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内分泌失调导致癌变,肥胖和糖尿病患者风险高

内分泌失调导致癌变,肥胖和糖尿病患者风险高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因疾病或某些原因引起内分泌失调,就可使某一或某些内分泌激素持续作用于敏感的组织,导致细胞增殖或癌变。子宫内膜癌多发于肥胖、不育、绝经期后的妇女,在多囊性卵巢、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多见,这些情况几乎都伴有内分泌失调,说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内分泌失调关系密切。

内分泌失调导致癌变,肥胖和糖尿病患者风险高

人体由于内分泌的失调,也可诱发癌症,许多实验都证明,内分泌失调可诱发甲状腺、垂体腺前叶、卵巢、睾丸、肾上腺皮质、子宫、阴道和乳腺等器官的癌症。此外,有的激素如前列腺素,能促进细胞分化和加强免疫反应,可阻止细胞癌变,如果体内前列腺素分泌不足,就有可能导致细胞癌变。应用低碘食物、摄入过多的放射性碘及部分切除甲状腺的人,则可降低甲状腺的功能,通过反馈机制,垂体前叶就会分泌大量的促甲状腺素。切除部分甲状腺可引发实验动物甲状腺组织增生,以及发生肿瘤

内分泌激素是神经体液调节机体功能的重要化学物质,各种内分泌激素按照对立统一的规律,在体内保持着动态的平衡,比如,脑垂体分泌促甲状腺素,可刺激甲状腺分泌更多的甲状腺素,但当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素太多了,反过来会让脑垂体少分泌促甲状腺素,这样相互调节,保持身体需要的平衡,其他内分泌激素也是一样。如果因疾病或某些原因引起内分泌失调,就可使某一或某些内分泌激素持续作用于敏感的组织,导致细胞增殖或癌变。一般说来,凡能促进组织细胞生长的激素,都是有致癌作用的激素,如卵巢的雌激素、垂体腺的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生乳素等。以乳腺为例,当缺乏促进乳腺生长的垂体腺和卵巢激素时,乳腺就不发育,未发育的乳腺组织是不会癌变的。

乳腺癌与雌激素的关系目前已有了较深入的了解,雌激素中的雌酮(E1)与雌二醇(E2)有致癌作用。雌三醇(E3)是由E1和E2代谢形成的,E3在癌细胞内的受体中,与E1、E2有竞争和对抗作用,所以有阻止癌细胞形成的作用。以E3/(E1+E2)作为E3指数,可粗略地预测乳腺癌发病的可能性,E3指数受年龄、体重、甲状腺功能等因素的影响。雌激素多的人易患乳腺癌,月经初潮年龄和绝经年龄与乳腺癌发生也有关,初潮年龄<13岁的人,发病的危险性为初潮年龄>17岁者的2.2倍;而绝经年龄>55岁者比<45岁者危险性增加1倍。同时,乳腺癌的发病率随初产年龄的推迟而增高,如20岁前足月生产第一胎,乳腺癌发病率仅为初产年龄在30岁以后者的1/3。此外,哺乳可降低乳腺癌的发病危险性,而且第一胎生产后哺乳时间越长,发病危险性越低。临床上发现,很多患有乳腺癌的女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长相都很漂亮。说到美女易患乳腺癌,并非没有科学依据。长相漂亮的女性,月经初潮早的女性和晚生育的女性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她们体内的雌性激素水平较高,而雌性激素过多则是导致乳腺癌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在有的西方国家把乳腺癌叫做“美女病。”

子宫内膜癌多发于肥胖、不育、绝经期后的妇女,在多囊性卵巢、糖尿病血压的患者多见,这些情况几乎都伴有内分泌失调,说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内分泌失调关系密切。(www.daowen.com)

在患卵巢功能性肿瘤的患者中,由于雌激素的不断产生,并持续作用于子宫内膜,可发生宫体腺瘤、原位癌或腺癌,说明子宫内膜长期受雌激素作用,缺乏孕激素的调节,是子宫内膜癌的病因。

国外已有报道,妊娠早期服用大量雌激素的人,其生出的女儿在青春期易发生阴道癌。在长期服用激素避孕药的妇女中,出现乳房肿痛、溢乳、静脉血栓和感染、血压升高,以及少数散发的乳腺癌等,已经引起了专家的重视。

掌握这些知识,就可针对具体情况,请医生帮助进行“干预”治疗,这是预防癌症的好办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