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6岁的儿童最为多见。本病属中医“顿咳”、“疫咳”、“天哮呛”的范畴,俗称“鸬鹚咳嗽”。百日咳的特征是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后有特殊的吸气性吼声,即鸡鸣样的回声,最后吐出痰沫,方可稍事停息。因其主要症状就是咳嗽,且缠绵日久,病程长者,可持续2~3个月以上,故名“百日咳”。
现代医学认为,百日咳杆菌侵入呼吸道后,附着在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纤毛上繁殖,使纤毛彼此黏着聚合,妨碍纤毛摆动。细菌毒素还可使纤毛麻痹,使呼吸道上皮细胞空泡形成,细胞核破裂和溶解。另外,支气管黏膜呈广泛炎症,黏液分泌增多;纤毛损害,影响黏液的排出;以致黏液持续刺激支气管黏膜感觉神经末梢,反射性引起剧烈地连续性咳嗽。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是外感时行疠气,病机是时行疠气侵肺,夹痰交阻气道,致肺失宣肃。病初,以肺气失宣的卫表症状为主,继则疫邪化火,痰火胶结,气道阻塞,上逆于肺,咳嗽更甚,以致痉咳阵作,进入痉咳期。痉咳发作时,因气机失调,除伤及肺气外,常可影响他脏。病之后期,邪气渐退,正气已虚,出现邪恋正伤的证候。若痰热壅阻,肺气郁闭,可合并肺炎咳喘;若痰浊内阻,痰盛生惊,则可致昏迷、抽搐之变证。
[证治述要]
本病治法重在化痰降逆、疏利肺气,而化痰降逆应贯彻于本病的治疗始终。由于本病有初咳期、痉咳期、恢复期的病理变化,所以,在治疗上又当注意早期宣肺,中期清肺,后期润肺,根据寒热虚实的不同,辨证治疗。
1.初咳期 咳嗽逐渐加剧,日轻夜重,咳声重浊或亢扬,痰液清稀或黏稠,咽红,舌苔薄白或黄,脉浮或浮数。治宜疏风宣肺。偏于风寒者(舌苔薄白,痰呈稀白),治宜祛风散寒,宣肺化痰。偏于风热者(痰稠黏,咽红,苔见薄黄),治宜疏风散热,肃肺化痰。
风寒证选杏苏散加减:紫苏叶6克,杏仁9克,桔梗9克,枳壳9克,半夏9克,橘红6克,茯苓12克,生姜3克,百部9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风热证选桑菊饮加味:桑叶9克,菊花9克,百部9克,紫菀9克,杏仁9克,桔梗9克,甘草6克,牛蒡子9克,连翘9克,薄荷6克。水煎服,每天1剂。
2.痉咳期 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入夜尤甚,痰黏难咳,面红唇赤,甚则目睛、牙龈、鼻腔出血,或痰中带血,幼小患儿多啼哭不宁,口干口渴,尿黄便秘,舌下系带红肿溃烂,甚或窒息抽搐。舌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泻肺,涤痰镇咳。方用桑白皮汤加减:桑白皮12克,黄芩9克,川贝母6克,法半夏9克,天浆壳9克,紫苏子6克,杏仁9克,黄连5克,山栀9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天1剂。
加减:痰多黏稠者,加黛蛤散、海浮石;目睛出血、吐血、衄血者,酌加龙胆草、菊花、生地黄、白茅根、侧柏叶。
3.恢复期 阵咳次数减少,程度减轻,痰稀而少,形体消瘦,精神萎靡,面色无华,自汗或盗汗,口干舌燥,舌淡苔薄,脉细弱或细数。治宜益气健脾,养阴润肺。
脾气虚明显者,方选人参五味子汤加味:党参12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麦冬12克,五味子6克,生姜3片,红枣5枚。水煎服,每天1剂。
