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新黑格尔主义哲学批判:现代西方哲学讲演集

新黑格尔主义哲学批判:现代西方哲学讲演集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反历史主义、反发展方法的看法,在新黑格尔主义的哲学史研究上是很典型的,特别应该予以揭露和批判。新黑格尔主义者都认为哲学须为宗教信仰作辩护,须以哲学代替旧的神学,而且认为哲学有调解科学与宗教的对立的任务。西方新黑格尔主义者所讲的道德、宗教,其麻醉人迷惑人的效力常常超过专门以宣扬宗教为职业的牧师、神父。

新黑格尔主义哲学批判:现代西方哲学讲演集

一、对新黑格尔主义关于哲学的看法批判

新黑格尔主义者一般强调科学与哲学有质的差别。譬如英国的一位著名的新黑格尔主义者鲍桑凯就常说:“哲学与科学不同,它自己没有新发现。哲学也不能由于科学的发现而引起革命。”另一方面,他又说,“哲学主要是关于文化的体会。”[2]这就是说,他认为哲学与科学无涉,哲学不能随科学之进步而进步。反之,他认为哲学只是对传统文化加以神秘的体会或体验,以便替它作辩护。而他所了解的文化当然是与自然斗争和阶级斗争无涉,而主要是指宗教,以及为宗教服务的伦理艺术等等。因此他所了解的哲学的目的就主要在于限制科学的范围以维护传统文化和宗教。

新黑格尔主义者也同黑格尔一样,注重哲学史的研究,要为哲学找“健全的历史基础”。另一位英国新黑格尔学派哲学家亨勒说:“哲学训练的方法在于把健全的历史基础与对于现今每一个活生生的运动的锐敏的注意相结合。从我的教师们的实践范例里,我学习到阅读过去伟大思想家的著作,就好象他们是现代的人一样——因为他们是在玄思的领域里,而在这个领域里伟大的思想是永不凋谢的——虽然远在多少世纪、多少年代以前令我感觉到在追求真理和智慧的道途中有一种友情把人们联结在一起。”[3]这表示,他是把古人的思想从时代和社会中抽出来作为根据应用来考察和处理现代的问题,把古人当成现代人,当成亲密的朋友,实际上是使现代人退回到古人的世界中去。这种无批判的所谓“历史基础”,一定会使人反对新鲜事物,走上保守复古的道路。必须指出,这种所谓“历史基础”已经落后于并歪曲了黑格尔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发展观点和历史方法,更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和方法根本相反。这种反历史主义、反发展方法的看法,在新黑格尔主义的哲学史研究上是很典型的,特别应该予以揭露和批判。

在这个问题上,鲍桑凯的态度最为固执。鲍桑凯坚决反对从进化论的观点来谈哲学。他认为无穷向前发展的学说,会把时间看成是绝对实在,并使得完善成为无意义。他讽刺说,“在我们的文艺著作和通俗哲学里,在我看来,依赖将来已成为一种实际的病症。”[4]他所谓“通俗哲学”即是以轻蔑的语气指着唯物主义而言。把注重理想、远景,从发展看问题诬蔑为“依赖将来”,这正反映了英国统治阶级顽固保守的立场。

英国和美国新实在论者培里(R. B. Perry)反对新黑格尔主义者从哲学史出发研究哲学,他说,“如果都从哲学史去研究哲学,那末哲学就不会有历史”,意思是说,就不会有创造性的哲学产生。但他们注重抽象概念分析,割断历史,抛开历史,也同样陷于片面性,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他们不知道用辩证的发展的方法来研究哲学史,更不懂得用批判的态度,从革命实践出发来研究哲学史。

布拉德雷在他的主要著作《现象与实在》里,从“人性论”出发来谈哲学的性质时曾说了一句很俏皮而且很著名的话:“形而上学(即指思辨哲学)是寻找一些坏的理由来为我们本能所信仰的东西作辩护,而寻找这些理由也仍然是一种本能活动。”他又说:“新的时代要求新的哲学,正如新的时代要求新的诗歌一样,虽说新的哲学较逊于旧的哲学。”“坏的理由”当然指不是基于科学的反映客观规律的理由,也就是基于主观的成见的任意的理由。这就是说哲学在他看来是没有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性的。所谓“本能所信仰的东西”实际上是以人性论代替阶级观点。这些本能信仰是由旧社会传下来的,是有阶级烙印的,是典章制度和风俗习惯的集中表现。而且英国新黑格尔学派一般都认典章制度是民族精神、伦理的体现,是神圣的。说哲学的任务是为本能信仰作辩护,就是替旧社会各式各样的传统信仰、风俗习惯、典章制度作辩护。哲学的任务在他们看来不是批判地、革命地去清算本能信仰,不是用理性去揭示社会生活发展的规律,而是论证和辩护社会的传统信仰。这充分表示这一派哲学的保守性及其为统治阶级的传统信仰作辩护的政治任务。

