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学医随笔:徐灵胎治学和医论的个性和特点

学医随笔:徐灵胎治学和医论的个性和特点

更新时间:2025-0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2次圣旨下,徐灵胎已是79岁高龄,正卧病在床,应征诏勉强登程,途中由子徐曦照看,抵京后第3天即逝于旅舍。徐灵胎治学和医论颇有个性和特点,兹整理次列,略述其要,爰质方家教正。吴派以古为尚,考据成风,对徐影响也应在情理之中。《伤寒类方》成书时徐灵胎已66岁。

徐灵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五月十五日,生于吴江西城下塘毓瑞堂。祖父为他取名大椿,字灵胎,曾更名大业。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他67岁以后“以钦召称字,遂以字名”。晚年自号洄溪老人。家本望族,祖父徐,字电发,康熙十八年(1679年)鸿词科翰林,参与纂修《明史》。父徐养浩,次子徐曦,字榆村。

徐灵胎“生有异禀,长身广颡,聪明过人”(《清史稿•列传》)。清诗人袁枚记录他老年时的相貌,称“音声如钟,白须伟然,一望而知为奇男子”(《小仓山房文集》)。他博学多才,天文地理、戏曲音乐,还有舞枪弄棍及排兵布阵等都有广泛爱好,对于医学尤其潜心学习。他三弟患痞,父亲遍请名医的时候,他与医生互相讨论,所用药物亲自调制,于是明白了不少医理。但是,不久四弟和五弟相继因病去世。父亲悲痛而生病,为此他利用家藏医书数十种,夜以继日地研读,所以能通晓医学理论其中的奥秘。

他自学成才,34岁开始著书立说,先后著有《难经经释》2卷、《神农本草百种录》1卷、《医贯砭》2卷、《医学源流论》2卷、《伤寒类方》1卷、《兰台轨范》8卷、《慎疾刍言》、《校正外科正宗》、《洄溪医案》等。

徐灵胎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和三十六年(1771年)两次应诏赴京治病。第2次圣旨下,徐灵胎已是79岁高龄,正卧病在床,应征诏勉强登程,途中由子徐曦照看,抵京后第3天即逝于旅舍。乾隆的女婿将此事奏明皇上,得赏赐100两官银,并赠儒林郎。徐灵胎逝世于1772年1月6日(农历腊月初一),翌年春天,徐曦扶柩护丧以归。

徐灵胎(1693—1772年)名大椿,原名大业,字灵胎,号洄溪道人,江苏吴江人

今江苏吴江县八坼乡凌益村,有坐北面南的封土墓。1963年立“清名医徐灵胎墓”石碑,墓前建牌坊一座,坊额楷书“名世鸿儒”,由乾隆朝兵部尚书彭启丰所题。1984年修缮时重刻,四柱刻楹联两副:“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清风处土坟”,“魄还九泉,满腹经纶埋地下;书传四海,万年利济在人间”,均为徐灵胎逝世前自拟,由其子曦记录。

徐灵胎治学和医论颇有个性和特点,兹整理次列,略述其要,爰质方家教正。

一、首著《难经经释》

徐灵胎受吴派乾嘉汉学的影响,于雍正五年(1727年),首著《难经经释》。徐氏“探研《易》理,好读黄老与《阴符》家言”(《清史稿》)。由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学术研究的考据之风盛行,吴派的复古倾向更为明显。徐氏受其影响,尤其对《黄帝内经》十分尊崇。在《难经经释》中,对内难二经的褒贬有明显的倾向性。

1. 书名“经释”的双重含义 “经释”之“经”,当然不指“难经”而是有双重含义:一指经学,用经学考据的方法给《难经》释义。徐氏在自序中说:“盖经学之不讲久矣,惟知溯流以寻源,考不得则中道而止,未尝从源以及流也。”二指《黄帝内经》之经。他接着说:“故以《难经》视《难经》,则《难经》自无可议;以《内经》之义疏视《难经》,则《难经》正多疵也。”以《内经》作《难经》之鉴尚无不可。

2. 对《难经》批判的出发点 徐氏在《难经经释》自序中第一句话称“难经非经也”。理由是:其一,古人取书名“非可苟称”。难,是发难,“辨论之谓”,“岂有以‘难’名为经者”。其二,自晋唐以后医学的发展,形成许多支流,有些人“徒讲乎医之术,而不讲乎医之道,则去甚远矣”。说到《难经》,属“人自立说,源流莫考”。故“以经证经,而是非显然矣”。

《徐氏医书六种》内容有《难经经释》二卷、《医学源流论》二卷、《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一卷、《医贯砭》二卷、《伤寒论类方》、《兰台轨范》八卷等,初刻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至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刻本半松斋藏版