肺阴虚明显者,方选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12克,麦冬12克,玉竹9克,天花粉9克,扁豆12克,桑叶6克,杏仁9克,桔梗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天1剂。
本病治法重在化痰降逆、疏利肺气,而化痰降逆应贯彻于本病的治疗始终。
加减:若咳呛较剧,加杏仁、马兜铃;声音嘶哑,加木蝴蝶、桔梗;盗汗低热,加地骨皮、牡蛎、浮小麦等;痰多加陈皮、法半夏。
[常用成药](www.daowen.com)
1.小儿肺热咳喘冲剂 3~7岁儿童每次1袋,每日3次。适用于初咳期偏风热者,此期还可选用复方川贝片、杏仁止咳糖浆、川贝枇杷露等。
2.鹭鸶咯丸 每次1丸,每日2次,用梨汤或温开水送服。适用于痉咳期,此期还可用羊胆丸、清肺抑火丸、橘红丸、婴儿保肺散等。
3.罗汉果玉竹冲剂 3岁以下小儿每次服1/3袋,每日3次。适用于恢复期属气阴两虚者。此期气虚型的还可用四君子丸、人参健脾丸等;属阴虚型的,治宜滋阴润肺,可用二冬膏、养阴清肺丸、百合固金丸等。
[精方选议]
1.杠百方 杠板归、炙百部、枇杷叶、海浮石、杏仁、黛蛤散(布包)、远志、竹茹、陈皮。方中重用杠板归20~30克;其他药物剂量根据患儿的年龄、体质灵活掌握,一般为6~10克。每天1剂,水煎分3次服用。
[按] 方中重用杠板归,具有清热利水、宣肺止咳之功,为江浙民间治疗百日咳的常用草药;百部润肺止咳,为治疗百日咳之良药;黛蛤散、海浮石清热凉血、宣肺祛痰;远志安神祛痰,配以杏仁宣肺止咳;竹茹涤痰止呕;陈皮理气化痰。诸药合用共收清热润肺,祛痰解痉,降气止咳之效。
2.民间验方 沙参10克,百部10克,白前10克,甘草10克,川椒6克,冰糖、蜂蜜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
[按] 方中沙参生津润肺止咳,百部润肺止咳;白前下痰、降气止咳;甘草则能甘缓止咳。而川椒一药尤为重要,其能“祛除邪气咳逆”(《神农本草经》)。据临床经验:此方运用川椒,原来自一患者所用民间单方,原方以“川椒7粒,置于鲜梨中心,放于碗内,再加冰糖1块,蜂蜜1勺,久蒸至梨熟,梨汁同服,用于治疗痉咳”。初用曾疑其效,经试用川椒10克,加入冰糖、蜂蜜水煎,亲自尝服,药后感口内微麻,而从咽喉部至胸腹部皆有松解宽舒之感,无任何不适。受此启发,此后将川椒用量从1克递增至6克(5岁以下儿童皆用此量),加入辨证处方中,明显地缓解了患儿的痉挛性咳嗽,疗效迅速提高,故不可忽视川椒这一味主药。多年来,临床运用此方治疗百日咳患儿常在2~4剂药后咳止病愈,可资试用。
[康复指导]
1.百日咳病程很长,而常用的抗生素治疗效果均不满意,所以要做好预防工作,凡出生3个月后,都应及时接种百日咳疫苗。发现百日咳患儿应及时隔离4~7周;流行期间,可每日用生大蒜汁和糖水口服1~2次,连服5~7天。
2.对已经患病的孩子在痉咳期间,应尽量减少对孩子的一些不良刺激,如惊吓恐惧、煤气烟尘、辛辣生冷食品等。要注意患儿休息,尤其是保证夜间睡眠,如因阵发性咳嗽而致精神不安,严重影响睡眠时,可适当予以镇咳之品。幼小儿在阵咳时要抱起,轻拍背部,不要抱紧,以防引起窒息。
3.配合饮食疗法有助于康复。方如:
①胆汁疗法:用新鲜鸡胆汁,加白糖适量,调成糊状,蒸熟,一日分2次服。1岁以内,3天服1个;1岁以上,每天服1个。如无鸡胆,猪、牛、羊胆均可,亦可用干燥粉剂(市售百咳灵片即胆汁制剂,每岁每次服1片)。
②大蒜疗法:取独头蒜60克、冰糖30克、甘草15克,先将蒜捣取汁,甘草研末,然后同放沙锅内加冰糖和水煎沸,每日1剂,分3次服。也可将大蒜打成蒜泥,加入白糖、开水适量,搅拌,澄清后取上清液内服,每次1~2匙,每日3次。
③蜈蚣散:蜈蚣、生甘草各等份,共研为极细末,每次1.0~2.0克,每日3次,用蜜水调服,连服1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