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痛风在国内呈暴发流行趋势,病例迅速增加,人们对痛风的认识也随之加深,该病的误诊率也明显下降,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痛风仍属误诊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痛风易误诊哪些疾病呢?痛风急性关节炎期,约半数的痛风患者被误诊或曾误诊过丹毒,其次是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慢性关节炎期,误诊类风湿关节炎(RA)最多,误诊骨关节炎(OA)者也常见。
1.误诊丹毒 急性痛风关节炎与丹毒特征酷似,发病局部都显示红、肿、痛、功能障碍的急性炎性改变,并都常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化验可出现血沉增快,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同时这两种病的病灶处皮肤均呈暗红色,非常相似,容易造成误诊。
2.误诊风湿性关节炎 痛风误诊风湿性关节炎,多为痛风关节炎的初发病或多次发生在膝、踝、肘、腕等大关节时,尤其是大关节出现积水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及血中炎细胞升高的患者。痛风和风湿性关节炎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疾病,这两种疾病虽然有些相似之处,但二者的差异更多更突出。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致尿酸增高引起的关节病,与身体肥胖、摄入富含嘌呤食品过多、饮食成分不平衡、肾脏功能损害较严重或长期服用影响尿酸生成、排泄的药物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男性,四肢小关节发病多于大关节,下肢关节多于上肢关节,首次关节炎约60%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多在夜间或午休后骤然发病,3~10天(平均7天),不治疗可自行缓解。用秋水仙碱数小时可控制急性炎症,长期规范地用降尿酸药物,可终止关节炎发作等特点。风湿性关节炎与痛风的以上特点不同,它是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常在急性扁桃体炎、猩红热等细菌感染性疾病之后出现;多发生于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与性别无关;急性起病,但较痛风缓慢;多发生在膝、踝、肘、肩、腕等大关节,且多呈对称发病;常合并心肌炎、皮肤红斑、皮下结节等;抗链球菌溶血素“O”多大于500单位;咽分泌物培养有A组链球菌生长,用抗生素有效等特点,都区别于痛风。
3.误诊类风湿关节炎 痛风误诊RA常见于痛风关节炎反复发作多年,四肢多关节变粗、畸形、僵直、运动受限等类似RA的关节特征的慢性痛风关节炎期。痛风与RA鉴别主要有以下特征。
(1)年龄:痛风40~55岁为发病高峰;RA80%发病于20~45岁。
(2)性别:女性痛风仅占5%左右;RA女性占67%~80%。
(3)起病:痛风起病急促,数小时炎症达到高峰;RA发病缓慢,关节炎可以数月或数年不愈,多数关节发病后病情逐渐加重。
(4)发病关节数:痛风一次发病多为单关节或多关节交替发病;RA多为3个或3个以上关节同时发病,多呈对称性。(www.daowen.com)
(5)晨僵:痛风无或有短暂的晨僵,最长不超过半小时;RA多有明显的晨僵现象,超过半小时持续至6周以上。
(6)多发病关节:痛风常见四肢远端关节,尤其第一跖趾关节多见;RA多发于腕、掌指和近端指间关节。
(7)化验检查:痛风血尿酸增高,关节液或结节取出物镜下可见到尿酸结晶;RA类风湿因子呈阳性者多。
(8)X线像:痛风虫蚀样或穿凿样骨缺损是骨质损害的典型表现;RA发病关节多数显示软骨消失,骨质不规则破坏,关节腔变窄或融合、僵直。
(9)治疗:痛风慢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用秋水仙碱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长期规范地服降尿酸药,关节炎可不再发病;RA用前两种药则无明显效果。
4.误诊骨关节炎 见本书“痛风何以误诊骨关节炎”文。
除此之外,痛风还常误诊结核变态反应性关节炎、蜂窝织炎、创伤性关节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化脓性关节炎、骨肿瘤等疾病,应注意鉴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