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止血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止血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止血药。所以,止血药物,不论在治疗一般出血证,还是创伤及战伤救护中,均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本类药物应注意:一是必须根据出血的不同原因和病情,选择药性相宜的止血药,并进行必要的配伍。二是凉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易凉遏恋邪留瘀,出血兼有瘀血者不宜单独使用。一般而言,炒炭后其性苦、涩,可加强止血之效。可单用,或配其他凉血止血药同用。

止血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止血药。

血循行脉道,环周不休,荣养全身。凡各种原因导致出血,可造成阴血亏虚,并可因出血过多而造成机体衰弱。若大出血不止者,更会导致气随血脱而危及生命。所以,止血药物,不论在治疗一般出血证,还是创伤及战伤救护中,均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本类药物应注意:一是必须根据出血的不同原因和病情,选择药性相宜的止血药,并进行必要的配伍。又前贤有“下血必升举,吐衄必降气”之说。对便血、崩漏可适当配伍升举之品;而对吐血、衄血则可配伍降气之品。二是凉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易凉遏恋邪留瘀,出血兼有瘀血者不宜单独使用。三是止血药前人经验多炒炭后用。一般而言,炒炭后其性苦、涩,可加强止血之效。但也有少数以生品止血效更好者。止血药是否炒炭入药,不可一概而论,应当根据药性和病证的性质,以能否提高止血效果为准则

1.大蓟

为菊科植物蓟的地上部分或根。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华北地区多用地上部分,华东地区多用地上部分及根,中南及西南地区多用根。夏、秋季花开时割取地上部分,或秋末挖根,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或炒炭用。

【性味归经】 甘、苦,凉。归心、肝经。

【功效主治】 ①凉血止血:本品寒凉而入血分,能凉血止血,用于血热所致的出血证。尤多用于吐血、咯血及崩漏。可单用或配小蓟、侧柏叶等同用。②散瘀解毒消痈:本品能清热解毒、散瘀消痈。用于热毒痈肿。可单用尤以鲜品为佳;亦可配其他清热解毒药同用。此外,近年还用以治疗肝炎、高血压等,有一定疗效,取其清肝解毒,降压之功。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鲜品可30~60g。外用适量,捣敷患处。

2.小蓟

为菊科植物刺儿菜或刻叶刺儿菜的地上部分或根。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夏、秋季花期采集。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或炒炭用。

【性味归经】 甘、苦,凉。归心、肝经。

【功效主治】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与大蓟主治相同,常配伍同用但小蓟兼有利尿作用,以治尿血、血淋尤宜。方如小蓟饮子。其散瘀消痈之功效略逊大蓟。近代临床还以本品制成浸膏,治产后子宫收缩不全者有效;也可用以治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鲜品可30~60g。外用适量,捣敷患处。

3.侧柏叶

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嫩枝叶。全国各地均有产。多在夏、秋季采收,除去粗梗及杂质,阴干,生用或炒炭用。

【性味归经】 苦、涩,寒。归肺、肝、脾经。

【功效主治】 ①凉血止血:本品性微寒而苦涩,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收敛止血。为治各种出血证之要药,尤以血热出血者为宜。用于各种出血证,如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崩漏、尿血等,②化痰止咳:本品能清肺热,化痰止咳。用于咳嗽,对肺热咳嗽有痰者尤宜。可单用或配入复方中用之。近代有单以本品治慢性气管炎及百日咳者,均有一定疗效。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止血多炒炭用,化痰止咳生用。外用适量

4.白茅根

禾本科植物白茅的根茎。全国各地均有产,但以华北地区较多。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洗净,晒干,切段生用。

【性味归经】 甘,寒。归肺、胃、膀胱经。

【功效主治】 ①凉血止血:本品能清肺胃膀胱之热而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行之出血证,如咯血、吐血、衄血、尿血等。可单用,或配其他凉血止血药同用。②清热利尿:本品能清热利尿,用于热淋、水肿等。治热淋,配木通、滑石等,如《圣济总录》茅根饮;治水肿、小便不利,配车前子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15~30g,鲜品加倍,以鲜品为佳,可捣汁服。多生用,止血亦可炒炭用。

