胃,使火降湿化,诸证自愈。全方配伍严谨,诚为泻肝之良方。

【辨证要点】 本方为清肝胆实火,泻肝胆湿热的代表方剂,凡肝胆实火上火或肝经湿热下注所致的各种证候,均可使用。临床应用以胁痛口苦溺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为证治要点。

【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顽固性偏头痛、头部湿疹、高血压、急性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外耳道疖肿、鼻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外阴炎、睾丸炎、腹股沟淋巴腺炎、急性盆腔炎、带状疱疹等辨证属肝胆实火或肝经湿热下注者。

【加减变化】 若肝胆实火较盛,可去木通、车前子,加黄连以助泄火之力;若湿盛热轻者,可去黄芩、生地黄,加滑石、薏苡仁以增利湿之功;若阴茎生疮,或便毒悬痈,以及阴囊肿痛,红热甚者,可去柴胡,加连翘、黄连、大黄、黄柏以泻火解毒。凡属肝经实火湿热者均有良效。

【使用注意】 方中药多苦寒,易伤脾胃,故对脾胃虚寒和阴虚阳亢之证,皆非所宜。

附方:

左金丸(《丹溪心法》)(又名回令丸、萸连丸)组成:黄连180g,吴茱萸30g。用法:研末,水泛为丸,每服2~3g。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参照原方比例酌减。功效:清泻肝火,降逆止呕。主治:肝火犯胃证。症见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嗳气呕吐,咽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泻 白 散(《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用法】 地骨皮、炒桑白皮各15g,炙甘草3g,粳米1撮。水煎服。

【功效主治】 清泻肺热,平喘止咳。肺热喘咳证。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

【方析】 泻白散又名泻肺散,治肺有伏火之郁热。肺主气,宜清肃下降,火热郁结于肺,则气逆不降,而为喘咳。皮肤蒸热,其热不属外感,乃伏热伤及阴分,故热以午后为甚。

治宜清肺热而平喘咳。方中桑白皮主入肺经,清泻肺热,平喘止咳,凡肺中“实邪郁遏,肺窍不利,借此以渗之开之,以利肺气”(《药品化义》),且其性甘寒质润,不燥不刚,泻肺而无伤娇脏,故为君药。地骨皮甘寒入肺,外可清浮游之热,内可泻深伏阴分之火,助君药清泻肺经郁热伏火,君臣相合,清泻肺热,使肺热清而肺气降,则喘咳自平。炙甘草、粳米养胃和中,培土生金,共为佐使。方中四味药物,药性平和,无芩连苦燥伤正之弊,有养胃益肺,培土生金之能,诸药合用,共奏清泻肺热、止咳平喘之功。

【辨证要点】 本方主治肺热咳嗽。以咳喘气急,皮肤蒸热,舌红苔黄,脉细数为证治要点。

【现代应用】 本方现多用于小儿麻疹初期、肺炎或支气管炎等属肺热者。

【加减变化】 肺经热重,可加黄芩、知母等以增强清泄肺热之效;燥热咳嗽者,可加瓜蒌皮、川贝母等润肺止咳;阴虚潮热者,加银柴胡、胡黄连、鳖甲等滋阴清虚热;热伤津液者,加天花粉、沙参、芦根等以清热生津。

【使用注意】 因其平和,尤宜于正气未伤、伏火不甚者,但风寒咳嗽或肺虚喘促者不宜使用。

苇 茎 汤(《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用法】 苇茎60g,薏苡仁30g,冬瓜仁24g,桃仁9g。水煎服。

【功效主治】 清肺化痰,逐瘀排脓。肺痈。身有微热,咳嗽痰多,甚则咳吐腥臭脓血,胸中隐隐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析】 肺痈之病,由于热毒壅肺,痰瘀互结所致。痰热壅肺,肺失清肃,则咳嗽痰多;痰热内郁,壅滞气血,蕴蒸日久,腐败化脓,乃成肺痈;痈脓破溃者,则咳吐腥臭脓血;痰瘀阻络,因而胸中隐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皆为痰热内盛之象。

