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片形吸虫病
片形吸虫病是羊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是由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寄生于羊的肝脏胆管所致。本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幼羊及绵羊常因此病导致大批死亡。慢性和隐性患羊可因消瘦、发育不良及毛、乳产量显著降低而造成严重损失。
(一)病原
1.肝片形吸虫 虫体外观呈扁平叶状,体长20~40毫米,宽8~13毫米(图5-1)。自胆管内取出的鲜活虫体为棕红色,固定后呈灰白色。其前端呈圆锥状突起,称头锥。头锥基部扩展变宽,形成肩部,肩部以后逐渐变窄。体表生有许多小棘。口吸盘位于头锥的前端,腹吸盘在肩部水平线中部。生殖孔开口于腹吸盘前方。虫体的消化系统由口、咽、食管和左右分开的两条肠管组成,每条肠管上又有许多侧小分枝。生殖系统为雌雄同体。两个分枝状的睾丸前后排列于虫体的中后部。1个鹿角状分枝的卵巢位于腹吸盘后方的右侧。卵膜位于紧靠睾丸前方的虫体中央。在卵膜与腹吸盘之间为盘曲的子宫,内充满黄褐色的虫卵。卵黄腺由许多褐色小滤泡组成,分布在虫体两侧。虫卵呈椭圆形,黄褐色;长130~150微米,宽63~90微米;前端较窄,有卵盖,后端较钝。在较薄而透明的卵内,充满卵黄细胞和一个大的胚细胞。
图5-1 肝片形吸虫成虫
2.大片形吸虫 其形态特点及结构基本与肝片形吸虫相似。区别在于:大片形吸虫的成虫呈长叶状,长33~76毫米,宽5~12毫米;虫体前端无显著的头锥突起,肩部不明显;虫体两侧缘几乎平行,前后宽度变化不大,虫体后端钝圆;腹吸盘较大,吸盘腔向后延长,并形成盲囊;肠管的内侧分枝较多,并有明显的小枝;睾丸分枝较少,所占的空间及其长度也较小。虫卵呈深黄色,长144~196微米,宽75~109微米。
(二)生活史
肝片形吸虫的成虫寄生于羊及其他宿主的胆管内,产出的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并与粪便一同排出体外。虫卵在适宜的温度(15~30℃)和充足的氧气、水分及光照条件下,经10~25天孵化出毛蚴。毛蚴在水中游动,通常只能生存1~2昼夜,其生活期间如遇中间宿主各种椎实螺(小土蜗、截口土蜗、椭圆萝卜螺及耳萝卜螺),则侵入其体内,经过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各阶段发育,最后形成大量的尾蚴自螺体逸出。尾蚴附着于水生植物上或在水面上形成囊蚴,羊等终末宿主在吃草或饮水时吞食了囊蚴即遭受感染。囊蚴在十二指肠脱囊,一部分童虫穿过肠壁,到达腹腔,由肝包膜钻入到肝脏,经移行到达胆管。另一部分童虫钻入肠黏膜,经肠系膜静脉进入肝脏,并最终移行到胆管寄生。羊自吞食囊蚴到囊蚴发育为成虫,约需2~3个月,成虫可在宿主体内生存3~5年,大多数虫体1年左右可自行排出体外。
大片形吸虫的生活史与肝片形吸虫相似。
(三)流行特点
片形吸虫病呈世界性分布,是我国分布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其宿主范围广泛。患畜和带虫者不断地向外界排出大量虫卵,污染环境,成为本病的感染源。
片形吸虫病呈地方性流行,多发生在低洼、潮湿和多沼泽的放牧地区。牛羊最易感染,绵羊是最主要的终末宿主。舍饲的牛羊也可因采食从低洼、潮湿地割来的牧草而受感染。多雨年份,能促进本病的流行。
该病的流行与外界自然条件关系密切。虫卵在低于12℃时便停止发育,但对高温和干燥敏感。40~50℃时,几分钟内便可死亡,在干燥的环境中迅速死亡。虫卵在潮湿的环境中可生存8个月以上。虫卵对低温的抵抗力较强,在冰箱中(2~4℃)放置水里17个月仍有60%以上的孵化率,但结冰后很快死亡。囊蚴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潮湿的环境中可生存3~5个月,但其对干燥和阳光直射敏感。椎实螺类在气候温和、雨量充足的季节进行繁殖,晚春、夏、秋季繁殖旺盛,这时的条件对虫卵的孵化、毛蚴的发育和在螺体内的增殖及尾蚴在牧草上的发育也很适宜。因此,该病主要流行于春末、夏、秋季节。南方的温暖季节较长,感染季节也长,有时冬季也可发生感染。
(四)诊断要点
1.临床症状 该病的症状表现因感染强度(约有50条虫会出现明显症状)、病程长短、羊的抵抗力、年龄及饲养条件不同而异,幼羊轻度感染即可表现症状。
急性型症状多发生于夏末秋初,绵羊多发,是因短时间内遭受严重感染所致。童虫在体内移行时,造成“虫道”。引起移行路线上各组织器官的严重损伤和出血,尤其肝脏受损严重,引起急性肝炎。慢性型症状较多见于患羊耐过急性期或轻度感染后,在冬、春季转为慢性。急性型病羊,初期表现发热、衰弱、易疲劳、离群落后,叩诊肝区半浊音界扩大,压痛明显,并很快出现贫血、黏膜苍白、红细胞及血红素显著降低,严重者多在几天内便可死亡。慢性型病羊,主要表现消瘦、贫血、黏膜苍白、食欲不振、异嗜、被毛粗乱无光泽且易脱落,步行缓慢;眼睑、颌下、胸前及腹下出现水肿;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病情逐渐恶化,最终可因极度衰竭而死亡。