5.槐花

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蕾及花。我国各地区均产,以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为多。夏季花未开放时采收其花蕾,称为“槐米”;花开放时采收,称为“槐花”。采收后除去花序的枝、梗及杂质,生用、炒用或炒炭用。

【性味归经】 苦,微寒。归肝、大肠经。

【功效主治】 ①凉血止血:本品性寒凉而苦降,善清泄大肠之火热而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出血证。如吐血、衄血、便血、痔血等,尤以下消化道出血之痔血、便血为擅长。常与黄连、地榆等同用。②清肝泻火:用于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等。可单用煎汤代茶饮,或配伍夏枯草、菊花等同用。现代临床亦常用于高血压属肝火偏旺者,有清肝明目降压之功。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止血炒炭用;清热泻火生用。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及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用。

6.地榆

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根。前者产于我国南北各地,后者习称“绵地榆”,主要产于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等地。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生用。

【性味归经】 苦、酸、涩,微寒。归肝、大肠经。

【功效主治】 凉血止血:本品性寒味苦而酸,有凉血泄热、收敛止血之功。用于各种热性出血证,如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崩漏及血痢等。尤宜于下焦血热所致的便血、痔血、血痢、崩漏等。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 本品性寒酸涩,凡虚寒性便血、下痢、崩漏及出血有瘀者慎用。

7.白及

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块茎。主产于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浙江、陕西等地。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生用。

【性味归经】 苦、甘、涩,寒。归肺、胃、肝经。

【功效主治】 收敛止血:本品质黏而涩,为收敛止血要药。止血作用佳用于内外诸出血证。治诸内出血,可单味研末,糯米汤调服,如验方独圣散临床常与三七粉同用,则既可加强止血作用,又不致瘀血留滞。治外伤出血可研末外掺。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入散剂,每次2~5g。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 反乌头。故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8.仙鹤草(www.daowen.com)

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全草。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南、湖北等地。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或炒炭用。

【性味归经】 苦、涩,平。归心、肝经。

【功效主治】 ①收敛止血:本品味涩收敛而性平,具有收敛止血作用,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多种出血证。无论属热属寒均可用之②补虚:品有补虚、强壮之功,用于脱力劳伤、神倦乏力、面色萎黄之证。本可配大枣同用。此外,本品还用于滴虫性阴道炎,有杀虫止痒之功;又用治癌肿及全血细胞减少等。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大剂可用30~60g。外用适量。

9.棕榈

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叶鞘纤维(及叶柄基底部之棕毛)。主产于广东、福建、云南、甘肃、贵州、浙江、台湾等地。全年可采,一般多在9~10月间采收,以陈久者为佳。采集时,割取叶柄下延部分及鞘片,除去纤维状棕毛晒干,切成小片,煅炭用。

【性味归经】 苦、涩,平。归肝、肺、大肠经。

【功效主治】 收敛止血。本品苦涩,能收涩止血。用于多种出血证,如吐血、衄血、崩漏、便血、尿血等,尤多用于崩漏,以无瘀滞者为宜。此外还可用于久泻久痢、妇人带下等证,亦取其收涩之功。

【用法用量】 煎服,3~10g;研末服1~1.5g。

【注意事项】 瘀滞之出血忌用。

10.三七

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主产于云南、广西等地,夏末秋初花开前或冬季种子成熟后采挖,去尽泥土,洗净,晒干。生用或研细粉用。

