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沣水叩谷神沣峪
谷神(上):“丰水东注”
《道德经》是老子在楼观仙谷著的,其对“谷神”的描述深得难见底。《道德经·第六章》是谷神专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的“谷神”,既是“玄牝之门”又是“天地根”,直接端出一种深奥的无限性境界。吾人俗者,一直在“玄牝之门”外徘徊,不敢刨“天地根”。不曾料到,在秦岭北麓72峪中,又与老子的“谷神”撞个满怀。始作俑者,就是长安八大峪之首——沣峪。
沣峪风光
沣水出峪,北流入渭,这是今日的地理面貌,凡眼可观,明白无误。可学界,尤其历史地理学,多年被一句话困住了。这句话出自《诗经·大雅·文王有声篇》曰:“丰水东注,维禹之绩。”从东汉郑玄注毛诗,到民国《长安县志》,再到一代学斗史念海先生的《河山集》,对之多所讨论,为后来者之奠基语境。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问题是什么?很简单,《诗经》中的“丰水东注”和今天的沣河北流,流向殊异,面貌有别!作为东汉一代经学家郑玄,在其所注毛诗中对此句笺云:“昔尧时洪水,而丰水亦泛滥为害。禹治之使入渭,东注于河,禹之功也。”(参见《长安县水利志》P.320)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民国《长安县志》则提供另一种理解。《水经注·渭水》:“丰水出丰溪,西北流分为二水:一水东北流为枝津,一水西北流。”民国《长安县志》:“《汉书·地理志》沣水出户县东南,北过上林苑入渭。”音义曰:“丰水出户县南山谷。盖太平、高冠诸谷并得丰谷名矣。”(民国《长安县志》P.379)“《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曰:‘丰水东注,维禹之绩。’今丰谷水西北流。其西太平、高冠二水皆东北流,与《诗》合。汉志亦称户,丰水所出。”(民国《长安县志》P.387)新编《长安县水利志》在“河道变迁”节对“丰水东注”亦有分析,并在书末附录专题“考证丰水东注”。该“志”倾向于郑注,认为“郑玄的笺注基本上是确切的”。一代历史地理学大家史念海先生,综合多种文献,甚至利用考古发掘和卫星照片,对“丰水东注”问题的研究有重要推进:“‘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在远古的传说中,禹以治水而垂名宇宙,丰水能为其所治理,也是难得的盛事。出之于战国人士之手的《尚书·禹贡篇》也说到‘丰水攸同’。可见丰水能得到禹的治理,一直为世人所铭感。丰水据说都是北流,可是禹所治理的丰水却是东注。近年考古发掘和卫星照片,证明确是有过这样一条古河道。”(《河山集》九集P.335)
万华山即景
我们基本赞同史先生的论述,理由是:其一,古代“丰水”和现代的“沣河”密切相关,但并非是完全相同的自然地理实体与概念。其二,就沣河本身来说,其在中、下游的河道变迁是历史事实,许多细节尚需进一步具体考察研究。其三,郑玄的笺注,是将《诗》中“丰水东注”归结为“渭水东注”。“丰水东注”已经不存在了。其四,渭河作为沣河等秦岭北麓72峪之母河,其河道亦千年变动,业者熟知。“唐宋人记载,渭水在户县北17里……明清人记载,渭河在户县30里”,几朝下来,渭河北移了6.5公里。更兼史先生依据了相关考古发掘和卫星照片与资料,为“丰水东注”注入了现代色彩和科学眼光。
从大禹治水等古代文明历史见出,“变”是“谷神”在峪外特别是河流中下游的基本性格和普遍现象;“不变”则是“谷神”在峪内的普遍现象和基本性格。叩问“谷神”,峪口乃“玄牝之门”,为“变”与“不变”的分界点。如果说峪外是“谷”的河体部分,以河道之变为特征现象,那么峪内则为“谷”之峪体部分,以峪道之不变为特征现象。《易·系辞》云:“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让人怀疑,这是孔子坐在丰水畔上的“子在川上曰”。除“子在川上曰”之外,《论语》还有“登泰山而小鲁”,和名句“仁者爱山,智者乐水”。作为登山驴友甚至游山玩水的playboy,孔子似无疑矣。《论语·述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其主体哲学和生存方式,以至于众人“窃比于我老彭”。老子呢,居楼观仙峪撰《道德经》,几乎是家喻户晓、千载传诵、不刊世论。其“谷神”一节,即便不是在沣水岸上写的,也是在仙峪获致灵感。杨达源教授最近在《自然地理学·前言》,直接以《易》为鼻祖,是学界对“谷神”最为先进的地理学觉悟。丰水先是“东注”而后“北流”,“丰水是什么时候改道北流的?这就难得稽考”(史念海),可谓“谷神”给历史地理的一道压轴题。
谷神(下):沣峪北流
