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雕塑路亭
一、雕塑
公路雕塑展示时代文明,彰显交通腾飞。奉化境内公路边共有雕塑五处。“鹿、马、龙、豚”四座雕塑分别坐落在大桥至尚田段的34省道甬临线公路沿线,建于1996年12月,即“四自”公路改建期间。这四座雕塑是“四自”公路改造工程配套附属标志,奉化市高等级公路建设指挥部出资120万元,由中国美院应真华教授(奉化市北街村人)负责设计、承制。雕塑材质均系不锈钢构件,底座平台由钢筋混凝土砌成,立面贴花岗石贴片。另有一处群鹿雕塑在江拔线临近溪口镇的任宋村公路边。
四鹿欢腾
该雕塑位于甬临线与奉白线交会处,紧靠甬临线公路的东边。四只形态各异的小鹿耸立在高2米、宽3米、长12米的水泥平台上,平台四周镶贴中灰色花岗石贴片,整座雕塑高5米。
骏马飞奔
该雕塑位于甬临线与奉白线交会处,紧靠甬临线公路的西边,与群鹿雕塑斜对面。四匹银灰色骏马,高高地扬蹄奋起。底座平台高2米、宽3.8米、长10米,平台四周也镶贴着中灰色花岗石贴片,整座雕塑高5米。
巨龙腾空
该雕塑位于岳林街道龙潭村的甬临线公路复线交叉口,银光闪闪的巨龙,凌空腾飞,既为龙潭村扬名,更祈福一方平安。底座平台高4米、宽3.3米、长5.2米,镶贴着枫叶红花岗石贴片,整座雕塑高10米,几百米以外就能看见腾飞的巨龙。
群豚闹海
该雕塑位于尚田镇甬临线公路复线会合处,大小五条海豚跃出海面的形象栩栩如生。海豚的高度为5米,底座平台高5米、宽5米、长6米,镶贴着暗红色花岗石贴片。
“鹿”在其中
该雕塑原坐落在江拔线临近溪口的任宋村公路边,建置了一座小公园,在马蹄金草坪上散落着十六只形态各异、生趣盎然的小鹿,群鹿雕塑寓意“乐在其中”。
骏马飞奔雕塑
巨龙腾空雕塑
二、路亭
以往,乡间的货物运输主要靠手提、肩挑和背驮。为适应过往行人歇脚、避暑与御寒之需要,故沿路路亭甚多。一些交通要冲及山区行路艰难之处设置更多,每隔数里即有一亭。特别是盛夏酷暑,大都有茶水供应,故亦称茶亭。茶有的由行善者义务提送,有的则由乡、村组织烧茶送水,其资薪从乡、村公益金中支付。路亭的修造经费大都来自民间,四方乐助。路亭式样很多,仅按建筑材料划分,就有石板亭、石柱木桁木椽亭、木柱木桁木椽亭等,造型姿态各异。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全县较为出名的路亭有75座,分布于各个乡镇村落。至1985年,全县共有路亭318座。其中名气较大、造型较美、保存完好的有休休亭、入山亭、御书亭、粟里亭、金钟亭、煮石亭、通济亭、嘉珧亭、八角亭等。
20世纪80年代以后,路亭的建造虽然不多,但经济发展了的农村还是十分推崇路亭的建造,尤其是偏远的乡村,仍然视修桥铺路、建造凉亭为善事,或集体出资,或事业有成的乡人捐资,或荣归故里的侨胞捐资。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尚有路亭230余座。
休休亭
建于赤泥岭上,故俗称赤泥岭亭。位于溪口镇的西南侧,溪口镇与班溪乡的交界处。清道光中始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重建。民国二年(1913年)冬,蒋介石之母王采玉出资加以修建,现亭脚处仍刻有“蒋门王氏喜助”字样。亭分两间,建筑面积40平方米,木桁木椽砖瓦结构,石碑上刻有颇具情趣的亭联三副。一曰:“行行行行行且止,坐坐坐坐坐何妨”;二曰:“泥岭幽长待客来,山亭轩爽留人坐”;三曰:“为名乎为利乎休休且去,爱国者爱家者缓缓而行”。1987年,该亭又由当地乡民集资重修。
