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胃肠系统是一套十分节约而又高效的装置。当早晨7点进餐后,食物在胃内不断地搅拌,把胃液和食物混合为食糜,由胃液中的酶开始初步的消化,这些活动是由胃的蠕动实现的,而且每一次大幅度的蠕动将食糜推向幽门,而真正通过幽门的食糜只是一点点,这样可以达到食糜与胆汁、胰液、肠液等消化液的充分混合。大约3个多小时后,胃就排空了,但你我并没有饥饿的感觉,还是可以聚精会神地工作,直到快要进午餐的11点多,或近12点时,才感到有些饿了,此时,也该进午餐了。您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下午也是一样,12点吃的午饭,到下午4点前,胃的消化早已完毕,但快到5点的时候才有饥饿感,这又是为什么?
早餐到午餐的时间是5个小时,午餐到晚餐的时间也是5个小时,但晚餐到早餐的时间却是14个小时,这一夜竟没有饿的感觉,你会说,有的人吃夜宵了,那也只是有吃夜宵习惯的人才吃夜宵,绝大多数人是不吃夜宵的,但他不饿。这又是为什么?(www.daowen.com)
我告诉你,这就是大脑的一种特殊功能,叫做生物钟。生物钟的好处不仅仅是让你工作时没有饥饿感,保证你好好地工作,生物钟还能起到全身各脏器和系统完美协调的作用。这样说可能不太好理解,举一个例子吧:当中午感到饥饿的时候,是大脑生物钟发的指令,让胃开始蠕动,这种蠕动叫“饥饿蠕动”,饥饿蠕动产生的神经冲动上传到脑,才使大脑有饥饿的感觉。与消化时相比,饥饿蠕动只是胃的很弱的蠕动,此时可能小肠也有点儿蠕动,那就更弱了。有一个成语叫做“饥肠辘辘”,确切地说,应该把肠字改成胃字,这是说笑。在胃开始饥饿蠕动的同时,肝、胰腺和胆囊也都得到指令,有的开始分泌消化液,为进餐“作准备”。当开始进午餐时和午餐后,是消化系统最劳累与忙碌的时段,大脑调拨大量的血液到胃肠去运输营养,这时大脑自身和其他脏器的供血量都减少了,你可能有困倦或懒得活动的感觉,这样既保证了消化系统完成任务,又让大脑和其他脏器有片刻的休息,以恢复功能,就像进餐前胃虽然已经排空了,大脑却不给胃发蠕动的指令,让胃也好好地休息一会儿,让你没有饥饿的感觉,不着急吃饭,让大家都劳逸结合。不妨设想一下:当晚上入睡后,大脑发指令让你的胃强烈地蠕动起来,你还能睡觉吗?
生物钟是人体在生活实践中长期的协调而形成的,是对人体发挥最大功能效益的保证,任何对生物钟的破坏,将都对全身的协调产生不利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养成定时进食习惯的重要性。当进餐的时间到了,如果你还没有条件准时进餐,为了对健康有利,最好准备些糕点之类的食品,先吃一点儿,让你的胃维持正常运转。有的人不听“邪”,就是要早一餐、晚一餐,“一顿饱来一顿饥,暴饮暴食某一餐”,那么等待着他的将是胃炎、溃疡病和胃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