剂型是将处方按照医疗需要,结合药物的特性,制成不同形式的制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有剂型的记载,如《黄帝内经》十三方中就有汤、丸、饮、丹、膏、酒醴等制剂。以后医家经过长期实践,又创制了药露、锭、条、线、熏烟、熏洗、滴耳、锉药等制剂,丰富了传统剂型的内容。随着医药技术的不断进步,运用新技术、新工艺与新设计研制出许多现代制剂,如针剂、冲剂、泡腾剂、气雾剂、酊剂、糖浆、片剂、橡皮膏等。
剂型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不同类型的制剂其特点和临床适应病证有差别。所以,我们必须熟悉各种剂型的功能、特点、宜忌,以便正确选择剂型,更好服务临床。下面简要介绍一些常用剂型的特点。
1. 汤剂 将处方药物加水或酒等溶媒浸透后,再煎煮一定时间,去滓取汁所得的液体制剂。汤剂是中医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剂型。主要供内服或外洗用。其优点是:吸收快,见效迅速,可根据病情灵活加减,能够照顾到每个病人的需要。适用于病情较重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缺点是:煎煮费时,易于变质,不便服用、携带、贮存,不能大量生产。
2. 散剂 将处方中药物晒干或焙干,粉碎成粗末或细粉,混合均匀而得的粉末状制剂。散剂为常用的传统中药剂型之一。根据用法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可用于多种内、外科疾病。内服散剂颗粒细,用量小,可直接冲服,如七厘散、参苓白术散等;还有一种颗粒较粗,需煎煮后取汁服用的,称为煮散,如银翘散。外用散剂多外敷或掺撒疮面,亦可吹喉或点眼,如金黄散、生肌散、八宝退云散、冰硼散、锡类散等。散剂的特点是:制作简单,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不易变质,便于服用、携带、贮存,可大量生产。
3. 丸剂 将处方药物研成细末,或煎煮浓缩后干燥粉碎,用水或蜜、酒、醋、药汁、米糊、面糊等为赋形剂黏合而成的球形固体制剂。根据赋形剂的不同,丸剂分为水丸、蜜丸、糊丸、蜡丸、浓缩丸。根据制备工艺不同,分为泛制丸(如水丸、浓缩丸、水蜜丸等)、塑制丸(如蜜丸、蜡丸、糊丸等)、滴制丸(如滴丸)。丸剂的特点是:吸收较慢,作用持久,而且体积小,服用、携带、贮存都比较方便。一般多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亦有用于急救者,如安宫牛黄丸、三物备急丸等。另外一些芳香性药物,或药性峻猛、不宜作汤剂煎煮服用的药物,亦可做丸剂使用。
(1)蜜丸:将药料细粉用炼制过的蜜为黏合剂制备而成。蜜黏合力强,且其味甘质润,具有补益、润肺、滑肠、缓和药性作用,其特点是崩解缓慢,作用缓和而持久,且有娇味作用,利于服食。临床主要用于慢性病或虚弱性疾病的治疗。
(2)水丸:将药料细末用水或酒、醋、蜜水、药汁等为赋形剂泛制而成。其特点是较其他丸剂易崩解、溶散,起效较快,体积小,便于服用,适用于多种疾病。
(3)糊丸:将药料细粉用米糊或面糊为赋形剂制备而成。其特点是黏性大,崩解缓慢,服后在体内徐徐吸收,既可延长药效,又能减少药物对肠胃的刺激。多用于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或者毒性较大的药物。
(4)浓缩丸:将方中部分药物煎煮浓缩成膏,再与其他药物细末混合干燥粉碎,用水、酒等为赋形剂制成的丸剂。其特点是有效成分含量高,体积小,服用量少,吸收较快,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4. 膏剂 有现代膏剂和传统膏剂之分。
