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羊鼻蝇蛆病的症状、防治技术

羊鼻蝇蛆病的症状、防治技术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十六、羊鼻蝇蛆病羊鼻蝇蛆病是由羊鼻蝇的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附近腔窦内所引起的疾病。羊鼻蝇主要危害绵羊,对山羊危害较轻。病羊表现为烦躁不安,体质消瘦,甚至发生死亡。雌雄交配后,雄蝇即死亡。死后诊断,剖检时在鼻腔、鼻窦或额窦内发现羊鼻蝇幼虫,即可确诊。各地可根据不同气候条件和羊鼻蝇的发育情况,确定防治的时间,一般在每年11月份进行为宜。氯氰柳胺按每千克体重5毫克,口服;或按每千克体重2.5毫克,皮下注射。

羊鼻蝇蛆病的症状、防治技术

十六、羊鼻蝇蛆病

羊鼻蝇蛆病是由羊鼻蝇的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附近腔窦内所引起的疾病。在我国西北、东北、华北地区较为常见。羊鼻蝇主要危害绵羊,对山羊危害较轻。病羊表现为烦躁不安,体质消瘦,甚至发生死亡。

(一)病原

1.成虫 羊鼻蝇形似蜜蜂,全身密生短绒毛,体长10~12毫米;头大呈半球形、黄色;两复眼小,相距较远;触角球形,位于触角窝内;口器退化;胸部有4条断续而不明显的黑色纵纹,腹部有褐色及银白色斑点。

2.幼虫 第一期幼虫呈淡黄白色,长1毫米,前端有两个黑色口前钩,体表丛生小刺,末端的肛门分左右两叶,后气门很小,呈管状;第二期幼虫呈椭圆形,长20~25毫米,体表刺不明显,后气门呈弯肾形;第三期幼虫长约30毫米。背面拱起,各节上有深棕色的横带。腹面扁平,各节前缘有数行小刺,体前端尖,有两个强大的黑色口前钩,虫体后端齐平,有两个黑色的后气孔。

(二)生活

羊鼻蝇的发育为完全变态,是由成虫直接产下幼虫,经过蛹发育为成虫。

(三)流行特点

成蝇既不采食也不营寄生生活。出现于每年的5~9月间,尤以7~9月间较多。雌雄交配后,雄蝇即死亡。雌蝇生活至体内幼虫形成后,在炎热晴朗无风的白天活动,遇羊时即突然冲向羊鼻,将幼虫产于羊的鼻孔内或鼻孔周围,一次能产下20~40个幼虫。每只雌蝇在数日内可产幼虫500~600个,产完幼虫后死亡。刚产下的1期幼虫以口前钩固着于鼻黏膜上,爬入鼻腔,并渐向深部移行,在鼻腔、额窦或鼻窦内经2次蜕化变为3期幼虫。幼虫在鼻腔和额窦等处寄生约9~10个月。到翌年春天,发育成熟的3期幼虫由深部向鼻孔开口部移行,当患羊打喷嚏时,幼虫被喷落地面,钻入土内化蛹。蛹期1~2个月,其后羽化为成蝇。成蝇寿命约2~3周。本虫在北方较冷地区每年仅繁殖一代;而在温暖地区,其幼虫在鼻腔内寄生期由9~10个月缩短到25~35天,因此每年可繁殖两代。绵羊的感染率比山羊高。(www.daowen.com)

(四)诊断要点

1.临床症状 羊鼻蝇幼虫进入羊鼻腔、额窦及鼻窦后,在其移行过程中,由于体表小刺和口前钩损伤黏膜引起鼻炎,可见羊流出多量鼻液,鼻液初为浆液性,后为黏液性和脓性,有时混有血液;当大量鼻漏干涸在鼻孔周围形成硬痂时,使羊发生呼吸困难。此外,可见病羊表现不安,打喷嚏,时常摇头,摩鼻,眼睑水肿,流泪,食欲减退,日渐消瘦。症状表现可因幼虫在鼻腔内的发育期不同而持续数月。通常感染不久呈急性表现,以后逐渐好转,到幼虫寄生的晚期,则疾病表现更为剧烈。有时,当个别幼虫进入颅腔损伤了脑膜或因鼻窦发炎而波及脑膜时,可引起神经症状,病羊运动失调,旋转运动,头弯向一侧或发生麻痹;最后病羊食欲废绝,因极度衰竭而死亡。

2.实验室检查 病羊生前诊断可结合流行病学情况和症状表现,于发病早期用药液喷洒鼻腔,查找有无死亡的幼虫排出。死后诊断,剖检时在鼻腔、鼻窦或额窦内发现羊鼻蝇幼虫,即可确诊。

(五)防治措施

防治该病应以消灭第一期幼虫为主要措施。各地可根据不同气候条件和羊鼻蝇的发育情况,确定防治的时间,一般在每年11月份进行为宜。可选用以下药物:

(1)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 按每千克体重0.2毫克,配成1%溶液皮下注射。

(2)氯氰柳胺 按每千克体重5毫克,口服;或按每千克体重2.5毫克,皮下注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