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急性化学品中毒的常见原因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急性化学品中毒的常见原因
急性化学品中毒一般表现为潜伏期短、起病急、病情重,如在环境中接触高浓度硫化氢气体,可出现“闪电样”死亡。但也有潜伏期相对较长的,如吸入水溶性低的光气(经1~24h或长些时间的症状缓解期后,迅速出现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部分患者在肺水肿消退后2周左右可出现迟发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和氮氧化物(吸入气体当时可无明显症状或有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咽部不适、干咳等。常经6~7h潜伏期后出现迟发性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水肿消退后2周左右出现迟发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而发生咳嗽、进行性胸闷、呼吸窘迫及发绀。少数患者在吸入气体后无明显中毒症状而在2周后发生以上病变)。中毒发生的快慢和程度与所接触毒物的理化性质、毒性、数量、时间、防护意识、场所防护器材及当时周围环境状况等因素有关。急性中毒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多数情况下不是单一因素。查明中毒原因,可使救治工作更具针对性、可使控制措施更显时效性。初估和探查中毒原因是化学物急性中毒救治与监控工作中至关重要的必需环节。
在生产活动中由于设备的跑、冒、滴、漏或爆炸等意外事故,导致生产工人在短时间内接触较高浓度的毒物,引起的急性中毒称生产性化学品中毒。如近年来国内报道建筑工地使用防水涂料因配方中含大量苯,现场测定苯的浓度超过国家最高容许浓度达数百倍,导致多起中毒事件发生。常见中毒的主要原因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工艺、设备方面
1.工艺不合理
使用了有毒有害的物料、工艺的落后、自动化机械化程度低、布局不合理,如:作业流程不畅、物料的往返运送增加工人接触机会、手工操作等。不少工业企业由于没有实行“三同时”审查或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制度,致使生产活动中设备工艺路线设计不合理或设备安装不合格,没有及时发现、及时更正或改进,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导致或间接诱发中毒事故的发生。如某生产有机氟企业因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由于临时停电,使生产车间的毒物排风系统停止运转,造成当时已排入排气管内的有机氟裂解残液气体倒流入化学分析室,致使分析室的工作人员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持续吸入剧毒有害气体发生严重中毒而死亡。
2.无密闭、通风排毒设施或通风排毒效果不佳
南方某省三资企业的玩具厂和塑料制品厂黏合工段不断有人发病,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嗜睡、意识模糊,重者昏迷、抽搐,病程中无发热症状,有的工人病情突然恶化导致死亡,曾考虑是病毒性脑炎。经职业流行病学、毒理及毒物分析,终于查清中毒原因:其中一车间没有密闭、通风排毒设施,而另一车间有通风机但排风效果不良,工人接触的黏合剂中3435胶的溶剂和ABS溶剂514各含有79%和98%的1,2-二氯乙烷,造成二氯乙烷中毒,后针对中毒原因采取了正确的防护措施,改善了通风系统,很快控制了中毒的发生。
3.设备检修或抢修不及时
某公司氨基酸车间在试生产时,由于L-天门冬氨酸车间和三氯丙酮车间硫酸加料罐的下料管路与空压管路之间有一阀门损坏,造成通氯阀门多处泄漏,工人闻到了一股股难闻的刺激气味,多次向车间主任汇报。车间主任为赶生产进度没有及时组织检修,操作人员出现胸闷、干咳、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后经调查和现场监测,证实是一起氯气急性中毒事故。
4.因设备的跑、冒、滴、漏