2.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主要呈现在肝脏,其变化程度与感染虫体的数量及病程长短有关。
在大量感染、急性死亡的病例中,可见到急性肝炎和大出血后的贫血现象。肝肿大,包膜有纤维沉积,有2~5毫米长的暗红色虫道,虫道内有凝固的血液和少量幼虫。腹腔中有血红色的液体,有腹膜炎病变。
慢性病例主要呈现慢性增生性肝炎,在肝组织被破坏的部位出现淡白色索状瘢痕。肝实质萎缩、褪色、变硬,边缘钝圆,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胆管肥厚、扩张呈绳索样突出于肝表面;胆管内有磷酸钙和磷酸镁等盐类的沉积使内膜粗糙,刀切时有沙沙声;胆管内有虫体和污浊稠厚的液体。病尸出现消瘦、贫血和水肿现象;胸腹腔及心包内蓄积有透明的液体。
3.实验室检查 检查虫卵可采用直接涂片或水洗沉淀法进行集卵。直接涂片法操作简便,但虫卵的检出率较低;水洗沉淀法操作较为复杂,可提高虫卵的检出率。
直接涂片检查时,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几滴50%甘油水溶液或清洁常用水,与少量待检粪便充分混匀,除去粗渣,将粪液涂成略小于盖片的薄膜,加盖玻片后镜检。涂片应制作5~8片以上检查为宜。(www.daowen.com)
采用水洗沉淀法时,可由直肠取粪(或新鲜粪便)5~10克,加入10~20倍清水,混匀后用纱布或通过40~60目筛孔过滤;滤液经静置或离心沉淀,倒去上层浑浊液体,再加入清水与沉渣混匀后沉淀,反复进行2~3次,直至上层液体清亮为止;最后倾去上层液体,吸取沉淀物制片,用显微镜观察有无虫卵。应注意将本病虫卵与前后盘吸虫虫卵相区别。
对急性病例,因虫体尚未发育成熟,粪便检查不易发现虫卵,必须结合病理剖检,检查肝脏和胆管中是否有大量童虫存在。
此外,应用免疫诊断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沉淀反应、补体结合反应、对流免疫电泳和间接血凝等,也可取得较好的诊断效果。
(五)防治措施
防治该病,必须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治疗 驱除片形吸虫的药物,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丙硫咪唑(抗蠕敏) 为广谱驱虫药,对驱除片形吸虫的成虫有良效,按每千克体重5~15毫克,口服。
(2)硝氯酚(拜耳9015) 驱成虫有高效,按每千克体重4~5毫克,口服;或按每千克体重0.75~1.0毫克,深部肌肉注射。
(3)三氯苯唑(肝蛭净) 对成虫、幼虫和童虫均有高效驱杀作用,按每千克体重12毫克,口服。患羊用药14天后肉才能食用,10天后乳才能饮用。
(4)溴酚磷(蛭得净) 对成虫和童虫均有良效,可用于治疗急性病例。按每千克体重16毫克,口服。
(5)五氯柳胺(氯羟杨苯胺) 驱成虫有高效,按每千克体重15毫克,口服。
(6)碘醚柳胺 对成虫和6~12周的未成熟童虫都有效,按每千克体重7.5毫克,口服。
(7)硝碘酚腈 对成虫和童虫均有较好的驱杀作用,按每千克体重30毫克,口服。本药在羊体内残留时间较长,投药1个月后肉、乳才能食用。
(8)双酰胺氧醚 对1~6周龄肝片形吸虫童虫有高效,但随虫龄的增长,药效也随之降低。用于治疗急性期的病例,按每千克体重100毫克,口服。
(9)硫双二氯酚(别丁) 驱成虫有效,但使用后有较强的泻下作用。按每千克体重80~100毫克,口服。体质较差或腹泻严重的患羊,慎用或禁用本药。
2.预防 应根据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制定出适合于本地区的行之有效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1)定期驱虫 驱虫是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进行预防性驱虫时,驱虫的次数和时间必须与当地的具体情况及条件相结合。在通常情况下,每年如进行1次驱虫,可在秋末冬初进行;如进行2次驱虫,另1次驱虫可在翌年的春季进行。
(2)粪便处理 及时对羊舍内的粪便进行堆肥发酵,以便利用生物热杀死虫卵。
(3)注意饮水及饲草卫生 尽可能避免在沼泽、低洼地区放牧,以免感染囊蚴。饮水最好用自来水、井水或流动的河水,保持水源清洁卫生。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轮牧方式,以减少感染机会。
(4)消灭中间宿主 肝片形吸虫的中间宿主椎实螺生活在低洼阴湿地区,可结合水土改造,破坏椎实螺的生活条件。流行地区应用药物灭螺时,可选用1∶50 000的硫酸铜溶液或2.5∶1 000 000的血防67对椎实螺进行浸杀或喷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