热毒壅肺,痰瘀互结,治当清肺化痰,逐瘀排脓。方以苇茎为君,甘寒轻浮,善清肺热,《本经逢原》谓:“专于利窍,善治肺痈,吐脓血臭痰”,为肺痈必用之品。冬瓜仁甘淡性凉,清热化痰,利湿排脓,清上彻下,肃降肺气,与苇茎配伍,合则清肺宣壅,涤痰排脓;薏苡仁上清肺热而排脓,下利肠胃而渗湿,二者共为臣药。桃仁活血逐瘀,可助消痈,是为佐药。诸药药性平和,结构严谨,共具清热化痰、逐瘀排脓之效,为治肺痈成脓之常法。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肺痈的有效方剂。不论肺痈脓之将成或已成,均可使用本方。以胸痛,咳嗽吐腥臭痰或吐脓血,舌红苔黄腻,脉数为证治要点。

【现代应用】 现代用于肺脓肿、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百日咳等属肺热痰瘀互结者。

【加减变化】 若肺痈未成脓者,宜加金银花、鱼腥草以增强清热解毒之功;脓已成者,可加桔梗、甘草、贝母以增强化痰排脓之效。

清 胃 散(《兰室秘藏》)

【组成用法】 生地黄、当归各6g,牡丹皮10g,黄连6g,升麻9g。水煎服。

【功效主治】 清胃凉血。胃火牙痛。牙痛牵引头痛,面颊发热,牙齿喜冷恶热;或牙龈出血;或牙龈红肿溃烂;或唇舌颊腮肿痛;口气热臭,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析】 足阳胃经循鼻旁入交上齿龈,手阳明大肠经上项贯颊入交下齿龈。胃中积热,循经脉上攻,故见牙痛牵引头痛,面颊发热,唇舌颊腮肿痛,牙龈腐烂等。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胃热每致血分亦热,故易患牙龈出血等症。胃中积热,故症见口气热臭,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

胃火亢盛,治当苦寒清解。方用苦寒之黄连为君,泻火解毒,清胃中积热。升麻重用,一是清热解毒,二是可升散郁遏之伏火,为“火郁发之”之意。升麻与黄连配伍,黄连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散火而无升焰之虞。胃热伤及阴血,故以生地黄凉血滋阴;牡丹皮凉血散瘀,皆为臣药。当归养血和血,为佐药。升麻兼以引经为使。诸药合用,共奏清胃凉血之效。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胃火牙痛的常用方剂,临床应用以牙痛牵引头痛,口气热臭,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证治要点。

【现代应用】 现代用于口腔炎、牙周炎、三叉神经痛等属胃火上攻者。

【加减变化】 若兼肠燥便秘者,可加大黄以导热下行;口渴饮冷者,加石膏以清热生津;胃火炽盛之牙衄,可加牛膝,导血热下行。

【使用注意】 牙痛属风寒及肾虚火炎者不宜。

附方:

玉女煎(《景岳全书》)组成:石膏15~30g,熟地黄9~30g,麦冬6g,知母、牛膝各5g。用法:水煎服。功效:清胃热,滋肾阴。主治:胃热阴虚证。头痛,牙痛,齿松牙衄,烦热干渴,舌红苔黄而干,脉洪大而虚。亦治消渴,消谷善饥等。

芍 药 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组成用法】 芍药15~20g,当归9g,黄连5~9g,槟榔、木香、炙甘草各5g,大黄6g,黄芩9g,肉桂2~5g。水煎服。

【功效主治】 湿热痢疾。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弦数。

【方析】 本证为湿热壅滞大肠所致。湿热积滞,壅聚大肠,熏灼肠络,与气血相搏,蕴蒸日久,化腐成脓,则见下痢脓血,赤白相兼。大肠为六腑,以通为用,肠道气滞不通,血瘀不行,则腹痛里急后重;湿热内蕴,故身热口干,小便短赤,大便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亦为湿热壅滞之象。