由于设备本身的密闭性差,生产过程中常造成有害物质的跑、冒而污染作业环境。在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事故是因设备、管道损坏发生跑、冒、滴、漏现象,大量外逸的有毒气体通过呼吸道吸入而引起中毒。这类事故一旦发生往往情况紧急、波及面广、危害严重,容易引起多人同时急性中毒。如1998年某钢铁公司焦化厂CO输送管道被一自卸倒斗车刮坏,大量CO气体外泄,造成7人死亡、多人中毒的恶性事故。2005年1月18日凌晨,某市郊区一石油化工厂聚氯乙烯车间的聚合釜,因工人操作不当,引起爆炸并燃烧。大量氯乙烯单体喷出,造成9名工人急性中毒。
(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方面
1.未制订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某化工厂丙酮氰醇生产工段氢氰酸管道发生堵塞,该工段长在进行检修排除故障的过程中,发现已拆下塞子的氢氰酸管道有轻微滴漏,即赶往四楼平台,匆忙关闭滴漏管道的开关,误将氢氰酸储槽总开关打开,造成槽内数十公斤氢氰酸外漏。他紧急呼叫工人撤离,但处于下风向的其他工段的部分职工来不及脱离,吸入大量氰化氢气体,导致4人发生急性氰化氢中毒,其中1人急性氰化氢中毒伴脑外伤死亡。事故调查中发现,该企业没有制订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工段长本人虽率先抢修但无操作规程可依,随意操作酿成事故。
2.未制订工艺操作规程或职工违规操作
某漂粉精生产工厂操作工在制漂粉液时,事先未放置冷却水,又未检查阀门开关,等到发现氯气桶逸出强烈刺激的氯气味时,桶内浆液已经外溢,通氯超过工艺用量。操作工虽及时用水冲洗,但在冲洗过程中又不仔细,将含有浆液的污水溅在他的工作鞋内;在现场环境中大量氯气逸散污染严重的条件下,造成氯气中毒。事故原因分析:化工生产作业必须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对生产的全过程应严格控制,精确计算原料的使用量,细化操作过程中的每一步骤。该操作工未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操作,事先未检查阀门开关,导致通氯量超过标准,在发生浆液外漏时,违反常规用水无序冲洗,造成一起不该发生的氯气中毒事故,说明操作人员对执行安全操作制度的观念淡薄。
3.无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或保障装置不全
2003年5月,某公司发现存放在公司仓库里的7.88t液氨有泄漏,并决定把这批液氨转移到7~8m远的生产车间门口的露天场所进行检查,对已泄漏的液氨作换桶处理。28日8时组织2名员工具体操作。操作中1名员工的防毒面罩与其脸型不符,下颌处不密封,一直操作到感觉眼睛痛、喉咙哑时才停止作业,被公司送到市综合医院治疗。在当天的整个操作过程中,站在仓库门外指挥工作的5名公司管理人员及县消防大队1名官兵均未戴防毒面具。当时拖到仓库外面的液氨(包括泄漏的那只桶)被放于当天自然风的上风侧,此6人站地处于下风侧,至第2天在现场的6人相继出现眼部不适等症状,先后到市综合医院就诊治疗。该厂房仓库没有任何危险警告标志或其他保障装置,也未采取通风等措施,同时环境中气温较高并相对缺氧,也是造成本次急性氨中毒的重要原因。
(三)化学品管理体制方面
化学品管理体制和管理规章不健全可能造成化学毒物名称不全、品种不明、培训不合格,导致管理人员对毒物的毒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必要的防护措施等。有无严格的化学品管理制度、有无有效的防护措施、有关毒物知识的培训是否扎实到位及发生中毒后是否知晓现场及时处理手段等因素,将直接关系到中毒是否发生,并影响中毒后果的轻重程度。
1.化学物成分不明或无化学品毒性鉴定证明
某地一名女大学生应聘到一家三资化工企业,从事实验室工作,每天与化学试剂以及各种代号不同的化工原料和半成品接触,其工作不久后,出现了全身酸痛、四肢麻木、头晕、恶心、呕吐、上腹部剧烈烧灼感等症状,医院以“病毒性肝炎”收治,传染性肝炎5项指标均为阴性,经保肝、抗病毒、镇痛等对症处理后症状有所好转,但上班后不久再次出现同样病状;为查清原因,经专家多次会诊,并请职业卫生专家赴其工作现场进行调查。在当地有关卫生人员的密切配合下,应用职业卫生技术手段,终于查清了实验室中代号为“433”的化学试剂是二甲基甲酰胺,该女大学生是因工作时接触过量二甲基甲酰胺,导致“中毒性肝病”。专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及时调整了治疗方案,终止了中毒事故的进一步发展。
