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秦岭:探索石砭峪及其镜、鳖、砭石

秦岭:探索石砭峪及其镜、鳖、砭石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7石:镜·鳖·砭石砭峪今之石砭峪者,又曾名石鳖峪和石镜峪,皆以石取名。石砭峪水景水库坝景石砭峪是长安区秦岭八大峪之一,主流长24公里,面积140平方公里。龙窝子沟位于长安区中南部,石砭峪西南,是石砭峪最大支流,人称西岔。原始幽深的石砭峪,已成为现代交通大道。其实,石砭峪之“砭”,还来自于石砭峪的自然地理特征。山间立体交通石砭峪古称石鳖谷与石镜谷,皆依石取名,既归山之本谓,亦示此峪确实属于石的世界。

秦岭:探索石砭峪及其镜、鳖、砭石

37 石:镜·鳖·砭石砭峪

今之石砭峪者,又曾名石鳖峪和石镜峪,皆以石取名。三名并为石的世界。而在以前,石砭峪却是著名的“陆海之奥”。陆海之奥者,出自《汉书·地理志下》:“户杜竹林,南山檀柘,号称陆海,为九州膏腴。”户杜为今户县,长安的古称。檀柘茂密,竹林翠郁,水田汉漠,誉为“陆海”——所谓“天府之国”矣!《诗经》“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让人觉得早在户杜一带,先人们已“诗意地居住于大地”。

“丰、滈、潏、潦,相背而行”中的“滈河”,正源即石砭峪河。“滈河”为“八水绕长安”中的一水,其正源即石砭峪。近世以来,开荒毁林,雨水减降,水库蓄水,颇为普遍。石贬峪亦修有水库,且规模甚大。石砭峪水库位于秦岭北麓,西安市长安区五台乡境内,距西安市35公里。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32平方公里,设计洪水流量420立方米/秒,总库容0.26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约1.3万多公顷。主坝坝型为沥青混凝土斜墙堆石坝,最大坝高83米,坝顶长度285米。坝基岩石为片麻花岗岩,坝体工程量208万立方米。主要泄洪方式为隧洞,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输水洞、泄洪洞及坝后电站组成,是集灌溉、防洪、发电和城市供水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当年修建石贬峪水库,陕西省委书记李瑞山出任工程总指挥。而今,石贬峪水库,是西安市黑河引水工程中的重要水源地。

石砭峪水景

水库坝景

石砭峪是长安区秦岭八大峪之一,主流长24公里,面积140平方公里。石砭峪西隔九鼎万华山与沣峪为界,东隔南五台翠华山与太乙峪为界,中有石砭峪河流过,分支有西岔、龙窝子沟、正岔,另有大瓢沟、大板岔沟等支沟21条。大板岔位于长安区中南部,石砭峪上游。南起牛背梁西大岭北坡,北至大板岔口汇入石砭峪河。全长15公里,中段海拔2100米,为高寒林区,是石砭峪的较大支流。两侧坡较宽,长华山松、山杨、红桦、山柳等木材,也有菖蒲芍药细辛党参中药材。栖息黑熊、豹、野猪。内主要支沟两条,因过去在沟口伐木解板,树大板宽,故名。龙窝子沟位于长安区中南部,石砭峪西南,是石砭峪最大支流,人称西岔。南起大坝沟东岭,北至老龙桥南汇入石砭峪河,长15公里,沟最宽200米。上游为高寒山区,沟岔纵横,道路难寻,生长华山松、山杨、红桦、山柳和灌木、苦竹,也有贝母、细辛、芍药等中药材,栖息熊、豹、野猪和岩羊动物

大瓢沟位于长安区中南部,石砭峪河较大支沟之一,长11公里,最宽处250米。上游源出终南山,海拔2411米,流经仙人岔河歪歪山之间,群峰林立,迂回其间,森林茂密,植被良好。大瓢沟入口处狭窄,阎王沟如同瓢壁上的划痕,黑龙潭宛若瓢底上一个不很明显的小凹,冷润峻奇中颇显精妙。大约行走一小时左右,谷地开阔,大坪阔展,农院座座,是周家坪了,原来的小学遗址还在这里。学生已经全部转移到青岔那边读书去了。大瓢沟沟长幽深,山体嵯峨,林木燥干,溪河悬冰,一路听喜鹊叫枝,看竹林诉青。石砭峪大瓢沟,位于翠华山西侧5公里处,峪道宽阔悠长,西康高速公路途经此地。大瓢沟入口小,腹地宽阔,形似半个葫芦,因此得名大瓢沟。石砭峪水库,蓝波浩渺,冰意森然,从水库尽头东向健行大瓢沟。沟深山大危岩矗天,林杂草白群峰逶迤,几户人家散落山野,前路荒芜谷风萧飒。拾阶拔高而上,观音洞古寺,崖畔生花,观音洞寒,云朵飘远。

