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嗜心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轻者呈灶性病变,可无症状;重者大片心肌细胞水肿、坏死,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部分患者可转为慢性。近年来,心肌炎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
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过程中,某些诱因如细菌感染、营养不良、剧烈运动、过度疲劳、妊娠和缺氧等,都可能使机体抵抗力下降,病毒易感而致病。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年龄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且年龄越小,往往病情越重,男性多于女性。半数患者病前1~3周内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史,即所谓“上感综合征”。心脏受累常表现为心悸、气促、心前区不适或隐痛。还有部分病例症状表现不典型,主要为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心痛、发热、关节痛、少尿、昏厥等全身症状。
病毒性心肌炎属于中医“温病”、“心悸”、“胸痹”、“喘证”、“心水”等范畴。中医认为正气不足,热毒侵心乃本病发病之关键。
病毒性心肌炎的急性发作,属中医“温病”范畴,一般都与六淫外邪有密切关系。叶天士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中医认为,邪毒多从口鼻皮毛而入,病之初,病位在于“心肺”,邪毒侵及心脉,邪滞不去,损及心气心血,瘀阻脉络,扰及心神,气血失调,心律因而紊乱,出现心烦、心悸、气急等症。情志刺激、劳累过度、寒温失调、饮食所伤等因素中,外感温热邪毒是本病的主要诱因。邪毒侵犯人体,可从鼻喉而入,由卫入营,袭肺损心;亦可从口而入,损伤脾胃,蕴湿郁热,上犯于心;或外邪袭表,导致营卫不和,侵入血脉,均由表及里,留而不去,传入脉,舍于心。先损心“体”,后损心“用”。渐至阴血伤损,心气不足,瘀滞血脉,痰瘀互结于心,心自不安;心阳既损,不能下达温肾之水,水邪上犯凌心射肺,则气促、浮肿、尿少。
本病病位在心,与肺、脾、肾关系密切,其发病取决于正气盛衰及病变的广泛程度。若正气旺,感邪轻浅,则病轻;若痰浊、瘀血合并阴虚、阳虚、水气凌心则病情严重,病程缠绵。
总之,本病以正虚为本,热毒、瘀血、痰饮为标,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疾患。
[证治述要]
本病治疗应以清解心营热毒为主,兼以益气养阴为其大法。如病深入络,气血瘀阻,则宜活血化瘀,通络养心。病情危重,常有阳微阴竭,互不维系,心阳欲脱之危候,急宜回阳固脱。病后邪去正虚,应以扶正固本为主。
1.热毒淫心 发热身痛,鼻塞流涕,咽痒喉痛,咳嗽咳痰或腹痛泄泻,肌痛肢楚,继之心悸惕动,胸闷气短,舌质红,舌苔薄黄或腻,脉疾数或结代。治宜清热解毒,滋养心阴。方用银翘散加减。药如: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大青叶12克,薄荷9克,贯众9克,牛蒡子12克,鲜芦根30克,桔梗12克,太子参15克,麦冬12克,生地黄12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2.阳虚气脱 起病急骤,气喘心悸,倚息不得卧,口唇青紫,烦躁不安,自汗不止,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舌质淡白。治宜回阳救逆,益气固脱。方用参附龙牡汤加减:人参12克,制附子9克,炙甘草9克,生牡蛎30克,丹参15克,茯苓12克。水煎分2次服。
血压下降者可配合应用参脉注射液,每次用10~20毫升加入葡萄糖液20~30毫升缓慢静脉注射,或配合西药。该证见于病毒性心肌炎重型急性期,起病急、变化快,严重者很快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需争取时间抢救,汤药未备时先以中药静脉注射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3.气阴两虚 心悸怔忡,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动则自汗,失眠多梦,舌质淡红少津,苔薄白,脉细数或结代。治宜益气养阴,安神定悸。方用炙甘草汤合生脉散加减:太子参30克,麦冬12克,黄芪15克,丹参18克,生地黄12克,麻仁12克,桂枝6克,五味子6克,阿胶12克,炙甘草9克,大枣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4.痰湿内阻 胸闷气憋,胸痛心悸,头晕目眩,脘痞纳呆,舌体淡胖,舌苔白腻,脉濡滑或结代。治宜祛湿化痰,温通心阳。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瓜蒌12克,半夏12克,陈皮12克,枳壳12克,茯苓15克,薤白6克,甘草6克,桂枝6克,胆南星6克,石菖蒲9克。水煎服,每日1剂。
