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是非甾体类(NSAID)消炎、解热、镇痛、抗风湿药的鼻祖。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就有人用柳树皮浸出液退热、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疼痛。后来发现起治疗作用的有效成分是水杨酸;一百多年前,德国人化学合成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正式用于临床。1971年约翰•拜恩发现阿司匹林的作用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OX)阻断花生四烯合成前列腺素产生的。前列腺素是炎性介质,是产生炎症的重要因素,阿司匹林的这些作用是通过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实现的。同时发现前列腺素能加速血小板的凝集,阿司匹林对前列腺素合成的这种抑制作用,使血液中某些前列腺素的浓度下降,血小板凝集减少,血管粥样硬化和血栓的形成减少;所以近年来,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已广泛用于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及其他器官的血管梗死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根据统计,长期每天服阿司匹林100~300mg者,心肌梗死、卒中、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可分别减少40%~50%、45%~52%、20%~28%;该药又是心血管疾病术后的必服药物。另外,它防治肠肿瘤、妊娠中毒和糖尿病的心、脑、肾等合并症也有较好的效果。
但是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除了可引起消化道溃疡、出血和脑出血外,它对尿酸的影响不能忽视,有报道说,大剂量应用阿司匹林,可促使肾脏排尿酸量增多,服用中、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以减少尿酸从肾脏排出,使尿酸在体内积聚,致血尿酸升高,发生痛风或高尿酸血症。作者医院曾对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的一批患者的血尿酸变化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久服该药的患者,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病的发病率及人均血尿酸浓度,均显著高于没有服用阿司匹林的同类患者,这就进一步证实了小剂量阿司匹林有阻碍肾脏排泄尿酸的作用。近年来国内痛风病和高尿酸血症病例逐年增多,影响因素固然很多,但与不少患者长期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不无关系。阿司匹林有阻止肾脏排泄尿酸的作用,那么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伴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病例非常多,长期服小剂量阿司匹林也是常见的现象,这样的患者今后还用不用服阿司匹林呢?作者认为,如患者确实需要长期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建议:①适当增加降尿酸药的用量;②经常监测血尿酸的水平,根据血尿酸高低调整治疗方案;③尽量不用对血尿酸有负面影响的降压、降糖、降脂等药,确保血尿酸浓度保持正常水平。(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