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起发展起来的交际适应理论和民族语言认同理论,是一组相互关联的语言社会心理理论,由社会心理学家Giles及其同行先后提出。
1.交际适应理论(Communication Accommodation Theory)
交际适应理论最早称作言语适应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人们通过调整自己的言语风格,包括发音、语速和信息内容,向他人传达自己的价值观、态度与意向。说话人改变自己的言语风格是一种认同的调整,向听话人靠拢称为“趋同”,反映出说话人对得到听话人认可的愿望,是一种社会同化现象;而与听话人言语风格的偏离是“趋异”,或者至少是保持自己的讲话风格,为的是表达对听话人排斥的态度,或者为了突出自己对内群体的认同,常视为一种社会结构分离或者解体的策略(如Bourhis,Giles &Tajfel,1973;Giles,Bourhis &Taylor,1977)。
这一理论在后续的研究中得到了拓展和改进,比如Thakerar,Giles和Cheshire(1982)引入“觉察中/主观的适应”的概念,用来说明说话人的意图不一定与听话人的理解一致的现象;Bell(1984)发现,说话人在交际中为其听众设计了言语风格,也即说话人趋同的听话对象更多是自己头脑中构建出来的形象。言语适应的行为和程度,甚至未能适应的行为都是说话人言语认同的一部分。
2.民族语言认同理论(Ethnolinguistic Identity Theory)
民族语言认同理论是在交际适应理论的基础上,从民族语言活力的角度提出的,讨论的是多重社会群体身份的重要性。该理论涉及的群体活力有三个变量:地位,尤其社会经济方面;人口特征,包括数量、密度和群体成员的比例;机构支持,如群体语言在教育、政府、宗教等中的使用。针对群体活力的评估有客观与主观两个角度。Giles与Johnson(1981)提出一套有关预测语言民族活力的标准,主张当下面的情况出现时,人们会更可能从种族的角度来解释与外群体成员的遭遇,且尽力维系自己的语言特色,即维持认同:
(1)与一个民族群体认同感很强,语言是这个群体中一个重要的因素。(www.daowen.com)
(2)意识到在他们的群体之外,还有可供选择的其他群体。
(3)认为自己的群体的生存力强。
(4)认为他们的群体边界僵硬、闭合。
(5)与本群体之外其他的社会范畴认同感不强。
Giles等语言认同理论的实证研究跨越的学科广泛。聚焦于使用语言的选择、语码转换、二语甚至母语学习等方面的研究多从群体层面切入,呈现宽泛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对人们的交际适应行为及其结果所产生的影响(如Giles,Bourhis &Taylor,1977;Bourhis,1983;Lanca et al.,1994;Tong et al.,1999)。
Giles等发展起来的民族语言认同理论,以Tajfel等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为根基,凸显出语言和民族认同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结关系,又随之促成了一些与语言学习相关的认同理论,如群际模式、情境认同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