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利水消肿剂:治疗水肿、泄泻,适用于肾炎和心脏病水肿

利水消肿剂:治疗水肿、泄泻,适用于肾炎和心脏病水肿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利水消肿剂是用于治疗水湿壅盛证,即水湿停于下焦肾所致的水肿、泄泻等证。方中以瞿麦、萹蓄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为君药。大腹皮行气导滞,利水消肿;陈皮健脾理气燥湿。桑白皮肃降肺气,通调水道而利水消肿。生姜皮和脾行水消肿,主要用于水肿小便不利,亦为佐药。五药相配,共奏利水消肿,理气健脾之功。常用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和心脏病水肿、妊娠水肿等属脾虚湿盛者。

利水消肿剂:治疗水肿、泄泻,适用于肾炎和心脏病水肿

利水消肿剂是用于治疗水湿壅盛证,即水湿停于下焦肾所致的水肿、泄泻等证。属于水饮壅盛于里的实证。临床上常见水肿、泄泻、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等。其病机为水湿停于肾或水饮停于胸胁所致。

水湿壅盛的常用治法是利水渗湿或峻逐水饮。利水渗湿剂或峻逐水饮剂即为水湿壅盛证所设。利水渗湿方剂的组成,常以利水渗湿药物为主,常用防己、茯苓、猪苓、泽泻、大戟、甘遂等。在配伍方面,大致有以下几类:①配健脾药,如黄芪、白术、甘草之类。②配温阳化气药,如桂枝之类。因水湿内停易致膀胱气化不利,或有的水湿内停由于膀胱气化不利而致。③配养阴药,如阿胶之类。因水湿郁而化热易伤阴耗液。④配伍养胃扶正之品:如大枣等。

1.八正散

【组成】 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栀子、炙甘草、木通、大黄各10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 湿热淋证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小便浑赤,甚或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方析】 本方是治热淋之常用方。方中以瞿麦、萹蓄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为君药。木通、滑石、车前子、栀子清热利湿通淋,共为臣药;滑石清利湿热;车前子利水通淋而不伤气。栀子、大黄为佐,清热泻火,导湿热下行。炙甘草即可止痛,又可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泻火,利水道通淋涩之效。

【加减】 血淋可加大蓟、小蓟、白茅根、石韦以凉血止血。石淋涩痛,可加金钱草、海金沙、琥珀、冬葵子以化石通淋。膏淋小便混浊,可加萆薢、石菖蒲以分清化浊。热毒炽盛,发热寒战宜加蒲公英金银花以清热解毒。腰痛者,可加牛膝补益肝肾兼通淋。湿热带下,色黄味腥,腰腹胀痛,口苦咽干,可加苍白术、黄芩、薏苡仁以消除湿热。

【应用】 本方适宜于膀胱湿热证,以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舌苔黄腻,脉数为辨证要点。常用于治疗膀胱炎、尿道炎、产后及术后尿潴留、乳糜尿等属湿热下注者。

【宜忌】 本方为苦寒通利之剂,不宜多服;虚弱者慎用;孕妇慎用。

2.五淋散

【组成】 当归、赤芍、茯苓、甘草、栀子各9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清热凉血,利水通淋。

【主治】 湿热血淋证。溺时涩痛,尿中带血,或尿如豆汁,或溲如砂石,脐腹急痛。

【方析】 方中栀子清热利湿,泻火凉血,为君药。赤茯苓除膀胱湿热。与栀子相合,可增利水通淋之效。赤芍善除血分郁热,与栀子相配,重在加强清热凉血作用。赤芍行血。以上二味共为臣药。当归养血活血,一则防热伤阴血及出血伤血,一则协赤芍活血以防瘀滞,并可缓解脐腹疼痛,为佐药。甘草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相合,共奏清热凉血,利水通淋之效。

【加减】 若出血明显,可加白茅根、大小蓟等以凉血止血;若治石淋,可加金钱草、海金沙以化石通淋。

【应用】 本方主治湿热血淋证,亦可用于其他湿热淋证。临床应用时以尿中带血,溺时涩痛,脐腹急痛为辨证要点。常用于尿道炎、膀胱炎、膀胱结石、肾结石、淋病等属湿热下注,迫血妄行者。

【宜忌】 遗沥日久,属虚寒病证者,不得使用本方。(www.daowen.com)

3.猪苓汤

【组成】 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各9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利水、清热、养阴。

【主治】 水热互结证。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或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下利等,舌红苔白或微黄,脉细数者。

【方析】 方中猪苓淡渗利水。臣以泽泻、茯苓以助猪苓利水渗湿之功。猪苓、茯苓、泽泻三药,相须为用,使水道通利,水湿尽出,滑石能清膀胱热结,通利水道,既可加强上三药利水渗湿之功,又可增强清热之效,一药二用,可使水去热清,则水热互结可消。由于渗利之品易耗其阴,故又以阿胶滋阴润燥,其不但可于肾养阴,且能防止渗利之药伤阴耗液之弊,与滑石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利水清热养阴之功。

【加减】 若治热淋,加车前子以清热利水通淋;血淋者,宜加白茅根、大蓟、小蓟以凉血止血。

【应用】 以小便不利、口渴、身热、舌红、脉细数为辨证要点。常用于急慢性肾炎、肾结石、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淋疾等,证属水热内结伤阴者。

【宜忌】 若内热盛,阴津大亏者忌用。

4.五皮饮

【组成】 生姜皮、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各9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利水消肿,理气健脾。

【主治】 皮水。一身悉肿,肢体沉重,心腹胀满,上气喘急,小便不利,以及妊娠水肿等,舌苔白腻,脉沉缓。

【方析】 本方主治之皮水,乃由脾虚湿盛,泛溢肌肤所致。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无力,水湿内停。水湿泛溢肌肤,则面目、四肢悉肿。湿为阴邪,其性重浊而黏滞,最易阻遏气机。水湿之邪阻遏于四肢肌腠之间,则肢体沉重;湿阻气机,加上脾虚而脾胃升降失职,气滞不行,则脘腹胀满。肺为水之上源,水湿犯肺,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则喘急;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则水道不通,小便不利。妊娠水肿主要为脾肾阳虚或气滞,水湿泛溢肌肤所致,除水肿外,患者每见肤色苍白,精神疲乏,肢冷倦怠,口淡厌食等。针对以上病机特点宜利水消肿,理气健脾。方中茯苓皮甘淡渗湿,行水消肿,为君药。大腹皮行气导滞,利水消肿;陈皮健脾理气燥湿。桑白皮肃降肺气,通调水道而利水消肿。上二味为佐药。生姜皮和脾行水消肿,主要用于水肿小便不利,亦为佐药。五药相配,共奏利水消肿,理气健脾之功。

【加减】 若腰以上肿甚,兼有风邪者,加防风、羌活、苏叶,以散风祛湿;腰以下肿甚,小便短少,常与五苓散合用,以增强利水之功;偏寒者,加附子、干姜,以温阳利水;偏热者,加滑石、木通,以利水清热;妊娠水肿,加白术,以健脾利湿而安胎;腹中胀满,加莱菔子、厚朴、麦芽以消滞行气;正气不足,脾虚体弱,加党参、白术以补气健脾。

【应用】 以一身悉肿,心腹胀满,小便不利为辨证要点。常用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和心脏病水肿、妊娠水肿等属脾虚湿盛者。

【宜忌】 服药后忌食生冷、油腻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