2.化学品来源不明
某企业8名修理工在高炉炉顶更换损坏的热风阀门时,嗅到异常气味,均感到不适,但仍坚持工作,约1h工作完毕。工作后7人自感周身不适、疲乏、恶心,其中4人于工作后3h左右,先发冷,后发热,经住院对症处理,次日体温正常。经调查发现,热风阀门上冷却水管旁间隙中的填料,原使用石棉绳,而近期更换使用新的填料为聚四氟乙烯,因新填料持续高温受热而产生热解产物,其中有四氟乙烯、六氟乙烯、八氟异丁烯、氟光气等混合气体,吸入后导致中毒。
3.化学品贮存或放置不当
有些化学品贮存或放置不当常常造成中毒事故发生。如某地区电化厂因液氯钢瓶爆炸导致779人中毒、59人死亡。这是一起由于液氯钢瓶贮存靠近暖房,高温使钢瓶中氯气膨胀而爆炸酿成的恶性中毒事故。
4.化学品转移或运输无标志或标志不清
某厂将60吨硅铁冒雨装入闷罐车车厢后运送,2名押运工人食宿皆在此车厢中,列车行驶5h后,2人均感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稍后头晕加重,2人处于朦胧状态在车厢中度过3天,其中一名18岁青年蜷缩车厢角落内,78h后死亡,另一名30岁押运者位于车厢门口,打开了车门,抵达终点时送到医院,当时患者神情恍惚,呈重症面容,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诊断为休克原因待查。后经调查,发现由于硅铁中含有一定量的磷,装车时被雨淋湿,硅铁潮解时不断释放出磷化氢,工人吸入后导致磷化氢中毒。
(四)个体因素
1.个人防护用品性能不佳、不使用或使用不当
不同环境应使用不同方式的防护用品,针对不同毒物应使用不同性能的防毒面具(根据标志、种类),在防止中毒中可发挥很大作用。如某镇办水厂,加氯消毒工艺较为原始,即用液氯钢瓶置于水泵吸水口滴加消毒。某日下午6时许,赵某(男,34岁)当班抄表时,嗅及液氯间有氯气味,查见钢瓶接头处橡胶管破裂,戴失效防毒口罩去关钢瓶阀门未果,即通知有关同事请求帮助,因胸闷、咳嗽、心悸继而昏倒在同事家中,后送医院救治。当日下午7时许,同事万某(男,47岁)戴用同一防毒口罩帮助关阀维修后离开时,因呼吸困难、剧咳、小便失禁而昏倒在厂门口,也被送往医院救治。赵、万二人均被诊断为急性氯气中毒。生产工艺落后、操作原始、个人防护用品性能不佳是造成本次氯气中毒的主要原因。
2.缺乏职业安全知识、职业安全意识淡薄
1993年,某市化工厂发生液氯泄漏,该厂职工对氯气中毒的有关知识有所了解,知道如何快速撤离和防护,数百人中仅9名员工住院;而周围居民则缺乏这方面知识,有的甚至闻到毒气味后开窗换气,有的顶着风往化工厂方向奔跑,多数人甚至不懂得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造成数千人中毒住院。
3.接触毒物时间过长、处于过度疲劳状态
某农药厂建筑工地,建筑工人在原包装车间挖沟,无任何防护设施,挖至25cm深处,双脚一直接触污水。工作既脏又累,连续作业没有休息。几天后,3名建筑工人出现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嗜睡、心悸、下腹痛、尿急、尿频、尿痛、口唇发绀、气急等症状,在某综合性医院诊断为血尿待查。经调查分析,证实污水中有农药杀虫脒水解产物4-氯邻甲苯胺,含量很高,患者双脚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经皮肤吸收而中毒。该毒物可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化学性膀胱炎,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完全相符。
4.患有从事有毒作业的禁忌证
按国家已颁布的有关法规规定,有毒有害作业者在上岗前必须接受安全技术、劳动卫生和防尘防毒知识的培训,并进行上岗前健康检查;有职业禁忌证患者不得从事相关有害作业;工人应掌握自己在生产中接触到的有毒有害物质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护等基本知识。工厂根据工人的身体情况决定是否可从事该作业;发生中毒时,医师应详细询问职业接触史,并查看历年健康检查资料。现实中,不少工矿企业主故意隐瞒有毒作业情况,致使作业者完全不了解自己在工作中已接触有毒物质,也不按要求对工人进行上岗前健康检查,使一些有职业禁忌证的人员进入有毒作业岗位,是造成职业性隐匿式中毒的常见的、危害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节 影响急性中毒的因素
