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治疗是自学中医的重要一环,也是检验自学水平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论是师徒式的学习,或中医院校的学生,或单独自学的人,在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后,都要进行临证学习,这样才能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不断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
已故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将医生分为五等:开方医生、用药医生、辨证医生、入细医生、最上等医生,并把四、五等医生称为名医,名医为医林妙手。这就是临床中医家的概念。临证学习,是做一个临床好医生的开端。中医是一门艰深的科学,易学而难精,医生也不是泛泛地认几味药,记得几张方剂就是中医,要成为新一代的中医临床家,必须做到两个方面:一要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有系统坚实的中医理论和纯熟的临床技能,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善于继承和发扬中医特色和优势。二要具有时代精神,掌握必要的现代科学知识(包括西医知识),并能在本学科的临床研究方面解决疑难问题,有所创新和突破。
那么,如何在临证中真正实现上述目标呢?具体说来,应注意以下四点。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学与用的结合。大家知道,学习《内经》、《伤寒论》,直至药物方剂,虽然可以学到前人的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但却不能代替自己的认识和实践。只有通过临床,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将中医学到手。这种从学到用,从用到学,其实就是一个由理论到实践,又由实践到理论的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只有通过这个飞跃,才能在临证中随机应变,灵活自如。
因此,临证治疗时,初学者首先应十分认真地运用四诊八纲,将实际病例与书本知识挂钩,从中探索发病原因是外感还是内伤,病变的部位是在表还是在里,在经络或在脏腑,并以何经何脏为主,何经何脏为次。然后,再结合证候性质,分别寒热虚实,得出一个初步结论,制订相应的治则。如“脾胃虚寒”,当“温补脾胃”,用“小建中汤”或“理中汤”治疗等等。这样一来,就自然地把六经、八纲、脏腑等辨证方法与治法、方剂、药物连贯起来了。
学习理论的目的就在于临床应用,而在临证中常常会遇到新的问题,许多名医的成长过程正是由于他们不断的充实与提高,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所创新。彭静山教授说:“治病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治病,两者结合起来,学以致用。”这是其最深切的感受。著名医家都能做到学以致用,在临床实践中学习,再通过向书本学,向民间学,吸取各种有用的经验,提高临床疗效。郭士魁教授在对冠心病的研究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反复临床实践,在查阅文献中,看到一治牙痛验方“哭来笑去散”而受到启发,终于研制出宽胸丸,使中医对心绞痛的疗效有了明显的提高。岳美中教授在总结他的学医过程中介绍,其开始只是学习了《医学衷中参西录》,后在临床中发现有许多问题不能解决,然后转学温病,再到钻研《伤寒论》继而涉猎《千金方》、《外台秘要》,正是通过他的实际应用,然后才有了:“仅学《伤寒》易涉于粗疏,只学温病易涉于轻谈”的感受。所以说著名医家的学术构成正是在学以致用中得到了充实。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书不可不读,对于一些中医经典医籍,不但要读,有的还要能背,但希望同志们不要钻进书堆里出不来。要重视临床,多认症、多实践。……只有见得多,认症准才能辨析识病严谨,立法遣药切中,对疑难大症做到心中有数。——赵炳南(近代著名中医专家,以擅长中医皮科、外科而闻名)
(二)多问多记多领会
学问者,学必问也,学而不问不成其为学问。即便是懂得不透彻的知识,也要不厌其烦地不耻下问,切忌不求甚解,得过且过。只有多问,才能长知识,增才干。如开一张处方,要问一下这是什么方剂的加减?为什么要加这几味药而减那几味药?这张方子的君、臣、佐、使是怎样搭配的?是遵循什么法则立方的?运用这个治疗法则的根据是什么?等等。如果面对应诊病人的用方,这样进行自问,并得出符合实际的解答,那么对这个疾病的认识也就比较清楚了。
