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神经性皮炎的治疗方法与营养旅游相关

神经性皮炎的治疗方法与营养旅游相关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神经性皮炎是一种以皮肤苔藓样变及剧烈瘙痒为特征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又叫慢性单纯苔藓。其病因可能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有关。神经性皮炎在中医学称为“干癣”、“牛皮癣”、“摄领疮”等,又因其顽固易发而称之为“顽癣”。[按]近代中医外科名家顾伯华认为,神经性皮炎多局限一处或数处,一般不必服药;但播散性者,全身皆有皮损,应服养血祛风润燥及清利湿热之剂,可获速效。

神经性皮炎的治疗方法与营养旅游相关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以皮肤苔藓样变及剧烈瘙痒为特征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又叫慢性单纯苔藓。本病多发生于颈、肘、骶等部位,以皮肤瘙痒、苔藓化为特征。根据皮损范围大小,临床上可分为局限型和泛发型两种类型。本病常呈慢性,易于反复发作,多见于青壮年。其病因可能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有关。现代西医学治疗一般采用镇静或抗组胺药、X线照射及封闭疗法等,但多不能根治。

神经性皮炎在中医学称为“干癣”、“牛皮癣”、“摄领疮”等,又因其顽固易发而称之为“顽癣”。《诸病源候论》曰:“摄领疮,如癣之类,生于颈上,痒痛,衣领拂着即剧,云是衣领揩所作,故名摄领疮。”《外科正宗·顽癣》也说:“牛皮癣如牛项之皮,顽硬且坚,抓之如朽木。”“皆属风湿凝聚生疮,久则瘙痒如癣,不治则沿漫项背。”历代医家临床上多用凉血清热疏风、养血润燥、健脾渗湿等法为主,并配合外治。一些医籍,如《儒门事亲》、《本草纲目拾遗》等还有用针灸方法治疗顽癣的记载。

本病的发生与精神因素有关,情绪波动、精神紧张、性情急躁、劳累过度以及局部衣领摩擦、搔抓刺激等均可诱发本病或使本病加剧。

中医病因学认为,本病为七情所伤,心火内生,脾经湿热,肺经风毒客于肌肤腠理之间,外感风湿热邪,以致阻滞肌肤,血虚生燥,肌肤失荣所致。综合其病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七情内伤 因情志波动,精神过度兴奋、忧郁、紧张、焦虑、恐怖或神经衰弱,情志不遂,心火上炎,以致气血运行失调,故呈皮肤苔藓样变化。

2.刺激因素 如过饮醇酒、咖啡等辛热兴奋剂,或服用某些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及内裤摩擦、搔抓等局部刺激,均为诱因。

3.血虚风燥 病久耗伤阴血,血虚生风生燥,皮肤失养而成本病。

[证治述要]

首先要让患者了解本病的发生发展可能与神经精神因素有关,解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避免搔抓、烫洗。中医治疗,初发者多以疏风化湿、清热止痒为主,病久者应养血祛风润燥。

1.风湿蕴阻 皮损成片,呈淡褐色,粗糙肥厚,阵发性剧痒,夜间尤甚,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治宜清热祛湿,疏风止痒。方用乌蛇祛风汤加减:乌梢蛇15克,荆芥9克,防风9克,黄芩12克,连翘12克,金银花12克,蝉蜕9克,苦参12克,徐长卿12克,赤小豆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2.血虚风燥 皮损色淡或灰白,肥厚粗糙,常伴有心悸怔忡,气短乏力,妇女月经量过多,舌质淡,脉沉细。治宜养血润燥,祛风止痒。方用四物消风饮或止痒合剂加减:生地黄12克,当归12克,荆芥9克,防风9克,赤芍12克,白鲜皮12克,蝉蜕9克,薄荷9克,柴胡9克,羌活9克,红枣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3.肝郁化火 皮疹色红,心烦易怒或精神抑郁,失眠多梦,眩晕,心悸、口苦咽干,舌边尖红,苔薄白,脉弦滑。治宜疏肝清热,养血润燥。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牡丹皮9克,山栀12克,柴胡9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赤芍12克,鸡血藤30克,白茅根15克,薄荷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常用成药]

湿毒清胶囊每次3~4粒,每日3次。功能养血润燥,化湿解毒,祛风止痒。用于风湿热、风热及血虚风燥引起的皮肤瘙痒。

[精方选议]