当接触某一化学物质时,发生急性中毒及其严重程度除取决于毒物的毒性、浓度(或剂量)高低及接触时间的长短外,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一)毒物的毒性
毒性是指某种毒物引起机体损伤的能力,用来表示毒物剂量与反应之间的关系。毒性大小所用的单位一般以化学物质引起实验动物某种毒性反应所需要的剂量表示。气态毒物,以空气中该物质的浓度表示。所需剂量(浓度)愈小,表示毒性愈大。最通用的毒性反应是动物的死亡数。国标GBZ230—2010依据急性毒性、扩散性、蓄积性、致癌性、生殖毒性、致敏性、刺激与腐蚀性、实际危害后果与预后等9项指标为基础的定级标准将职业性接触毒物分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度危害、轻度危害、轻微危害等五个级别。
1.化学物的理化性质
化学物的理化性质如物理状态(气体、液体、固体)、化学性质(酸、碱、腐蚀性)及其他理化参数,如溶解度、沸点、熔点、爆炸极限等,均能影响发生急性中毒的快、慢、难、易等。化学物质的理化特性对于它在外环境中的稳定性、进入机体的机会与体内代谢转化过程均有重要影响。
(1)溶解度(www.daowen.com)
①毒物在水中的溶解度直接影响毒性的大小,水中溶解度越大,毒性愈大。如As2S3溶解度为As2O3的3万分之一,其毒性亦小。
②影响毒性作用部位:如刺激性气体中在水中易溶解的氟化氢(HF)、氨等主要作用于上呼吸道,而不易溶解的二氧化氮(NO2)则可深入至肺泡,引起肺水肿。
③脂溶性物质易在脂肪蓄积,易侵犯神经系统。
(2)分散度 毒物颗粒的大小可影响其进入呼吸道的深度和溶解度,从而可影响毒性。
(3)挥发性 吸入毒物的毒性除与其半数致死浓度大小有关外,与其挥发性的大小亦有关。例如:苯与苯乙烯的LC50均为45mg/L左右,但苯的挥发性较苯乙烯大11倍,故其危害性较苯乙烯大。在慢性毒性试验时,用喂饲法染毒应注意毒物的挥发性,毒物加入饲料中可因挥发而减低剂量。
2.杂质作用
许多金属中含砷,如果此类杂质与酸作用,或冶炼时含砷高温残渣遇水即可产生砷化氢。磷矿石遇水可形成毒性极大的磷化氢。有机磷化合物中,若含有杂质三烷基磷酸酯,其毒性大大增强。了解生产原料、半成品、成品、辅料及废弃残渣物中的各种成分,对防止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中毒是十分重要的。
(二)毒物进入人体的量
毒物进入人体的量取决于工作场所毒物浓度、接触时间和进入途径等。健康人体对毒物具有完善的防御能力,当少量毒物进入人体时,机体可动员神经系统防御力量,对毒物进行水解,或进行氧化或结合反应,发挥自身的解毒作用。然而,当大量毒物侵入时,超过机体的解毒能力,就可对人体产生不良作用,以至引起中毒。职业中毒主要是通过毒物吸入人体所引起,为了减少毒物进入人体的量,首先要降低空气中毒物的浓度,这是预防职业中毒的重要措施。
(三)入侵途径
有毒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还有皮下、肌肉、静脉注射以及黏膜等其他特殊途径。毒物吸收速度最快的是静脉注射,接下来依次为呼吸道、经口、皮肤吸收。在工业生产中,有毒化学品的危害途径最主要是呼吸道,其次为皮肤,而经消化道、黏膜等其他途径较罕见。
1.经呼吸道吸入
这是最主要、最常见、最危险的途径。在生产过程中,以气体、气溶胶、烟、粉尘等不同形态存在于生产环境中的毒物随时可被吸入呼吸道。
毒物能否随吸入的空气进入肺泡,并被肺泡吸收,与毒物的粒子大小及水溶性有很大的关系:当毒物呈气体、蒸气、烟等形态时,由于粒子很小,一般在3μm以下,故易于到达肺泡。而那些大于5μm以上的雾和粉尘,在进入呼吸道时,绝大部分被鼻腔和上呼吸道所阻留,且通过呼吸道时,易被上呼吸道的黏液所溶解而不易到达肺泡;但在浓度高等特殊情况下,仍有部分可到达肺泡。当毒物到达肺泡后,水溶性大的毒物,经肺泡吸收的速度就快些;同样,粒子小的毒物,因较易溶解,经肺泡吸收也较快。
毒物被肺泡吸收后,不经肝脏的解毒作用而直接进入血循环,分布到全身,产生毒作用,所以有更大的危险性。
2.经皮肤吸收
皮肤吸收毒物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即通过表皮屏障及通过毛囊进入,在个别情况下,也可通过汗腺导管进入。