其次,他的话还表明,哲学不是科学,而毋宁与他们所了解的诗歌相近,是表现本能信仰和主观情绪的东西。同时他也包含有认诗歌总是古典的优于现代的,尽管新诗歌不如古典诗歌,新哲学不如古典哲学,但是新时代仍然要求新的诗歌和哲学。这只是时间上的新,花样上的新,是没有辩证发展的必然性的新。他因为看不见发展,也就看不见哲学的发展和进步。这表明他落后于黑格尔认“时间上最晚出的哲学系统乃是前此一切系统的总结,故必包括前此各系统的原则在内……将必是最丰富、最渊博、最具体的哲学系统”那种发展、进步的观点。

布拉德雷在另一地方曾说,“形而上学可以错,但自己的本能不会错。”[5]两处的话联系起来看,就知道,布拉德雷认为本能是原始的、第一性的东西,它是不会错的,而替本能和本能信仰作辩护的哲学、形而上学或理性思维是可以错的。这就包含着本能是主人,理性和哲学是替主人辩护的仆人这样一种反理性思想。这个思想是和休谟有名的一句话“理性是,并且应该只是情感的奴隶”,有密切联系的。休谟的说法是现代一切流派的反理性主义者所信奉的根本原则。(www.daowen.com)

最主要的本能信仰当然就是宗教信仰。新黑格尔主义者都认为哲学须为宗教信仰作辩护,须以哲学代替旧的神学,而且认为哲学有调解科学与宗教的对立的任务。西方新黑格尔主义者所讲的道德、宗教,其麻醉人迷惑人的效力常常超过专门以宣扬宗教为职业的牧师、神父。他们避免在当时已经失掉威信的教会的教条和传统神学,披上从康德和黑格尔那里贩运来的新的哲学和伦理学的外衣,说什么宗教信仰是合理性的,是与科学不但不冲突而且是相辅相成的,从而想迷惑那些有科学知识和启蒙思想的人。譬如布拉德雷把宗教与道德混为一谈地说:“信仰宗教是一个道德义务,而有道德修养是一个宗教义务。”同样的意思,鲍桑凯也说:“宗教的义务与道德的义务是相同的。对神的义务也同样是对人的义务。”[6]布拉德雷又说,“道德完成于与上帝合一的神秘境界中。”这样不惟把道德与宗教连结在一起,把宗教伦理化、合理化,而且认为宗教还是比道德较高的境界。于是把道德引向彼岸世界,脱离社会和人间。

又如英国新黑格尔主义奠基人格林说:“上帝永远是理性;上帝的告谕、上帝的启示是理性;但不是抽象理性,而是体现在并赋予生命于构成人类历史的全部经验体系中的理性。”[7]他谈到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时说:“科学自身的存在就是精神的东西(指神)的实在性的见证。而精神的东西,正因为它是知识的泉源,不能是科学的一个对象。科学给我们的真正教训在于不须在自然界中去寻找上帝,也不须在自然界的起点或终点去寻找上帝,而应该在人本身内去寻找上帝。”[8]换言之,他认为上帝是科学的前提而不是科学研究的对象,这是根据康德来说的,即上帝是一个理念,是科学知识的先验的条件或前提,但不是科学和理智的范畴所可认识的。所谓上帝不在自然之中、不在自然的起点或终点,意思也同康德一样是说上帝不在现象界之内,而是在本体界之内,只是人的实践理性信仰的对象。格林是新黑格尔主义者中最接近康德主义的形而上学思想的人。他把上帝说成是理性,这是替宗教粉饰。把理性绝对化为上帝,这是重复了黑格尔的思想。唯心主义者是完全没有什么理由把上帝与理性等同起来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因为自然安排得很坏,所以上帝存在。因为无理性的世界存在,所以上帝存在。”“谁本人是无理性的,对于他上帝就存在。或换句话说,无理性就是上帝的存在。”[9]因此我们应该驳斥想理性化宗教、理性化上帝的唯心主义者,上帝不是理性,上帝正是无理性,谁愚昧无知,反科学,谁就相信上帝,就象谁愚昧无知谁就相信鬼一样。