3.《难经经释》的思想方法 徐灵胎说:“余始也盖尝崇信(难经)而佩习之,习之久而渐疑其或非,更习之久而信己之必是。非信己也,信夫《难经》之必不可违乎《内经》也。”

作为医学论著,他采取“先为申述《内经》本意,索其条理,随文诠释,既乃别其异同,辨其是否,其间有殊法异义,其说不本于《内经》,而与《内经》相发明者,此则别有师承,又不得执《内经》而议其可否。惟夫遵《内经》之训,而诠能未洽者,则摘而证之于经,非以《难经》为可訾也。正所以彰《难经》于天下后世,使之《难经》之为《内经》羽翼,其渊源如此也,因名之为‘经释’”。据此思路与方法,《难经经释》条分缕析也甚为清楚。

光绪四年《嘉兴府志》评曰:“与毛奇龄释《经》同。”毛奇龄(1623—1716年)清经学家、文学家,浙江萧山人。曾任翰林院检讨,明史馆纂修官等职。治经史及音韵学,撰《四书改错》,对《四书集注》有所抨击。徐氏论著是否直接受毛奇龄影响,待考。不过,吴派经学代表人物惠栋(1697—1758年)几与徐氏是同龄人,且居住地(江苏省吴县)也靠近。吴派以古为尚,考据成风,对徐影响也应在情理之中。

二、著《伤寒类方》

徐灵胎认为《伤寒论》非仲景依经立方,乃救误之书,故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著《伤寒类方》。

《伤寒类方》成书时徐灵胎已66岁。他说:“余始亦疑(《伤寒杂病论》)其有错乱,乃探求三十年,而后所以然之故,于是不类经而类方。盖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知其一定之治,随其病之千变万化,而应用不爽,此从流溯源之法。”

1. 仲景伤寒非依经立方的依据 徐灵胎引王叔和《伤寒例》中所说:“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等语,“则知《伤寒论》当时已无成书,乃叔和之所搜集者”。其次,伤寒“虽分六经,而语无诠次,阳经中多阴经治法,阴经中多阳经治法,参错不一。”首先确定“此书非仲景依经立方之书”。继而论曰:“盖因误治之后,变证错杂,必无循经现证之理,当时著书亦不过随证立方,本无一定次序也”,说明其“乃救误之书也”。

2. 徐氏著书,使方以类从,证随方列;使人可按证以求方,不必循经以求证 “从证用方”是徐灵胎《伤寒类方》的一大特点。他在《伤寒类方•六经脉症》中说:“欲读《伤寒论》必先识六经之本证,然后论中所称太阳阳明等病,其源流、变态、形色、脉象当一一备记,了然于心,然后其症之分并疑似,及用药加减异同之故,可以晓然。”此语颇中肯綮。(www.daowen.com)

3. 徐著《伤寒类方》的态度和方法 徐灵胎说:“至于用药则各有条理,解肌、发汗、攻邪、散痞、逐水、驱寒、温中、除热皆有主方。其加减轻重,又各有法度,不可分毫假借。细分之,不外十二类,每类先定主方,即以同类诸方附焉。其方之精思妙用,又复一一注明,条分而缕析之。随以论中用此方之证,列于方后,而更发明其所以然之故,使读者于病情药性一目显然,不论从何经来,从何经去,而见证施治与仲景之意无不吻合,岂非至便之法乎!”(《伤寒类方》序)书稿成后,反复钻研7年,而且五易其稿。达到“后之读《伤寒论》者,庶可以此为津梁”才定稿。说明他对此著审慎的态度。

三、秉承寻本溯源之学,著《医学源流论》

《医学源流论》成书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载徐氏93篇医药学术短论,大多具有真知灼见,论述较为精湛,最能代表其学术思想。“孙思邈、刘守真、李杲、朱震亨皆遭驳诘。于医学中,殆同毛奇龄之说经”(《四库全书提要》)。

1. 评论病证,知病必先知证 他说:“凡一病必有数证,有病同证异者,有证同病异者,有证与病相因者,有证与病不相因者,盖合之则曰病,分之则曰证。古方以一药治一证,合数证而成病,即合数药而成方。其中亦有以一药治几证者,有合几药而治一证者,又有同此一证,因不同,用药亦异,变化无穷。”(《医学源流论•知病必先知证论》)同时有病证不同论、病同因别论、病同人异论等医论发挥,形成比较完整的病证认识论体系。

2. 善于思辨,对运气学说、药物归经等持不同意见 他摒弃运气学说,主张见病治病,治疗法则按经云以平为期,倘若认为“何气司天则生何病,正与《内经》圆机活法相悖。”当时有医者侈谈司天运气之类,他认为是“自炫渊博”,其实是“欺人”和“耳食”而已。