治宜清热燥湿,调气活血之法。方中黄连、黄芩苦寒,清热燥湿,以消除病因,以治生痢之本,为君药。肠胃传导糟粕,以通为用,故用大黄力猛善行之品,荡涤肠胃,祛除肠道湿热瘀结之毒,增强芩、连清热燥湿之力,此属“通因通用”之法,且大黄入血,兼可活血散瘀;重用白芍,《本草纲目》谓其“止下痢腹痛后重”,方中用之以柔肝理脾,缓急止痛,治泻痢腹痛。以上二味为方中臣药。槟榔行气导滞,木香行气止痛,二味同用,疏通肠道气机,以解里急后重之症;当归养血活血,助芍药调理营血,血活则便脓自愈。四味共为佐药。少佐辛热之肉桂,既可防寒凉伤中,郁遏湿之邪,又可温通血脉,以助当归行血之力,是为反佐之用。甘草益胃和中,调和诸药,与白芍相配,缓急止痛,为佐使药。全方配伍,清热燥湿以治本,调气活血以治标,标本兼顾;寒热并用,寒而不遏,温不助热;气血并调,调气则后重自除,活血则便脓自愈;兼以通因通用,使湿热除,气血活,则下痢腹痛自除。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湿热痢的常用方剂。以痢下赤白,腹痛里急,苔腻微黄为证治要点。

【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常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过敏性结肠炎、急性肠炎等辨证属湿热的患者。

【加减变化】 原方后有“如血痢则渐加大黄;汗后脏毒加黄柏半两”,可资临床参考。另外,热毒重者,加金银花炭、白头翁、黄柏等以清热解毒;腹胀气滞甚者,加枳壳、厚朴等以行气消胀;苔黄而干,津伤甚者,加乌梅;苔腻脉滑,消化不良者,加山楂炭、神曲;下痢赤多白少者,加地榆炭、牡丹皮。

【使用注意】 方中肉桂不可过大,一般以3g为宜。痢疾初起有表证者忌用。

白 头 翁 汤(《伤寒论》)

【组成用法】 白头翁15g,黄柏12g,黄连6g,秦皮12g。水煎服。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毒痢疾。症见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析】 本方治证为热毒痢疾。《伤寒论》用以治厥阴热利,缘由热毒深陷厥阴血分,气血与热毒相搏,下迫大肠,症见便脓血,赤多白少等症。热灼津伤,故口渴欲饮,舌红黄,脉弦数。

本病虽发于大肠,实乃热在厥阴血分。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俾热毒除,则血痢自愈。方中白头翁为君,味苦性寒,能入血分,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为方中君药。黄连、黄柏清热燥湿,坚肠止痢,为臣药。秦皮苦寒性涩,收敛走泄之精气而无留邪之弊,长于治热痢下重,方中用之以助君药清热解毒,收涩止痢,为佐药之用。四药相合,清解之中兼以涩止,而以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作用较强,为治热毒下痢之良方。

【辨证要点】 本方主治热毒痢。临床以下痢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身热口渴,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证治要点。

【现代应用】 本方常用于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滴虫性肠炎、泌尿系感染、急性结膜炎、肝脓肿等证属热毒内陷血分者。

【加减变化】 下痢脓血者,加生地黄、牡丹皮凉血解毒;腹痛里急后重者,加木香、槟榔、白芍以行气消滞,缓急止痛;壮热烦躁,口渴者,加金银花、马齿苋等以清热解毒。

【使用注意】 寒湿痢、休息痢不宜用本方治疗。

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组成用法】 青蒿6g,鳖甲15g,生地黄12g,知母6g,牡丹皮9g。水煎服。