特别是用常法治疗失败以后,更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如茵陈蒿汤或茵陈栀子柏皮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无效时,就要细查原因,从而会得出湿热内蕴固然是急性传染性肝炎的主要矛盾,但不是唯一矛盾的结论来。何况每个病人有湿重于热或热重于湿的不同情况,而且不少患者还有肝气郁结、脾胃不健、瘀血内阻的差异。因此,治疗虽以清热化湿为主,然应针对个体差异,采取同病异治之法。这样,通过反躬自问,不断摸索,就能对传染性肝炎的一般治疗常法和各种特殊情况下的对症治疗,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为指导今后的临床实践积累经验。
临证治疗,必须做好笔记。要把患者的四诊情况、诊断、用药,认真详细地记录下来。特别是一些慢性病、疑难杂症,症状错综复杂,如何在这盘根错节的证情中,运用中医理论探寻疾病本质,从而确立治疗方案等,都要认真记下。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临证病案分析,典型病例讨论,书本精妙处,同道好经验,都要勤摘录,做笔记,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温故知新,随手拈来,时常会给你带来意外之喜。总之,学然后知不足,才能促使你不断地去学习,去探索,反之不去学习,无知者无畏,终将害人害己,离医疗差错和事故就不远了。
再者是多领会。医疗经验靠一点一滴的积累,如脉象的滑涩、肤色的隐显、舌苔的厚薄润燥、小儿指纹的颜色深浅等等,都只有通过专心致志地观察、思考,才能领悟。同时,临证时如何知其常,达其变,也是十分重要的。要做到这一点,多领会不能不算是一个“诀窍”。如对失眠证的施治,初学者往往只知道用朱砂安神丸等镇静安神药,或用养血安神之剂,虽都用的安神治失眠之药,有的却收效甚微,甚至全然无效。这时,就需要我们初学者开动脑筋,深究引起失眠的病因病机,探讨更切合病机的治疗方法。因为失眠可因多种原因所致,如痰浊内阻,宜化痰和中,用温胆汤;因肝肾阴亏,肝阳上亢者,宜用甲类潜阳,用珍珠母丸;因心肾不交者,宜交通心肾,用交泰丸;因心热移于小肠致失眠者,又宜清小肠实火,用导赤散。
再如,在处理出血性疾病时,单用止血药往往不能获得满意疗效。原因何在呢?原来,出血的原因很多,治法也不尽相同。如脾气虚脾不统血而出血者,应健脾益气以统血摄血,宜用归脾汤类;当瘀血停滞而引起出血时,应活血止血,用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之属。前者是治气,因虚而补气益气;后者是治血,因瘀而用行血止血之法。
做医生一定要有思路,它不是墨守成规,而是活用成规,创立新规,既创又破,既破又立。资料像一盘珠子,思路就是穿起这些珠子的绳子。——著名中医内科学家·姜春华
(三)病历医案要完整
临证医案,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医病历。它是疾病发生、发展以及临床症状、治疗过程的真实记录,也是总结经验、检验治疗效果的依据之一。这是初学者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功。如果我们平时不去钻研医案,不重视写好医案,在看病的时候,上面写一些症状,下面写几味药,这样简单草率的做法,久而久之,成为习惯,见症用药,甚至光凭化验单用药,把中医固有的辨证施治,理、法、方、药等特点,束之高阁,弃而不用,变成只要药物,不要理论。这样,不仅临床疗效提不高,即使看好了病,也不能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提高,更谈不上如何继承发扬祖国医学了。
中医医案的写法不一,或繁或简,风格各异。好的医案应该融合理、法、方、药于一体,反映辨证论治全过程。医案要求记录患者的病史、症状、脉象、舌象等,探求疾病发生的内在机制,并据此立法、处方、用药。医案虽不求有症必记,但须突出有辨证意义的主症。有些古代医案每例仅寥寥数语,但却能画龙点睛,如实反映治疗过程和思路,如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也有些医案系追忆而成,并加评述,其特点是能展示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关键部分和治疗心得,如喻嘉言《寓意草》。此类型的医案又兼有医话(医学随笔)的性质。近现代中医医案逐步汲取西医病历的长处,日趋规范化,但仍保持理、法、方、药齐备的特色,发挥着及时总结交流现代中医临证经验的积极作用。
在此,仅就中医门诊病案记录一般要求简述之。
中医门诊病案力求简明扼要,其内容包括:
1.一般项目 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单位、职业、地址、诊病日期、门诊号、科别等。
2.初诊病历记录(www.daowen.com)
(1)问诊:主诉。扼要记明患者来诊的主要症状及时间。发病日期,经过特点,可能原因或诱因,治疗经过,效果如何,伴见症状,与疾病有关的过去史、家族史等亦应问明。
(2)望诊:注意神志、发育、形体、面色、舌象等变化,记录临床所见。