沣河源于秦岭主脊,现归于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其上源除主沟外,另有两支,即大坝河与鸡窝子。从大坝沟口以下,北流经喂子坪、滦镇、祥峪、东五、五星、沣惠、灵沼、细柳、义井、马王、斗门、高桥、纪阳等乡镇,于纪阳乡樊家村入咸阳市秦都区境内北流入渭河。沣河全长71公里。峪内峪外,沣河皆北流。古代广义的子午道,包括沣峪在内。据载,大禹曾经治理过沣河,西周的丰、镐二京就建在沣河东西两岸秦镇一带,秦咸阳、汉长安也位于沣河、渭河交汇处,汉、唐时的昆明池也是引沣河水形成的。沣河是古“八水绕长安”之一,可以说,沣河也是西周、汉、唐的文化发祥地。(www.daowen.com)
漆树鳞伤
沣峪为沣河的主源流。峪口以上右岸,有石峡沟、红草河(流域面积16平方公里)、大坝沟(流域面积36平方公里)等水流入。左岸有太平沟、四岔沟、左龙沟等沟水流入。河谷为“V”形。河槽基本为矩形砾石河床,峪口前,河道宽约30米,有大量砾石堆积。峪口上溯5~6公里有深切曲流峡谷段,河槽宽约20~30米,两岸为草木植被,山脊有零星柏树。以上河谷渐宽,至黎园坪河谷开敞,两岸阶地发育。再上河谷渐窄,峡谷跌降较多。鸡窝子以上,河谷又见开阔。中深山植被较好,尤以大坝沟等地森林茂密,为沣河林场主要作业区。沣峪河源头至峪口,长26公里,流域面积166平方公里。沣河是古代交通要道,今沿沣峪河有西万公路穿越秦岭通往宁陕到达四川万源县。峪口有环山公路桥,即沣河桥。
观音山风光
沿西万公路到沣峪口,进山约3公里就到达佛教“律宗祖庭”净业寺。净业寺,亦称白泉寺,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沣峪口后安山。后安山也称凤凰山,山形如凤,地脉龙绵,山势奇古高峻。净业寺依山崖而建,坐北朝南,东对青华山,西临沣峪河,与峪中小山峰顶上的汉白玉三面观音遥相对应,南面阔朗,可眺观音,九鼎诸峰,是净心清修的道场。寺初建于隋,盛于唐。唐初高僧道宣住此寺潜心著述,弘宣律学,开创了以研习和传授戒法的宗派——律宗,成为中国佛教律宗的发祥地。过净业寺上凤凰山六和塔,沿山梁可上青华山卧佛寺。青华山顶有卧佛殿,石刻睡佛长11.6米,宽2.3米,安然侧卧,神态可亲,是石雕艺术的珍品。穿越青华山向南可达黄峪寺村。“黄峪寺,油井米山僧诳语;逃君坡,枣刺无钩朕嗔言”的故事,传说是唐太宗避暑、驾崩之地——翠微宫所在地。
东观音山,位于长安区沣峪口210国道44公里处,传说观音菩萨驾鹤遨游,见此山风景秀丽,独具特色,便降落于此山,停下观赏故取名观音山。山上最高峰岱顶,海拔2166米,建有老母殿。观音山历代为终南山有名的佛教圣地和风景游览区。建于隋,盛于唐,兴于明,历经千年,多次修葺,建筑壮观宏伟,臻于完善。唐代高僧道宣律祖等曾在此处修道传法。观音山风景秀丽,寺庙众多。全山现有古寺庙(或遗址)27处之多。在长达2.5公里的山脊上,由南至北,有观音台、孤魂台、弥勒台、舍身台。正顶有观音送子、中佛、山门、南雅等庙宇60多间。环绕正顶,四周山腰另有东西南北四个净地,依山携景,景景相距里许,依盘山栈道串联通达。
沿210国道46公里处,到达九鼎万华山。万华山位于黑沟、北石槽沟内,海拔1988米。传说,明穆宗朱载垕突然驾崩,当朝国丈掌权,囚禁皇后李燕飞与太子。明末李娘娘在忠臣帮助下,重新夺政,并迎回太子,即明神宗朱翊钧即位。李娘娘感受世事沧桑,来到长安沣峪万华山顶修炼。神宗万历皇帝特派人为其在万华山上修建行宫,观音菩萨被娘娘诚心所打动,点化娘娘飞天成仙,并赐山名为万华山。又因有九个形态各异,风姿秀美的险峰而又名九鼎万华山。沿八里沟攀羊肠小道即达山顶。从黑沟口登万华山,沿山路,有孤魂殿、土地庙、观音堂、燕妃庙、望仙台、南天门、龙王井等庙宇遗迹。沿路可览观音峰、黑虎洞、黑虎潭、观景台等景点,山上有百神洞、通天门、鳄鱼石等景点。最高峰为莲花宝顶,站顶眺望,峰峦叠翠,浩瀚无边,万华山峰争奇斗峻,挺秀耀险。
在喂子坪上游有一关口,宽不足30米,峪谷两岸绝壁耸立,东岸悬崖峭壁上有一石如羊头,此乃“石羊关”。“石羊关”又叫子午关,有许多子午古道遗迹,为秦岭北麓名关。
过石羊关,即到达大坝沟景区。景区内河水潺潺,群山环抱,峭壁悬崖,飞瀑清潭,坝湖内碧波涟漪,倒映青山翠峦。骆驼峰、蛤蟆石等景点更是形态趣妙,栩栩如生。进入再往前,从峪东东平沟可上到秦岭高山草甸。这里就是秦岭梁了——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起伏不平的塬上,空旷、悠远。山梁的南向是长江水系,北向是黄河水系。过东平沟,即可到达沣峪河源头,秦岭沣峪主脉。远远就会看到西南方向有座雄伟的山峰,那就是麦秸摞,海拔2887米,为秦岭主峰之一。天气晴朗时,登顶南看,群峦翠峰,茫茫无边,北瞰秦川大地,绿波如海,心旷神怡,令人思接千古,遐想宇宙的永恒无限。麦秸摞峰顶,建有陕西省电视台转播塔,将沣峪敞开于世界。
万华山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