【功效主治】 养阴透热。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方析】 本方原治温病后期,热伏阴伤之证。人体阳气昼行于外而夜入于阴。入夜阳气与深伏阴分之邪相争,故症见夜热,白昼阳行于外,不与邪争,故早凉。温邪久羁,阴液耗伤,汗源亏乏,故热退无汗。无汗阴分之邪不得从表出,以致虚热日久不愈。

此为阴虚热伏之证。阴液虽虚,但不能纯用养阴,滋腻太过则恋热留邪;又不得任用苦寒,苦寒化燥更伤阴液。故治宜养阴与透热并进。方中青蒿味苦辛微寒,一方面清退虚热,一方面又“能引骨中之火,行于肌表”(《本草新编》卷3),透邪外达,使阴分之邪透出阳分而解;鳖甲滋阴退热,入络搜邪,清深伏阴分之热邪;二药配伍,鳖甲入阴分而滋阴清热,青蒿出阳分透邪外达,滋阴不恋邪,透热不伤正,邪正兼顾,共为方中君药。生地黄甘凉,滋阴凉血,使火退而阴生,知母滋阴降火,两药共为臣药;牡丹皮味辛性凉,清血分伏火,助青蒿透泄阴分之伏热,为佐药。诸药合用,清、透、滋并进,标本兼顾,有养阴退热之功。

【辨证要点】 本方主治阴伤热伏之虚热证。以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证治要点。

【现代应用】 现常用于原因不明的发热、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等证属阴虚内热。

【加减变化】 若暮热早凉,汗解渴饮者,去生地黄,加天花粉以清热生津止渴;治肺结核,干咳痰少者,加沙参、麦冬、百合、玉竹以养阴清肺;用于小儿夏季热者,酌加白薇、荷梗以解暑退热;虚热较重者,加地骨皮、白薇、胡黄连以退虚热;用于肾盂肾炎及肾结核低热不退者,加白茅根、泽泻。

【使用注意】 青蒿不耐高温,用沸水泡服,余药煎服。阴虚欲作抽搐者不宜用之。

附方:

清骨散(《证治准绳》)组成:银柴胡5g,胡黄连、秦艽、鳖甲醋炙、地骨皮、青蒿、知母各3g,甘草2g。用法:水煎服。功效:清虚热,退骨蒸。主治:虚劳发热,骨蒸潮热,或低热日久不退,形体消瘦,唇红颧赤,困倦盗汗,口渴心烦,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当归六黄汤(《兰室秘藏》)

【组成用法】 当归、生地黄、黄芩、黄柏、黄连、熟地黄各6g,黄芪12g。水煎服。

【功效主治】 滋阴泻火,固表止汗。阴虚火旺盗汗。发热盗汗,面赤心烦,口干唇燥,大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

【方析】 本方为治阴虚火旺的盗汗而设。因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则心火偏亢,阴虚则火愈旺,火旺则阴液不守,蒸越外出,故见以盗汗为主的诸种阴虚火旺表现。

治宜滋阴清热,固表止汗。方中当归、生地黄、熟地黄入肝肾而滋阴养血,阴血充则水能制火,为方中君药。盗汗因火旺迫阴,水不济火,故臣以黄连、黄芩、黄柏,三黄以泻火除烦,寓苦以坚阴之意;热清则火不内扰,阴坚则汗不外泄,合君药以育阴清热。由于汗出过多,表虚不固,故倍用黄芪以益气实卫固表止汗,又可合当归、熟地黄以益气养血。综观全方,养血育阴与泻火相配,养阴血育阴以治本,育阴泻炎以治标;育阴泻火与益气固表相伍,育阴泻火以治本,益气固表以治标,以使营阴内守,卫外固密。诸药合用,则有滋阴清热、固表止汗之功,于是内热、外汗皆可相应而愈。

【辨证要点】 本方主治阴虚火旺之盗汗。以盗汗面赤,心烦溲赤,舌红,脉搏数为证治要点。

【现代应用】 现代常用本方治疗结核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更年期综合征等属阴虚火证。