【性味归经】 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功效主治】 ①化瘀止血:本品既能止血,又能散瘀,药效卓著,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之特点,诚为血证良药。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证,尤以有瘀者为宜。单味内服外用均有良效。②活血定痛:本品能活血化瘀而消肿定痛,为伤科要药。用于跌打损伤、瘀滞疼痛。本可单味内服或外敷,或配活血行气药同用。此外,有以本品注射液肌注,并制成栓剂阴道用药来治疗子宫脱垂者。

【用法用量】 多研末服,每次1~1.5g;煎服,3~10g,亦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

11.血余炭

为人发制成的炭化物。各地均有。收集人发,除去杂质,用碱水洗去油垢,清水漂净,晒干,焖煅成炭用。

【性味归经】 苦,平。归肝、胃经。

【功效主治】 ①收敛止血:血余炭有类似棕榈炭的收敛止血作用,又能散瘀,故不似棕榈之留瘀为患。用于衄血、咯血、吐血、崩漏、便血、尿血、淋血等。常配其他止血药同用。②化瘀利尿:本品苦降下行,能化瘀通窍,通利水道,故可用治小便不利,常与滑石等药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6~10g;研末服1.5~3g。

12.蒲黄

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河北、山东等地。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性花序,晒干后碾轧,筛取细粉,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 甘,平。归肝、心包经。

【功效主治】 ①止血:本品性平,既能止血,又能化瘀,对出血证无论属寒属热,有无瘀血,皆可随证配伍用之。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证。但以属实夹瘀者尤宜。②化瘀:本品能化瘀止痛,用于瘀滞痛证,如心腹痛等。常配五灵脂同用,即失笑散。③利尿:用于血淋。本品能化瘀止血、利尿通淋。常配生地、冬葵子同用,如《证治准绳》蒲黄散。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布包。外用适量。止血多炒用;散瘀多生用。

13.茜草

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安徽、江苏、山东、河南、陕西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苗、泥土及细须根,洗净,晒干,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 苦,寒。归肝经。

【功效主治】 ①凉血止血:本品苦寒泄降,专入肝经血分,能凉血止血又能活血散瘀。用于血热夹瘀的出血证尤为适宜,如吐血、衄血、崩漏、尿血、便血等。②化瘀通经:本品能消瘀滞、通血脉、利关节。用于血瘀经闭及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尤多用于妇科,早在《内经》中,就有以本品配乌贼骨、雀卵、鲍鱼,治血枯经闭的记载;临床治血瘀经闭,常配桃仁、红花、当归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止血炒炭用;活血通经生用或酒炒用。

14.艾叶

为菊科植物艾的叶。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以湖北蕲州产者为佳,称“蕲艾”。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或阴干,生用、捣绒或制炭用。

【性味归经】 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

【功效主治】 ①温经止血:本品能温经止血暖宫。用于虚寒出血,尤宜于崩漏。常配阿胶地黄等同用,如胶艾汤;若配入大队凉血止血药中,也可用于血热出血,如四生丸,是防其寒凉太过而留瘀,且可加强止血之效。②散寒调经,安胎:本品能温经散寒、调经止痛,又能止血安胎。用于下焦虚寒或寒客胞宫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宫冷不孕、胎漏下血、胎动不安等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外用适量。温经止血宜炒炭用;余则生用治咳喘入煎宜后下。

15.炮姜

为姜科植物姜干燥根茎的炮制品,又名黑姜。主产于四川、贵州等地。以干姜砂烫至鼓起,表面呈棕褐色,或炒炭至外表色黑,内至棕褐色入药。

【性味归经】 苦、涩,温。归脾、肝经。

【功效主治】 ①温经止血:本品主入脾经,能温经止血、对脾阳虚,脾不统血者,此为首选要药。用于虚寒性吐血、便血、崩漏等。可单味应用,或配伍人参黄芪、附子等同用。②温中止痛:本品能温中止痛、止泻。用于虚寒腹痛、腹泻等,可单用或配附子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3~6g。炮姜未成炭者偏于温中散寒,主要用于虚寒腹痛腹泻;炮姜炭则专于温经止血,宜于血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