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魅力黄栌子黄甫峪
黄栌灌丛,在华山的景观谱带和旅游价值方面有其特别意义。其一,黄栌灌丛在华山的分布面积比较广,主要分布在中部与低部的无林地带,也零星出现在森林边缘或林间空地,是低山区植被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二,黄栌的经济和审美价值均极高。春夏,它的花梗伸长,变成紫红色的羽毛形状,宿存于果序上,极富景致。深秋,黄栌叶红醉似枫,在初冬如暖花绽放。编箩织筐,黄栌条可以称作一绝。花富于景致,叶散发清香,木质兼取乔灌之长,既经济平实又意蕴无限,秦岭北麓诸木中,应首推黄栌!华山的黄甫峪,和黄栌有着不解之缘。
黄甫峪(黄神谷)在华山峪之东,又名黄神谷,因春秋战国时黄栌子曾在峪内隐居而得名。黄栌子,姓葛名期,春秋战国时楚国人,精通医术,乐善好施,传说他给人治病,无需见病人面,千里之外患者只需告诉姓名,便能收到药方,药到病除。有史籍记述,黄栌子好道家吐纳之术,能以气禁止飞禽猛兽飞翔走动,也能让江河之水倒流。又传说黄栌子行步如同奔马,头顶常飘绕着一丈多高五色云。天旱时,他能召唤潭中龙上天耕云播雨。后来,有樵夫见黄栌子乘黄龙腾空而去。今峪内留有黄栌子修炼时的古洞。登华山主峰的华山峪道路未开通前,游人多由黄甫峪进山攀上主峰,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一书。书中记述春秋时秦昭王令工施勾梯登华山,以松柏之心为搏箭,箭长八尺,上刻着“昭王常与天神搏于此”;又传赵武灵王也由此峪进山,施勾梯登上华山主峰,并勒石“主父常游于此”;西汉时,武帝刘彻派使臣寻访仙人卫叔卿,也是从此路登上华山的。到了南北朝时期,华山峪道路虽然已经开通,但仍不时有人从黄甫峪登山。相传唐天宝三年(744年),诗人李白仕途失意,为追寻黄栌子真迹,三暑天,带着长瓢、酒壶和琴瑟,沿黄甫峪登上华山主峰巅。他感叹三峰之高“呼吸之间,可通帝座”,并写下了《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一诗。诗中“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山民王银生引路,于黄甫峪攀上华山主峰,进而解放了华山,创造了神兵飞越天险、英雄智取华山的奇迹。1986年,华山管理局的领导和干部,沿当年解放华山之路攀上了北峰,并在几处崖壁上发现了手脚窝、石台阶等古代登山路的遗迹。黄甫峪内奇峰林立,潭清涧长,草木繁茂,四季均有美景可观。峪内有黄龙潭、菠萝岩、月儿崖、巨灵峰、秦王龛、天耳崖、李白醒酒潭等10多处自然景观。黄甫峪是华山主要景区之一。1993年开通了进山公路,凿通了瓦庙沟至北峰人行便道。1996年,黄甫峪瓦庙沟至北峰被誉为“亚洲第一索”的登山缆车投入营运。从此,游人如潮,涌进黄甫峪,登上北峰,一览华山诸峰。
黄甫风光(www.daowen.com)
黄甫峪是华峪东邻。论知名度,黄甫峪肯定要略逊于华峪老大哥;若论长度,华峪反是小弟黄甫峪的零头:华山峪长度为9.2公里,黄甫峪为29.4公里。从峪口往上,黄甫峪和华山峪基本平行延伸;至青柯坪之后,华山主体突兀隆起,华峪同时截然而止,到了尽头。而黄甫峪呢,由于位于华山正峰侧部,从此处才开始其深山段,至顶发源地——秦岭主脊尚有大半路程。曲径通幽,幽境登高,正黄甫峪之谓也。猩猩沟在黄甫峪瓦庙沟之南。历史上曾是登上华山主峰的道路。相传秦昭王、汉武帝以及诗人李白等均经此沟登山。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八勇士智取华山时即经此沟登上华山北峰。猩猩沟内林木葱郁,峰崖秀美,入沟可西望华山仙掌全貌。
黄甫峪的命名,包括《华山志》在内都认为源于黄栌子。其实,黄甫峪的取名只能说与黄栌子间接有关。黄甫者,源于《易经·坤卦》。《坤卦》系辞是:“黄裳,元吉……文在中也。”“元”者,初始也;“甫”者,亦初始也。百家姓里,遂有黄甫复姓。黄甫峪与黄甫之姓有关,更源于坤位之理。与华山峪、仙峪诸峪名比,黄甫峪之名显然寓意含蓄而深沉,“文在中也”,很可能得自于黄栌子这位高人。与“山”比,“峪”无疑处于坤位;与华山峪的显赫此,幽深的黄甫峪亦处于坤位。借“黄裳元吉”的《坤卦》给自己寓居之峪命名,文义皆可照顾。黄栌遍布此峪,其花美,其叶香,更重要者,其“黄中通理,正位居体”,是道体默契的植物言说与象征。我们在得到一个传神而生动的峪名时,不禁感叹:黄栌子者,古之高人也。黄栌子的魅力,仅观黄栌的生态与性相,可思过半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