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全年均有发病,以夏秋季发病率为高。基本病理改变为结肠的化脓性溃疡性炎症,临床以发热、腹痛、黏液和脓血便、里急后重及腹部压痛为特征。本病的传染源为患者及带菌者,病菌随大便排出,通过污染水源、手、食物、苍蝇及用具传播,而经口感染。
本病根据起病缓急和病情轻重可分为急性细菌性痢疾、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和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起病急,高热,畏寒,恶心,呕吐,脓血便,数小时后出现阵发性腹痛、腹泻,一日大便3~5次,呈糊状或水样,混有少许黏液,里急后重不明显,数日自愈;重者可有黏液脓血便,四肢发凉,血压降低,甚至发生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多见于2~7岁儿童,起病急,突然高热,惊厥,面色青灰,四肢厥冷,血压降低,意识障碍,呼吸不规则,瞳孔两侧不等大,早期腹泻不严重,大便亦可不出现黏液脓血便。慢性细菌性痢疾病程超过2个月,仍有腹部隐痛,腹泻、便秘交替,大便间歇出现黏液、脓血,左下腹可扪及呈条索状的乙状结肠。
细菌性痢疾属于中医学“痢疾”、“滞下”等范畴。《丹溪心法·痢》中有“是疫作痢,一方一家之内,上下传染相似”的记载;又说“痢赤属血,白属气,有身热,后重,腹痛,下血”。对本病发生的证候及传染性均有详细地论述。本病主因是感受湿热、疫毒、寒湿或内伤饮食。
1.外感湿热 外感湿热或过食肥甘酒炙、不洁之物,湿热壅于胃肠,气血阻滞,化为脓血而为湿热痢。
2.外感寒湿 外感寒湿,或恣食生冷、瓜果、不洁之物而寒湿内生,寒凝湿滞,气血壅涩,形成寒湿痢。
3.疫毒内侵 若逢天时疫毒流行,饮不洁之水或不洁饮用水污染食物,感受疫毒之邪而毒壅肠胃,燔灼气血则为疫毒痢。
总之,本病是因外感时邪疫毒及内伤饮食,湿热邪毒或寒湿之邪积滞肠道与肠内正气相搏,肠道脉络受损,气滞血瘀,邪毒内郁,气机壅滞,肠失传导而致,继可邪入心包扰动神明及风火相煽引动肝风。下痢日久,正气受损,或虚实相兼,可形成慢性痢疾,表现为痢下时作时止,经年不愈,即所谓休息痢。
中医治疗本病根据病史、病程长短及症状区分暴痢和久痢。急性期治疗多清热、利湿、调气;慢性期治疗多以温补脾肾为基本原则,总以清解化湿导滞为主。
[证治述要]
中医治疗本病根据病史、病程长短及症状区分暴痢和久痢。急性期治疗多清热、利湿、调气;慢性期治疗多以温补脾肾为基本原则,总以清解化湿导滞为主。
1.湿热痢 痢下赤白脓血,日行十余次至数十次,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口苦而黏,或伴寒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肠化湿,调气活血。方用芍药汤加减:赤芍15克,当归9克,黄连5克,槟榔5克,木香5克,生大黄9克,黄芩9克,金银花10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
2.疫毒痢 发病急骤,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里急后重较湿热痢为甚,或壮热口渴,头痛烦躁,甚则神昏痉厥,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数或细数不清。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息风。方用白头翁汤加减:白头翁30克,金银花15克,黄连9克,秦皮12克,赤芍12克,苦参12克,生地榆12克,牡丹皮10克,黄柏9克,马齿苋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若见神昏谵语,甚则痉厥,脉象弦细,舌质红绛而苔黄燥者,为热毒侵入营血,宜合犀角地黄汤:水牛角30克,生地黄30克,赤芍12克,牡丹皮9克,另服紫雪丹或至宝丹2~3克,以清营凉血开窍;若热极动风,痉厥抽搐者,加羚羊角粉0.3克(磨汁或研粉服),钩藤10克(后下),石决明15克(先煎),以息风镇痉;暴痢致脱者,应急服参附汤:人参9克,熟附子6克,先回阳救逆,俟脱回之后,再据证治疗。
3.寒湿痢 痢下赤白,白多血少或纯为白冻便,腹痛,里急后重,中脘饱闷,饮食无味,纳呆,苔白厚腻,脉濡或濡缓。治宜辛开苦降,清肠温中。方用胃苓汤加减:川黄连9克,苍术12克,白术12克,厚朴9克,茯苓12克,当归10克,木香6克,炮姜10克,枳实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4.虚寒痢 痢疾经久反复,下痢溏稀夹有黏白冻,或紫暗血色,甚则滑泄不禁、脱肛,腹部隐痛怕凉,倦怠畏寒,腰酸神疲,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数。治宜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方用真人养脏汤加减:党参12克,炒白术12克,诃子肉2克,肉豆蔻12克,木香9克,干姜6克,赤石脂9克,当归9克,官桂6克,罂粟壳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www.daowen.com)
5.休息痢 下痢时发时止,缠绵不愈,临厕腹痛,里急后重,大便夹有黏白冻,或赤血色,舌质淡,苔薄白,脉濡数或虚数。治宜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方用连理汤加减:党参12克,白术12克,干姜6克,黄连6克,茯苓12克,马齿苋15克,地锦草12克,木香9克,砂仁9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常用成药]
1.黄连素 每次0.2克,每日3次,连用5~7日。
2.藿香正气丸 每次6克,每日3次。能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痢疾兼有风寒外感者。
3.香连丸 每次6克,每日3次。功能清热泻火,燥湿止泻。用于细菌性痢疾及肠炎。
[精方选议]
1.戊己丸 黄连30克,吴茱萸(制)30克,白芍(炒)30克。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口服,一次3~6克,每日2次。米汤送服。
[按] 本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治脾湿泻痢,米谷不化,脐腹刺痛及小儿疳积下利。方中黄连清热燥湿止痢为主药;吴茱萸燥湿,以助黄连止痢,疏肝下气止痛以治腹痛;白芍养阴和血,柔肝止痛。以治肝胃不和,腹痛泻痢,诚有良效。
2.通变白头翁汤 生山药30克,白头翁12克,秦皮9克,生地榆9克,旱三七粉9克,鸦胆子60粒(去皮),甘草6克。煎服法:先将三七、鸦胆子用白糖水送服一半,再将余药煎汤服。相隔时间为1.5小时。所余一半,待二煎时再服。
[按] 此为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方,由《伤寒论》白头翁汤(白头翁、秦皮、黄连、黄柏)化裁而来。张氏认为,白头翁汤尽祛病之品,而无扶正之药,于证之兼虚者不宜。且连柏并用,恐其苦寒之性妨碍脾胃,过侵下焦。故重用山药以扶正;去黄连、黄柏而以鸦胆子代之,加三七、地榆以活血、凉血、止血。因而,此方治“痢久而肠中腐烂者,服之亦可旋愈也。”
[康复指导]
1.患者应给予胃肠道隔离,直至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连续两次阴性为止。
2.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一般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忌食多渣、多油或有刺激性的食物,瓜果桃梨、雪糕等生冷之物也暂勿食用,以免增加胃肠负担,加重胃肠功能紊乱。恢复期可按具体情况逐渐恢复正常饮食。有失水现象者,可给予口服补液药。如有呕吐等而不能由口摄入时,则可给予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盐水静脉滴注,滴注量视失水情况而定,以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3.慢性期患者宜情绪稳定,寒温适宜,生活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