入山亭
位于溪口入山亭村。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雪窦寺方丈达观昙颖禅师始建。元至元元年(1335年)石室祖瑛禅师复建之。初名雪窦山亭,复易“雪窦禅关”。明嘉靖间圮,不克复,戴公澳捐资重修。民国三十年(1941年)为侵华日军所毁。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杜月笙出资重建。重建后的入山亭,正亭五间,其中三间为穿廊,左右两间为厢房,厢房后侧又各建平房两间,建筑面积约170平方米。其规模之大,造型之美,结构之精细,为全县罕见。每逢春秋季,亭内有茶水备供,并有车、马停放和轿子出租,过往行人络绎不绝,曾一度成为雪窦山旅游景区中的一景。1968年,去雪窦山的公路修建后,此亭遂被冷落。
御书亭
因宋仁宗梦游雪窦山,宋理宗赵昀追书“应梦名山”四字赐给雪窦寺,后人刻碑筑亭,供人游览,故名。是从溪口去雪窦寺、千丈岩、妙高峰的必经之处。宋淳祐五年(1245年)始建,光绪二十年(1894年)众僧募资重建。亭为东、南、西三门出入的木柱砖瓦结构,造型优美别致,颇有民族特色。电影《曙光》曾在此拍摄外景。1981年5月,旅游部门拨款修整一新。
粟里亭(接官亭)
位于长汀村东首。地处古驿道,古代来本县上任的官员,大都在此弃舟换轿,故称接官亭。明正统间(1436~1449年)县令周铨始建,天顺中圮于风雨,嘉靖十四年(1535年)县令钱璠重建。“东西阔八步,南北长九步,共地三分”,亭旁造楼、围墙,设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冬又重建,改名粟里亭,坐西朝东,六柱落地,石木结构,南北穿廊,三面玲珑。1981年长汀村民大修,今完好无损。
金钟亭
位于倪家碶村西边,面金钟桥西首。宋咸淳二年(1266年)参知政事叶梦鼎建金钟铺,即有此亭。宋时为交通中转之地,“驿前即航船埠也,温台步来者即此而登舟,明越舟来者至而此出陆”。该亭地处古铺前,来往客商、行人络绎不绝,亭内四季施茶,后因驿铺废弃,逐渐冷落。至民国初年,只剩一间亭屋。民国十三年(1924年)小春月,由释醒行发起募捐重建,出资者达200人之多,亭内立碑以示纪念。新亭坐西朝东,方石柱上接木架,西、北两面立墙,面积约50平方米。石柱上刻有亭联曰:“十方来十方去十方共成十方事,万人舍万人施万人同结万人缘”。1981年此亭曾大修,今完好无损。
煮石亭
位于曰岭之巅,“曰岭夫人”岩下。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县令钱璠主持建造。甬临、江拔公路未修之前,亭前为连通大桥、尚田与溪口、棠云方向的必经之地。曰岭标高100余米,从岭巅至两边山脚各有近2公里山路。行人行至煮石亭,多在此歇脚小坐。该亭坐东朝西,有亭屋三间,约40平方米,东、南、北三面用卵石砌墙,木柱砖瓦结构,亭内四周铺有条石、石凳,旁有山泉,清凉解渴,可供行人饮用。今甬临、江拔公路畅通,此亭逐渐冷落。
通济亭
位于南浦村通济桥北端。清乾隆七年(1742年)秋始建,民国十九年(1920年)重建。坐北朝南,有亭屋三间,面积约80平方米。凉亭离桥仅10米。西首边间为穿廊,正冲通济桥,亭屋东西立墙,四周装有木凳,可供行人歇脚。20世纪50年代前,一直有“茶众”管理,由德高望重的长者负责,四季列排名单,轮到者义务施茶。
嘉珧亭