此峪古名石鳖谷,以谷口有巨石如鳖得名,后谐音为今名。《水经注》和宋《长安志》均称为石鳖谷,清康熙《长安县志》记云:“石鳖谷在城南六十里,谷口有大石如鳖,咸长两县从此谷分界。”民国《西京市地域图》始记为石砭峪。石砭峪的河道,曲折延伸。河道内,卵石冰块连理,两边山体光秃,空气中粉尘大雾混合一起,少了些大山拥有的清新空气。路边的石砭峪水库,狭长无际,库面碧绿清澈,波平如镜,山峰倒影水中,小车穿行路上,云雾笼罩天空。今日与铁路相伴行的是西康高速公路,沿途开山辟路,打隧道桥梁,忽而高桥飞渡,忽而隧道隐行。1999年修通的西康铁路,穿过终南山隧道到达陕南,并有西(安)柞(水)高速公路也由此峪通过。原始幽深的石砭峪,已成为现代交通大道。(www.daowen.com)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康姓三兄弟,根据长幼分别叫康大、康二、康三,他们热爱着这块美丽的土地。有一年,河里突然出现了一个石鳖,兴风作浪,危害当地百姓,三兄弟就发誓要铲除它,保一方平安。首先由康三前往,结果没有能压住石鳖,康二前来帮忙,也未能制服石鳖,最后康大出马,方压住了石鳖,但三人都无法放手,为了让石鳖永世不能动弹,三兄弟也就变成了石头,永世镇压着它。为纪念康姓三兄弟,本地地名由潏峪改成了石鳖峪,但这个名字不大好听,最后决定取“鳖”

湖色粼粼

的近音字“砭”命名,因此这里就叫做了石砭峪。其实,石砭峪之“砭”,还来自于石砭峪的自然地理特征。

在长安一带的关中方言里,“砭”通“碥”——碥崖斜绕之意。在山里,人们常说从这里“碥’过去,即是“绕”过去的意思。石砭峪从清岔口开始,向东经老龙桥、罗汉坪、冉家坪,最后到达秦岭梁,其绕度、其弯度、其长度,在长安八大峪中,异常罕见,可说是绝无仅有!即便是整个秦岭北麓72峪中,恐怕也只有眉县境内的斜峪之”斜”,可与石砭峪之”砭”互文共释,事体相当,异曲同工。石砭峪在清岔口的正南方向,尚在西康铁路穿越牛背梁以西的7.5公里,而当它抵达牛背梁时,已在西康铁路以东7.5公里了!在往南通向秦岭梁的不足10公里路程,石砭峪足足“砭”(碥)了15公里。

山间立体交通

石砭峪古称石鳖谷与石镜谷,皆依石取名,既归山之本谓,亦示此峪确实属于石的世界。今变衍为石砭谷,窃以为更佳。其一,石鳖因修水库被毁掉,今后之人无以目睹。石镜者,盖此峪之石净润光洁,足以摄物照人,如镜留影,于今亦难矣。其二,“鳖”必得水,而今久已乏雨,风水不调,非旱即涝,水产早临困境。“镜”照芳影美景,而今有眼者,见多了火药开山、雷管炸石,石镜难存。人且不愿多睹,何需镜乎!而石砭峪之“砭”者,乃“针砭”“砭石”正源。秦岭北麓既添一宝贵砭石,以警示世人,疗疾医病,又可以将石砭峪的碥崖斜出、山深谷长,由名带出、顺势敞露矣。古又云:曲径通幽。石砭峪之“碥”,长安八大峪无出其右者。就自然看,石砭峪有原始森林,豹熊出没,药草名贵;就人文看,石砭峪有观音洞、清音寺,代有护法高僧;今天,石砭峪水库修建,列入国策在先,西康铁路公路,联通南北在后;就现代意义看,应该是此峪将大兴的征兆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