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正在热播的《大宋提刑官》,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这是一部值得观赏而相当精彩的电视连续剧。
宋慈(1186—1249年),字惠父,福建建阳市童游里人。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进士。历任主簿、县令、通判兼摄郡事等职。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并且在运盐、赈济等方面为穷苦的老百姓做过不少好事。嘉熙三年(1239年),他53岁升提点广东刑狱(简称“提刑”),是监察各州司法、刑狱,掌握生杀大权的省级主管。到任后,他注重调查研究,了解到地方官吏多不奉法,他感到“仵作之欺伪,吏胥之奸巧,虚幻变化,茫不可诘”。看到堆积如山的积案,他下令限期清理,仅用8个月的时间,就处理完毕200多个待决之囚。以后又移任江西提刑兼知赣州。淳祐年间,任湖南提刑期间,作为湖南安抚大使陈伟的参议官,除提刑本职外,还处理大使行府一切军政要务。在这段时间内宋慈出色地完成了《洗冤集录》(成书于1247年)这部杰出的法医学专著。此书不仅比欧洲法医学早328年,而且就学术的内容远比其广泛而深远,近代曾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广为传播。
正如剧情叙述,宋慈办案的理念是“人命关天”,他在《洗冤集录》自序中第一句话就是“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十分重视案发始端的第一手资料,重证据、重分析、重法理。所谓“大辟”即指死刑,对此,他“独于狱案,审之又审,不敢萌一毫慢易心”。他不放过一个坏人,也决不冤枉一个好人,力避错案和冤案的发生。在实际工作中,他总结出“每念狱情之失,多起于发端之差;定验之误,皆源于历试之浅”的经验教训。《洗冤集录》共5卷,分53项,仅尸检一项就有300多处勘查细节,例如检查死者被伤处,他提醒“须仔细量长阔、深浅、大小,定致死之由”,这种认真负责的审慎态度确实难能可贵。他为人谦逊,在序后附言曰:“贤士大夫或有得于见闻及亲所历涉,出于此集之外者,切望片纸录赐,以广未备,慈拜禀”,笔者读了许多书,难得见有这样的作者脚踏实地的征求补充意见的言辞对读者交代,确实令人感动。(www.daowen.com)
宋•宋慈《洗冤集录》,著于淳祐七年(1247年)。此书由中国医科大学法医教研组贾静涛教授点校,上海科技出版社1981年出版
淳祐九年(1249年),宋慈卒于广东经略安抚使任内,翌年归葬于福建建阳市崇雒乡昌茂坊。宋理宗赵昀为了表彰他的功绩,曾为其御书墓门。他的挚友、南宋文学家刘克庄在墓志铭中对他有很高的评价,其中说到上自朝廷大官,下至“穷里委巷、深山幽谷”之民,都知道宋提刑的恩威,可见他的声名与法医学密不可分,延袤至今仍有现实教育意义。(原载2008年6月23日《南通广播电视报•紫琅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