俗称横路凉亭,位于甬临公路至横(路)徐(家渡)线“丁”字岔口。今为客车停靠站。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王淑浦村王和生、王和兴为纪念亡兄王嘉珧造此亭。亭内立壁碑一块,碑记已在“文化大革命”时被毁,但“嘉珧亭”三个大字尚清晰可见。
此亭坐西朝东,有亭屋三间,面积约60平方米,为水泥圆柱砖瓦结构,水泥地坪,四周围水泥凳。由于地处交通要津,四季过客不断,是旅客候车时避雨遮阳的处所。曾多次维修,至今仍完好无损。
八角亭
因造型独特,檐翘八角,故名。位于畸山乡畸东村东首,民国七年(1918年)始建。该亭直径3.5米,高7米。八柱落地,分内外两层,里层四根为圆木柱,外层四根为方石柱。上覆两层伞形屋顶,顶尖有80厘米长的大葫芦。两层屋顶裙檐翘出八只角,上下左右呼应,气势十分雄伟。亭内横锥刻有花鸟虫兽,转角浮云木雕,做工精细。两层之间装有亮格木框,桁形顶棚满木板,瓦下铺砖皮。圆柱之间连木凳,亭身除砖瓦外,外涂红漆。顶尖大葫芦为土黄瓦罐,久不褪色。
八角亭地处大张村至棠云、畸山、萧王庙十字路口。东、南、北三面为绿野田川,视野开阔。既是过往行人歇脚之地,又是附近村民纳凉聊天的处所。(www.daowen.com)
泰安亭
位于大堰镇尚董线与街西公路交叉口,系乡民出资建造的六角路亭,飞檐翘角,亭顶用水泥塑造成葫芦形,砖混结构,外看亭有两层,入内却是通顶一层,三面石凳供行人憩息。面对公路的亭额横匾书写“泰安亭”三个大字,两旁亭柱镌刻一副楹联:“四海同心庆国荣,八方协力保民安”,其他四根圆柱上,也镌刻两副楹联:“胸怀父老情谊深,根扎故土枝叶茂”;“修路筑亭遗泽万世,解囊捐资造福一方”。亭内竖一长方石碑,上书碑文记述:“大堰至董李里车头相距17.4公里,原为简易公路砂石路面,坎坷不平,行车颠簸,尘土飞扬,且易受水毁。1993年夏,畈坑村旅港同胞叶泰海先生首次随双亲回乡探亲,见此情状,代表叶氏后裔捐助港币贰佰万元改筑油路面。奉化市人民政府出资一百六十万元以襄其成,历时十月,新路筑成,两地交通方便,乡民深表感谢,特建此亭,取名泰安,以记叶氏后裔慷慨解囊造福故里的深情厚谊,使之流芳百世。”落款为奉化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奉化市交通局一九九四年十月。
聚心亭
位于白(杜)莼(湖)线北侧K5+200桩号处,蒋家池头村口。该亭全是用石材建造,双层六角飞檐,六面的檐口镶嵌着镂空长条石板。面对公路的那块石板上,镌刻着“聚心亭”三个镏金大字,前后四根圆柱子上,刻写着两副长联:“观作远观处在高处思远处,步图大步行因顺行得长行”;“盛世如霞万里东风绽桃李,前程似锦九天甘露乐椿萱”。
该亭建于2006年1月,由村出资3万元人民币建造而成。既是过往行人歇脚之地,又是附近村民纳凉聊天的处所。
腾飞亭
位于白(杜)莼(湖)线东侧K4+200桩号处,税务场村路口。该亭造型独特,气势雄伟,全部采用绛红色石材建造,亭高7~8米,加上基座,显得特别高耸。
亭的外形是双层六角飞檐,每条飞檐翘角的屋脊上,都装饰着石雕舞龙,气势轩昂。两层屋檐之间镶有六面菱形镂空的方形石板,犹如窗棂。正对公路的下檐口石板上面镌刻着“腾飞亭”三个镀金大字。亭顶装饰为三层葫芦石雕,六根圆柱子直立在基座上,前后四根柱子上刻有两副楹联:“炬燿金溪古村呈祥,情连奥运大业增辉”;“花艳果香前景阔,年丰人寿画图新”。据说,税务场村是中国奥运第一人王正廷的故乡,故楹联抒发了村民对他的敬意和对奥运的情怀。
该亭建于2008年6月,由村委会出资建造,包括亭子四周的花木草坪,总投资8万元人民币。
青锁亭