由于表皮角质层下的表皮细胞膜富有磷脂,故对非脂溶性物质具有屏障作用,表皮与真皮连接处的基膜也有类似作用。脂溶性物质虽能透过此屏障,但除非同时具有一定的水溶性,否则也不易被血液吸收。毒物经皮肤进入机体的第二条途径是绕过表皮屏障,通过毛囊直接透过皮脂腺细胞和毛囊壁进入真皮乳头毛细管而被血液吸收。有些毒物,能同时经表皮和毛囊进入皮肤。毒物经皮肤吸收的数量和速度,除了与它的脂溶性、水溶性、浓度和皮肤的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外,还与外界的气温、湿度等条件有关。经皮肤侵入的毒物,吸收后也不经肝脏的解毒作用,而直接随血循环分布全身。
3.经消化道摄入
在生产环境中,毒物单纯从消化道吸收而引起中毒的情况比较少见。多由不良卫生习惯造成误食,如在生产环境中进食或饮水则可导致误食;或毒物由呼吸道侵入人体,一部分黏附在鼻咽部混于其分泌物中,无意被吞入。毒物进入消化道后,大多随粪便排出,其中一部分在小肠内被吸收,经肝脏解毒转化后被排出,只有一小部分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四)个体因素(易患或耐受性)
如年龄,儿童和老人对毒物耐受性差,易发生中毒且程度较重。女性较男性对毒物敏感,尤以妊娠和哺乳期为甚。有慢性疾病或营养不良者,抵抗力降低。极少数人对某种化学物质具有高敏感性,对一般人不引起毒作用的剂量,而对高敏感者则可发生毒性反应。化学物引起的变态反应,是一种免疫应激反应,与接触毒物剂量无关,而与发病者的个体敏感性有关。其症状和一般中毒不一样,如青霉素生产工人,可因过敏反应而发生支气管哮喘,脱离接触后即可痊愈。在有些情况下,中毒和过敏反应可以互相影响。常见的致敏性化学物有:金属化合物,如铂盐、镍盐等;异氰酸酯,如甲苯二异氰酸酯;有机磷杀虫剂,如对硫磷、美曲膦酯等。在遗传因素方面如某些酶的缺乏,也可导致对某些化学物的敏感,如遗传性血清α1-抗胰蛋白酶缺陷者对刺激性气体较敏感,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者在急性苯胺类中毒时易发生溶血等。同一环境污染所致公害病或中毒效应,在人群中总存在很大差别。造成上述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遗传因素不同,特别是个体间存在酶的多态性差异,使毒物代谢或毒物动力学出现差异,导致中毒、致畸、致突变或致癌等毒性效应的变化。因此,遗传因素是导致种属、品系和个体间毒物易患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上述对毒物的易感个体应在上岗前健康检查时予以排除。
(五)联合作用
毒物的联合作用:可分为协同作用、独立作用、相加作用、拮抗作用四种类。拮抗作用:指联合作用的毒性,小于其中各毒物成分单独作用毒性的总和。就是说其中某一毒物成分能促进机体对其他毒物成分的降解加速、排泄加快、吸收减少或产生低毒性代谢物等,使混合物毒性降低。相加作用:污染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对生物体的同一器官,具有同一生理学作用过程称为相加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预计混合物中各种成分的化学结构多半互相近似。两种以上物质共存时,首先应考虑各个物质的毒性,然后再考虑总的效果。可根据不同毒物的允许浓度,推导出混合物的允许浓度,如NO2和SO2具有相加的作用。独立作用:污染混合物的各种成分,在生物体的不同部位,产生的反应不同,并且互不相关。生物体只是由于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发生障碍的称为独立作用。
(六)环境因素
除了同时接触两种以上化学毒物可发生联合作用外,环境中温度、湿度、气流等因素均可影响中毒者的临床表现、程度和病程。
1.气温
毒物及其代谢物在机体内的浓度受毒物的吸收、转化、排泄等代谢过程的影响,这些过程也可与环境温度有关。在高温环境下机体排汗增加、盐分损失增多、胃液分泌减少,且胃酸降低,将影响化学物经消化道吸收的速度和数量。低温环境下,化学物对机体毒性反应一般较弱,这与化学物的吸收速度较慢、代谢速度缓慢有关。但是,化学物经肾排泄速度减慢,化学物或代谢物存留体内时间将延长。高温环境下经皮肤吸收化学物的速度可加快。此外,有些毒物本身可直接影响体温调节过程,从而改变机体对环境气温的反应性。
2.湿度