他对张洁古所倡药物归经提出异议,认为“每药注定独入某经,皆属附会之谈,不足征也”。但是,他认为如果用药不分经络脏腑,也不尽然。这是因为“人之病各有所现之处,而药之治病必有专长之功。”他举柴胡治寒热往来,能愈少阳之病;桂枝治畏寒发热,能愈太阳之病;葛根治肢体大热,能愈阳明之病的例子。除各有专长之外,还有其他功用和主治。“故以某药为能治某经之病则可,以某药为独治某经则不可;谓某经之病当用某药则可,谓某药不复入他经则不可。故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必无捷效;执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泥,反能致害”。此说颇合唯物辩证法

四、针对时弊,规范医事用药秩序,著《兰台轨范》

徐灵胎指出:“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或病名同而病因异,或病因同而病证异,则又各有主方,各有主药。千变万化之中,实有一定不移之法。”因为他看到一些医疗状况,“杂乱无统,其方药则浮泛不经,已如云中望月,雾里看花,仿佛想象而已。至于近世,惟记通治方之数首,药名数十种,以治万病。全不知病之各有定名,方之各有法度,药之各有专能,中无定见,随心所忆,姑且一试,动辄误人”。为此著书。

《兰台轨范》八卷,成书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用类编的方法,以张仲景经方为主,病论和方剂取《黄帝内经》《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巢氏《病源》、孙氏《千金》、王氏《外台》等。由于徐氏偏重于一病有一病的主方主药,而忽略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亦属有所缺失。

五、《医贯砭》对赵献可偏激,生平最后著《慎疾刍言》措辞转温和

《医贯砭》成书于乾隆六年(1741年),因赵献可《医贯》固执己见,以致“尽废古人之经方”,徐灵胎视为邪说而著。

明•赵献可以命门之火为性命之本,发明薛己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用六味丸、八味丸通治各病,运用颇有心得。徐灵胎不满其偏,对赵所撰《医贯》逐一批驳。这样,便带出薛己(明太医,擅用二方)、张景岳(崇尚温补)、吕留良(评注《医贯》)等人,称赵为“盗”,吕为“尝盗”。虽然徐氏对赵说多处纠正偏误,但言词过激,说理过当,亦不能全令读者心悦诚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医贯》一书在当时“已不甚行,亦不必如是之诟争也”。

徐灵胎于生前最后著《慎疾刍言》(1767年),“为溺于邪说俗见者痛下针砭,多惊心动魄之语”(《清史稿》)。虽不满邪说俗见,而从“刍言”二字看,过分较真而偏激的语气,并不适合题意,应该在文章中有所收敛和改善。这也是因为批评的对象有所不同吧,“刍言”对普通人,“砭”者则是对名家,于情于理可以说得通的。徐氏有《校正外科正宗》,清咸丰十年(1860年)许氏刻本(详见本书《许楣〈校正外科正宗〉事考》。徐氏兼精疡科,对明•陈实功《外科正宗》一书详加评批,褒多于贬。

六、徐灵胎中医理论学术成就及评价

1. 尊古穷经是其医学论著思想主线,并贯穿他医疗和治学一生,极富个性 客观上,他受吴派乾嘉汉学的影响,他的医著大都具有这方面较为明显的印记。主观上,他自觉强化了以《黄帝内经》为主导的医学理论和思路。由于他自学成材,学术上较少保守,善于独立思考并极具挑战性,与当时的吴中温热医派宗旨迥异,但并无医论冲突,亦属可探讨的特异文化现象。

徐氏有些医学言论有失偏颇且言辞过激,甚至诟骂,多为史家指摘和评论。

2. 医名遐迩 他曾两次应诏入宫诊病,并得乾隆帝嘉许。他对医学的源与流、医事的术与道、诊治的病与证等方面,都有精辟的言论。按他生平医事,青年时期奠定理论基础初著《难经经释》,其后钻研药物而成《神农本草百种录》,再撰《医贯砭》,正当中年。其后有《医学源流论》和《伤寒类方》联袂问世,其时年过花甲处学术巅峰状态,最具其学术的代表性。晚年著《慎疾刍言》,不满社会医术流弊,措辞锐气不减,真是医界奇人。

3. 对医学的研究精神值得弘扬 他的有关医学论著,可以作为中医药改革与创新的一种借鉴;学习他的求实和敢于向传统挑战的精神,在认识论上有所启示;当今的中医药学术研讨,靠大家共同创造和谐与宽松的环境,使之中医药学健康发展。(2008年3月,原载于是年5月《吴江文史资料》第22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