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羊丝状线虫病防治技术

羊丝状线虫病防治技术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生活史寄生于牛腹腔的鹿丝状线虫和指形丝状线虫产出的微丝蚴进入血液循环,中间宿主蚊类刺吸牛血液时将微丝蚴吸入,经12~16天发育为感染性幼虫,并移行到蚊的口器内,若其叮咬羊只时,即将感染性幼虫注入非固有宿主羊体内,幼虫随淋巴液或血液进入脑、脊髓而致本病。取动物外周血液检查,发现微丝蚴即可确诊。

羊丝状线虫病防治技术

三、羊丝状线虫病

羊丝状线虫病是由丝状科丝状属的数种线虫,寄生于羊的腹腔引起的,故又称腹腔丝虫病。寄生于腹腔的成虫往往数量不多,其致病性不强。但有些种的晚期幼虫(童虫)迷路侵入羊的脑或脊髓的硬膜下及实质中可致丝虫病。该病可致羊只行走困难、卧地不起,甚至死亡,给畜牧业造成一定的损失。

(一)病原

牛、羊的腹腔丝虫常见的有两种:鹿丝状线虫(又称唇乳突丝状线虫)和指形丝状线虫。前者寄生于牛、羚羊和鹿的腹腔,雄虫长40~60毫米,雌虫长60~120毫米。后者寄生于黄牛、水牛和牦牛的腹腔,偶尔也可在马的腹腔见到,雄虫长40~50毫米,雌虫长60~80毫米。二者的晚期幼虫呈乳白色,长为15~45毫米。

(二)生活史

寄生于牛腹腔的鹿丝状线虫和指形丝状线虫产出的微丝蚴进入血液循环,中间宿主蚊类刺吸牛血液时将微丝蚴吸入,经12~16天发育为感染性幼虫,并移行到蚊的口器内,若其叮咬羊只时,即将感染性幼虫注入非固有宿主羊体内,幼虫随淋巴液或血液进入脑、脊髓而致本病。

(三)流行特点

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夏末秋初。其发病时间往往比蚊虫出现时间晚一个月。一般为7~9月份,而以8月份发病率最高。

(四)诊断要点

1.临床症状 寄生于腹腔的成虫致病力不强,可引起轻度腹膜炎,临床上一般不显症状。当感染性幼虫进入非固有宿主,引起马和羊的脑脊髓丝虫病时,症状很明显,主要表现为后躯运动神经障碍。慢性病例,病初一侧或两侧后肢运动无力,步态踉跄,容易跌倒;病情加剧时,则致两后肢完全麻痹,不能站立,呈犬坐姿势;终至长期卧地,发生褥疮。急性病例,可见突然倒地不起,呈兴奋、骚乱、空嚼及哀鸣等神经症状,眼球上旋,颈部肌肉强直或痉挛;抽搐之后,如将羊扶起,则见四肢强直,向两侧叉开,步态不稳。急、慢性病例最终可因极度衰竭死亡。(www.daowen.com)

2.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可见脑、脊髓的硬膜、蛛网膜有浆液性、纤维素性炎症和胶样浸润灶以及大小不等的出血灶,其附近有时可发现寄生童虫。脑、脊髓实质(尤为白质区)可见由虫体所致的大小不等的斑点状、线条状的黄褐色破坏性病灶,以及形成大小不同的空洞和液化灶。

3.实验室检查 病原生前诊断困难,实验室诊断多采用皮内变态反应,也可应用酶标对流免疫电泳、荧光及凝集反应等免疫学方法检查。取动物外周血液检查,发现微丝蚴即可确诊。方法是:采血于离心管中,加入5%醋酸溶液溶血,待溶血完成后,离心并吸取沉淀检查。

(五)防治措施

1.治疗 治疗应在早期诊断的基础上及早进行,否则难以治愈。可选用以下药物:

(1)枸橼酸乙胺嗪 剂量按每千克体重100毫克,每天1次,口服,连用2~5天,对轻症患羊效果良好。

(2)丙硫咪唑 按每千克体重20~30毫克,每天1次,口服,连用3~5天,有一定疗效。

(3)左旋咪唑 按每千克体重8~10毫克,每天1次,口服,连用2~3天,有一定疗效。

2.预防 预防措施包括杀灭吸血昆虫和防止吸血昆虫叮咬终末宿主。在本病流行地区应注意查治病牛,消除传染源;注意搞好环境卫生,铲除蚊虫的滋生地,应用杀虫剂驱杀蚊虫,以切断传播途径;必要时可进行药物预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