总之新黑格尔主义者无论想把宗教与道德联结起来也好,无论想把宗教与科学的矛盾加以调解也好,都掩盖不了用宗教以麻醉人民,使人民驯服地接受资产阶级的传统信仰,遵守资本主义社会的风俗习惯、礼节仪文,借以巩固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的政治目的。

除了使哲学与宗教紧密联系外,新黑格尔主义者还企图把哲学与诗歌和艺术相联系。前面已提到,布拉德雷认为哲学与诗歌一样都是表现本能信仰和时代要求的东西。又如意大利新黑格尔主义者克罗齐曾说:“黑格尔应该当作一个诗人来读。”也是想要把黑格尔哲学与诗联系在一起。克罗齐明白宣称:“哲学不也跟诗歌一样是一种冥思吗?……为什么哲学的普遍不可以象美的表达一样,同时是多与一、不调和与调和、可分与不可分、固定与流动呢?”[10]他并且进一步宣称诗歌是哲学的母亲,说:“哲学应该从神圣的诗歌中产生出来。‘因母亲美,女儿更美。’”[11]而鲍桑凯也从相同的观点企图把哲学与艺术联系起来。鲍桑凯认为一元论的哲学要求达到对立的统一,要达到一种超越一切相对的绝对。“这绝对吞噬一切矛盾。”[12]他认为不经过斗争,最能够和谐地解除矛盾达到统一的东西就是诗歌或艺术。他说:“在美中自然和自由结合起来。在美中人是自由的但又是感性的。或者说,诗与艺术超出了现实但又保持在感性世界内。”“美是普遍与特殊、自由与必然、精神与自然的统一。”“美的经验把我们提高到另一世界之内同时仍然停留在这里。”“美的经验把我们带进一个新的世界,而新的世界就是最好的旧的世界。”[13]显然这只是片面地强调艺术神秘的、浪漫的、谐和无矛盾的一面,而忽视了艺术反映社会上现实矛盾的一面。脱离矛盾、对立而谈统一,就是神秘主义的统一,不是真正辩证的统一。艺术与哲学,正如科学与哲学一样,是有密切联系的,但要看如何去联系。黑格尔从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出发,认为艺术与哲学同是绝对精神的体现,一用形象,一用概念去表现绝对精神。认为后者较高于前者。应该说,哲学与艺术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人民思想感情的反映,都是受历史社会变化发展条件制约的,不是什么抽象绝对精神的体现。而鲍桑凯认为哲学要达到绝对、统一,须向艺术看齐,须以艺术经验为模型。这也是新黑格尔主义差别于黑格尔本人的思想,因而更趋于神秘主义的地方。认艺术高于哲学,为哲学之母、为哲学的模范,那就会打乱了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次序。而且如果认为艺术独立于哲学之外,不受哲学、世界观的指导,就会走上为艺术而艺术的道路。说“新的世界就是最好的旧的世界”,只看见新与旧连续的一面,根本丢掉了新与旧的中断与质的差别,亦即新东西与旧东西更替的一面,这就表明了这种学说是脱离现实,相当保守的,反对革命的变革,以求维护传统统治的学说。

新黑格尔学派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把哲学与艺术结合在一起,其目的是要求达到神秘的无矛盾的谐和统一。我们要在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础上寻求反映客观现实的内在联系与内在矛盾的统一,我们要通过科学和社会的实践斗争寻求矛盾的统一,同时我们要强调矛盾与统一是前浪与后浪的关系,没有所谓静止不变、永无分裂的最后统一。从认识论来说,我们要求逻辑概念在辩证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统一,而反对神秘的、直观的统一。

新实在论哲学家罗素认为哲学命题与数学命题一样,抽象地对于一切可能世界都是真的。哲学也与科学一样抱道德的中立主义。罗素的说法当然是有问题的,目的在掩蔽哲学的社会性和阶级性。事实上罗素自己的哲学也是既不同于数学命题,又不保持道德的中立,而是代表英国资产阶级的思想感情的。新黑格尔主义者鲍桑凯站在同样的资产阶级立场上,不同意罗素的看法。他说:“哲学与语言、艺术、诗歌一样,是整个人(或人格)的产物,如果失掉了它的民族性格就会失掉他的某些本质。”[14]罗素用超民族、超道德来掩盖哲学的阶级性,鲍桑凯用民族性来代替哲学的阶级性,其政治任务是相同的,但是以民族性为构成哲学的本质,在政治上更可以产生倾向于对异民族的侵略与压迫的帝国主义的反动作用。不过我在这里想说明的,就是鲍桑凯不仅要把哲学和艺术、诗歌联系在一起,而且还认为哲学和诗歌一样是表现民族性的,是无所谓阶级性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