(1)现代膏剂是用适当溶媒浸出药材中有效成分后,将溶媒蒸发除去而成。又分流浸膏和浸膏两种。其中除去部分溶媒,调整浓度及含醇量至规定标准,并使1毫升中有效成分含量相当1克药材的液体制剂,为流浸膏。若将全部溶媒除去,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使1克浸膏相当于2~5克药材的半固体或固体制剂,为浸膏。均可供内服用,且有效成分含量高,服用剂量小。浸膏因不含溶媒,所以完全没有溶媒的副作用,临床也常作为其他制剂的原料用。
(2)传统膏剂是将处方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煮浓缩而成。分为内服膏剂和外用膏剂两种。(www.daowen.com)
内服膏剂:常称为煎膏或膏滋,即将药物反复煎熬至一定程度,去渣取汁,再浓缩,并加入适当的蜂蜜、冰糖或砂糖熬炼而成,药物成分含量高,服用量小,味甜营养丰富,有滋补作用。适合久病体虚者服用。
外用膏剂:有软膏和硬膏两种。①软膏是药材研成细末,加入适当的基质混合均匀而得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常温下是一种半固体状态,但涂于皮肤或黏膜后逐渐软化,有效成分被缓慢吸收,持久发挥疗效。主要用于外科疮疡疖肿等疾病。②硬膏古称“薄贴”,俗称“膏药”。将药物用植物油煎煮至外焦内黄,去渣取汁,再熬炼至滴水成珠的程度,加入黄丹、白蜡等收膏而成。常温时呈固体状态,36~37℃时则溶化。具有消肿止痛、祛腐生肌、舒筋活络、通经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局部或全身的疾病,如外科跌打损伤、疮疡肿毒或风湿痹痛等疾病。使用简单,携带、贮存方便。
5. 丹剂 指用含汞、铅、硝、矾、硫黄等矿物药,经过高温升华提炼所得的结晶状粉末化合物称为丹,常见的有红升丹、白降丹、轻粉等。它具有用量小、作用强、疗效确切的特点,但有毒,一般只外用,主治外科疮疡病证。使用时注意剂量和部位,以免中毒。除此之外,临床上还习惯于把某些较为贵重的或有特殊功效的内服中成药称为“丹”,这种丹药无固定剂型,如“补心丹”“至宝丹”属丸剂,“化铁丹”为液体制剂,玉枢丹属锭剂等。
6. 酒剂 古称“酒醴”,后世称为“药酒”。是将药物用白酒或黄酒浸泡一段时间,或隔汤加温煎煮,去渣取汁所得的澄清液体制剂。酒为有机溶剂,不仅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浸出,还具有温通行散、祛风止痛、助长药效的优点,既可内服,又可外用。临床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及跌打损伤等病证。
7. 栓剂 古称“锉药”或“塞药”。将易于溶解吸收的药物研末,与基质混合均匀,制成一定形状的固体制剂。栓剂主要用于肛门或阴道,经黏膜吸收起效。其特点是避免了胃肠道消化液对药物的影响,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及对肝的毒副作用,使用简便。临床常用于治疗外感发热、便秘、痔疮、阴道炎等疾病。
8 胶囊剂 将药材研成细末直接装于空心胶囊,或将药材提取物添加一定辅料制成粉末或颗粒,充填于空心胶囊而成。胶囊剂可分为硬胶囊、软胶囊、肠溶胶囊,大多供内服用,可用于多种疾病。
硬胶囊:硬胶囊是由明胶制成的一种质地较硬、具有弹性的头和盖套合的空胶囊。多充填固体的药物粉末或颗粒。
软胶囊:是一种球形或椭圆形弹性较强的胶囊。多充填油性或非水溶性的液体药物和混悬液,亦有装药粉者。
肠溶胶囊:是指将硬胶囊或软胶囊经药用高分子材料处理或用其他适宜方法加工而成,其囊壳不溶于胃液,只在肠液中溶解释放活性成分,发挥药效。
胶囊具有掩盖药物不良气味,药效发挥较快,药物的稳定性好,生物利用度高,有的尚有定时定位释放药物有效成分的特点,是较为理想的药物剂型之一。
9. 冲剂 将药物提炼成稠膏,加入适量糖粉及其辅料,充分拌匀,揉搓制成干燥颗粒。具有作用迅速,体积小,重量轻,味道可口,服用、贮运方便等优点,深受大家欢迎。适用于多种疾病,常用的如咳露冲剂、板蓝根冲剂、感冒退热冲剂等。因冲剂较易吸潮,多保存于密闭容器或用塑料袋分量包装备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