5.气虚血瘀 心悸胸闷,心前区隐痛或刺痛,痛有定处,气短乏力,动则尤甚,唇色暗淡,舌质淡暗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结代。治宜活血化瘀,益气宁心。方用补阳还五汤合生脉散加减:党参12克,黄芪12克,丹参18克,桃仁9克,红花9克,当归12克,生地黄12克,川芎9克,赤芍12克,枳壳12克,五味子9克,桔梗9克,炙甘草9克。水煎服,每日1剂。
6.阴阳两虚 心悸怔忡,气短乏力,面白神疲,四肢清冷,大便溏泄,腰酸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或结代。治宜温阳益气,滋阴复脉。方用参附养营汤加减:太子参30克,熟附片6克,桂枝9克,干姜5克,五味子9克,生地黄12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麦冬12克,沙参12克,黄芪18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www.daowen.com)
[常用成药]
1.金银花露 每次10~15毫升,每日3次;或银黄口服液,每次10毫升,每日3次;或双黄连口服液,每次2支,每日3次;或板蓝根冲剂,每次1~2袋,每日3次。均可用于热毒淫心之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
2.玉屏风散 每次12克,每日2次,益气固表,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易于外感者;或将生脉注射液20~40毫升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2天为1个疗程。
3.黄芪注射液 以本品20~50克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2~3周。近代研究表明,黄芪对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及改善心功能有益,单味煎服或注射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和控制病毒感染。
4.心肌泰胶囊 口服,每次5粒,每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功能补血益气,养心宁神。用于气阴两虚或气虚血瘀之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或后遗症期。
[精方选议]
1.五参二连汤 西洋参6克,三七参(冲)6克,五味子6克,丹参30克,玄参30克,苦参15克,连翘15克,莲子15克,茯神15克,麦冬15克,黄连10克,生姜10克,生黄芪25克,红枣12克。每日1剂,水煎服。
[按] 本方适用于热毒侵入、气阴两虚、血脉瘀阻之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表现为心悸,动则加剧,胸闷、气短、舌质红少津、脉细数等。方中西洋参、三七参、生黄芪补气养阴;丹参行血活血、通经活络;苦参、连翘、麦冬养阴清热;黄连清心解毒;五味子、莲子、茯神敛心阴、养心神;生姜、大枣健脾和胃,全方合用有清心解毒、补气养阴、活血通脉之功效。
2.麦冬益心汤 麦冬15克,百合30克,沙参15克,生地黄30克,牡丹皮15克,金银花30克,连翘15克,茯苓20克,炒酸枣仁20克,柏子仁10克。水煎2次混匀,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
[按] 方中麦冬、沙参益肺养阴,清心除烦;百合益肺补中,清心安神;生地黄、牡丹皮清热凉血,凉血以清心则神自安;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以间接保护心肌;茯苓、炒酸枣仁、柏子仁既能安神定志,又对保护心肌有良好作用。诸药配合,具有益肺养阴、凉血解毒、清热安神之功效。药证相符,切中病机,故对病毒性心肌炎颇有效验。
[康复指导]
心肌炎发病多为青少年,危害较大,应以预防为主。当感冒及发热后出现心脏症状时,或疑有病毒性心肌炎时,应立即就医,以便早期治疗诊断。
患者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不可过于劳累。多进食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橘子、番茄等)及富于氨基酸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鱼、大豆等)。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受凉、感冒。服药要遵医嘱,尤其是伴心律失常(如频发早搏等)的患者,不可自行增加或减少用药量。长期持续早搏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注意生活规律,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