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韦谷韦峪
“羔裘豹祛,自我人居居!岂无他人?维子之故。”
——《诗·唐风·羔裘》
古代柔化加工动物皮制衣称作“韦”,与韦谷同一词。《南山谷口考》写道:“又西五里为韦谷,近讹为泥谷。”民国《周至县志》也指出韦谷已被“俗伪为泥谷”。作为古人,毛凤枝已指出“韦谷,今讹为泥谷”。今人不加考量,韦谷仍被现在图书广泛写作“泥峪(谷)”。此“讹”,新编《周至县志》亦未曾免。在这些图书环境里,韦谷无不沾“泥”,真是一种让人感到奇怪而无奈的现实语态。
韦峪河由韦峪、寻子母沟水汇入。其主沟长17公里,流域面积近60平方公里,河流始点高程2532米。河水径穿密林峡谷,飞流直泻,峪口上1公里处建泥惠渠首壅水坝和引水闸工程。再上1.5公里皂角岔处,有韦峪水库停建的导流隧洞和围堰工程。寻子母沟沟头,位于塔庙村东南的1.5公里的刘家山西北坡(已多年无水)。韦峪河多年平均径流量:山区流出量2454万立方米,平原流出量36万立方米,总流量2 490万立方米。韦峪河为周至西南塬区的主要水资源。出峪口后,流经塔庙村西,迅折向西北,自眉县平原汇入渭河。
韦峪西坡(www.daowen.com)
韦谷发源于秦岭周至深山,平原成河在眉县。或者说,韦谷之峪体部分在周至,平原河体部分则在眉县。韦峪全长40多公里,发源于秦岭正脊“一脚踏三县”之北麓。进峪口2.5公里为皂角岔,以皂角树而得名。皂角岔南5公里有小道沟、大道沟;往南又有化林河、石门子。此石门仅1米宽,仅够一人通过,在秦岭诸多石门中也属佼佼者。石门子以南,到马鞍山、望杆石一带,谷深岭高,水流湍急,确是“山高皇帝远”了。据民国《周至县志》讲,“马鞍山至葡萄架30里,境极幽邃,匪徒恒匿迹焉”。韦峪上源南起于一脚踏三县(周至、眉县和佛坪县)北麓,下山行约5公里至鹰嘴石,为高山段;泥峪河村至鹰嘴石为中山段;以下至五里庙偏北是浅山段。从泥峪河村,越过五里庙流约3公里,即开始平原旅程,并由周至偏西向入眉县。韦峪河从五里庙北到塔庙,构成周至、眉县的界河。在两县交界东原村北有西农大的猕猴桃科研基地。稍北,即塔庙。塔庙属周至,正西对应的是眉县跑安。跑安北2.5公里是陕西省果树研究所,居韦峪河西岸。从果树所偏西北行,经石马寺至下西寨,约5公里。上西寨在果树所正北1.5公里。韦峪河到下西寨,是其经度的最西缘,距西边的大镇河(东沙河)不足半公里;两河在此作近距离视望,呈“X”形。从下西寨,韦峪河开始偏东北向,约5公里至青化乡南,成为断流河、潜流河或季节河。
韦峪蜂农
韦峪东坡,是天主教的圣十字山。山上有小教堂、圣母厅和十四苦路。十字山下,有安沟,平安之意吧。韦峪口西,是跑窝村,有天主教堂,村民近千口,多信仰基督。跑窝村是现在的村名,民国时村名叫做炮窝。炮窝者,源自清朝末年政府武装对山林的炮击,据说是因为荒年灾民的抗税。果如是,则暴政的确是猛于虎豹啊!是的,跑窝历史上的名字的确是叫做“豹窝”,因豹子出没的缘故。从最早的“豹窝”到清末的“炮窝”,再到现在的“跑窝”,虽仅一字之差,但包含了多少自然、历史和文化的信息与变迁!跑窝村东北约1.5公里多,位于韦峪河东岸是东原村,东原村北5公里多有河湾村,村民多信仰天主教并都建有教堂。可见韦峪圣十字山对周围地理文化、信仰传统影响之深,也给韦峪带来新的宽阔的视野。韦谷河流域,有省级果树研究所和大学猕猴桃实验基地。在西边有大名鼎鼎的太白仙山,在东边周至有竹峪和车峪。韦谷河的正北方,眉县和周至分别是青化乡。著名的太白山汤峪河上游往韦谷河而来的河段,叫清水河。河叫清水乡称青化,何以将韦谷讹变为“泥峪”?太白山访仙问道,果树所品桃吃梨,竹荫里驭车谈爱,身着“羔裘”(韦),目挂墨镜,才为此峪之地望象征和文明风尚吧。韦姓人家,世居此峪,也显得合理了。秦岭北麓,曾经藏龙卧虎,仅就72峪而言,黑河那边有虎沟,长安有豹林谷,渭南更有让人惊叹的倒虎山。韦谷最绝:峪口的豹窝村表明这里曾经是虎豹的天下。这里的人不仅伏虎猎豹,且以豹皮饰衣——才敢叫韦谷!伟人,原意即韦谷之人。三百年前,渭南倒虎山出了一位修行人,先是把豹窝山变成十字山,韦谷也衍变为泥峪。《南山谷口考》著者,民国《周至县志》著者,包括笔者本人盖出于对《诗经》的文化热爱和韦谷的命名偏爱,都对韦谷衍变为泥峪深感遗憾和不满。普通大众,则隔山望海,以讹传讹,懒得去认真;倒是那位将豹窝山变成十字山的修行人真的是欣喜!他信的是《圣经》。经云:“你来源于土,还得归于土。”仅就韦谷衍变成泥峪而言,这位修行者一定非常了得!
跑窝教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