【加减变化】 本方滋阴清热之力较强,且偏于苦燥,若虚而实火较轻者,可去黄连、黄芩,加知母以其泻火而不伤阴。

【使用注意】 本方养阴泻火力颇强,对于阴虚火旺、中气未伤者适用。若脾胃虚弱,纳减便溏者则不宜用。

小 结

里热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证。根据病邪轻重、病位的深浅、病性的虚实等不同,可分为气分热证、热入营血、脏腑热盛、热毒壅盛、虚热内扰等证型。治疗证见清法为主,根据证型不同,又分为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脏腑热、清热解毒、清虚热等。

【病案赏析】

案1 刘某某,男,32岁,1998年5月18日入院。患有胃溃疡病史7年。近5~6天来反复胃脘部及胁下腹痛,口苦咽干,乏味口臭,心烦不寐,呕血2次,伴解柏油样大便4次,小便黄,舌苔黄,舌质红,脉弦数。体检:体温37.4℃,脉搏96/min,呼吸26/min,血压86/60mmHg,心肺(—),肝脾(—),胃脘压痛(++)。血常规:血红蛋白84g/L,红细胞2.8×1012/L,白细胞11.4×109/L,中性粒细胞0.78,淋巴细胞0.22。大便潜血试验(+++)。西医诊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断:吐血。证属胃火炽盛,胃络受损,迫血妄行。治宜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投以黄连解毒汤加味治疗。处方:黄连10g,黄芩10g,黄柏10g,栀子仁10g,大黄10g,地榆15g,白及15g,炒蒲黄20g,炒五灵脂10g。每日2剂,水煎分4次温服,并辅以输液调节电解质平衡(一般不加用止血药)。服药后,患者自诉胃脘及胁下胀痛、口苦咽干、心烦不寐诸症好转,呕血停止。解柏油样大便减少,舌苔黄,舌质红,脉弦细。原方再服4剂,每日1剂水煎,舌质淡红,脉细弦。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102g/L,红细胞3.0×1012/L,白细胞9.6×109/L,中性粒细胞0.71,淋巴细胞0.29。大便潜血试验阴性。血压120/70mmHg。继以调理脾胃,治疗6天痊愈出院。[刘绍林.江西中医药,2003(8):37]

案2 蒋某某,男,18岁,2000年5月12日就诊。无明显诱因发热6天,体温波动在38.7~39.5℃,伴轻微头痛,稍咳,无恶寒,无汗出,不渴。曾用青霉素、激素、复方氨基比林肌注治疗2天,热势不退,改用氯霉素、头孢拉定静脉滴注及银翘散、白虎汤加减治疗,用药后发热暂退,2小时后又发热而收住院,入院时患者发热不退,表情淡漠,面色不红,虽高热数日而不渴,食欲稍差,大便无干结,小便略少,伴轻微头痛,咳嗽,无咳痰。体温39.2℃,咽部轻度充血,扁桃体不肿大,心肺正常,腹部无异常,舌质稍红,苔薄白,脉沉稍数。血常规: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8×l09/L,中性粒细胞0.7, 淋巴细胞0.3。肥达氏反应:“H”凝集效价1:160,“O”凝集效价1:80,胸透正常。中医诊断:温病(邪热伏于阴分)。西医诊断:发热原因待查。治宜清热透络,引邪外达,方用青蒿鳖甲汤加减。青蒿30g,鳖甲5g,知母15g,牡丹皮15g,生地黄15g,桔梗10g,大青叶15g,生甘草5g,玄参15g。每日2剂,分4次口服。5月14日患者体温降至38.3℃,药证相合,守方继服,改为每日1剂;5月16日患者体温37.2℃,诸症消除,唯感精神疲倦。血常规及肥达氏反应均正常。[陈卫平.湖北中医杂志,2002(6):3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