1.顾伯华医案 郑某,男,64岁。初诊:1972年6月10日。患者颈部瘙痒,皮肤增厚,时轻时剧,已有7年。近1年来发展到躯干四肢,瘙痒不堪,夜难成眠,心烦易怒,便干溲少。检查:颈部两侧皮肤肥厚,色素减退,间有色素沉着斑,四周散在有光亮的扁平坚实丘疹,胸背及两大腿内侧也有类似皮损,满布血痂、抓痕,大片潮红。腘窝及肘内少量渗液。舌红,苔薄,根腻,脉弦滑。证属年老营血已虚,生风生燥,皮肤失养,夹有湿热。拟凉血清利湿热治其标。

[处方] 鲜生地黄30克,赤芍9克,玄参12克,鸡血藤12克,茵陈12克,蒲公英30克,苦参片12克,制大黄9克,土茯苓30克。外用:1%薄荷三黄洗剂。(www.daowen.com)

二诊(6月7日):药后瘙痒显著减轻,大便每日2行,潮红已退,夜眠安定。但皮肤干燥,乃湿热之邪渐去,血虚成燥突出。拟养血祛风润燥治其本。

[处方] 大生地黄12克,当归9克,赤、白芍各6克,制首乌12克,小胡麻9克,苦参片12克,炙地龙9克,肥玉竹9克,珍珠母30克(先煎),生甘草3克。外用:白柘膏。

三诊(7月8日):抓痕、血痂全部消失,皮肤肥厚也稍软变平,胃纳二便正常。证属慢性,以片剂代药汤。

[处方] 当归片,5片,每日3次。乌梢蛇片,5片,每日3次。

2个月后痊愈。

[按] 近代中医外科名家顾伯华认为,神经性皮炎多局限一处或数处,一般不必服药;但播散性者,全身皆有皮损,应服养血祛风润燥及清利湿热之剂,可获速效。若因情绪波动而症状加剧的,可适当加平肝潜镇安神的珍珠母、生牡蛎、五味子、夜交藤等。

2.中西药合治法 取生地黄15克,熟地黄15克,地肤子10克,白鲜皮10克,樟白皮10克,蛇床子10克,赤芍15克,红花6克,生甘草5克,丹参15克,蝉蜕5克,党参20克。每天1剂煎服,7天为1个疗程,连服4个疗程。同时用清凉油1盒,地塞米松片0.75毫克10片研成粉,把两药搅拌均匀,涂于患处,早、晚各1次。

[按] 此为笔者之经验方。中医认为本病多因七情郁结,久病在血,气血不畅,凝滞于皮肤,日久耗血伤阴,化燥生风而成。故采用中药养血润肤,祛风除湿,清热化瘀。方中赤芍,活血祛瘀;丹参其性长于行血,能除烦安神,养血活血;生地黄、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白鲜皮、蛇床子清热利湿,解毒,杀虫。地塞米松有较强的抗感染、抗过敏等药理作用;清凉油有止痒、解毒、杀菌作用,两者合用于皮肤患处,达到止痒、杀菌、抗感染、抗过敏之功效。

[康复指导]

1.注重生活护理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生活要有规律,尽力避免焦虑、烦躁、睡眠不佳、紧张劳累等;要尽量避免饮酒、喝浓茶浓咖啡、吃辛辣食物等;应避免局部摩擦,不要过度搔抓、洗烫及日晒。局部忌用热水及肥皂洗擦。

2.不可忽视局部治疗 病变部位涂搽神经性皮炎药水,或含有皮质激素的软膏,贴用肤疾灵或特美肤涂膜,皆有效果。严重的患者,局部可用深度X线照射,或用核素90锶照射,皆有效果。如局部有红肿,则需用抗生素治疗。必须坚持用药,不可以为不痒了即自行停药。

3.中药外治有促进康复之良效 方如:

(1)复方黄连搽剂:川黄连50克,花椒25克,加入70%酒精适量浸泡3天后,取药汁外搽患处,每天3~4次。

(2)雄巴膏:雄黄3克,巴豆(去外壳)30克,一起捣碎混匀,用4层纱布包扎后搽患处,每次1~2分钟,每天3~4次。用至痒感消失。若患处出现红肿、水疱,停药3~4天,可自行消退。如1次未愈,还可反复使用。

(3)熏药疗法:药用苍术、黄柏、苦参、防风各9克,大枫子、白鲜皮各30克,松香、鹤虱草各12克,五倍子15克。共研为细末,用纸卷药末成纸卷,点燃烟熏皮损处,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钟。有祛风除湿、杀虫止痒之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