在高湿环境下,某些毒物如HCl、HF、NO和NH3的刺激作用增大,有些毒物可在高湿条件下改变其形态,如SO2与水反应可生成SO3和H2SO4,从而使毒性增加。在高湿情况下,冬季易散热,夏季则不易散热,会增加机体的体温调节负荷。高温高湿时汗液蒸发困难,呼吸加快,所以,在高湿环境下呈气体、蒸气、气溶胶状态的外源化学物经呼吸道吸入的机会增加。且高湿环境下还因表皮角质层水合作用增高,化学物更易吸收,多汗时固体状化学物也易于黏附于皮肤表面,增加对毒物的吸收。如运载硅铁矿,因矿石中含磷化钙,遇水或潮湿空气可因潮解而产生剧毒的磷化氢气体。负责押运的工人常因在通风不良条件下吸入高浓度磷化氢而发生急性中毒,甚至死亡。
3.气流
空气流动的速度对外来化学物尤其以气态或气溶胶形态存在的毒物的中毒发生快慢的作用影响很大。不利的气象条件,如无风、风速过小(小于0.5m/s)、风向不利或不定时,气态化学毒物的扩散就会受到很大限制;风速较大(如超过6m/s),毒物很快吹散,中毒机会减小。炎热季节,化学毒物蒸发快,毒性作用时间缩短;严寒季节,凝固点较高的毒物则毒性挥发缓慢。雨、雪天气可以起到冲刷、水解等作用,能暂时覆盖或延缓毒物毒性作用的发挥。
(七)人的精神状态与健康状况
毒物的毒性和进入人体的量,是引起中毒的外因。如果对毒物无恐惧感,在毒物面前处于无所谓状态,因而放弃对毒物的预防,不积极改造作业环境,则毒物进入人体的机会必然增多。而健康状况不良(如明显的肝病会影响肝脏的解毒功能等),则使毒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引起的损害更为严重。因此,在接触毒物过程中要振奋精神,改造环境。平时要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一旦受到毒物侵害,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激发起人体各部器官、组织的旺盛机能和抗病因素,易于战胜疾病,恢复健康。
最后强调的是人们的警觉意识、预防理念、防毒技能与措施和完善的应急救援组织体系是防止化学物中毒事故发生及有效控制的重要因素。排查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瞒报、不漏报,广为宣传教育,对防止事故再发生和提高忧患意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重视科学研究、改进防毒技术措施等,则能有效减少中毒事故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第三节 现场抢救治疗原则
化学毒物中毒的救治原则是:查明中毒原因,对中毒伤员的救治必须正确、迅速,急救时应先重后轻,主要依靠自救、互救、特效药治疗与综合治疗相结合,局部处理与全身治疗相结合的原则。并注意正确处理中毒伤害与其他创伤的关系。如出现危及生命的创伤,应予首先处理创伤,然后再处理毒物中毒。主要救治措施如下。
(一)救护者现场准备
急性中毒发生时,毒性危险化学品大多是由呼吸系统或皮肤进入体内。因此,救护人员在救护之前应做好自身呼吸系统和皮肤的防护。如穿好防护衣,佩戴供气式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否则,不但中毒者不能获救,救护者也会中毒,从而使中毒事故扩大。
(二)切断毒性危险化学品来源
救护人员进入现场后,除对中毒者进行抢救外,还应认真查看,并采取有力措施,如关闭泄漏管道阀门、堵塞设备泄漏处、停止输送物料等以切断有毒危险化学品来源。对于已经泄漏出来的有毒气体或蒸气,应迅速启动通风排毒设施或打开门窗,或者进行中和处理,降低毒性危险化学品在空气中的浓度,为抢救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三)防止继续中毒
迅速脱离染毒区至通风良好空气新鲜处(在抢救抬运伤者过程中应避免强拖硬拉以防造成其他外伤),松开患者衣服、腰带并使其仰卧,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要注意保暖,同时应立即脱去被有毒危险化学品污染的衣服、鞋袜、手套等,并用大量流动清水或解毒液彻底清洗被毒污染的皮肤,消化道中毒还需立即引吐、洗胃和导泻。对于黏稠性毒性危险化学品,可以用大量肥皂水冲洗(美曲膦酯不能用碱性液冲洗),冲洗时尤其要注意皮肤褶皱、毛发和指甲内的污染物清除,对于水溶性有毒危险化学品,应先用棉絮、干布擦掉污染物,再用清水冲洗,及时使用个人防护器材(防护服、防护眼面护具、防护手套和呼吸用品等),及时消毒和排毒等。
(四)请求医疗救援
当出现中毒者需要作进一步医疗救援时,应迅速通知120或企业用车将中毒者送至后方救援医院进行进一步的医疗救援,并提前通知接收医院做好接收病人的准备工作,确保在较短时间内使中毒者得到有效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