位于千丈岩崖口附近。亭初建于南宋,清道光四年(1824年)徐兆昺《四明谈助》中记述:“东西两涧河流处作阁构楹,以憩行人。”旧名青锁楼,匾额为南宋魏王妃所书。杨文懿(明吏部侍郎)游此,亦称观澜阁。稍南有亭泉亭,今圮。青锁亭屡建屡圮,清僧道严诗《青锁亭》:“满眼芳英带露重,镜波照彻远山眉,藤花待欲争春色,灿烂新条绕旧枝。”1953年修亭,黄墙黛瓦,绿树掩映,泉声鸟鸣,分外幽静。1968年毁,1986年秋重建。
午雷亭
位于千丈岩底。水击成潭,潭边建一亭,名午雷亭,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建水泥平顶屋两间,20世纪80年代重修。抗战时遭日军破坏,1986年复修。亭旁摩崖石上所刻“烟声”两字为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奉化县令胡梦泰所题。1937年冯玉祥将军到此,曾赋诗“来到四明山,先看千丈岩,若能发水电,更能开我怀。”
康岭茶亭
位于西阮山麓,建于清道光中期,置田十亩。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重建,夏秋施茶。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康才穆、张文标于亭边又建路亭三间。
觉欣亭
位于班溪村旁,溪南公路班深支线起点处。六角亭,飞檐翘瓦,绿色环保。亭中有一石桌,边设四只石鼓凳,周边有花岗岩坐凳。2006年由旅美华侨康珏女士捐建。
小溪岙路亭
位于隔西畈,解放初损毁。1951年,夏兴花女士捐建。有屋两间,早年夏秋施茶。
八角亭
位于大张村至棠云、畸山、萧王庙十字路口。东、南、北三面为绿野田川。既是过往行人歇脚之地,也是附近村民纳凉聊天的好处所。
武山凉亭
位于武山岭顶部,近状元岙村,有屋三间。何年建造无考,1955年曾修过一次。2000年11月,状元岙村老年协会筹资再次重修,亭屋原与路平,现亭显在高处,建在现公路掘坡。
蛇尾凉亭
位于石善岙田畈中。1930年前后由蒋兴来捐建。亭屋两间,设坐凳,夏秋施茶,常年舍草鞋。
荷山亭
位于原亭下村龟山尾部。亭屋五间,设长排凳,夏秋施茶。建于民国初年,凉亭还连着一进大殿、两个厢房和天井。亭正中竖有石碑,上刻文字颇引人注目:“溪口人,亭下籍,单槐延先生捐银十元。”
四仙亭
亦名书房鉴,位于小晦岭南侧,麒麟山崖顶上(崖高80米)。亭屋三间,面临剡江,站亭内,北可望妙高台,东可看公棠、高岙等村落,历来为文人墨客吟诗赋对、聚会之地。据传,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南宋词作家戴表元、三石陈著(陈本堂,著书96卷)、里人单庚金(著书百余卷)相继在此讲学,故名“四仙亭”。民国初,亭圮,亭基尚在。学山安国公诗赞该亭曰:“境比蓬莱屐影稀,麟山书声四时起,终年峭壁长苍翠,素白除逢雨雪霏。”
小晦亭
位于晦岭顶,宋天圣年间始建,屡毁屡建。该亭建成长廊式,长50米,宽5米,有连体长凳,亭东门楣上写着“剡源重镇”,亭西楣上写着“晦岭要塞”。此亭原是嵊州、新昌与奉化客商往来必经要道。亭两边有肉铺、鱼货店、裁缝铺、铜匠铺等,倒像是个商业亭。亭北屋有小晦庵,民国初改庵为上营房,常年驻军。亭内夏秋施茶。这样的凉亭国内并不多见,现已仅存亭址。
溪口镇凉亭一览表
(续上表)
西坞街道凉亭一览表
西坞税务场村口腾飞亭
蒋家池头村口聚心亭
班溪村旁觉欣亭
赤泥岭上的休休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