(3)闻诊: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呃逆、口气等,记录与本病有关的临床所见。
(4)切诊:记录脉象与触诊等。
(5)辨证:根据四诊资料,综合分析,按照中医辨证纲领,作出诊断。中医诊断基本上包括病因、病机、病性、病位及主要表现等。
(6)治则:依据辨证,提出治疗方法。
(7)方药:根据治疗方法选择切合病情的方剂及药物。
(8)服用方法:交待服药及注意事项。
(9)医生签名。
3.复诊病历记录 同一疾病的复诊,重点记录上次诊治后的病情变化情况,服药后的反应,新出现的那些表现及可能的原因。提出加减药物的理由,或改变其他方药。不同疾病按初诊病历要求进行。
如何写好医案?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初诊的医案尽可能写得详细些,发病的时间,简要的病史要记一下。例如名医黄文东的医案:“胸闷、心悸及早搏已二年,近一年来早搏频繁”。这样扼要的提一下,简单明了。
(2)叙述症状要具体,同类症状,尽可能放在一起。例如:“头昏耳鸣,心慌失眠,便秘,口干”,不要写成“头昏,便秘,耳鸣,口干,心慌”等。否则症状写得凌乱,层次不清,也会影响辨证时的思路。
(3)在辨证时可以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把症状写好后,作一个概括性的辨证分析,例如黄文东医案把肝气病例归纳为“肝胃不和,痰湿交阻,通降失司”;把心悸病例归纳为“胸阳痹阻,气失宣通,络脉瘀塞,血流不畅”;另一种是把症状写一段,分析一段,例如肝气病例也可以这样写:“患者肝气郁滞,胃失和降,以致饮食甚少,时有嗳气,胃不和则卧不安,痰湿交阻,故舌苔厚腻,脉象濡滑,治拟调理肝胃而化痰湿,四七汤加味”。
(4)复诊时的医案,可以相对的简要一些。但对症状、辨证分析的变化,均应有所反映。例如初诊时“饮食甚少,时有嗳气,舌苔厚腻”,复诊时“胃纳略振,嗳气大减,苔腻渐化”,这样把服药后的变化情况都反映出来,有利于进一步辨证用药。如果在病机方面有变化,也应该写清楚。例如用了四七汤中的厚朴、半夏等温燥药,如果“苔腻渐化,舌尖红,口干欲饮”,可以说明“痰湿渐化,须防胃阴受伤。再拟调理肝胃,略佐清养胃阴。原方去厚朴、半夏加南沙参四钱、麦冬三钱”等等。
(5)在写医案时,还要体现中西医结合。例如心悸的病例,外院诊断为“冠心病”,并把心电图、胸透等结果都记录在医案中,这样更有利于搞好中西医结合,提高临床疗效和便于总结经验。
(四)总结经验常自省
总结临床经验,是不断提高诊疗质量的重要措施。通过一次整理可收益不少;经过一次总结在认识上还会求得新知。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能做到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
我国古代的不少医家为我们作出了典范,如张仲景的《伤寒论》,叶天士的《温热论》就是一次大总结。前者,建立起六经辨证的纲领;后者,创立了卫气营血的辨证纲领。这些独树一帜的辨证纲领,迄今仍有效地指导着我们的临床。至于历代名医的医案、医话,虽然文字简朴,但所包含的经验丰富,形式活泼,依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不过,初学者总结经验的形式,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对病例积累较多的可采用论文式,将病因、症状、治则、疗效等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对某些比较突出的治验病例,可采用病案式,用短小简洁的文字来表达,但对疾病的演变过程及用药加减、治愈情况,都必须写清楚,使人看后能明白诊断和治疗的全部过程及治愈的关键所在。
有一点必须提醒:在总结成功的经验时,千万不要忘记反省自己临证时失败的教训!误诊、误治是任何临床医生都可能发生的事,不仅初上临床的医生如此,经验丰富的医学专家同样也会发生。只不过失误的范围有大小、程度有轻重,失误后有易发现及时改正和不易发现不会改正的差别。从我国历代医籍中不难看出,中医并不讳言误诊误治。比方说在《伤寒杂病论》的六经部分398条原文中就有120余条谈到误治,误治条文约占全文的三分之一。宋代医家许叔微撰写的《伤寒九十论》中记载了89个医案,其中误诊误治的病例就有31个之多。清代医家陆以湉在《冷庐医话》中曾举例说,叶天士将一例蓄饮呕吐当作肝胃不和“用泄肝安胃药年余,几殆”,薛生白则把一例“暑厥”误作“痰厥”治疗,所以他得出“夫叶薛为一代良医,犹不免有失,况其他乎!”的结论。因此,任何希望有成就的中医学者,都应该正视自己的过失,做到及时总结,不文过饰非,勇于自省,敢于自责,找出症结,避免重蹈覆辙。
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不仅需要总结正面的经验,同时也要不断地汲取反面教训。从本人和众多医家多年临床实践来看,及时对临床中的失误进行反思并汲取失败中的教训,对提高诊治能力更直接,也更深刻。而对误诊误治的逆向思维能力也是临床中医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